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求贤若渴,迫切希望能够增加自身人才储备,增强行业竞争力,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摇篮承受着巨大压力,高职教育改革更是势在必行。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工匠精神”内涵及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达成高职教育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履行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推动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才培育;高职教育;教育改革

新形势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不仅要与本土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更要与国外企业相抗衡,对于其市场竞争力有着较高要求。如今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普遍比较重视产品的品质,这就需要企业员工能够具备“工匠精神”,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优化产品品质,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应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教育体系中,这给高职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展现高职学生高超的技艺水平,高职学生就会成为就业市场的宠儿,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对象,其未来发展前景将会不可限量。

一、“工匠精神”理论内涵及培育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理论内涵。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以崇尚技术为精髓、追求完美为精粹、执着创新为灵魂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工匠在岗位工作中坚持操守,强化技艺,突破自我,大胆创新,企业产品成为了“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赋予了产品一定的附加价值,为企业带来了更加丰厚的利润回报。与此同时,各个行业都在大力倡导创新,从业者是实施创新的动力源泉,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会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工匠精神”是每一个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只有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态度,从业者才能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实现自我优化和提升,兢兢业业做好岗位工作,在行业发展中贡献最大的智慧和力量,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步伐将会走得更加稳健。

(二)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说,学生需要千锤百炼才能获得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虽然高职院校将技能型人才培养设置为根本目标,但是在以往教学中普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致使学生步入岗位以后违法违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高职院校的形象,学生的前途尽毁,企业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更新学生价值观和职业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职业目标,学生就会更好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发自内心的热爱岗位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愿意为企业发展奉献终身,他们终将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2.有助于高职教育核心目标的实现。新时期的到来给高职教育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道德品质为根本,确保高职学生步入岗位后能够求真务实,积极创新,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稳定立足于社会,争当行业模范标兵。这与“工匠精神”理念不谋而合,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制造了有利契机,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能够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为行业发展创新添砖加瓦。可以说,“工匠精神”培育给高职教育改革的实施增添了无穷动力,促使高职教育改革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跨步前行,高职教育目标也能得以真正实现,可以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3.有助于我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众所周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许多核心技术和设备材料都依赖于国外进口,主要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匮乏,相应人才严重不足。当务之急是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各个领域补充新鲜血液,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强化其核心素质,提高制造业中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势头将会十分迅猛,能够早日研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核心技术,进而走上强国之路,在世界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二、高职教育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重视职业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通病,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与“工匠精神”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再加上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能够对所有学生的思想动态予以准确把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极易流于形式。教师无法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正确引导,学生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会更加看重个人利益,对待岗位工作敷衍塞责,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做出危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工匠精神”的缺失将会给社会和谐稳定埋下隐患。

(二)专业教学和“工匠精神”缺少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可以容纳的实习学生比较有限,学生需要分批次到企业中实习,实习时间非常短,完全是走过场,基本上还没有完全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就要被迫离开,这种实践模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给“工匠精神”的培育增加了难度。还有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不当,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岗位要求完全不符,将会削弱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极大地影响到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三)高职教育体制有缺陷。社会各界对于高职学生存在偏见,认为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都要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企业在招聘时也更加青睐于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之路倍加艰难。与此同时,“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高职教育中根深蒂固,高职院校一味模仿本科院校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失去了自身的办学特色,而且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循守旧,无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没有融入“工匠精神”,制约了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高职学生在岗位工作中表现平平,行业转型发展将面临更多困难,我国的强国之路变得遥遥无期。

三、“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深化校企合作。尽管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建设有实训基地,可是实训基地内的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仍然有着一些区别,难以引起学生的紧张感,他们的态度松懈,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很难形成“工匠精神”。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实习,用企业文化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时间过短会影响到学生的感受,还要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唤醒学生的危机意识,学生在实习中就会有出色表现。与此同时,企业也要给实习生正规的实习工资,不能克扣、延缓工资发放时间,学生的投入和付出成正比,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学生在岗实习期间,企业应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考察,针对表现优异、考核结果符合企业入职标准的可以邀请学生成为企业员工,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还能够增强学生实习参与的积极性。可见,企业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有着卓越优势,高职院校应该给学生制造大量的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领悟“工匠精神”。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可以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成立各大专业社团,把兴趣与爱好相同的学生充分联合起来,使课堂中的学习能够延伸到社团活动中,使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融合一体,学生即可在实践锻炼中领悟“工匠精神”。第二,定期在校园内部开设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这样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的综合实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在“第二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高职院校可以经常性地开设各种校园讲座,邀请业内知名人士进行演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用他们的真实工作案例来引导学生,才能带给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技艺之美。

(三)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工匠精神”在高职教育中得以有效融入的重要方式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深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促使“工匠精神”真正入脑入心。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得到了有机融合,拓展了“工匠精神”的培育阵地,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宣传“工匠精神”,设置相应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人才。教师在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相关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起到榜样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行业中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先锋,让学生持续性地受到“工匠精神”熏陶,深刻意识到“工匠精神”与自己就业的密切关联性。高职学生将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工匠精神”,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工匠精神”就会为学生不断优化和提升自我给予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促使学生在行业领域中崭露头角。

四、结语

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拓宽“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投身岗位工作后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基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丁林林,仲晓谦.“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J].大众标准化,2019,12

[2]王文涛.刍议“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3]任宁.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教育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2

[4]胡娅春.“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16

[5]赵津霆,张贺.职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实践研究[J].决策探索,2020,9

[6]陈日升,芦球.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途径探索[J].科技资讯,2020,2

[7]李细妹.基于“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2

[8]胡军,刘燕德,徐佳,梁康玉.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举措[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2

作者:欧高林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