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高职教育推行学分制,以灵活应对经济社会多变的人才需求。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原有应试教育培养出的空有理论知识而实践经验匮乏的单一型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变的人才需求。学分制是与“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紧密联系,而“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模式中,每一“大模块”的设计理念均源自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各类需求。推行学分制管理,专业课讲师只需通过调整专业课程模块来适时把握专业方向,灵活安排课程进度,以期灵活应对经济社会多变的人才需求。由于学分制管理模式在课程安排方面拥有较大的可选空间,因此,更有助于高校生适应市场变化,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确保其顺利就业。
第二,推行学分制管理,可以有效缓解生源差异与现代教学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提高教学质量。基于学生实际开展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其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始终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现阶段,中职与普高仍是高校的两大主要生源。因地区发展状况和办学条件的限制,中专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个人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往的高职教育,课程安排固定、单一,大部分高校奉行“一刀切”的办学思路,推行大众化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人能力的施展,更无法凸显“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推行学分制管理,不仅能兼顾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高校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而且学习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第三,推行学分制管理,还可以缓解先行教学制度和终身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终身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整专业模块灵活安排课程内容,能够实现多类生源、不同学制、不同课程同时并存的“终身教育”改革理念。基于终身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针对毕业生开展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4月在韩国召开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会议提及:“要对终身教育做出最大贡献,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必须是开放式的、灵活的且以学员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为学员提供和为具体工作提供技能,还必须使学员更广泛地适应生活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推行学分制管理势在必行。
二、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的建议
2.1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掌握学分制的意义和内涵。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一个复杂曲折、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过程。以往的高校教育大都实行学年制教学管理,要以学分制教学管理取代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其间必然存在矛盾冲突。比如,教育成本的增减、学籍和学生的管理、教学班规模控制、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安排以及教师岗位竞聘等。在推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进程中,诸如此类的问题多出现在早期实施阶段。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客观地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紧跟时代需求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2.2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基于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设备和实习实训场所的作用。
依托现有师资力量构建兼职教师网络平台,促进高级人才流通。利用有限的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结合现实,尽可能多的开设具有前瞻性的选修课,是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目标。构建兼职教师网络,就是高校依托高教园区、科技园区的师资力量推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以高校教师和企业中资深技术员为助推力,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有助于优化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因师资力量不足而无法开设更多选修课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为持续推进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来优化实训场所的配置。这需要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作为支持一方教育的政府机构,应该加大教育基金的投入,帮助高校开设高档次的高教园区中心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实现高层次产学研基地共享,以期解决高校基础设施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的问题,从而持续推进高职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同时要积极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现有的设备为教学服务,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让学生在企业中了解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和技术动态,使教学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必须有动态管理的准备,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改革,确实会带来教学管理的复杂性,增加管理的工作量。管理应围绕学生展开,管理应为学分制的实施铺平道路。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服务,管理人员要为师生服务,人人将思想教育渗透到管理之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并落到实处。
作者:王东升 单位:山东省东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