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PS转炉锅炉故障诊断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PS转炉锅炉故障诊断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PS转炉锅炉故障诊断分析

[摘要]某冶炼厂的5台ps转炉锅炉经过多年运行,受热管频繁出现泄露,严重影响转炉的正常运行。通过分析PS转炉锅炉的工艺条件、水质管理及设备管理,找到受热管泄露的原因,提出了恢复及优化锅炉关键部件的使用、完善水质控制、加强操作管理等具体解决方案措施,为PS转炉锅炉的维护、应急处理和专业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PS转炉锅炉;受热管泄露;水质管理;设备管理;工艺控制

前言

某冶炼厂共有5台PS转炉锅炉。该设备是一种余热锅炉,主要用于对PS转炉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这种PS转炉锅炉在已使用多年,2019年运行过程中受热管泄露(后文简称“破管”)频率较高。据前人研究,锅炉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受内部介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影响管道性能和寿命的问题[1]。经大数据汇集分析发现,水冷壁内壁的腐蚀产物主要是氧化铁[2],该腐蚀产物的产生主要与锅炉水质有关,因此破管故障与工艺、水质及设备管理密切相关。破管故障会对全年设备正常运行造成较大影响。为保证生产的平稳运行,对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对锅炉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针对性地解决了相关故障,保障了锅炉的安全运行。

1PS转炉锅炉简介

1.1基本设计参数和结构

PS转炉锅炉的基本设计参数见表1,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1.2转炉锅炉问题

自2019年以来,转炉锅炉累计破管48次(截止2019年12月12日),其中4#锅炉与5#锅炉尤为严重。目前4#锅炉第一对流管束的36组已经封堵了50%,5#锅炉第一对流管束的36组已经全部封堵,且对流室左右两侧的水冷壁也进行了大面积换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2018年平均破管次数仅为24次/年。依据管道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化学成分分析报告,破裂的管道现场使用的材料与原设计相符,符合《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713—2014)标准。

1.3转炉锅炉故障原因分析

破管故障的出现有多种原因,主要集中在工艺、水质、设备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3.1工艺方面1)PS转炉最大的特点是间歇性操作,导致经常停炉开炉,故吹炼时与非吹炼时的烟气温度相差较大(正常吹炼时,辐射室进口烟气温度约500℃,非吹炼时即炉口转出时,进口烟气温度约200℃),导致锅炉运行时热负荷波动较大、频率高,锅炉容易产生较大震动,且热源不稳定,结构件应力变化大,对锅炉管道不利。2)转炉吹炼是一个周期往复过程,用风量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中造渣期的用风量很大,含大量铜焦块、粉尘的烟气易在这个时期发生喷溅。3)冷料冷铜的加料量偏大,造成锅炉辐射室及锅炉下灰斗出现大量焦块与含铜杂质。4)锅炉处理的是高含尘烟气,具有部分收尘功能,而锅炉的振打设备由于转炉现场环境恶劣且酸性烟气腐蚀性较大,维护保养难度高,部分振打设备长期处于故障状态,清焦效果难以保障,易造成水冷壁、管束结焦较多,影响烟气降温,辐射室、对流室局部也会形成厚厚的焦块层;而烟气流通管道的收窄会导致高含尘烟气局部流速加快,管道内壁受到的冲刷加大,受热管的使用寿命缩短。5)炉膛出口压力控制在正压状态或未达到-120KPa时,抽力不够,造成烟气大量堆积从而产生结焦。

1.3.2水质管理方面1)锅炉水质管理不到位,取样化验未严格按规范执行,导致水质不受控制,各种指标不能保证在要求范围内,PO3-4含量为5~15mg/L,pH值为9~11,锅炉水质不断波动。当水质较差时,易引起部分受热管积垢,导致管道受热不均匀,降低锅炉热效率,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2)锅炉加药系统因故障失效、排污操作不尽规范等原因导致炉水含盐量高且盐分未及时排出,影响汽化效果,造成结垢。3)锅炉除氧器长期未投入使用,除氧头内部的喷淋头、滤料腐蚀严重,补水热力系统的除氧能力不足,导致锅炉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偏高,造成受热管内壁发生氧腐蚀[3]。

