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西高职教育的会计教学模式比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逐步认识到职业型人才对于社会整体建设的重要性,反复强调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据统计,2006~2013年,中央财政职业教育投入从[1]18.5亿元增加到233.3亿元,年均增长43.6%。特别是在2014年,国家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迎来了它的春天。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模式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与实际就业的衔接度较差。尤其是高职的会计专业,不像一般的工科专业可以整班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高职的会计教育如何实现与用人单位的“零衔接”,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形成错位竞争,成为摆在高职会计教育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国际上的高职教育模式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来自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OECD国家平均有46%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其中新加坡和瑞士的比例特别高,达到65%,德国略高于平均水平,达到[2]48%。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特点各异,总结起来主要以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和加拿大的CBE模式为代表。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强调“双元”,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校负责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学习,同时由企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训,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主,帮助学生最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培养不再是学校的责任,而是由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对学生实施三重负责制。这种模式下学生同时接受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职业培训,实践类的课程教学基本上都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担任;学生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学徒。在这个机制中,学生需要通过两种不同的考试,即学校的理论考试和企业的技能考试;毕业时学生能获得两种不同的证书,即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
(二)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
英国的教育体系通过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设计职业教育,企业实践和普通教育的等值互换,使得学生可以多元转换。英国最著名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三明治课程”,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时会有一年的时间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但是最后一年必须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这种模式加强了学校和产业界的联系,使得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为企业服务。这一模式里虽然也涉及到企业,但是企业并不正式参与到教学计划中,也不参与学生的管理,是一种松散的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
(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TAFE是澳大利亚技术和继续教育(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的简称,所以TAFE的目标不仅仅是对在校的大学生,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终身教育为理念,为各行各业提供具有高文化、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TAFE模式具有全国统一的资格证书框架,包含义务教育以后的所有教育及培训资格认证,具有统一的标准,证书全国通用,有利于学员的就业。和一般的职业证书不同,TAFE的培训从实际出发,特别注重学员的知识应用,强调技能的获得。TAFE的课程均以行业需求而设立,以行业的能力标准来开发,有一个大致的培训包,然后再与特定行业标准和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组合和修正,使得统一的资格体系可以与特定行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
美国的职业教育以社区学院为代表,两年制社区学[3]院的发展是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伟大革新。社区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它既能提供具有副学士学位的课程,为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又能提供以职业为导向的针对学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长期课程和针对有经验的在职人员的短期培训。社区学院具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体现终身教育的特点。
(五)加拿大的CBE模式
CBE(CompetentBasedEducation),即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CBE模式的核心在于由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团队来提出核心职业能力,并进行核心能力的分解,以这些分解后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设计课程,使得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求,培养出真正可以为企业所用的职业人才。在CBE模式中,职业分析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职业分析表由行业中的专家对某行业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提出核心能力,并把核心能力分解为综合能力(一般8~12个),每个综合能力再分解为专项能力(6~30项),专项能力有详细的说明。学校根据这些分解出来的专项能力设计专业课程,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我国会计高职教育的不足
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各有优点,如德国的双元制,强调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能够紧密结合;英国的工读交替式,课程实用,学习灵活;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由政府直接经营和管理,文凭公信力强;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有的放矢,很好地结合了地方经济;加拿大的CBE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与之相比较,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则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构成,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类专业,但是不少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趋同。会计类的专业人才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学术型、专家型和技能型。一般而言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一般涉及到专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并且要以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与本科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形成错位竞争。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定位,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没有侧重,造成毕业生没有竞争力。
(二)实践课程偏少
由于教学目标定位的不明确,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侧重,实践课程偏少。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普遍强调实践性,根据特定行业和职业的目标要求,设置了很多实践性的课程。一些学校实践类的课程甚至直接在企业里完成,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而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虽然也设置了如手工实训、纳税申报一类的课程,但教学期间太短,且不是作为主要的课程,学生只能对实务略有了解,还不能做到掌握。而且模拟的都是一般制造业企业,并没有涉及其他一些主要行业,例如金融业、服务业。
(三)“双师型”教师缺乏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属于“双师型”人才,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有利于教师传授一线的工作经验,帮助学生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以后就在高校工作,没有行业工作经验。虽然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也开始引入行业专家,但是因为学校的待遇与产业相比显著偏低,而且目前的职称体系也不利于企业专家在学校的后续发展,造成行业里真正经验丰富的专家不愿意加盟学校。此外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没有为教师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
(四)校企合作的专业性不强
不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制度、加拿大的CEB制度,都能找到企业参与的痕迹,或直接到企业去实习上课,或者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制定职业能力目标和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而我国高职院校虽然也强调学生去企业实习,但是实习的专业性并不强。特别是会计类的专业,不是体力工种,不能和企业形成整班式的实习。如果真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与专业有关的岗位实习,需要大量的合作企业,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多不具备如此多的合作企业。除了合作企业数量的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流程并不清晰,往往造成学生在企业里没有明确的指导老师,或者只是名义上的导师,没有在实质上对学生在企业中的工作进行指导。
三、国际经验在我国会计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一)进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还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另一种是想利用职业技能顺利就业的学生。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该多样化,既能为一部分想继续求学深造的学生打下基础,也能够使另一些想通过学习获得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学生轻松就业。对于前一类学生,在注意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安排理论知识扎实的老师担任导师,帮助这些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继续深造。后一类学生即希望利用职业技能马上就业的学生是职业培养需要特别关注的,应该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
(二)引入职业能力目标,有的放矢
加拿大的CBE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学校的课程都是根据企业需求来制定的。特别是在CBE模式中,先由行业专家提出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然后再由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毕业后的目标是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学校输出的是学生,企业是学生的雇佣者,考虑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并且尽量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的第一要务。可以考虑引入CBE模式下的职业分析表,请企业中的专家用职业分析表来分解技能型会计人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并按照不同的行业略有区分。然后按照这些企业所期望的能力来设计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课程结构。
(三)推进案例式教学,融会贯通
在中国现阶段,不可能让会计专业的学生用整年的时间到企业去实习,但短期的实习接触到的实务有限,所以引入案例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案例式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相关的会计案例,把复杂枯燥的知识点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情境进行分析,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案例学习中提高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式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特别适用,因为会计专业知识比较抽象,有些知识点看似零散,但都是在一个会计主体里发生的,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通过案例来进行体现。会计学科中的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都是有内在关联的,只是在课堂上宣讲单一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如果能引入专门设计过的案例课,把几门课程间相关联的知识点理清,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将有很大的好处。
(四)加强校企合作,学以致用
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中,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双元制”和英国“工读交替式”都强调学生实践课应该由企业来承担,学生应该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工作;而TAFE模式和CBE模式虽然没有强调学生去企业实习,但也提出了特定专业的职业目标应该由企业来提出,学校按照行业专家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情况并不允许学生在上学期间到企业进行长期实习,但是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学期左右时间的实习。会计的实习和工科的实习有所不同,因为除了会计事务所,一个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是有限的,并不能容纳很多的学生去实习。所以学校必须拓展合作企业,争取每个会计专业的同学都能去专业岗位实习,并要求合作企业为学生安排合适的指导老师,不仅仅在业务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提升行业所需的各种能力。除学生外,还应该定期安排学校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积累行业工作经验,使之成为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作者: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