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育教学研究(6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育教学研究(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企业需求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立足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如何以企业需求为主导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这一问题。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根据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服务观的要求,高职教育应在尊重受教育者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需求、培养实践性人才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育观念及方法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致力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一、增强企业需求观念,提高企业主导教学意识

强有力的实践和行动源于观念和认识的转变和正确引导,高职教育是异于义务教育的专业化、针对性人才的培养,其教育目的的特殊性要求高职教育理念有一个全新的定位。首先,从学校领导层的管理观念入手,强调学校教育目的、方式、组织以及评价与企业需求的充分结合,以企业的实践性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其次,从直接的教育者来看,强调教学过程全面落实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企业需求以及社会适应为指导方向进行教学培养。

二、改革陈旧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结合实践教学

陈旧、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是教育成果与企业需求脱轨的主要原因,实现立足于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1)教学模式的改变源于教学内容和题材的更新和变化,课堂中尽可能多地采用生活中的鲜活的企业实例进行讲解;(2)机械的讲授法已经无法扮演主导的教学模式,实践性课堂应成为最佳取而代之者。例如,去相关企业或经济体制机构进行参观、访问,实地培训作业。

三、更新教学评价方式,满足企业专业人才需求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充当着主导、调节、激励的重要角色。正确、有效的高职教学评价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注重学生理论学习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并以充分结合企业需求为基本评价标准;(2)教学精神文化应该与企业进步文化相结合,把培养忠诚服务于企业的社会性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精神改革理念。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经济发展载体的企业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资源培养和输送,需要真正会学、会做、会创新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洪元,周立华,李树德.校企文化教育并举实现学生就业双对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3).

[2]周立华,李树德.高职学院企业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基本思路[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1).

作者:王玉鑫 单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教育中会计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创新理论教学方法,也是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以《基础会计》为载体,论述了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及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并提出了该课程的思路建设、内容的构建和实践的操作,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关键词】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基础会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打破了传统的高职教育“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框架,不再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而是强调讲授的理论知识“实用、适度”的原则,强调教学中以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完成理论教学与实习指导。

1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联系不够紧密

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很多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履行会计岗位职责,主要表现在实际操作能力不够,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1.2校外实践

场所有限校外实践的会计岗位有限,同一单位无法同时接受那么多学生实习和实践。

2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分析---《基础会计》课程改革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基础。对于新入学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那么作为教师就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2.1《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目的《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2《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措施

2.2.1会计基本理论

从分析会计特征入手,通过对会计产生、发展历史总结,以动态的观点从理论上阐述会计的概念;从会计核算内容的分类来阐述会计六要素的确认、计量与记录;从会计等式静态、动态的论证来阐述借贷记账方法及科目和账户的设置;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组织上的基本情况,增强学习会计的兴趣。

2.2.2会计信息加工、整理的核算系统设计

(1)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账簿的设置和登记:通过分析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形成、分配等业务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和财产清查,阐述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和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账簿的设置和登记。(2)财务会计报告:介绍财务报告体系、报表种类、编制依据、报表结构、编制方法等。主要强调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3)会计基础工作按会计主体规模大小、经济业务的繁简程度、会计人员的多少阐述二种主要类型的会计核算形式,即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2.2.3教学方法及手段

(1)案例教学法《基础会计》中有些知识较为抽象,对此可结合生活实例讲解,以求通俗易懂。例如,我们在讲解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之间的关系时,通过学生生活费实例讲解。通过举例,会计知识由抽象到具体,让学生迅速地理解与掌握。(2)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图解分析法图解分析法是利用绘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表示事物,由于图示具有直观、生动等优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该种方法,对会计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到好处的图表法。(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会计教学主要是将现代媒体(电脑、展示台、投影仪等)与传统媒体(文字材料、辅导资料、凭证、帐簿等)进行有机结合,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对会计理论的理解。(5)实践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统一布置下,学生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最有效的方法。

3“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3.1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实践课的开展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理实一体化的会计教学改革,可以使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及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既能快速上手,又具有充足的发展后劲。

3.2提高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一体化的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强化《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3门主干专业课程教学,体现”教-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适应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要求,学生初次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率大大提高。

3.3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以项目教学为主,向学生展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及练习。例如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演示,启发遇到该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通过教师的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

3.4夯实了职业技能大赛的基础。作为湖北省会计领域竞赛影响力比较大的会计技能大赛,我们两次组织大一的学生与其他学校大二的学生同台参加比赛。这类比赛对学生的会计专业基础的要求尤其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实践证明,通过我们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即使是大一的学生我们仍然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和单项一等奖的好成绩。以上是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分析的一些初步设想,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总的宗旨是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求异和创新思维,并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更好的胜任将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韩冬梅,杨峰.高职会计专业核心技能的界定及培养策略探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

