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教课程相关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高职教育的“两个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课程设置的转变已引起广泛注意。但是,这种转变的根据是什么?一般只提到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转变就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了吗?所以还得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原因。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导致这一解释的原因和我们对课程设置的逻辑思维有关。我们的逻辑思维原则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在这一逻辑思维原则中课程设置本于专业,而专业是为某一领域人才需求而规划的。在这里,学生被(专业)定向培养,且适应能力表现在本领域。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的逻辑思维模式是政府发展计划行为的要求。根据华厦职业学院和美国一所社区学院(Il-linoisCentralCollegeofU•S———ICC)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美国社区学院并不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而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需求(或为继续升学,或为了直接工作)选编课程,没有专业约束。他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导向是通过个人的学习计划来实现的,表现出选择的自主性,反观我们是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政府的发展计划行为转变为学生的选向,而不是按学生自主选向培养。于是我们看到两种不同的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一是政府发展计划延伸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个人自主选向的学习计划。这两种模式都有优点,前一种有利于短期内增加急需的劳动力,使学生贴近政府就业政策导向,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谓专业思想问题由此而产生;后一种模式会导致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但也会导致某些培养过程的无序化。
二、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式
现有的民办高职课程设计比以前的高专课程设计有了很大的不同:理论性的课程减少,实践性的课程增多;案例教学普遍推开;实训科目增多等等。但是,有几个因素制约着课程的实用化与实训化。
第一,在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实验、实训与社会调查课)三类课程虽说调整到比较恰当的比例,而许多课程的内容依然是抽象的、陈旧的成份较多,压缩痕迹明显,缺乏前沿性、简洁性、通俗性和启发性,不易为高职学生所接受和引起他们的兴趣。
第二,课程门类偏少,每门课程课时偏多。如华厦职业学院目前开设的课程中,每门课程的总学时数在50学时到80学时的居多,低于20学时的课程偏少。以我院2006年到200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配置为例,少于20学时的只有4门,占2•5%;每门课程在30学时到40学时的有39门,占24%;50学时到60学时的课程达47门,占28•8%;70学时到80学时的课程最多,达68门,占41•7%;大于100学时的课程有5门,占3%。因此,总体上授课状况仍停留在“少餐多吃”模式,而非“少吃多餐”模式。
第三,实用性课程偏少,概论性课程偏多。如华厦职业学院目前开设的课程中,虽然比过去实用,也贴近企业、社会需求,但仍嫌概论性课程过多,占总课程量的37%到43%左右,占总课程量的37%到43%左右。按高职就业需要来说,这类课程比例似应下降到20%到25%为宜。
第四,左右摇摆的倾向值得注意。所谓左右摇摆的倾向,指公共课因强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增加教学时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54课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72课时;形势与政策教育80课时。共计206学时),并有以思想政治课程取代素质(通识)课程倾向;或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材取代相应的高职教材的倾向。课程设置左右摇摆的倾向,会使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基础动摇,专业教育变成技工教育。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主张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为好:
1、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指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的高职教育仍然需要对学生进行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品德、公共关系、中外语言文化的教育,素质课程宜少而精,建议一般每门课程20学时至30学时,两课课时占素质教育的总课时比例可以高一些,但必须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语言文化等类课程以适当的比例。教学内容力求精、新、简、切(切合实际);
2、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指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应把主要学分投在专业上,而专业课程应贯彻“多餐少吃”原则,建议适当增加课程门次,适当缩短课时,一般每门课程20学时至40学时;较大幅度增加与技能培养有关的课程,参考ICC的课程设置,汽车维修专业,可增设电气配件、汽油燃油与点火系统、手动变速箱和驱动桥、汽车悬挂转向喝彩调整、汽车空调系统、发动机性能和试验、汽车电子等课程。其他专业也应如此。华厦职业学院已着手制定压缩概论性课程,增加各专业技能性课程计划,力争三年内使各专业的技能性课程总数增至200门左右,比现在增加一倍;扩充扩大学生选课,引导学生适当选些相关专业课程,如应电专业学生增选通讯电子、汽车电子专业课程,物流专业学生增选统计与会计专业课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增选财经类专业课程等等;教学内容也力求精、新、简、切(切合实际);
3、突出专业能力培养,还表现为实践类课程的训练。在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的同时,注意实验室教学实训化,如机械制图,多训练计算机制图技术,使之实用化;有条件的课程移至企业生产线上完成实训任务,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点。目前华厦职业学院与一些企业达成协议,拟安排相关专业学生到企业的一线岗位进行实训,将专业技能实训工作做到实处,提高实训效果。
