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探讨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学生思维的理智性增强,片面性有所改善,更善于思考、探究问题,批判、质疑观点,这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高中阶段的思维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等,以便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本文立足思维品质内涵,探究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引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往往一味地关注学生“写”的结果,把作文课堂打造成“写作技术训练的战场”,这种狭隘的课堂教学思想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思维狭窄、凝滞、固化、机械,而写作课堂也处于一种无序、随意、无望的状态。为了摆脱这种现象,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一定要在关注“写”的过程中,突显学生主体性,抓住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强化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强,则作文水平高。而思维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好坏。良好的思维品质,会让学生在写作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写作更有逻辑、更有序、更饱满、更新颖,更容易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1]。所谓“思维品质”,从根本上说,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准和标志。思维品质建立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它是对能力的一种衡量。在语文这门工具性的学科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职责。从内容来说,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严谨性、批判性、创造性六个方面。诚然,在语文写作中,学生“写”的内容来自广泛灵活的思维,是学生思维的产物。以往的语文作文课堂只重视作文知识传授及写作技能训练,弱化了思维品质训练,这让学生的写作毫无内涵和生机可言。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思维品质培养。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采用形式多元的训练方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品质思维的敏捷性是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是指思维活动反应的速度。学生在语文写作时,确保思维敏捷的好处有很多,如可快速搜寻写作所需素材,及时检查、处理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缩短写作时间,提高效率[2]。古有“才思敏捷,下笔成文”之说,便是指敏捷性品质对思维的重要性。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品质呢?我们可通过一些化大为小的多元化训练方式来进行。化大为小,即不直接进行整篇作文写作训练,而是通过一些零碎的、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首先,拟对联。如给出“春风吹绿千枝柳”的上联,让学生对下联,学生在拟下联时要考虑到对联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费时少、拟得到位则思维敏捷性强,可拟出“时雨催红万树花”等。其次,填句子。给出一段话(以写景为主),缺失一个或多个句子,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填写,看谁写得既生动形象、气韵流畅,又优美和谐。最后,改句子或者写小诗。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改写、扩写、缩写或重新排列等。写小诗,即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写有意蕴的小诗。假如给出“竹子”让学生试着写小诗,学生可这样写:“空有高耸的枝叶,内里却空空如也”。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反应和思维敏捷性要求颇高。

(二)巧妙创设逻辑性强的问题,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品质思维的严谨性体现在学生写作时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如作文立意精准、表达精确无误且逻辑性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内容,思维不蔓不枝,表达恰到好处。在语文写作中,教师可设置逻辑性强、层层深入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这里以一则材料作文为例,来进行说明:“在奔向人生的大道上,我们每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事物数不胜数,也许是园林里的一棵古树,也许是悬崖上的一株花朵,也许是与外人的一次邂逅,也许是父母的一句叮咛……这一切,皆可入笔,成为写作对象。”请立足自然或生活,捕捉人、事、景、物,以“,是一抹耀眼的光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关于这一材料作文,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1)自然或生活,范围是什么?能写的对象包括哪些?(2)“,是一抹耀眼的光亮”,光亮指的是什么?(3)自然或生活的范围很广、很虚,要全部写到吗?(4)明确了写作对象和写作要表现的哲理内涵,如何安排顺序,实现“对象”与“哲理”的精妙连接?这些问题,层层深入,有利于训练学生写作的逻辑性,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讨论后,面对材料作文,便不再思维混乱、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入手了,而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无论是立意,还是写作构思,都能按部就班,一步步进行,使整个语文写作也显得相对顺利。

