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育中慕课的教育有效性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网络教育成为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并被看作是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契机。高职教育中也引入了“慕课”并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欢迎,所以“慕课”教育的有效性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教育的有效性结合“慕课”的特点提出了提升高职教育“慕课”教学有效性的合理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有效性;策略
1“慕课”概述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慕课”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不同,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目标是让任何人在合适的时间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能够学习到任何想学的知识。“慕课”以兴趣为导向,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和互动性,对学习人数没有限制,通过网络对全世界开放。“慕课”与以往远程教学简单的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录下来发到网上方式不同,“慕课”把内容细分成很多个知识点,每节课都是十几分钟的短视频。针对这些知识点,“慕课”还在每段视频的后面设置了测试题,学习者必须通过测试才可以学习下一个知识点。目前,国内外许多著名高校都开设了“慕课”,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慕课”。
2对教育有效性的理解
一般认为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是教学科学化运动的产物。研究教学有效性比较早的一个案例是1950年由美国印地安内务管理局组织的一项研究《为了更好的生活—关于松树顶地区教学计划的有效性研究》。2013年,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了其资助的周期为3年的教学有效性评测研究项目的最终报告--《确保合理、可信地评测教学有效性》。教育的有效性既关注老师的教,也关注学生的学。从老师的角度来看,通过老师教,让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学的更多、钻研的更深、学习更有兴趣,可以更快的接受新知识。老师制作一小时的慕课课程,背后是10小时或者20小时的时间做“慕课”课程内容准备,老师要不断的拓展知识,引导学习者的思维,想办法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对学习者来说,学习者可以与国外名校以及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同堂上课、讨论,同堂考试,接受名师教育。
3提升高职“慕课”教育有效性
目前,高职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但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师资力量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慕课”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3.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慕课”教学可以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整个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学习者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并没有独立的去思考钻研某个问题,没有办法很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慕课”可以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将学习者放在主体位置。针对高职教育面向就业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程需要讲什么知识点,在课前提供详细的学习资料如视频或者课件等,布置学习任务。基于“慕课”平台,老师和同学可以在线上进行讨论交流,找出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解答。现在的高职院校,网络建设都比较好,学生借助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慕课”课程。随时随地参与“慕课”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性,有效地提升了学习效果。
3.2利用丰富的资源,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目前,在诸多“慕课”平台上,国际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加入,开设了丰富的“慕课”课程。“慕课”突破了本校教师水平和能力以及资源等的局限性,学习者不再仅仅局限于本校老师的课程,可以在网络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最优秀的“慕课”课程,作为在校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结合当前高职类院校的实际,可以以行政手段把全国的高职院校组织起来,结合每个学校的特色专业,联合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工程师、技术员和有经验的师傅,把师资力量最强、资源最丰富、教学最有效的几门课程制作成为“慕课”,形成符合专业特色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慕课”资源,供全国的高职学生选择。在网络上,不同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共享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3.3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教学组织的有效性
“慕课”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习者。“慕课”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实际的教学任务中,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的真实需求,深入的了解学习者的特征,针对学习者的需求来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方面进行创新,以便于提高“慕课”教学组织的有效性。对于教学目标来说,老师们对于教的内容应该有主次之分,一定要抓住学习者的专业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方向。在教学设计时要分为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一是要看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是否够强,二是学习者的学习进度是否跟得上,这样的“慕课”教学设计才会更好的适合学习者。
3.4通过“慕课”开展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第三方评价,各大高职院校可以应用“慕课”,来进行对教师的工作评价。在如Coursera、edX等“慕课”平台上,大数据非常关键,参与者回答的题目、做的作业、参与论坛的讨论都会记录在数据库中。平台会隔一段时间给教师发送报告,分析那一堂课是有效的,哪一堂课是无效的。在“慕课”平台上,每一道题目多少人回答正确,多少人回答错误,都会记录清楚,这些反馈帮助老师分析课程设置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分析之后对比发现自己教学时容易犯的错误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当前,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慕课”的出现,让高职的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在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大背景下,通过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几方的共同努力,搭建一批高水平、适合高职学生学习、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慕课”课程资源,使高职学生的选课范围更广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松林.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王志强.“教学有效性”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5).
[3]朱萍华.如何运用慕课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J].职教论坛,2016(29):74~77.
作者:尹强国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