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育发展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大好机遇。
(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空前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召开了3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不仅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促进就业和创业也具有重大作用。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总理指出:“要从实现国家现代化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在2006年11月15日的职业教育座谈会上,温总理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职业教育座谈会,就是向全社会传递一个信息,职业教育进入中南海,列上中南海的议事日程。”今年两会期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着职业教育有更大发展。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就业再就业,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支持政策和重要举措。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充分发展。
(三)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世界经济目前正面临国际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机遇,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我们要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占据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有利位置,提升转移到我国制造业的附加值,需要尽快培育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科技越发展,技术越升级,越是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三类工程人才:一是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也就是技术交叉型人才;二是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也就是新产品开发人才,这类人才对产品制造业尤其重要;三是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也就是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这三类人才,我们都很缺。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2005中国人才报告》中称:到2010年,全国最缺的人才是“专业技术人员”,缺口2000万,其中工业类缺口最大,达1220万,最缺这类人才的是汽车服务、护理、机电、民航、材料、涉外服务等行业。再好的技术发明,也要靠生产线制成产品;再先进的机器设备,也要靠人操作。只有高学历、高文化,没有高技能、职业化,“人才链”是不完整的,而没有对“人才链”的完善,人才强国也是不全面的。人力资本理论表明,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最充分地拥有职业技能人才的国家,其在全球化和技术巨变中受益的几率要远高于一般国家。
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从长计议,练好内功,厚积薄发。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学改革核心地位,教学质量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优先地位。
(一)要加强高职院校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建设
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关键在于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建设。一要有学习力。要学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内外高职教育先进理念,准确把握我国高职教育的客观形势。二要有决策力。重视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三要有创新力。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攻坚,勇于开拓。四要有执行力。不仅要有措施,而且将措施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要强调可操作性。很多事情成败在于操作。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带来出路,制度产生活力,操作就有效益。五要有协调力。善于与社会各方,包括教育、企业、学生家长的沟通,整合社会资源,为学校发展寻找社会支持。
(二)要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增强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和复合性,只有这样定位,才能办出特色,适应市场需要。人类从事某一项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离不开四种人才:第一类是学术型人才,这种人才是发现规律、创造理论,从事理论研究和咨询等工作,如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工作者。第二类是工程型人才,这类人才从事规划、策划、设计工作。如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的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第三类人才是技术型人才,也叫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等。第四类人才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主要从事直接操作型工作,这类人才就是技术工人。这四类人才对社会活动,经济运行和发展都不可缺少。在我国,技术型人才还没有从工程型人才中分离出来。技术岗位有两类人才担任,一类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一类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这两类人才担任技术岗位的工作都有缺陷,前者理论知识不够,后者技术能力不够。这个任务理所当然地压在了高职的肩上。所以说:“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因此,也可以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称之为技术类教育,或者说高职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经历了长期发展之后,对职业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再单纯强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现实的职业岗位,而是更强调培养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
(三)要致力于突出办学特色
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一流。有特色才能上水平,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特色是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突破口,特色是以强胜弱、以小胜大的切入点。突出特色的关键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高。立足实际,面向需求,错位发展,差异发展。不求大,不求高,不求全,只求不可替代。坚持科学定位,凝炼特色,选准方向,重点突破,在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要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
营造良好的学科生态,学科建设战略上要讲“有所为有所不为”;战术上要讲“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往往要比有所为更难。学科发展要集中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社会需求的学科。不属于这个目标的,就应该舍弃。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增加是一种发展,学科减少,重新优化组合了,强势更强了,同样也是一种发展。学科发展要注重拉长学科链,培育学科群,形成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现在的学科发展在边缘交叉领域最能够形成突破点。因此,学科发展既不能盲目扩张,也不能单打一。要以核心、强势学科为圆心,向周边扩展,发展支撑学科,建设新兴学科。要把没有明显优势的学科整合到强势学科的支撑体系中去,实现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的统筹发展。特色学科、重点学科要做强,新兴学科、应用学科要“出新”,传统学科要搞活。