[2]尹茜,宋艳.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3]韩冬梅,梁迎春.基于核心技能培养的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

作者:王敏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教育中多元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由于高职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而当前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多元教学模式有其必要性。应积极应用多元教学模式,以实现高职教育的多元效能。

【关键词】多元效能;高职教育;教育效能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教育弊端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效能的提高。因此,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实践,以实现高职教育的多元性教育效能,是当前高职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普遍意义上讲,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整体上呈现总体科学、局部无效的现象,影响高职教育的教学效能,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一)专业特色不突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上,受专业和基础课、基础和公共课、理论和实践课的冲突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好专业设置趋向本科教学计划的压缩本,形成了多课程、少课时的高职教育体系。同时,专业定位也逐渐模糊化。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一些院校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一个共同目标上,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仅体现不出专业特色,还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手段滞后。虽然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但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仍然在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在理论教学中。理论教学中,黑板是教师教学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应用匮乏;实践教学上,教师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仍然以验证性为主,学生自主动手与操作的实验较少。这种仍然以教师为主、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职教育的多元效能是极为不利的。

(三)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一些高职院校所提倡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仍然受到应试教育背景下成绩的影响,过度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过度注重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轻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某些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能力甚至不如中职生,陷入极其尴尬的地位,很难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定位不明确。加上理论教学所需的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等均比实践教学要求低,高职院校无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职院校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轻化度。这种教学目标和就业需求相错位的高职教育,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降低了高职教育的多元效能。

(四)“理实”结合不够紧密。高职教育的自身教育特殊性,决定其除了要注重理论教学外,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并将两者有效融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以实践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中以理论为引导,是高职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实是很多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并不紧密,甚至有脱节现象出现,学生很难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得到巩固和发展,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科学地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了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这种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高职教育,极大降低了高职教育的多元效能。

二、实施多元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育多元效能

(一)实施BETC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个性效能。BETC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教育理论、以学生中心为核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学生是主体,教师属于从属地位,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积极探索和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教学难题,进而实现高职教育的个性效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教师可以通过采取扬长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扬长教学法上,教师要考虑到高职生尤其是刚入学的高职生的情绪变化,很多高职生可能是因高考失利,才与本科院校失之交臂,难免会有一些消极情绪。因此,教师要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尽量挖掘出学生独有的魅力,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分层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基于学生个性差异上,教师所采取的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层次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态度、兴趣爱好、智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BETC教学模式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确保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通过学习后得到相应的进步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分层编组、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和分层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编制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评价机制等。如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分为几个小组,按照每个小组学生的知识层次设计难度不一的教学任务,以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体验到学有所成的自豪感。

(二)实施“双元制”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效能。“双元制”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理论的重要体现,是“合作培养”教学模式的主要构成,最先是德国教育学家胡勃先生提出的一项职业教育形式。“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学生一边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一边在企事业单位接受职业技能训练,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下开展的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目的,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效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并且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双元制”教学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将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又能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将抽象的理论概念性知识寄托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如在轨道交通运输与信号专业英语的理论教学中,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PPT课件、视频、语音等,让本来抽象干涩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和活泼。讲授完理论章节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教师要加强与当地铁路系统对应部门的联系,尽量给学生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同时,要组织学生在实训中对已学知识中不理解之处进行总结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三)实施“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能力效能。“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经过多年实践后取得一项较为重要的成果,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具有较大影响力。该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能力本位,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的,如探究、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五个不同阶段组成的教学模式,即市场调查分析、职业分析、教学环境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和教学评价与改进五个阶段。实施“五阶段循环”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力、创造力及职业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的能力效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分享,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高职教育,讨论教学法的应用前景广阔,因该方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处理事务的能力等。同时,讨论教学法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创设了一个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如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的“投诉建议处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教学法,事先给学生准备一些乘客投诉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词汇、投诉类型和投诉程序讨论这些案例的可取及不足之处,并讲述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以达到让乘客满意的目的。通过这样一种教学,大大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实现了高职教育的能力效能。

(四)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效能。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部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有的教学特色。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才的竞争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关系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践教学是在完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基础上提高一批高素质的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专业人才。而培养这种多元化人才,必须要有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支撑。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教育,除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外,重要的是开展多元的教学方法。高职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法、自主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及探究教学法,实践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效能。如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课程的“票务工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当地的地铁或者火车站内,引导学生自主去进行自动售票机的操作,并找出乘客机器购票中所会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这样一种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总之,高职的多元效能教育必须以提高高职教育能力和效率为要求,通过开展多元教学模式来达到高质量教学效果的目的。在促进高职多元效能的发展和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BETC、“双元制”、“五阶段循环”、多元化实践等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个性、职业、能力和人才效能,以充分发挥多元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多元效能的研究和实践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红,何薇.谈高职教育中头脑风暴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有机结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2]王松壮,李平,徐凤姣.构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推进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工作[J].现代教育,2011(5)

