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转变,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市场化特点越发明显。新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并注重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使农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方法,旨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与变革并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促进了农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高,而且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当前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给予充分重视,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1]。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构成
首先,生产要素和农业市场信息化。就农业经济管理来讲,主要涉及农业生产、农业市场相关问题,要想使农业经济获得有效增长,则需注重经营销售以及产业链的信息化管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料,了解更多与农业产品、农业科技相关的全新动态,同时,要使销售渠道实现现代化管理,以促进农业资源不断丰富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获得较大程度地提高。其次,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专业服务与技术服务均属于核心内容,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关键,在农业生产、销售、经营等多个环节均会使用农业科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通过培训和宣传的方式,为农民讲授农业科技,实现信息化技术具体操作的普及,使农民及时了解农业相关的最新资讯,以便及时对经营管理模式做出调整,进而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2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在目前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农业已逐渐开始向知识型农业转变,各种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等)以及先进科技成果与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均是以资源型农业为主,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化,需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激发农民劳动积极性。2.1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与社会建设紧密相关,就当前农业发展现状来讲,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且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比较封闭。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能增强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的主动性,了解市场实际需求,在市场导向下制订合理的生产计划,从而实现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2.2有利于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有利于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使我国在国际农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2]。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在网络中发展商贸经济,促进农业生产与销售一体化。
2.3有利于农业经济转型发展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逐渐由资源型向知识型转变。就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传统农业在农业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能有效促使我国农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
农民思想意识与农业经济管理之间紧密相关,因此,应注重引导农民树立先进发展理念[3]。就我国农民来讲,多数受教育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认知水平造成影响,学习能力有所局限,难以完全接受和灵活运用信息化方式进行管理,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受到不良影响。
3.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较少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缺少对应实用的、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是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缺少,导致难以对农业资源进行高效整合,难以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难以有效开展信息化管理,从而影响与制约了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3经济管理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时,往往会受到管理环境与管理条件的影响,经济管理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多数相关部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仍然沿用传统模式,这与现代管理方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难以充分贯彻落实经济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仅单纯记录财务数据,并未对其进行校对与审核,使得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3.4信息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比较缺乏,多数信息技术人才均在科研院以及高校中,县市中专业性较强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尤其在农村,相关技术性人才寥寥无几[4]。目前,多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人员对于网络知识的掌握仍不够充分,信息敏感程度相对较差,对于有效供求信息的较少,且实效性不强,难以为政府宏观调控、农民生产等提供优质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造成了阻碍。
4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4.1提高农民信息化认识
农民是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民对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直接影响信息化水平,因此,需重视对农民信息化认识的提高[5]。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应向农民宣传农业生产经营中经济管理信息化实现的重要意义,以增强农民对相关方面的关注和认识,进而积极主动配合信息化建设;其次,政府可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教育活动等,强化农民信息化认识,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4.2建立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
首先,可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各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并保证管理时的整体水平。其次,由于信息化平台涉及较为广泛的各项农业信息,包括市场销售、种植技术、农业机械、需求情况等,因此,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均可到平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运用这种方式,不仅能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且能使信息化水平获得不断提高。
4.3构建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传统模式下的信息服务体系中存在较多问题,以至于农产品产出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不对称问题。在此种情况下,农产品往往会存在滞销现象,农民的经济效益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顺应时展需求,相关部门应注重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性,使农民获得更多与市场相关的信息,以增加经济收益,使农民获得经济上的实惠,也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
4.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能使人才在工作中强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把握,对工作形式与工作方向进行精确预测,进而提出对应解决方案,在不断积累经验中高效完成相关工作[6]。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适当增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使信息化专业人员在基数上得以扩大,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同时,要着重对人才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保证人才队伍的专业性和先进性,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整体发展进程得到推动。总体来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紧密相关。
5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需注重加强宣传、增加资金投入、培养专业性人才、建设信息化平台、重视基础建设等,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促进农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卓书凤.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20(15):237.
[2]王立东.解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J].农民致富之友,2020(13):233.
[3]吉磊.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0(7):100,102.
[4]秦立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2020(6):108,110.
[5]张艳.浅谈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20(11):110.
[6]裴东辉.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20(10):247.
作者:张忠爱 单位:莒南县石莲子镇财经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