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OSI参考模型在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OSI参考模型在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OSI参考模型在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应用

摘要: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osi参考模型和物联网技术,同时阐述了OSI参考模型在合作医疗中的优缺点及应用。

关键词:互联参考模型OSI;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物联网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描述网络硬件和软件如何以层的方式协同工作、进行网络通信的网络体系。物联网技术和OSI互相结合,可以应用到许多方面,如可以检测人体生理数据、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对医院药品进行科学管理等。尤其重要的是,OSI和物联网技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OSI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应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现阶段我国14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3.1%,及三分之二之多。然而仅仅只拥有17.6%的卫生资源,农村医疗发展滞后令人担忧。“生不起病,看不起医生,住不起院、看病难,尤其是农民看病更难!”这是摆在我们农民亲人眼前的一个残酷而有现实的问题。俗话说,“没有健康,一切皆空,没有健康,何来小康。”2003年初,随着”新农合”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区试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OSI参考模型,把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分成七个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每层是独立的,并且每一层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在OSI模型中,下一层为上一层逐层提供服务,而且只能对相邻的上层提供服务,不能跨层,及不能越级越界[3]。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层。物理层相当于我们新型合作医疗中的9亿农民。农民朋友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社会活力的不竭源泉,更是我国社会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一层。OSI应用于新型合作医疗中,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水平,而且也提高了管理措施和工作效率。OSI模型,不同于TCP/IP模型,每一层只和它相邻的上层进行数据通信,不能跨层进行。如物理层只能和数据链路层传递数据,而不能跨层和网络层进行数据交流。这样的特点导致了OSI模型数据传递的单向性,也决定了OSI在新型合作医疗的局限性。一年四季,为了生活,农村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我国90%的农村呈现出大量的空心村。而这些农民工外出打工时,由于水土不服,或饮食习惯,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自己买药治病。当农民工在打工期间得了大病时,由于他们打工所在地比较偏僻,路途比较遥远,即使他们去了附近大型的医院就医,也无法享受到新型合作医疗的优惠。这就是OSI模型的单向性,也是它应用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弊端。因此如何合理的构建当代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有效缓解农民的医疗困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2OSI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在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应用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它的核心技术还是互联网。所以,人们开始试图把各种传感器连接到人们所关注的事物上,让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直接进行沟通。物联网技术和OSI模型为基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新型合作医疗中发挥出色的作用。如在我们日常的体检中,可以对人体生理数据进行检测、对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跟踪、对医院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等等,并且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好评。物联网技术和OSI模型相结合,我们不仅可以在心脏病患者身上安置呼吸、血压等测量传感器,而且还可以在其他病人身上安置体温采集传感器。这样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医生了解远程病人的情况。物联网技术和OSI模型相结合应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优点有:a.能够准确、迅速、真实地获取各种相关信息资料,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整体有效的治疗;b.能够随时监测每个病人的用药及收费等情况,做到医疗医药透明化。同时使患者及时更正定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确保合作医疗病人的权力不受侵害。

3结论

物联网技术和OSI模型相结合,不但有效遏制了医疗机构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的问题,而且最大限度确保重大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医治。这样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就医“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看病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实现了新农合与民政医疗救助的无缝衔接,确保了合疗基金安全运行,不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何兰萍.关于构建多层次农村保障体系的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陈智,李莉.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彭高旺,李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建设的财政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6(7).

作者:高亚玲 单位: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