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文本“细读点”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文本细读是高效化语文阅读的一种形式,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选择有效的文本细读点开展文本细读,以此促进他们文本细读的高效化。基于此背景,对基于文本题目、文本语言、文本结构、文本主题进行文本细读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细读;落点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入地探讨作品,细致地感悟内容、结构、主题,准确把握主旨和情感,深度挖掘文学价值。教师是学生文本细读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文本“细读点”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文本细读更为高效。
一、基于文本题目,引导文本细读
题目也称“文眼”。看文先看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文本题目进行细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基于题目中的关键字细读。文本细读若从题目切入,就要先提炼出题目中的关键字与文章大致内容,并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时题目是全文主旨的高度概括,有时是全文的重点线索。引导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字,准确地解读它的深度含义,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或主要矛盾。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梦想”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在课堂开始前先播放相关歌曲《梦想》,再带领学生回忆其中的歌词,总结有关梦想的部分:“面对太阳就是希望,勇敢成长就是锋芒,一路前行,梦想是最好的信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会是什么呢?读过全文就会知道,这位伟人怀揣着追求自由和平的崇高梦想。”这样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学生在得到教师对文本主旨的提示之后,有了大概的方向,再去细读时就能深度剖析并理解全文。(二)基于题目中的主旨细读。阅文先看文眼,读诗先品诗眼。正因为题目多数情况下都是文章主旨的高度概括,是作者的情感指向,所以在文本细读过程中才更需要抓住题目中的主旨,揣摩文本主体方向。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如果学生能抓住文眼“套子”多加思考,便不难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是一个把思想装在套子里的人。根据作者对人物的描述就可以理解:别里科夫是一个循规守矩、禁锢了自己思想的保守的人,他懦懦怯怯,唯恐自己出了什么差错。学生在把握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之后,还可以围绕作者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想象主人公的表情、形态和动作,甚至可以将自己投入故事情境,站在别里科夫的角度思考他为何会这样。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到讲台前演绎一遍故事,模仿人物的动作和对话,再让观看的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别里科夫的这种性格,从社会层次的角度去总结。这样生动地分析文本之后,学生就会理解这一切都是由俄国沙皇的反动统治造成的。
二、基于文本语言,引导文本细读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因此,教师要基于文本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开展文本细读。(一)基于重点词语进行文本细读。文章中的一些中心词、关键词和典型词语,不仅内涵深刻,还往往带有感情色彩,是读者探寻文本主旨的重要线索。从这些词语下手,深度解读词义,解析词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便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所持立场。例如,在教学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作者描述景泰蓝制作过程时所用的动词。学生很快就指出有“焊、剪、夹、煮、洗、捣、研、筛”等,每一个动词都代表一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固定的操作顺序,每一个动作细节都极为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模拟这些动作,发挥想象,对文本中描写的制作过程产生自己的独特体验。学生在详细了解这些操作程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景泰蓝制作过程的纷繁复杂,感受到它的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类比一下:“要想得到精美的景泰蓝需要经过这么多繁杂的工序,那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必是经历了千锤百炼之后才能有心境和能力去拥抱胜利。”这样,教师带领学生抓住关键动词赏析、品味,更好地感受到了文本内容。(二)基于语言关联处进行文本细读。阅读是从文本语言中汲取深刻的内涵,因此学会对文本语言进行赏析十分重要,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关联性思维方法,在探究语言特点的时候,由浅入深,联系已理解的人物特点、主旨情感,从作品主人公、作者、读者等多角度去思考,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较为完善的阅读认知体系,覆盖读者对这篇文章的全部体会,再细细揣摩其中的关联和内涵,这样阅读,对文本的把握才是完整的。语言是一种载体,学生应当学会利用这个载体去感悟直观现象之外的深度内容。例如,在教学《湖光水色》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纵观全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赏析其中所用的手法及效果,然后再思考作者这么写对凸显主题和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比如有学生分享他最喜欢的语段是:“我注意过这里的河水,当雪满山原的时候,不论冰和水都青翠如绿草一般。有人以为蓝色乃是‘纯净的水的颜色,不论是固体液体’。”他的赏析是:“这一部分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采用比喻修辞,将冰和水比喻成绿草,巧妙生动,描绘出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还引用了别人的言论,强化支撑自己的观点。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这一片充满希望的景色的喜爱之情,而读者在赏析语言的过程中,似乎也亲眼见到了一般,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三)基于语言修辞进行文本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选用的经典篇章进行语言赏析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模块,因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走进经典之作学习语言用法,还能够深入字里行间去分析文章主旨,体会核心思想。例如,一位教师在赏析《荷塘月色》的语言时,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阅读文本,找出文中最喜欢的语句,给出理由,再分享给其他同学。学生在这一阶段往往积极性很高,能迅速完成任务。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很多,有的学生喜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原因是这个比喻用得巧妙,描绘出了唯美的意境,再加上一个“泻”字,把月光写得十分灵动;还有的学生找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给出的赏析是:“这段描写是从嗅觉和听觉两处展开,不同感官交错,给人一种很丰盈的视听体验。”听了学生的分享之后,教师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认同,再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让赏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上案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品读全文,找出经典语句加以赏析,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仔细研究,然后再逐步探索深度思想内涵,以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三、基于文本结构,引导文本细读
文本结构是指作者的行文思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结构,也有不同的赏析方法,能给人不同的体会。从文本结构角度进行文本细读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文本结构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全文,在心中有个大概思路和方向。赏析记叙文的结构有助于把握事件整体发展脉络,理清来龙去脉,理解作者思路情感;赏析说明文的文本结构,能够客观而科学地认识文章的说明对象,领悟各种说明方法的使用效果;而赏析议论文的文本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提炼论点,寻找论据,总结论证方法,学习辩证思维。例如,在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时,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后,可以十分清楚地梳理出作者的立场。鲁迅先生用文章批判国民党,批判那些不能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愚钝的人民,同时还指出自己的态度:“应当用辩证的思维对待外来文化。”文章的主线也很明朗,先是批判盲目的“送去主义”,阐述何为“拿来主义”,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应保持批判的态度,取精华弃糟粕;对待外来文化应保持辩证的态度,不可盲目苟同。”文章最后升华主旨,提出正确的文化观念对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这样梳理下来,一目了然,再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研读,就可以更全面地领悟细节之处的内涵。以上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整体结构去深入细致地分析把握,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感,使阅读变得更为高效。
四、基于文本主题,引导文本细读
文本阅读是为了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所以主题也是文本细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构建自己的阅读认知体系,并提炼出核心主题。在把握了中心的基础上,再去梳理文本语言、结构和其他内容,思考各个部分对凸显文章主旨有什么样的作用,文本中的每句话、每个修辞手法是如何服务于主旨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牢固把握中心思想,避免大方向上的失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规划,多加指点。例如,《故都的秋》是通过对比不同的秋天来借景抒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概括出自己理解的文章主旨。有学生认为:“作者通过比较北平和江南的秋色,表达出对故都北平秋色的向往之情。”也有学生认为:“文中精妙的语言勾画了北平和江南秋色图,展示了秋色、秋味、秋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不同的看法各有道理,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语言、结构等角度去细致阅读,探讨交流不同的想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也能使课堂内容生动有趣。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将其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经典之作,极具研读价值,教师应利用好这些经典,采用多种方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获得丰富的阅读认知,从而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馨瑶.探析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缺失[J].文学教育,(上)2018(5).
[2]欧阳鑫.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
[3]杨丽.高中语文诗歌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
作者:颜东仕 单位: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