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语文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中语文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内容摘要:如今,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的的完善,语文教师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和创新,以便找出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方法,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自主学习的方法逐渐进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是教师在教孩子固定的知识,而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利用他们毅力本身的发散性思维,这导致学生养成了一种惰性,别人传授什么自己就吸收什么,这很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语文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策略

一.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长期被要求学习哪些知识内容,而不是主动去学习哪些内容,这造成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让学生逐渐失去思考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其他方面知识的运用[1]。语文是所有课程的语言基础,如果语文学的好,就说明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都很不错,学生在其他科目中遇到复杂的应用题,也不至于混淆和误解出题老师的意思,就可以更精确的理清题目的思路,更方便得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其他科目更好学习的基础,更能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学生汲取文化知识的中心,更要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有自己的学习观念,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减轻自身的学习辅导,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

二.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动性差,课堂互动少

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重要人物,更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领导人务。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总是习惯性的按照教材进行讲解,思维比较固定。学生也是按照教材和黑板上老师的板书进行学习,当教师提出一些拓展习题进行提问同学问题的时候,经常把答案固定化,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其他的观点,教师常常为了简化课堂内容,没有把学生提出的观点当做重点[2]。长时间对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教师不予理睬,导致学生也不再愿意提出更多不同的观点,只是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学习,在做练习的时候也常常根据老师的思维模式去答题。学生这种长期迎合老师教学的习惯一旦养成,导致他们的主动性缺失,在课堂上的互动越来越少,这种行为只会抑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不能积极的学习,语文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2.教师教学理念太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现代化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也不够成熟,没有定型,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既要教给学生语文专业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创新能力。目前,依然有很多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很多高中生在面对新知识的时候依然有很大的疑问,学生有些知识听不懂,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下降了。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还不是很健全,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明确的规划,缺乏生活阅历和做事的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更加无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高,也无法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3.学生阅读文本不深入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文本,教师要根据文本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拓展,学生想要很好的跟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就要深入的学习课本上的阅读,只有深入阅读了解这篇文章,才能学会思考老师的问题,才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4]。目前很多学生觉得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常常不重视课前的预习和研究,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才会跟着老师的思维进行学习。比如学生在学习刘永的《雨霖铃》的时候,老师提出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话里面,哪些词语充分表达了作者伤感萧条的心境,并剖析。很多学生都无从下手,因为他们没有提前进行预习文本,没有提前查看资料预习古诗词的意思。学生阅读文本不深入,会影响学生上课的理解能力,也影响老师上课的质量。

三.提高高中生在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对策

1.把学生作为主体,解放学生思维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应该转换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当引导者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会分析问题的多样性,敢于把自己想的都说出来,这样才可以充分的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还给学生。比如,在课堂上讲《记念刘和珍君》这一篇课文的时候,“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话可谓是经典,可以让同学们重点分析哀痛者和幸福者,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见解,教师这时候应该解放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只要学生的分析角度不违背文中的社会关系,合乎情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赞同,如果有一点不符合逻辑教师也要及时的纠正,让他们意识到最正确的思考方法。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想象空间,才能更加学会独立思考,才能不固步自封,为以后的学习打一个好的基础。

2.提倡小组合作明确目标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和思考。老师可以让班级内的同学相互结合,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和阅读稍微差一点的同学相互结合,这样可以使班级内的成绩更加均衡,同学之间也能优势互补。分完小组以后,教师应该给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看到自己需要努力的目标,让小组学生自发的进行讨论和研究,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情景回顾,让同学们对这篇文章分段进行朗读,要把文章的人物,开端,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出来,最后教师可以问假如自己生活在战争的年代自己应该怎么做,让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下自己心中的感受,然后写下来跟大家分享。这样,学生既有了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学习任务,又可以在任务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自主学习的优势就可以逐渐显现出来。把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学生分析不同的问题,也可以让小组内的成员相互点评,老师只做引导作用,学生只要说的符合逻辑,教师均可给予支持,只有在学生在表达观点不符合事物逻辑的时候,老师出来纠正即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学生们可以很好的自主学习,充分的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可以打开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自主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作为学生在阅读中的指导者,需要选出帮助学生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让他们主动去阅读,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起着监督的作用,可以适当的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留一些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从他们喜欢的类型入手,这样学生更能有兴趣阅读。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相同,从学生比较喜欢比较熟悉的文章入手,可以让学生减小陌生感,才可以更好的阅读[5]。教师也可以分析学生们的认知水平,选择同学们能接受的文章难度,选择一些生僻字比较少的,文章大意比较清楚的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至于云里雾里,阅读理解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也要注意课内文章的引导,讲完第一个章节提醒学生提前预习下一个章节,可以把下一篇文章有意思的内容提点一点,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从课内外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把学习当成乐趣,减轻自身的学习压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整体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的进入课堂学习,让他们每个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进行鼓励,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也应该信任自己的学生,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主动去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让每个人学生有所收获,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每个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成绩,也进一步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斌.探究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66):59-59.

[2].许丽钦.探究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36-36.

[3].孟赟."深入分析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下)5(2017):54-54.

作者:丁欣怡 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潜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