(三)“一题多变,探究本质”,培养思维的广与深的品质这里的“广与深”思维品质,指的是思维广阔性与深刻性品质。就前者而言,教师可采取“一题多变”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何为一题多变呢?就是教师准备一个写作素材,可将其变化成不同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广阔性思维。或者呈现一个情境,分别从体裁、写作角度等方面进行多种练习。如教师给出“面对春色,孩子笑了,妈妈陶醉了!”让学生自由发挥,写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文等多个体裁的文章;还可以从孩子角度、妈妈角度来写不同的春景。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极大地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让学生有更宽广的写作思路,使语文写作也就不再闭塞、难行。除了思维的广度,教师还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一品质。即教师在写作中,可呈现一则材料,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深层次的哲理内涵,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得更深、更远[3]。例如,教师呈现一篇关于小草的哲理性写作材料:“请蹲下去、蹲下去,观察每一棵弱小的、无抗争力的小草,这时,它也在观察,甚至是仰视你,与你交流。终究有一天,它不再只是观察和仰视你,而是直面你,自由地展示尊严、活力……那么,请蹲下去、蹲下去……”该材料表面是在写小草,实则是将小草比喻成“社会底层”的弱者,而这里的“你”便是指骄傲的强者。学生对这则材料进行深层次探究,便可归纳出“强者不能漠视弱者,以强凌弱”“要谦虚,放低姿态和谐共处”等本质性的意义。在写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探究本质”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巧用材料引导理性的辨析,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思维的批判性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在高中语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随时都可能用到。平常的语文模拟考试,或者高考作文中,经常会出现具有辨析价值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可写的话题,进行写作。学生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对真善美没有科学的辨析,想写出十分出彩的作文就很难。因此,教师可经常强化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学生明是非、判对错、鉴优劣、较高下。例如,可呈现以下的作文材料:受改革开放大潮以及现代社会功利性的影响和冲击,很多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文化不值钱”“读书越读越苦,不读也罢”“前途钱途,有钱就有途”等思想。请你列举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以此为例,写一篇反驳性的议论文。反驳性的文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十分具有针对性。材料中呈现的价值观明显是片面的、错位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写作中的批驳、举证,来鉴别真善美,提高思维的批判性。除了写驳论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思想杂谈”,训练其批判性思维。如在观看《白毛女》电影后,有的学生认为:“喜儿家那么穷,再奋斗也没什么用,干脆嫁给杨白劳算了。”教师可让学生针对这一言论,写一篇思想杂谈,对此“惊人之论”进行批判。可见,在语文写作课中,教师可呈现材料,让学生进行辨析,以达到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五)激励学生在写作中探索与想象,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品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品质,也称独创性思维品质。它是指学生个体在思维活动中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不落俗套、标新立异。创造性思维品质属于高阶思维,它需要建立在联想、想象等基础思维之上。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能激发学生想象、探究、联想的拓展性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和假设,提高思维的创造性。具体来说,教师可呈现具有想象空间、能刺激学生进行探究的作文素材,让学生进行写作。如可呈现以下的作文材料:“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万籁俱静之时,当他(她)独坐在房间里,沙沙的脚步声渐渐逼近,接着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这是一则材料,与之相关的作文要求是:不必拟题,进行续写;续写部分内容应符合科幻小说的特点;可大胆想象、创新,但要确保内容健康、合理、趣味;续写部分的内容长短均可,保持在300~1000字之间最佳。这篇作文材料十分具有开放性,很多学生在拿到材料后,思绪开始发散,其思维的广度、深度、创造性等均得到了锻炼。当然,更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思维的独创性,学生写作的过程,便是进行大胆创新、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过程。可见,教师善于呈现类似于以上例子的写作材料,那么,培养学生“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便指日可待了。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助力学生以良好优秀的思维品质打造文质兼美的语文佳作。高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写作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死板的技能呈现,而是以丰富的思维品质训练充实写作课堂,让学生在写作中会思考、能思考、巧思考、有效思考,继而写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语言精妙的作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语文写作的精髓,继而轻松愉快地写作,体验语文写作的无限妙趣。

[参考文献]

[1]侯改改.高中生写作思维训练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2]余婷.初高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培养衔接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3]夏红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作者:陈丽璇 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