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材建设中高职教育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
(一)以“工学相结合”为特点的高职教材有待于建设
目前,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已经不能很好地为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提供基本保障。对大多数高职教育而言,它只能在普通本科高校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选用教材,选用普通本科高校教材不能很好地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而选用中职教材也不合适。
(二)高职教育教材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充实
高职教育教材内容缺乏高职教学特色,具体表现在:教材内容缺乏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生动案例和经验,更没有最新的生产技术应用、管理理念和服务规范,从而使教材滞后,脱离实际,不能达到高职教育的要求。这一现状与高职院校承担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不能有效地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实验、实训教材有待于开发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特色,而且,一般要占高职教育日常教学的绝大部分学时。但是,目前使用的高职教材主要供理论课,而专门的实训类教材很少。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实验、实训教材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比较难以编写,且需要编者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
(四)教材呈现形式单一,配套资源开发不足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网络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等都已成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中,这种多元化程度不够高,还需要不断加强。
二、高职教育教材的若干实施措施
(一)加强专业体系的完整性和适应性的结合
每个专业的教学体系设置、教材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要以提升学生业务规格和岗位职业能力等为目的,同时,要服务于培养专业人才和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把专业要求与学科教育、教学相对应的教材体系按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起来,使各专业课程在保证专业适应性的前提下相对独立,从而使得整个专业体系完整、循序渐进,专业的教学任务、最终目标和定位也比较明确。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教材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其应该采用更多具有实践操作内容的课程。笔者以为,教材的理论性以“必须、够用、不重复”为原则,而实践性则要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当前教材内容的理论而言,须突破常规的学科性、系统性、理论性,降低深度、难度,力戒内容抽象、深奥,让语言精炼、简洁、通俗、易懂,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技能的熟练掌握。
(二)加强教材的实用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教学所选取的教材,其内容应该是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知识与技术。对于基础类课程,要以主要的基础知识为主;而对于专业类课程,要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突出专业培养的目的。为了能适应社会上岗位的多样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高职教育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色,所选的教材要辅以大量的操作手册、实训教材和多媒体资源等,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做到教材的实用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就必须注意区分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大众性和专业性的问题。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发展能力,为此,须有效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块,把相互对应的课程与内容加以关联,然后进行多元化的开发,逐步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与教材体系。但是,对个别课程的教材选用要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教学结构,将多个知识点组成既单独又有联系的模块,使每个单独的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又是相对完整且开放的单位个体,这样有利用于学生掌握日常教学的内容。
(三)提高创新教材呈现能力,大力推进立体化、多元化教材建设
在高职教材建设中,要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创新教材呈现的作用,尽可能地选择高质量的创新性教材,让教材的内容更符合日常教学,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学的内容适合本专业的发展。同时,选取相配套的教辅材料,让课程内容得到补充和实时更新。要充分利用创新教材,为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优质的教学模块和网络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此外,要做好教材的先进性和动态性的结合。各职业的岗位要求大都具有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选用教材不能以理论性和系统性为前提,而需要进行跳跃性的选择,做到教材内容的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要在教学中要摒弃无用的、陈旧的内容,紧跟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引入新颖的知识内容,充分体现新的知识、技术和最新的工艺。(四)建全教材选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教材选用的程序在选用教材的申报审批过程中,各学院的领导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和审查,并鼓励教师优先选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含艺术教育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确保所选用教材的高质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课任教师在选用教材过程中的随意或主观臆断的现象,确保所选用教材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小结
教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学校教材管理部门担负起相应的工作职责,做好调查、分析和研究,更需要学校领导加大扶持力度,深化教材工作改革,以便我们找出更加有效的对策,并建设一批既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又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教材。
作者:金建 单位:宁波教育学院
第二篇
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教育分流大体上可以从形式和层次的视角各分为四种,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在国家教育制度宏观层面上的高等学校选拔分流,这种分流形式是按照社会分工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人特征、意愿,通过高等学校招生选拔考试,将高中阶段的受教育者引导进入不同的教育体系以及不同的高等学校,进而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培养他们成为不同规格的人才,从事社会地位不同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各自的不同作用。经历了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完成之后和发生在高中阶段教育完成之后的两次分流,我国高职教育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并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教育统计最新数据显示,从2004年将高职院校作为独立词条进行统计以来(2004年以前都是按专科院校统计),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2012年高职教育在校生数约为759万,本科教育在校生数约为1416万,职普比为0.54,而2004年高职教育在校生数约为268万,本科教育在在校生数约为673万,职普比为0.40。在教育分流制度实施以来,高等教育在过去的30年里出现了巨大发展,虽然近两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宏观政策的不断调整,高职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从表1我们仍不难看出,普通本科教育比重依然是普通高职教育的2倍左右,在“高职教育”这一称谓明确提出以前,这一倍数更大,事实依然说明,职普比例失衡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扭转,职业教育表面繁荣的背后,依然存在社会关注度不高、自身吸引力不强、院校办学特色不突出、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经费的投入产生了直接影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进程,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谐。