(五)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在人才培养很多环节和因素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必须高度关注教师这个主体,没有教师的参与和创造性工作,教学改革就有可能成为空谈。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要以转换机制为核心,强化岗位聘任,变教师的“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要求按需设岗、以岗聘任、以岗定酬,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通过改革,使教师队伍更具有开放性,在更大范围内选择优秀师资。使教师队伍更具有流动性,促进人才队伍的新陈代谢。使教师队伍更具有竞争性,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变近亲繁殖、论资排辈等弊端,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潜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书育人能力和学术竞争力。健全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尊重他们不同的工作特点和成果体现方式,特别是对基础类研究和应用类研究、科学和教学等,应实行分类评价。评价的着眼点要从量转向质,鼓励教师甘于寂寞,“十年磨一剑”,拿出精品力作、培养优秀人才。评价还要从单纯看结果转向将结果和过程相统一,更加关注人才发展的潜力,宽容和帮助人才耐心积累,为成为拔尖人才奠定基础。加快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注意引进优秀人才,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要用更广的视野培养吸引拔尖人才,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科学专业的需求,从国内外招聘站立学科和科技前沿的拔尖人才;要为拔尖人才提供成就事业的舞台,用一流的事业造就一流的人才;要为拔尖人才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撑,配好团队,在资金设施等方面重点倾斜、优先保证;要不拘一格,突破常规,为拔尖人才提供政策支撑。加强教师培训力度。要重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重视科技开发能力提高,通过产学研结合,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提供科技服务。
(六)要推进教学实践改革
要着力改变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软弱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实验、实习、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不少高职毕业生反映,“课堂学的”与“工作用的”是两码事。因此,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与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七)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要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基础上,积极创建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要注重引进社会资源,加快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探索的步伐,增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校在校内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增加现场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要积极开拓校外合作伙伴,为更多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与用人单位合作,制定全面严格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确保顶岗实习质量。
三、构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着眼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应该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维度去构建。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构成大体包括三部分:一是专业技能,即某一专业的业务知识与能力;二是人文技能,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判断能力、领导工作能力;三是观念技能,即价值观念、决策能力、战略谋划能力,尤其要强调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实现所从事的工作目标。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导。由于理念的“缺失”导致教育的“失职”在教育发展历史上不无先例。教育曾经将自己的使命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智慧的训练”和“心灵的装备”。因而,在19世纪以前,教育在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智力创造的活动中“并没有发挥出什么重要的作用”,世界著名教育研究专家菲利普•阿特巴赫讲,“在这创造发明层出不穷的历史时期,教育并没有直接被卷入重要的知识发展的进程之中”。由于理念的缺失,教育不仅对探索未知、发现真理缺乏敏感和热情,而且一度对科学和新思想持排斥甚至敌视态度。今天的教育也存在类似的“理念缺失”。在政府和社会层面:重视教育对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和显示度,而轻视或忽视对于社会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作用。在学校层面:重硬实力而轻软实力;片面追求功利、效率、声誉,而轻视甚至忽视对公平、和谐等价值观念的保护。在学生和家长层面:重认知—逻辑能力的增长,忽略体验—情感的发展;重就业竞争能力,忽略与人和谐相处的素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不断唤醒和尊重。现代教育逻辑支点的核心是不断提升人的自身建设水准,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思维原点和价值理想。教育是最具人类良心的事业,最纯洁、最壮美的事业,因为她始终不忘自己的第一使命:让人像人,让人更高大。实际上,越是办得好的学校,越能使学生自身产生更崇高的目标。比如,进入北大、清华的学生;比如,进入牛津、剑桥的学生。我们既可以说是这些学校让他们崇高,但也可以说,是这些学生让这些学校崇高。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要把教育与人的尊严、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感召力量和博大的精神力量,主要目的是让人去感受。感受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过程,只有感受才能感动,只有感动才能行动。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升华人生。教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去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去教训;教育是解放,不是去控制;教育是超越,不是去苟同。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把“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作为基本信条,把“最能代表学生利益,最能反映学生愿望,最能体现学生素质发展要求”,作为根本目标;把“了解学生愿望,维护学生利益,关心学生生活,服务学生发展,引领学生进步,促进学生成长”,作为不懈追求。把人情化管理,人情味服务,贯穿于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
(二)要创新培养思想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和数学家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早在1929年就曾指出:“没有充分普通教育的技术教育不能称之为技术教育。”当今社会,科技和生产发展迅速,职业岗位分化、更新的周期明显缩短,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技之长,更要具有较强的对职业变更的适应能力,那种单纯培养学生单一的就业技能的观念和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比如,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是数字化。数字技术,是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本质区别。作为操作人员而言,先进的加工工艺对个人的技能、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前只是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至于上下游之间的事情,都是别人的事情,与己无关。数字技术正因处在虚拟的协同的环境中,需要整体的概念,如做模具、机械设计,就不能只考虑自己情况,一定要考虑到上下前后左右之间相互的关系。在职业和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成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素质培养思想。现代职业教育新思想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指以转变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为基础,以完善职业教育体制为根本,以现代化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为中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制。职业教育社会化。这是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世界许多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它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相适应。职业教育产业化。是将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按市场交换形式和价值体现方式实施,要求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统一。职业教育人文化。强调在学习和培养劳动技能的同时张扬个性,提升境界,完善人格,达到做事和做人的统一。