[3]张霞.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作者:戴敏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思考

【摘要】文章旨在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化和有效性管理,通过结合“”理论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构建,通过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指标进行分解,对一级指标细化,全面探讨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将教育前瞻性体现,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一、前言

现如今,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结合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方法。对于结果评价而言,主要是传统评估过程,评价主要是来自于高校外部。对于过程的评价而言,主要是做好教学过程的全面监控,全面评估教学管理的任何环节,也即是学校内部的一种评价过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更要结合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质量现状,注重内部质量管理的监控,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此本文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特征

一全过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更加注重人才的全过程培养,通过结合市场调研,做好专业的设置,注重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现就业的根本指导。二全方位全方位特征的体现,主要是结合教学质量,做好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通过注重学生的管理,注重社会调查工作,结合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逐渐形成创新精神。三全员性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中,各个部门均有参加,因此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有着全员性热证。

三、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状态考评指标体系关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状态考评以及指标,如图所示,主要是做好教学组织的领导和常规教学管理,同时也要做好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基础管理,加强教学质量和特色项目的管理。其中教学运行管理占有分值较重。同时也要做好教学技术建设以及教学质量,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做好特色项目的处理。教学组织领导的二级指标,需要做好领导的高度重视,做好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结合教学科研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其中重点做好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教学保障工作,做好学风建设的工作。关于常规教学管理而言,主要是做好教学文件的管理以及学籍管理,做好教材的管理和考试管理,做好教学责任的有效性管理。教学运行过程,做好教学文件的执行工作,做好课堂的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教学基本建设过程,往往是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做好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情况,做好教学经费的实际应用。教学质量的体现,结合听课的主要情况,做好评价教学的过程,加强质量的评估和课外科技活动的进行,加强精神文明以及社会实践性应用。二教育教学质量考评标准的构建关于教育教学质量考评标准的构建,主要是结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不仅仅要做好教学管理状态的考核,同时也要做好教学计划的合理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要结合教学质量管理状态的基本体系结构,实现整体性的教学和应用。教育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的构建过程,一级指标就要选择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质量。教学基本建设往往是做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验实训建设和教学经费使用的建设,关于教学质量的建设和应用,就要做好成绩的有效性考核,做好质量的评估。通过加强课外科技活动的评估过程,实现精神文明以及社会实践性的应用和发展。专业建设过程,做好专业建设的科学有效性规划,并结合人才的根本需求,结合课程体系的根本建设过程,保证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体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就要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培养,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情况,注重就业以及市场竞争的全面培养,在分析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的同时,做好人才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权限的全面分析。在评价质量体系的应用时,不仅仅考察教学管理,同时也要做好教学基本建设的全面考察,完备教学经费管理制度,并做好教学的评教工作,结合课程考核的实际应用,注重质量的有效性评估。课外科技活动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就要对各种组织大赛高度关注,加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有效性监督和管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推动高职院校的积极发展,促进现代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昌国,包耀东基于系列标准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进策略田当代教育科学。

[2]李志伟以质量管理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田管理观察。

作者:拖洪华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职教育“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学习方式,重视沟通合作。由此,“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得到长足的发展。文章主要阐述合作学习的概念、基本要素等,分析“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展现学生的个性、强化主体责任和合作意识。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也必然随之变化。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动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合作学习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这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概念混淆,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常与“小组学习”这一传统教学模式混淆,仅仅把分组听课、完成作业当成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流于表面形式。而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探索、讨论、研究、解决、评价的过程,让成员之间可以发挥所长,实现良好的沟通。

2.缺乏课堂调控技巧以小组为基础进行沟通、互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讨论看似热烈,活跃了气氛,但实际上是一种近乎无效的学习,这样就导致教学秩序混乱,脱离合作学习的意义。

3.缺少内容创新与思维发散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新型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缺少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维的发散。课堂合作学习教学内容缺少知识拓展,这样就切断了思维发散的方向性与内容的创新性,将学习变成一件单一乏味的事情。

4.新旧教学模式的相互排斥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有其发展的必要性,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一存在,再好的教学模式也有自己的弊端。长期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慢慢习惯依赖其他成员,也会厌倦吵闹的学习氛围。

5.小组成绩取代个人成绩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所有组员一起努力取得成绩,小组成绩容易取代个人成绩,所以如何平衡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尤为重要。小组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简单把小组成绩作为个人成绩是不行的,要更多地注意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三、解决措施