2高等教育分流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高等教育分流手段不够完善
以上提到的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的高等教育分流,其考量的标尺主要是高中阶段中的高考成绩。众所周知,高考制度的设计以学科考试为主,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更偏重于选拔普通本科教育学生,考试评价单一化和标准化,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测试手段较为缺乏,即使在2005年以后逐步实行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但那也是所有高职院校中的示范校、骨干校才能够有权利试点,而且试点的专业和覆盖面也相对较低,目前大体不超过当年该校招生规模的10%。因此,现行招考制度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形成了以高考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业唯一标准的逻辑思路和人为导向,对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合理的分流,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2终身教育体制没有实现贯通
自保罗朗格郎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以来,这一思想越来越多得得到社会各国的普遍认可,并通力改革国家的教育体制,努力形成开放包容、多维贯通的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目前现行的教育政策中,规定中职教育毕业生升入高职教育的比例不超过5%,这一规定人为的阻断了中职教育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进一步深造和提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的桥梁,使得高职院校中招生生源的来源现状无法得到改变,仍然以高考学科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同时,现行教育政策也规定,高职教育毕业生升入本科教育学习的比例均不得超过5%,这一规定除了限制了学生提升学历水平外,无疑保护了职业教育的生源流失,避免本科教育的同质化,但是,高职教育本科以上层次的缺失,进一步扩大了这个5%的影响,使得职业教育成为“断头教育”,并最终演变成只能到专科层次的“受歧视教育”,职业教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受到了限制,导致了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进一步降低,也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科学、合理分流。[2]虽然2014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但是,要彻底或者较为明显的改变目前的现状,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2.3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教育能够形成话语权的关键是自身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尚不够密切,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意识还不强,服务行业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能力还不够,参与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足,因此,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高职教育还需要进一步下大力气,紧抓内涵建设,激发自身办学潜力和社会力量办学活力,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2.4传统价值观念束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新世纪,我国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却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发芽,唯学历论、唯工作性质论,最初设计的“选择性分流机制”,在现实中却也无法与一纸专科证书抗衡,不得不沦为“淘汰性分流机制”的结局。高职教育在学历社会、精英教育等浓厚的大众情结之下,自然地被边缘化了。加上国家缺少对技术技能工作和劳动者的刚性倾斜措施,也缺乏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贡献的渠道和手段,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因此,要想最终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整体社会氛围,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3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径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化大国,向工业化强国迈进的重要转型时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完善的现代职教体系和科学的国家职教制度、良好的社会职教舆论氛围的强大支撑。但是,我国高职教育依然面临较大的困境。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我国基于传统精英教育理念的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因此,如何摒弃高等教育分流中的不合理因素,提高分流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成为走出当前高职教育困境的前提。在这一方面,欧洲一些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其在经过几次教育分流后,大量的学习者通过职业教育成为现代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支撑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最后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往往不足20%,[2]这一数据也与我国目前的倒挂的职普比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1转变高等教育分流观念
高职教育属于技术技能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其与普通教育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当前,由于国家学习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社会分工的选择性,适度的采取选拔手段进行教育分流不可避免。但是,同时应该做到选拔的过程因人而异,应该做到指导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能力特点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如此一来,不管什么样的选拔方式,都不再是为了淘汰学生,更主要的是发挥“导学”作用[2]。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规定虽然在历经20年后,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和执行,但是,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逐步落实,和《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的落地,这一转变职业教育分流观念的诉求,将有可能得到实现。高等教育分流的最终目的将会是形成对待包括不同层次的各类职业人才的,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不平等因素的,平等的就业环境、平等就业制度和平等的收入待遇。