(三)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文化自觉
要重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要创造文化,实践文化,传承文化。要发挥文化优势,提升品位。由于诸多原因,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薄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一段时间对该校毕业生做了一次调查,其中有一个问卷题目,“对母校最不满意的是什么?”89%的学生表示在母校没有受到更好的人文熏陶。日本战后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许多学者提出日本的教育是忽视了另一半教育的教育。这另一半就是指思想、道德、文化。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追求的目标和理念。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校(院)长的文化意识,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大学文化,首先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也要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大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最近宣布,将在学校加强“公民价值观”的教育,使学校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关键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建设高职院校文化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铸造灵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突出主题,帮助师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握精髓,在师生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打牢基础,引导师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四)要培养健全人格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应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经常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磨练和自我提高,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第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确态度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态度。第三,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学习充满兴趣,不羡慕人家,不苛求自己。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成人。学会淡泊、学会宽容、学会执着、学会自律。淡泊是一种境界,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能任劳更能任怨。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就是心胸豁达,做人厚道,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执着是一种自信,选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不被困难所击倒,不为失败所沮丧。自律是一种底线,自律使人自知,自知使人自明,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五)要培养创新人格
塑造学生创新人格,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方向保证和重要动力。创新人格强调自信、问责、敬业、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创新人格主要包括: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严谨诚实的创新道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确立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积极引导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养成对自己的信心、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爱心、对祖国的忠心,自信自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心系社会,胸怀祖国。当前,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是要做出比较大的创新贡献,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从而踏上了成功的大道。做学问是不易的,取得成果更是不易的。它需要毅力、勤奋和热情,还要经得起挫折。许多有成就、有造诣的学者,都有一本奋斗经。我们往往只看到这些学者的累累成果和受人尊敬的地位,而看不到他们曾经走过的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培养创新激情。所谓激情,就是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的灵感和冲动。激情不是一个瞬间的状态,而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情感在创新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情感对认识活动的激励作用、情感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作用、情感对信息知识的加工作用、情感对认识成果的评价作用。只有重视情感作用,人的创新能力才有最基本的保证。培养团队精神。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作为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本领,也要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懂团结合作是大智慧,会团结合作是大本事,真团结合作是大境界。立己必先立人,达己必先达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周围人都能成功是最大成功。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引导学生诚信立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培养胆量。中国古代有句名言,“才学胆识胆为先”。实践证明,天下不缺有才华的人,但缺少的是有胆量的人。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的人,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有胆量的人。天下大事一定要有胆量才能做得到,撑得住。塑造创新人格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成功。成功不仅是某种结果,更多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其一,成功是一种精神。在成功的道路上,依靠奋斗精神,另辟蹊径,脚踏实地,最终才能体会到成功。其二,成功是一次升华。成功不是失败的简单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深刻感悟和不断超越,是智慧和理性的升华。其三,成功是一个过程。今天的成就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成功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学习生活中。
(六)要培养创造个性
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呵护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创造天性,通过不断改进学生评价体系和评优激励机制,搭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前提,体现人才标准;个性是关键,体现不可替代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能简单从众模仿,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发展,一种标准来评价。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何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能,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能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塑造学生创造个性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成才。成才,需要明确方向定位。第一,要适应社会需要。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其自身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二,要发挥自身优势。对自己要有客观的把握,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专长和兴趣的方面作为成才定位。第三,要利用现实条件,全面分析现实条件提供了哪些有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哪些可以直接利用、哪些能够改善和转化、哪些需要暂时等待、哪些无法克服,在此基础上明确成才定位。
