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园生态式美术活动的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园生态式美术活动的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园生态式美术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生态艺术

一、创设情境,激活感官,唤醒幼儿美术情怀

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接触日常生活,可以对其多种感官形成重要冲击,唤醒幼儿对美术的隐性情怀,形成丰富的美术体验。1.借助自然环境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教师要带领幼儿探索大自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些美术实践活动,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生态美术的魅力。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通过与幼儿平等互动,建立一种民主、自由、宽容、和谐的“伙伴”关系。要与幼儿主动对话,消除幼儿的畏惧心理,为幼儿观察学习提供更多帮助。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是强烈的。要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运用他们敏感的形象思维探索大自然,使幼儿形成丰富的生态美术体验。四季的花开叶落,天上的云起雨雪,这些多变的自然现象都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心。教师带领幼儿在校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大树在阳光下、微风、大风、雨中等不同环境中的形态,春天的萌芽、秋天的叶落,都是大树生命的歌。秋叶在操场上飞舞的时候,我们请小朋友观察落叶在风中的形态和落叶颜色的变化。观察落叶、触摸落叶、闻嗅落叶,自然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和嗅觉感官。我们把这些落叶收集起来,投入到区域中玩“叶子拓印”“树叶拼贴”;我们在户外写生“秋天的树”“开花的树”“风中的树”,激活幼儿的美术思维。幼儿由此建立起来的美术认知是自然的、生态的、鲜活的。

2.利用生活环境

幼儿对色彩、形状等显性物象有主动探索的兴趣,教师要抓住幼儿美术学习思维的特点,引导幼儿深入生活之中,对身边的各种美术元素展开观察和探究,以便建立起生态性美学认知。美术活动内容丰富,与幼儿生活有更多接轨点,教师要做好衔接设计,以便顺利激活幼儿的多种感官。如小班色彩观察活动,教师拿出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积木玩具,让幼儿分门别类地整理,将相同颜色的积木放置到一起,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色彩的概念,有效调动幼儿的美术思维。

二、精选材料,调动思维,激发幼儿美术创意

1.合理筛选材料,提供艺术创作储库

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宝库,如树枝、树叶、花瓣、种子、麦秆、稻草、松果、果实、石头、泥沙,都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吸管、瓶盖、包装盒、报纸、塑料袋等,这些生活材料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会给你变废为宝的惊喜。在幼儿美术活动中,需要涉及多种美术材料的搜集和运用问题,我们要结合现实生活条件展开材料筛选,并适时投放材料,不能一次投放过多,让幼儿无从选择,也不能过少,让幼儿没有选择的余地。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探索机会,调动幼儿的美术思维。可以根据收集到的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因材施艺”“因意施材”的艺术构思和创作,如树叶拓印画、蛋壳拼贴、果实壳拼贴画、纽扣拼贴画等。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观察和感受不同事物自身的肌理特点,大胆创作出新颖奇特的艺术作品。

2.抓住投放时机,激发幼儿的美术创意

提供适宜的美术活动材料后,何时投放最为适合,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取向投放美术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展开美术探索,富有个性地进行美术创作。如大班开展以“纸”为主题的活动,投放各种不同材质的纸供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如“创意折纸———纸上的花卉艺术”“染色———多彩的纸巾”“纸浆画———美丽的纸浆花”等,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激发幼儿的美术创意。

三、优化形式,创新支架,丰富幼儿美术体验

1.优化传统教学

传统美术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讲解画法,或者是示范操作,然后让幼儿模仿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属于标准的“师本教学”,与我们倡导的生态教学活动相背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少讲、多体验,而且要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体验,将空间留给幼儿,让幼儿在不断探索体验中形成美术认知。例如,剪纸是最为原始的传统文化形式,传统教学模式无非就是“教师展示——教师示范———幼儿实践———教师指导———教师评价”,但在生态教学活动理念下,我们优化教学方式,带给幼儿全新的美术体验。我们先通过引导幼儿欣赏剪纸作品,激发其对剪纸的兴趣,然后了解剪纸的基本步骤,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融入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整个活动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教师为幼儿提供积极引导,生态式教学活动特征鲜明。

2.创新美术游戏

幼儿对游戏有特殊情结,这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我们从幼儿学习需要出发,极力倡导课程游戏化。在美术活动中投放游戏,教师要有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对美术活动进行优化处理,还要对游戏活动的适时融入做好准备。美术游戏形式众多,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选择。如小班幼儿美术游戏“做披萨饼”,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在活动中幼儿化身厨师,利用橡皮泥制作披萨,再用彩纸、吸管段、纽扣等为“披萨”做装饰。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更能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较,他们的想象力更丰富,掌握的美术技能更多。因此,在中班美术活动“好吃的汉堡”中,可以为幼儿介绍制作汉堡的材料,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四、创新组织,拓展域度,提升幼儿美术素养

1.凸显活动主体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是活动主体,教师要做好多角度全方位的引导,凸显生态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真正动起来,才是最为科学的自主学习。当幼儿的多种感官都处于运动之中,思维情感也处于变化之中,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2.延伸活动域度

美术活动不应仅限于活动室内、幼儿园内,也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例如,在中班绘画教学《蝴蝶》中,我们首先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领幼儿去公园郊外游玩,寻找和捕捉蝴蝶并制作成标本,然后在课堂上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标本,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花纹,发现其翅膀的对称美,从而更形象地用画笔创作。幼儿对这样的美术活动有浓厚的参与兴趣,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除了家长资源,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开展美术活动。例如,大班主题写生活动《我心中的双茂隆》,我们把美术活动搬到社区老房子双茂隆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老房子,感知莆仙老房子特别的形状,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这种美术活动形式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有效加深幼儿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幼儿的美术素养得到提升。美术活动属于艺术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极为丰富,教师有意识地延伸美术活动的域度,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生活之中处处有美术,教师不妨给幼儿布设一些有趣的美术观察学习要求,让幼儿在生活中探寻美术元素,并在实践感知中积累美术经验。这也是生态式教育的意识呈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要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引入生态式操作机制,建立体验式、生态式美育环境,从生态学的视角去思考艺术与人、艺术与教育、艺术与文化的相互制约关系,为幼儿创设适合学习体验的情境和机会,促使幼儿在不断体验中形成美育感悟,进而形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观、审美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雅芳.走向生态化的幼儿美术教育[J].名师在线,2017(05).

[2]官秀平.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幼儿艺术教育[J].江西教育,2018(07).

[3]吕碧霞.生态式美术创意活动对幼儿启蒙的促进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01).

作者:王荔玲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