3.2完善高等教育分流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内公布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及测算普职比,体现了国家未来高等教育分流向高职教育加大倾斜力度的决心,虽然高中后分流职普比放慢了增长步伐,但在达到一定比例后,也稳中有升。这也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为了解决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以及教育与人们的教育需求不相适应的两大问题,而其中教育结构的调整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这其中,又突出体现在解决各类教育之间的结构矛盾上。从整体来看,国家一方面要按照社会需求结构调整教育结构,加大职普比例;另一方面要促进一定比例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其能满足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看来,基于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人们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多方面职业转换技能以应对瞬息万千的世界这一要求,高职教育终身性日益凸显,成为构建终身学习重要的一环,也是多种教育实现顺畅衔接的关键点所在。因此,从现代大学制度的层面搭建起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互通桥梁,使得各类教育相互沟通,为多方面人才的培养铺垫最优平台。同时,要吸收借鉴新加坡以证书考试,或文凭课程学业成绩为依据,不另设招生考试的招考制度,健全我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最终有效实现各层次和各类型教育之间的分流及相互转换,最终实现了人尽其能,学以致用。
3.3形成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良性机制
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高职院校经费的投入,尤其要把经费投入放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上,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政府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高职教育领域,对当地高职院校进行科学评估和认证,从中择优,并以此为抓手,控制不同学校的年投入经费数量;又或者,政府可以直接购买教育服务或者教育成果,用于推动这个地区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和提升。[4]用于提高投入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财政收入中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政府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政府对高职教育支持的信息和力度,同时将行业、企业引入到高职教育中,促成高职教育和社会、行业、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4制定与政策配套的相关举措
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需要有配套举措给予支持。各地政府首先从本地区用人单位的角度来定期进行社会人需求预测调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才岗位规范的合理需求,主要包括人口预测、教育需求预测、社会关系变化预测以及由此引发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增长速度与发展规模、产业机构与人才结构的相关性等,从而预测出本地区各行业在一定目标年度的人才需求量与现有人才拥有量的差距,并将所做的预测及时向社会公布。[3]此外,还需要对国民教育意向、教育培养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预测,查找自身优势与不足,以及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对高等教育分流需求的差距,以兼顾多方利益并追求最大整体效益为目标,设计出初步的高等教育优化分流结构方案,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经过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方可确定。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若其教育体系存在结构上的失衡,和不合理的分流状态,其教育发展也肯定不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和问题,这需要政府以制度形式加以规范和引导,最终使高等教育结构重归平衡。
作者:王文涛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学界和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种种期待
一是“双师”说。从人们关注研究职业教育或者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人们对其教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一个总特征就是“双师”素质,这种要求也明确地写入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也就是说,希望教师既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资格证书,并有相应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又具有从事具体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是一个最为普通的说法。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有关部门立了很多项课题、投入了大量经费,而且相关培训机构为配合这些政策要求和考核措施的到位,也举办了无数个培训班,发了相当多的证书。尤其是2011年以来,教育部为此组织了大量国培项目,有些直接就是按照“双师”型或者就是以取得“双师”资格而作为指挥棒的。毫无疑问,其认识和措施都是正确的,主要问题在于怎样才算“双师”,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如何认证,而且学校专业课教师只是一部分,比例占多数的是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这些教师既难以“双师”化,也不方便用“双师”标准去考核。
二是“双师”结构(“双师”团队)说。在探索职业教育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并要求或具有“双师”证书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对于同一个人而言,要求具有“双师”素质途径是比较困难,甚至比较苛刻的。有专家认为,应该提“双师”结构、“双师”团队,而不应不现实地要求“双师”素质,因为人的大脑是有分工的,有些人擅长于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而另一部分人可能爱好动手和实践操作。据此,我们只能要求学校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承担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由此,“双师”团队的建设一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样的认识和思想指导下,人们一般都把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定义为“专兼结合、双师组合、机制融合”,如果真做得好,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是“三能型”教师说。在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水平,尤其是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示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教性的双重特点,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须使教师有教师执业资格,作为职业教育,必须具有工程师、会计师等资格,即成为教学和实务操作“双师”型。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具有研发能力,能开展以“立地”为主要目标和特征的研究。这样,高职院校的教师被要求为“三能型”或“三师型”,即能教学、能实践、能研发。从理想角度看,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真正的高水平教师应该达到这样的水平和境界,真正做到具有研究和开发的理念、思想和本领,如果我们的高等职业院校有这样的一大批高水平教师,将对高职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二、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教师数量上总体不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因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起步,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规模已经达到8000人以上,对于相当一部分省区的学校而言,“千亩校园、万名学子”是其十分真实的写照,高等职业教育呈迅猛发展之势。学校的基本建设、建筑用房、教学仪器设施、实验室实习条件等都有了很大改善。在充分肯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师资队伍的数量仍十分不足,教师工作量大、负担较重的情况仍十分普遍,而缓解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教师超负荷承担工作量,之二是大班化教学,之三是学生以顶岗实习之名在外一个学期甚至一学年。
