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程思政理念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大学外语课程的特点,分析开展英语课程思政面临的困难,对英语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一、英语课程思政现状
(一)高职英语教学影响范围大
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高职院校在校生占总人数的一半。我国高职院校三年学制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地位突出,英语教学对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有较大影响。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对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巨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范围广泛,辐射面大,分布在社会各个行业,这与普通高等院校就业范围相比社会影响更大,从而进一步说明高职英语教学的社会责任更加艰巨。
(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生源主要来自三个路径:一为高考考生,参加全国高考统考学生;二为单招学生,高职高专层次的学校自主招生;三为对口升学学生,即中专生升为普通大专生。由于行业岗位对于英语需求标准模糊,同时受社会复杂情况与“外语无用论”的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这与国家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冲突。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认可度低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丰富专业课的同时重视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英语教学空间被压缩,再加上英语教学与各专业课的连接度不够,高职英语教学面临被边缘化。“空心化”英语教学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即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刻意渗透西方意识形态、美化西方社会以及忽略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要求我们保护高职英语教学思想阵地,在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为高职英语教学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灵魂,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4]。
(四)英语课程教材在内容上偏西化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绝大部分依赖教材,而英语课程教材虽经过多次整合编辑与时代接轨,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呈现的中西文化内容在数量上完全不对等,据统计,高校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内容比重很大,国外人物事迹、名家著作、风土人情以及节日等内容占据90%以上。与中国文化、历史等相关的内容占比不到一成,且现有的教材中思政元素少之又少,其规范性、系统性、实用性有待增加。为保证语言学习的地道和纯正,当前通用外语课程教材中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长期受到英美文化的熏陶,出现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与此同时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感不断降低。要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目标,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教材建设是重要环节。课程思政的基础是有效解决高职英语课程教材文化异质性和思政导向性问题。
(五)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单一
在素质教育目标下,英语教师开始尝试课程思政,教师常将至理名言、人物事迹及人生道理填鸭式灌输,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关于自身价值观、品格等多方面的思考。教师未能充分利用当前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化作品的英译本,学生课外听说读写训练以英语原版图书为主。英语教师挖掘和探索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外语课程思政亟须创造新的方式方法实现语言和思政内容的融合。
(六)拓展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融合点的深度和广度
不少英语教师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响应课程思政建设号召,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但实际情况大多是个人经验,属于实践性探索阶段存在案例典型、与课本联系不紧密、思政融入内容不深入和随意性大等问题。深挖思政教学元素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首要前提,外语课程思政融合点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培养英语课程思政意识
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了解英语国家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必须坚持“四个自信”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牢牢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实现全方位育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政教育刻不容缓,努力把思政元素融入外语课程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外语教育良性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可靠、有用的技能人才[5]。
(二)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既要授业解惑,又要传道;既要承担教书的责任,更要担负育人的重担。为了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要对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培训,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优秀人才储备和优良环境[6]。近年来,外语科研课题大多围绕国家方针政策展开,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在科研上取得成就,还要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活动有机融合,站在宏观的高度审视问题。教师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要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三)熟悉教材,挖掘思政元素
以新理念大学英语教材为例,该教材不但包括英语语言以及国外人文知识,也涵盖了价值观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教学内容,对蕴含的思政元素加以深挖,积极引发学生思考,适时渗透价值观以及中国文化元素。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是说教,而应找准契合点,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大学英语教材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时代性、文化内涵等于一体,涉及语言、文化、科技、社会、历史、文明、价值理念等,这对于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培养人格品质是大有裨益的。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在介绍外语文化的同时,采用对比形式,同时介绍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情况,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有充分认识,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让外语教学内容生动引人。
(五)拓展第二课堂,丰富高职外语课程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应开设英语选修课,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拓宽学生英语学习途径及培养其民族自信、爱国情怀等。比如开设《英语影视欣赏》的选修课和必修课,通过电影赏析和大学生爱好结合,塑造学生价值观、弘扬中国文化,让学生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民族自豪感。其次,参加各种英语比赛。目前,国内经常举办各种英语竞赛,如“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省份与高校也可定期举办英语赛事。这些英语赛事促使学生的英语素养得以发展的同时蕴含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属性,为学生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指明方向。积极组织校园活动,高校是思政教育以及实践的主场,我们应当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爱好以及英语第二课堂进行充分融合,使三者能够同向同行。再次,开设英语社团,定期举办以“中国梦”“青春无悔”“和谐社会”等为主题的英语写作或者演讲比赛。在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脚踏实地、不负韶华。
(六)编写高职外语课程思政校本教材
高职外语教材内容需符合我国外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还需如实反映语言国家生活、工作、学习。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立足当前的国情,积极推进校本教材撰写工作,加强传统文化、时政元素及校园文化建设知识的渗透,采取有效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落实在英语教材之中积极打造“课程思政”英语教学新常态,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工作编写优秀教材。
(七)进一步深化高职英语思政课程学术研究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符合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应立足实际情况,从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着手深入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积极推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英语课程思政指以英语课堂为教学基础,以英语语言为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弘扬时代精神、爱国主义、人文素养[7]。以英语语言教学为载体,运用中西文化对比、解释说明、思辨等方式,向学生如实展现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家庭、工作、社会。与此同时,与我国同时期的历史、经济、文化比较,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和现代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塑造融为一体[4]。全面深入开展具有中国特色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高职院校培育有家国情怀、懂文化、能交流、有技能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三、总结
总之,高职英语属于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兼具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两种属性。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受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引导,在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做到立德树人,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英语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是时代发展需要[8]。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线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作者:郑辉 单位:西安海棠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