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活动实践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需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当做高中数学的教学主要内容,并明确提出数学探究需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探究活动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活动;实践
数学知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载体,探究活动则是学生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高中数学的探究活动开展需围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与实施,由于学生是探究主体,因此,学生只有通过相应的数学活动才能形成数学学科素养,并在数学的探究活动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探究活动的开展既需关注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又需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学生才能在探究活动中,积极自主的“悟”与“做”,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并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综合、分析、类比、抽象、猜想、概括等探究性思维活动,使学生形成探究与创新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价值
首先,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通过多元化教育目标,丰富化教学内容、务实化教学态度、探究性教学方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对于数学探究而言,其既是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又是教学创新,其实质上就是突破传统化教学方式,对传统化教学理念与行为进行革新,从而促使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其次,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高中数学的探究活动属于有意识的一种尝试锻炼,其通常有助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进行培养.《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经历观察与发现、数据的处理、反思和构建等,以实现数学法则、概念、结论的发展过程与本质的领悟.高中数学的探究活动当中,需注重探究主题的选择,注重探究情境的创设,经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探索以及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更主动的融入到现代的经济社会.最后,有助于民主化教学开展.民主不仅是教学理念,而且还是教学目的.高中数学的探究活动中,数学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又是教学的参与者与旁观者,经过各种角色转换,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听取学生的意见,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学生作为探究活动的实践者,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的探索与发现数学知识,而且还能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发展过程,并充分体会到数学思想与方法.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活动实践
1.基于探究目标的教学情境创设
新课程背景下,具体情境的创设通常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显著帮助.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人类在相应情境中更容易生成学习的欲望.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可创设数学的生活化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自身的认知冲突,引发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内部动机,并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探究意识.数学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需注意把握以下方面:第一,可行性,其主要是全面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探究活动的开展需将学生已具备的认知水平作为基础;第二,层次性,依据每个学生都各有差异,其知识储备、智力水平、认知结构等都存有差异,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需注重因材施教,以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数学知识的研究;第三,探究性,并非是所有问题都能运用于探究教学,也并非是通过探究性教学实现预期教育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时,需注重有所选择;第四,问题性,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需注重有坡度,不能过于难,也不能过于简单,最好是学生经过相应的认知与努力,能实现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方法: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学习指数函数时,可引入与对数函数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实际问题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储蓄存款的问题;通过数学史的相关知识,进行人文问题情境的创设,比如复数概念学习、弧度制学习、虚数学习等.
2.基于探究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困难的重要原因就是方法单一,此时,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中,需注重探究方法的明确,探究步骤为:(1)操作-发现,也就是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加以验证,经过规律的发现,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比如,在学习《指数概念》的时候,对正整数的指数幂定义成an=a·a…a(n个),并规定了a0=1(a≠0),a-n=1/an(a≠0,n∈N+),学生直观上更容易接受到幂运算就是相同因数连乘,但对规定和能会和之前的认识存有矛盾,学生只有真正的动手运算,才可以明确指数原先的规则没变化,只是以乘方运算的形式进行推广.(2)猜想-验证,也就是学生先判断提出可成立的命题,并经过逻辑证明,获得相应的结论.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探究方法主要为:归纳、类比、一般化、特殊化、问题条件的变换、一题多解等.例如,对《数列的再认识》开展教学时,教师可提出相应的问题: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是什么?怎样定义“等积数列”与“等和数列”?引导学生探究:(1)等和数列的定义:数列{an}当中,若一个数列由第二项起,每项与前一项的和等于相同的常数d,也就是an+1+an=d(n≥1,n∈N*),那么,该数列就是“等和数列”,常数d是数列的公和.(2)等积数列的定义:数列{an}当中,若一个数列每项与其后一项积为相同的常数q,也就是an+1·an=q(n≥1,n∈N*),那么,该数列就是“等积数列”,常数q是数列的公积.3.基于探究过程的反馈调整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由发现、分析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注重探究平台的构建,注重学生在知识探究中的经历与获取知识的体验.在具体的探究当中,要注意:数学知识探究要有广阔空间、数学知识的探究需有充足的时间,教师要把握好该契机,在数学课堂的教学当中构建和谐、宽容、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消除学生的依赖与胆怯的心理.首先,数学教师需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深入到学生中,通过良好情绪对待每个学生,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其次,教师在探究活动中需尊重学生,注重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听取学生的回答,教师既需对学生回答的合理地方进行肯定,又需对不合理地方或错误地方进行原因分析,以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最后,数学教师需注重课堂的教学气氛,指导学生注重深入思考,在课堂的教学当中,不能只是关注回答正确的学生,而忽略了不正确或不合理的想法,避免学生们随波逐流,而没有参与到实际探究.另外,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到学生,而学生的思考也是需要时间的,经过学生的回答,数学教师需对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使学生位于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积极交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始终位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但却与数学教师的仔细准备、精心设计、协作学习的引导有直接关联,数学教师需对问题及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准确把握,以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从而使学生具备探究能力的同时,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沈连春.让行动带动心动———谈高中数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63.
[2]何岳.高中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
[3]华晓如.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学数学月刊,2017(04):4-6.
[4]张希芬.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87):97-98.
[5]姚高同.探究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367(11):21.
作者:徐阿根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