二是教师准入机制不健全。这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第一,由于课程体系和课程门类的复杂性,再加上课程教学改革的多样性,教师有理论教学的、有技能训练的、有理实一体化的、有实训指导的。课堂有内外之分,有一课堂、二课堂、三课堂之说。第二,由于辅导员身份的特殊性,按照有关规定,辅导员应该落实双重身份、享受双重待遇、实现双线晋升,正因为这样,与此相关的和直接的同志有时也被编入教师队伍,并承担一部分课程和课时的教学。第三,相当一部分选修课、素养课、励志课、社团化课程的因素存在,使得参与教学甚至重要教学的教师概念模糊,如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生活指导、创业教育等,本来是些十分严肃、专业性水准较高的课程,现在往往被随意化,因而教师的准入就难以把控,有效机制也难以建立。三是教师在质量上急待提高。我国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花了很大力气,也投入了相当精力,但按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来看,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师资队伍质量尚有一定差距。第一,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较少。部分教师具有从业经历,但不一定有资格证书,部分教师虽有资格证书,也是考场所得,真正的既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还具有执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十分鲜见,而真正高水平者,现有分配制度也未必留得住。第二,缺少具有较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师级教师,也就是说能够承担重大项目研究,能够接地气进行各种行业(区域)和企业发展规划,能够进行产品设计和市场设计,能够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水平教师和服务项目并不突出。第三,结构性矛盾。
相对而言,基础课、文化课教师数量尚可,而专业课教师相对不足,尤其是构建起一个与专业结构布局相匹配的专业课教师建设机制和体系,确实尚有明显差距,专业课教师主要依靠课时,且作为领取酬金的模式还难以改变。第四,团队建设更加滞后。从理论上看,高职院校应以专业作为团队建设的主抓手,同时应当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普通高校,由于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硕士点等基础,团队建立相对方便,而高职院校虽可以专业带头人为首建立,由于没有有效抓手,往往团队成效不明显。第五,兼职教师的不稳定性。兼职教师事实上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条件,很难真正纳入团队来有效运作,忙时应急、闲时无关的情况十分明显,无法从根本上真正建立起来。因此,无论从数量、质量上还是机制上看,我们必须切实重视和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并努力把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解决基本问题着手,再加快解决水平问题、质量问题。
三、基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整体性策略
1.建立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协同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学校的事,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从职业教育如何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重要作用的角度看,政府应该发挥作用。从职业教育尚作为一种弱势教育而言,政府部门更应积极作为,主要建议如下:第一,由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联合制订推进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办法和教师职业发展指引,真正使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共同制订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建立准入门槛,以便高职院校共同遵守和执行,也便于政府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考核评价。第二,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牵头出台兼职教师管理和激励办法。具体方法是:设立专项、设置门槛、公开选聘、发放聘书,并把兼职授课纳入其正常工作职责,给予相应的政策津贴。定期评比职业教育优秀兼职教师,以进一步崇尚教师光荣,兼职教师合法的良好氛围,解决好兼职教师来源和可持续机制问题。第三,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会同有关行业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其中公共课和文化课可由教育行政部门单独牵头,委托有关高校进行,专业课教师则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有关行业完成。
2.将师资队伍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
随着办学规模的相对稳定,学校发展真正进入内涵建设阶段。内涵建设阶段要求学校在办学理念、领导意识、领导精力、财力分配、工作重心等都发生转变和转移,其中一项重大而持久的工作,就是尽快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思考如下:第一,实施工程推动、项目推进的方法。按照突出重点、兼顾面上、关键推进的机制,用适当工程形式,以项目为载体落实师资队伍建设,有些学校以“一号工程”等载体来落实师资队伍的提高问题值得借鉴。第二,适当增加师资数量。适当的数量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数量上够了,提高上才有更多机会,才有可能让教师轮岗、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和出国交流,也才有可能安排学术交流、实践交流等形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师资数量的形式也要积极创新,除了少量招收应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以外,注重从有实践经验和行业企业经历的大学生、研究生中选拔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当然更鼓励引进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进入学校教师队伍。第三,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可以参照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的做法,也可以采用柔性聘请的方法,探索建立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探索高层次人才共享共管机制,促进师资队伍整体实力的提高。第四,注重专兼结合教师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对提高团队的整体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应当以专业带头人为领衔,建立以教育教学为主体,融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团队建设机制,以推动学校主要工作和整体工作进步。第五,着力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实践证明,一个好的专业带头人会带动一个团队建设好高水平专业,引领和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个学校如能培育和造就一定数量德才兼备的专业带头人队伍,学校就能持续发展,因此,学校要通过专项资金、改革分配制度等办法,千方百计引进、培育和留住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3.教师自身要不断增强教书育人能力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师自身的努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说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光荣,同时也说明了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第一,要有爱心。要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只有有了爱,才会有奉献的责任,才有提高的动力,才会乐于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第二,要不断提高自己。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自觉学习、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充实和丰富自己。第三,要自觉成为“双师型”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经常性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实践情况,要关注研究执业资格,以丰富的理论和扎实的实践技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第四,要努力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工作教书育人为基本和第一职责,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亦非常重要,必须关注社会、关注发展、自觉增强其本领,争取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第五,积极自觉融入团队。要增强团队和合作意识、自觉融入团队,并在其中积极发挥作用,争取成为骨干,并创造机会成为带头人,为教书育人和学校发展多做贡献。
作者:周建松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