4、落实教师岗位责任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高职教育要求,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设计;在基础性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中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的目标确定下来,也就是把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即教学质量标准定下来,然后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的目标要求,分解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包括指导学生完成与自已专业课程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切实做到教师是按规格培养高职专业人才的课程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执行者、人才质量的保证者。
三、高职课程设置模式转变的依据
1、凤凰电视台董事长刘长乐先生在《联合早报》发表文章指出:“毫无疑问,我们正亲历着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又一个伟大的时代。在短短的几年间,由于新技术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内容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多了……。地球变小了,信息流速加快了,商业渠道增多了,革命也就接踵而来了。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造就一个崭新繁荣的商业一样,信息革命带来的也是一系列的行业变革,期间蕴藏着无数商机。”(2006年11月8日《联合早报》)我以为:不仅仅是“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造就一个崭新繁荣的商业”,而且可以说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造就一个崭新的教育模式。根据我们对美国伊州中央社区学院(ICC)的观察,情况正是如此。由于伊州有个世界最大的工程设备公司(CATERPILLAR),所以ICC以工程设备人才培养为重点;伊州有个农业中心,是美国五大农业中心之一,所以ICC有一个农业教育研究训练部门,培训农业干部,承接国家农业中心、农户的研究课题;为了面向中小企业,他们专门开设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课程;因为计算机与网络在美国很普及,是商务、政务、工程人才最必备的技能,所以ICC有很好的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应用教育训练课程模块。ICC的例子说明,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是高职课程设置模式转变的依据。以厦门和周边地区来说,仅五大产业———IT、机电、石化、汽车、物流的发展及中小企业的繁荣,对大专层次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应对这一需求,我们开始新一轮课程调整(课程改革)。例如,嵌入式软件技术已进入厦门IT、机电领域,但多限于消费电子生产的应用,而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技术应用,尚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我们要不要涉足嵌入式软件技术领域,迎接新技术挑战?我们作了肯定的回答。华厦职业学院已成立嵌入式软件技术实验室,并与厦门金龙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拟在适当时候着手进行汽车电子技术开发。为此,最迟在明年将在有关专业开设嵌入式软件技术课程。此外,我们拟和某一汽车维修公司合作,开设汽车先进的检测技术训练,把实验室训练延长到汽车维修车间。物流专业也积极筹备开设物流统计这门课程,改变物流课程的概念化、政策化倾向,为物流业的诊断环节培养人才。为了适应工业革命(技术革命)新形势,做到部分核心技术的前沿性、先进性、实用性,我们打算在三年内完成这一攻坚任务。为此我们制订教师岗位责任制、大力引进优秀教师、拓宽教师进修渠道、调整教师待遇、建设好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等,以保证新一轮课程调整(课程改革)的进展。
2、在阐明高职教育和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关系之后,另一个问题也需要讨论,这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目前,福建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19%,这表明,福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已与全国同步,已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同步。无庸置疑,“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期间,福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至少应增加5个百分点。如果我们不加大课程调整(课程改革)力度,就会导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老化的矛盾。因此,我个人主张在“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期间,至少应更新25%-30%的课程,包括课程名称、内容、体系。为此,建议设置“课程设置委员会”,取代或虚化“专业委员会”,物色有经验的老教师和现任老师合作,推动课程更新工作。这个委员会应放弃高等教育的身份性意识、知识万能意识、求全求同意识,提倡课程设置贴近本地区经济社会实际、贴近中小企业和基层实际、贴近学生就业实际。四、向本科教育进一言目前,部分院校的本科教育,因为既追求精英教育模式,又不得不迁就大众化教育以求生存。这种状况应属转型时期的教育生态,可以理解,但恐非长久之计。最近我读到潘懋元、刘小强的文章,讲到的问题或许对解开目前部分院校的本科教育的尴尬局面有所帮助。文章说:“在大众阶段,既有精英教育的高校也有大众化教育的高校……殊不知,精英教育同大众化教育在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质量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8期)。我以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大众化教育到来的二十年三十年中,多数本科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应用型、职业型的,即使号称精英教育的部属大学,也是精英教育的初级阶段,调子不可太高,以免曲高和寡、名不符实。因为目前部属大学的生源、师资与教育水准、设备条件、研究层次与水平、创新能力都难与世界级大学相比。所谓多数本科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应用型、职业型,是要提醒他们在课程设置上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模式,在实践中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突出地位,以便缩短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距离,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