1.3.3设备管理方面1)清焦设备故障率较高。锅炉采用的清焦设备为刚性振打锤。由于部分工作门旁温度高造成金属蠕变,且酸性烟气腐蚀性较大,现场刚性锤、振打杆缺失,变形严重,没有起到清灰作用。2)锅炉格筛强度不够,且间隙太小。大焦块掉落时,无法落至刮板机,造成堆积,导致格筛变形,久而久之,格筛处出现习惯性堵塞,严重影响清灰效果。

2转炉锅炉故障解决思路及措施

2.1恢复关键部件的功能

解决转炉锅炉故障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及优化锅炉关键部件的使用,主要涉及4个设备:振打装置、格筛、除氧器、加药装置。1)改造机械振打装置。虽然转炉高温烟气含有大量粉尘,很容易在余热锅炉受热面上积灰、结焦,但只要振打装置正常运行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逐步采用弹性振打装置代替刚性振打装置。弹性振打装置的振打频率为3次/min,击振力为30~450kN,振打力度加大。此外,安装可燃气体爆燃清灰设备(俗称乙炔炮),与机械振打装置搭配使用,清灰效果会更好。2)修复、改造5台转炉格筛。将格筛间隙尺寸由原来的300mm×300mm改为400mm×400mm,将原120#槽钢改为160#槽钢,加大筋板强度,保证小焦块顺利掉落,提高清灰效果。3)恢复除氧器的使用。根据原设计标准,除氧器恢复使用后,给水中的溶解氧由5~11mg/L降低至20~50μg/L,可大幅减少溶解氧腐蚀导致的受热管泄露问题。4)恢复加药装置的使用。采用自动加药装置,及时高效,有利于水质的平稳受控。

2.2完善水质管理

加强PS转炉锅炉水质管理工作,走出误区[4],坚持进行排污和除氧工作。1)严格执行锅炉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工作,减少锅筒内的盐分、泡沫及浮在表面的污垢,避免出现汽水共腾现象[5],稳定锅筒内水位,避免发生水冲击。2)重视除氧工作,降低炉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溶解氧不易到达金属表面,从而减少金属构件的氧腐蚀现象。

2.3强化操作管理

1)严格执行相关的参数控制要求。除氧器温度需控制在104~105℃;汽包压力控制在1.3~1.5MPa;汽包水位控制在-200~+250mm;定期排污,每天白班一次,每个排污点排污时间不能超过30s全开时间;当pH值<9时,关小连续排污门,减小连续排污量;当pH值>11时,开大连续排污门,增加连续排污量。2)在PS转炉工艺控制方面,尽量减少间歇操作频次,在转炉转出时应采取必要的锅炉热保养措施。PS转炉的生产应有计划性,减少非正常停炉时间,避免锅炉换热管内部温度波动过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PS转炉锅炉的工艺条件、水质管理及设备管理方面分析了2019年运行过程中锅炉频发的破管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保证PS转炉锅炉稳定安全运行的措施,包括恢复、优化锅炉关键部件———振打装置、格筛、除氧器、加药装置的使用,坚持进行排污和除氧工作,加强锅炉和转炉的操作管理,并逐步实施,实现了余热锅炉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文飞,陈虎,王杜,等.生物质锅炉炉管开裂失效分析[J].压力容器,2020,37(3):41-49.

[2]李曼.以大数据分析为载体的锅炉水冷壁失效分析[J].工业加热,2019,48(4):65-66,69.

[3]国玲玲.除氧技术在锅炉给水中的工业应用[J].化工管理,2019(26):128-129.

[4]赵立章.浅谈锅炉给水水质管理方面存在的六大误区[J].工业锅炉,2001(4):56,35.

[5]李铃.谈谈低压蒸汽锅炉汽水共腾现象的成因和预防措施[J].大陆桥视野,2015(24):105-106.

作者:胡喆祺 刘磊 柳俊杰 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