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高职教育高校要发挥优势,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要在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在若干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能创新的中心。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发展自己,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要借势发展
要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行业办学,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积极开展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大学优质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教学资源和优秀人才,嫁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将高职教育的重点放在专业素养培养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思路,重新构建并统筹安排相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整合专业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要积极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合作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机制。参照最近美国劳工部的做法:美国劳工部列出50个专业,将高校的校长、系主任和学者教授与企业的总裁、技术总监、质量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等召集到一起,围绕三种基本素养,即文化计算、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五种基本能力,即资源、信息、与人共处、技术、系统,研讨各学科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培养方案,每年推进5个专业。为此,一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二要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开发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三要聘请企业的技术高手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结合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探索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课堂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要主动服务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现代大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19世纪之前,大学的功能还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承。19世纪初,德国洪堡大学率先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大学由此逐步开始在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9世纪后半叶,美国“赠地学院”迅猛发展,进一步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职能,促进大学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几乎所有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都不约而同地自觉承担起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十分强调把学校自身的价值以及自身的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学不但要在文化传播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而且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高校是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高职院校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主动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将专业链转化为技术链,让技术链对接产业链,把服务社会当作学校的重要使命,改变重学术价值、轻社会价值的倾向。针对个体的、自发的行为,要加强有组织的行为;针对短期的、临时的合作,要加强长期的、持续性的合作;针对单一技术、单一课题的合作,要加强大课题大项目以及整体性的战略合作;针对被动的、适应性的服务,要加强主动的、导向性的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求地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四)要借鉴英国沃里克大学的有益经验
沃里克(Warwick)大学建校于1965年,在非常讲究等级和传统的英国,经过短短40年的发展,就跻身于英国大学排行榜的前列。建校伊始,学校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走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大学发展之路,将企业家精神熔铸于办学思想中,提出建立与工商界联系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期,针对英国政府削减高等教育经费的计划,学校审时度势,通过制定在全校范围内实行自负盈亏的创收政策,及时引导学校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创办了学科公司,扩大了经费来源,使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这样一种办学理念也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思维,推动了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奇迹。20世纪60年代,英国为满足高教需求膨胀,相继建立了7所新大学,多建于城郊,俗称“绿地大学七姐妹”,创建于1965年的沃里克大学是其中之一。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要求这些“绿地大学”把学术研究放在较低位置,参照美国社区学院模式,办教学型大学,多注意跨学科发展。沃里克的首任副校长巴特沃思和继任副校长格里菲斯都决心引入“企业家精神”经营学校,选择了与工商企业界密切合作的发展道路,同时采纳了政府要求融入当地社区和跨学科发展的思路。但曾经遭到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1969年,学生为反对“亲企业政策”而爆发了英国高教史上最严重的骚乱,学生占领了行政大楼,焚烧了学校与工商企业签订的所有合同和文件,格里菲斯和他身边的管理人员被殴打。沃里克大学遭到舆论的猛烈抨击,认为沃里克被工商界收买了,沃里克几乎成了高教一切负面影响的代名词,到处是敌意的诋毁,险些导致倒闭停办。骚乱平息后,几乎被赶下台的格里菲斯再度上台,居然继续推行其“亲工商界”政策。首先纠正校内敌视工商界的态度;其次确定向外拓展的思路;第三密切与当地社区的联系。经过15年的艰苦创业终于站稳了脚跟,社会舆论开始转变。贯彻学校意图成效最突出的是沃里克制造集团(WarwickManufacturingGroup)。1980年创建,一开始就把集团建在企业群中,从企业招募职员,与各公司荣辱与共,共同为企业开发技术,合作培养人才。
20多年来,该集团与300多家企业合作,获得的发明不计其数,又在国外建立许多“卫星公司”。至1995年,已有雇员3000余名,其中研发人员200人,另有博士生100人。1984年,建立了沃里克科技园。沃里克制造集团的基本经验是:真诚而有效地为企业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育人和研发优势。他们认为:如果单纯搞商业经营,永远竞争不过工商界。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曾对沃里克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总结了沃里克的成功经验。他认为:重视学科建设,关注学术成就是任何大学都不可违背的,但是沃里克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第一,集权化的分权,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第二,敢为人先,坚持与企业界的合作。第三,拓宽经费来源。第四,坚持不懈地提高学术水平。原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说:“沃里克以其活力、质量和创新精神成为英国大学中的一座灯塔。”沃里克大学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启示是:第一,坚持“两个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就业指导服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第二,突出“两个面向”,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建立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按照“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办学思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实现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就业市场的有效对接。第三,重视“两个结合”,即职业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相结合,职业教育的结构、布局、专业设置等要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