传统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合作学习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开始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形式,学生的应对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任何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教师来实施的,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如果没有教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口号。为此,要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与认识,转变教师的观念,吸取新型教学模式的精髓。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做好教学整体设计及小组组建,在课堂学习中调控一切不利于合作学习开展的因素,控制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度。学生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

2.合作成员要明确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如果不能尽到各自的义务,就无法保障小组的成绩。所以,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教师应该给小组成员合理、科学地分配任务,以便更好地实现相互学习、共同合作。

3.教学方式互补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既要看到利也要看到弊,从而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模式。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在进行设计课程授课时,就可以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再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方案设计,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4.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由于每个人自身条件、基本情况和能力是不同的,在小组中的贡献也不同,因此,得到的评价也不相同。合作学习的学习成绩不是单一的小组成绩或个人成绩。小组成绩不能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别评价,分别奖励。对小组的评价应重视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重结果,从而实现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的统一。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新型学习模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侯建军.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其策略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2]蒋波.合作学习:种种误识与基本要素[J].全球教育展望,200(12).

[3]李朝辉,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作者:赵肖 单位: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第六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代特点紧密联系,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高职教育人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高职教育的概况以及教学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希望可以以此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但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教学环境的优化、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综合能力仍然较弱,对高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能持续为社会建设输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高职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最近几年里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甚至让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1、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老师是学校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核心,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是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无论是年龄上、还是专业上都不平衡。在年龄上,资历较老的老师较多,新面孔不够,这就使得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存在问题,老师和学生之间常常会有代沟。而从专业上来讲,学校总是有的专业老师多,有的专业老师少,同时专业和人文素养有较大差异,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对人才培养不利。

2、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偏低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疏于管理,学生生活散漫,对学习的兴趣低迷。引起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是学校一般将重点放在了理工科而忽视文科的发展,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也多注重理工科的教学成效而忽略文科的教学成效,这种不平衡使得学校在方向上偏离,发展受到限制。

3、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符

最后一个问题在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不一致。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大力发展的专业在市场上的需求少,而学校忽视的专业却又有很强的市场需求,学生毕业以后因为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而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学生的实践能力过弱,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校里未能养成亲自动手实践的习惯,学校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因。

4、培养阶段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职前培养,即受众一般是在校学生,而对于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来说,很少有高职院校对他们进行培训,因此,前进空间往往会很小,限制了职工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在真正就业以后遇到的问题才是其发展的关键,在这个时候少了学校的培训与指点,学生的进步空间会变得很小,甚至限制学生的继续发展。

二、教学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教学改革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综合人才,不再仅仅考虑学生成绩的好坏了,而更加注重学生是否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1、坚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及定期对老师进行考核,激励老师自觉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校还要注重老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思想品质上的培养,端正的品质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除了这两项最基本的以外,学校还应注重对教师结构的调节,即在专业上,各专业按学生数量、任务轻重分配老师,使各专业老师能平衡发展。在年龄结构上,年轻老师和资历较老的老师并重,既可以使学生勇于交流,也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监控模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化教学监控和评估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对教学监控和评估模式的优化上,首先就得遵循公平原则,即各专业平等对待、平衡发展,在注重对于理论考试评价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学生的考核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传统的将理论能力强作为优秀的状况纠正为理论与实践都优秀即为真正的优秀,同时将学生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作为评价的标准。在老师的监控和评价上,不仅要注重老师的教学成效还要注重老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监控与评价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出一份力,因此,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了解市场需求呢?学校应当实地进行市场需求的调查,进行大数据的分析,通过对调查结论的分析制定出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注意的是,现代社会发展速度非比寻常,要想确切的了解市场需求就得定期做市场需求调查,这样得到的数据才是最能反映社会需求的,由此做出来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才有实施的必要性。

4、职前职后人才双重培养

针对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的职前培养而基本不进行职后培养的缺陷,高职院校可以对学生进行职前职后的双重培养模式。学生在职前学习基本的就业技能以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等到真正就业以后,随着工作的深入,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职后培训,主要针对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感觉到的不足,这种职后培训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质的跨越,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上一层楼。

三、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复合型人才,面对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讲述了高职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通过这两个方面的阐述,希望各大高职院校能有所裨益,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改革自身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范莉莉,郎家丽.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现状与挑战——关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调研[J].绥化学院学报.2016(04)

[2]李侠,张忠来,周君,马群锋.高职化工类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广东化工.2015(19)

[3]张轶.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成功之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4]吕晓娟,蔡宝来.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首届全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

作者:郭学霖 单位: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