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应用

摘要:中国人事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事业单位的适应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人力资源加以适当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者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能够加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促使单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在当前社会,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受到了限制,其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文章主要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事业单位

目前市场经济日趋错综复杂,新业态、新格局不断推陈出新,但与此同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所面临的挑战与竞争压力也在不断扩大。为了稳固自身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事业单位需要重新进行自我界定,全力破解时代适应性不强、观念落后、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综合分析来看,当前事业单位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将其引入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应用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一件单一的工作,其中划分了很多模块,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主要指的是以对企事业人力资源做出高效、合理管控为目的,通过经济计量、模型统计等方式的科学引用来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全面把握。然后基于此,从人力资源投资、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入手,以此来发现其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并给予妥善解决的管理工具。在企业治理结构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主要涉及到人力资源招聘、福利,以及考核和约束机制等内容。通过实现对这些内容的不断完善,可以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更适合、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各企业应给予充分重视,确保其实用性可以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得到充分发挥。在人才管理方面,单位可以利用管理工具进一步深入分析员工的实际能力,对员工的水平能力形成了解,打造健全队伍,为单位的发展奠定保障;并且,单位管理者可借由工具支撑,对内部的管理机制、奖惩机制及培训机制加以适当完善,及时调整内部存在的问题,加强单位运营效率[1]。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现状

1.脱离社会发展。现阶段,全球经济逐渐趋向于一体化发展,并且这一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时,事业单位需要适当地提高标准与管理严格程度。但结合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又相对较强,所以事业单位很难及时跟随社会的脚步,导致资源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脱节问题。对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关注力度与改善力度,及时预估未来阶段的社会发展趋势,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必要时,也可引入经济管理模式,以此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2.管理体系缺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管理是贯穿所有岗位、所有职员的一份工作。但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部分管理人员存在明显的懈怠心理。尤其是在员工的薪资报酬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管理人员缺少职业道德,而故意混淆奖惩机制,以此谋取私利的行为[2]。除此之外,很多事业单位针对于员工所犯下的错误,也没有高度重视,而只是简单的惩罚。对于员工来说并没有起到警醒作用。综合来说,管理体系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态度。久而久之,整体的工作氛围极为倦怠,整个事业单位也会趋向于不利化发展。

3.忽视人才培养。当前很多事业单位还存在明显的忽视人才培养问题。当完成人才招聘工作后,事业单位方面并没有系统化地组织人才了解内部运营系统,也没有为其介绍与工作内容相关的信息,导致员工进入到自己的岗位后,还存在茫然无措的状态,无法抓住自己的工作重点,无法适应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员工自己的心态,使之产生不自信的问题。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并没有正确看待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重要性。在对人才实施管理以及培养时,所采取的方法也相对较为落后单一,只注重证书,不注重能力。客观来说,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招聘方式都是考核。员工只具有考试能力,在面试时,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可以胜任什么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位方面未对员工加以合理培训,也没有系统化地对其进行分析,那么在职业调动时,很容易会分散员工的向心力,直接阻碍单位的发展。另外,事业单位现阶段还存在大量混岗使用情况,专业之间混岗、专业岗位和管理岗位之间混岗。评聘分离没有做到位,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倚老卖老,年轻同志缺乏晋升空间等。

三、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策略

1.优化招聘模式。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招聘是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我国的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分析来看,大部分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所采取的手段仍就是考试或者是选调。虽然说,这种模式下所挑选出的人才大多会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也是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无法了解岗位匹配度。同时,也会导致很多有能力、但没有考试条件的人才受到压制,间接缩小了事业单位的招聘范围,也关闭了一些良好的人才聚集渠道。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人才是保证其发展的命脉。招聘模式的缺陷,自然会影响人才招聘的质量。并且,当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认识,往往会以较高的资历要求为主,然后以系统化的招聘流程为辅。当人才进入到相关岗位后,只是代表其通过了考试,工作与人才自身并没有较高的专业匹配关系。如此一来,不仅人才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其自身的能力与才华也难以发挥。对此事业单位需要贯彻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理念,以经济化的招聘模式,拓展人才招聘的范围与途径。例如,单位可以将招聘转化为竞聘,根据内部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具体要求,重新拟定人才招聘计划。在人才进入到单位之后,单位方面也需要对人才进行全面地调查与考量,尽可能为其提供与其能力之间相对应的岗位和工作[3]。在人才群体中贯彻择优原则,将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交给能力较高的人才。必要时,事业单位可与相关高校合作,在互利共赢的模式下,源源不断地吸收现代人才。

2.构建激励制度。激励是激发一个人向前奔跑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对人才加以适当的激励,可以充分调动人才自身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现阶段,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才在工作中就如同进入了一滩死水,日复一日的工作,消耗了其对于职业的期待与热情。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对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作形成了较大的阻碍。对此事业单位方面需要进行有效调整。首先,其需要打造完整的激励机制,针对于工作态度优秀,工作成果质量较高的人才,可以适当地予以其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在调动人才工作热情的基础上,也可潜移默化地强化其对于集体的归属感、凝聚向心力。其次,单位需要融合奖惩结合的工作理念。既需要对人才实施激励奖励,但同时也要对其加以批评。对由于主观因素而无法完成工作或在工作中造成过失的人才,管理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对其实施处罚,并且一定要坚持统一性原则,严格保证制度的威严性与公平性,切不可接受员工的贿赂,要在单位内部营造健康公平的工作氛围。

3.完善相关体制。如果把事业单位比喻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那么人才就是组成人体的骨骼血肉。可以说,人才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状态。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单位来说,事业单位内部的竞争并没有过于激烈,很多人才也在平淡如水的工作中,逐渐丧失了竞争意识。在过于平淡的工作环境中,事业单位逐渐忽视了人才培养,也没有意识到该项工作对于自身发展所形成的重要性。由于在招聘模式方面存在较多的局限与缺陷,所以在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而不愿意把自己局限在事业单位内部,导致事业单位的发展状态逐渐趋于下滑。对此,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经济管理工具时,事业单位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管理态度与管理理念,有效打造管理体制,以管理结构的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效果。

4.落实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考核管理十分重要。所以,融入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时,事业单位方面也需要将其融入到绩效考核工作环节,以管理工具为基础,对原本绩效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优化,使之达到完善状态。同时,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管理者一定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般来说,无论是在事业单位还是在企业单位,绩效考核往往会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薪资待遇以及职位晋升。所以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其都会对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形成密切关注。利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时,事业单位需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内容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以此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也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在绩效考核中,事业单位需要优化考核的对象,不能单考核员工的工作结果或单评价考核结果,而是需要多多关注员工的日常工作。如工作态度,工作贡献以及工作积极性等,有效加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全面性。除此之外,针对于绩效考核任务,事业单位可拟定完整的奖惩机制与奖惩措施。针对于有明显进步的员工实施奖励,针对于存在落后或者明显态度问题的员工实施处罚。以此对其形成有效的约束及管理,进一步加强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5.应用信息技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出现,大众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就出现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在现代化社会中,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大众生活及工作中无法脱离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出现,有效加强了大众生活的便利性与工作的效率性。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性及综合性相对较强的任务。如果一味按照传统的手段采取人工管理,那么很容易会产生纰漏,也会对管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工作压力。对此,事业单位方面需要跟随时展的脚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相关工作中,提高管理效果,促使该项工作趋向于信息化发展。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单位需要管理员工的资料,需要对其实施业务考核,薪酬发放。针对于类似数据量较大的任务,其可以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及考核系统,以技术的自动化功能,对相关内容实施分类管理。既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也能够加强数据管理的精准化。除此之外,在处理一些工作资料时,管理人员也可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例如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制作纸质档案,同时也可以创造信息档案。在双重备份的基础上,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并且,这一方式便于高层领导或档案管理人员随机调取档案,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四、结论

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加以有效管理是保证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脱离了社会发展,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重视人才培养等。针对于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都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郝鹏.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8(06):52-53.

[2]张超.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08):15-16.

[3]周永明,刘刚.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应用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32):249.

作者:叶丹慧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