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美术教育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美术教育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美术教育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据笔者亲身体会,原本送孩子参加美术培训的目的是想增加孩子的绘画体验,适应课堂教学的形式,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可上课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入学的第一次课,老师既没有让孩子体验绘画工具的使用,也没有教授基本画法,而是直接让孩子临摹完整的作品。由于作品难度较大,孩子缺少生活体验和绘画技巧,感觉难度很大,但也只能对着老师的作品依葫芦画瓢,有些孩子确实不能动笔的,教师干脆亲自代劳。其实,教师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课后能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学习成果。除了上课,培训机构还会组织孩子参加各种考级和比赛,也会教授孩子应对的技巧。不可否认,这种“好大喜功”的教学模式能让孩子在短期内“创作”出大批让教师和家长都满意的作品,甚至于获得各类奖项,但是许多孩子并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画这个?为什么要用这个颜色?更别提如何去表现自己的想法了。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不喜欢老师规定的绘画内容,或者经常受到教师的催促或责备,而对绘画产生疏远甚至惧怕的心理。这样的美术教育,其实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根本没有考虑孩子个性和创造力发展

二、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笔者这辈八零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基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都或多或少学习过这般那般才艺。但是,渐入中年的这辈人,多少会感慨自己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轨迹———墨守成规的工作和生活,与小时候的理想渐行渐远。其实前些年也风靡过“高分低能”的说法,恰恰指出的就是我们教育的缺陷———我们的学生过多的中规中矩,没有冒险精神,缺乏创造性。细究起来,学校用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标准压制了孩子的个性,对孩子优秀与否的评判都以成绩为导向,此外,还惯于采用“标准答案”式的教育,这些都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潜能。其实,现代社会不缺优秀人才,缺的是有创造力的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当从幼儿阶段开始。

三、幼儿美术学习为何能有效帮助孩子有效发展创造力

(一)能有效锻炼孩子的右脑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其中,左半球掌管人的右边肢体和活动,主要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被称为学术脑;右半球掌管人的左边肢体和活动,主要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被称为艺术脑。事实证明,右脑发达的人,往往具备更高的感知力、洞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许多科学家,除了专业领域的成就,在艺术上也表现出一定的造诣。譬如,爱因斯坦擅长拉小提琴;开普勒是天文学家、音乐家、诗人;诺贝尔是化学家、诗人、小说家;达•芬奇是科学家和画家……我国的“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也十分擅长小提琴,等等。不过,人的左右半脑发展并不平衡,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虽然右脑能使人获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果,但现实生活中95%的人,仅仅只使用了自己的左脑[1]。一般来说,右脑在三岁以前很发达,后期如果缺乏锻炼和使用,其容量会越来越小。因此,幼儿阶段对右脑潜能的开发至关重要。幼儿美术教育就是通过锻炼孩子的绘画能力和空间几何想象力来锻炼右脑功能。

(二)能有效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

创造是什么?简言之,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也就是说,创造并不是凭空而生的,它必定建立在已有的概念或事物上,然后通过我们的细致观察和创造性思考,最终产生出符合我们目的的新的概念或事物。由此可知,在创造力中,观察、思考和想象的重要性。事实上,我们也会发现,爱思考的孩子常常有着与众不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其他小朋友追打嬉戏的时候,他会一个人静静的看星星、看蚂蚁,他也会问出许多常人看似奇怪的问题。其实,这就是孩子在观察、思考和想象的过程。幼儿美术教育通过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学会思考、表达想象来发展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通过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引导其进行创造性想象,从而最终培养其对现行事物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我们从艺术着手,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使他们对我们的生活世界形成深刻的兴趣,并打破成人的墨守成规,以创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三)简单易行、富于乐趣

德国著名的美学家、心理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美术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认识功能,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价值,美术教学的重心是让学生发现和体验隐藏在视觉形式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力”的结构。他将艺术教育的信息领悟称之为知觉促动,并认为,虽然感官刺激和知觉促动都是人类心灵的有效资源,但两者却不能混为一谈,因为感官刺激并不能使受教育者持久的保存信息,而只有把感觉器官感受到的情景与他们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他们才能理解并产生兴趣。按照阿恩海姆的理论,孩子在幼儿阶段其实已亲身经历许多美术形式,如动画、玩具、服装、建筑、园林等。因此,孩子能随心所欲的将现实世界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表现出来,这是不难做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造力不断发展。此外,在幼儿阶段,美术学习很能为广大家长所接受———有一张白纸、一支笔,孩子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创作。没有经济负担,没有危险,对孩子的体能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有时间陪伴最好,没时间,让孩子乱画一气也无所谓。

四、如何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来促进孩子创造性的发展

(一)培养孩子的扩散思维能力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扩散(发散)思维和集中(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但是更多的表现在扩散思维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快速出成果而让孩子直接临摹教师作品,幼儿美术教学同样需要“先学走、再学跑、再跳舞”。不教授基本绘画常识,也不让孩子在绘画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那孩子实际上是毫无乐趣可言的,更谈不上学习专业技能了。教师一定要明白,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成为专业画家,孩子时期的涂鸦,就只是他们发展创造力和扩散思维能力的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要指导孩子如何绘制基本形状,如何用基本形来变幻出他们想要的形状,并引导他们对所能绘制的简单形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以修饰。

(二)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由于幼儿自身的发育特点,每个孩子的发育水平良莠不齐,同时由于各个孩子的性别和生长环境不同,每个孩子不可能做到同步发展。譬如说,幼儿由于手部肌肉发育尚不完全,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精细动作,同样也没法绘制出平整的线条、完美的曲线,他们只能绘制出稚拙的绘画作品。又如,一般来说,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5-15分钟,年龄越长,注意力集中时间越长,但如果学习内容枯燥或过多,幼儿可能无法持续,等等。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确这些,为孩子设定一个他“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同时,教师没必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因为幼儿教育无关于升学就业,只是兴趣和习惯的养成而已,对孩子多多鼓励,将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多引用孩子喜欢的题材和内容

孩子普遍喜欢年轻的教师,这是因为,年轻教师更懂孩子的世界。其实,年长的教师教学经验更丰富,也更有育儿经验,但是他们很少关注孩子的喜好,在作业中,采用自己惯用的内容和题材,会导致孩子不理解、不喜欢。像笔者的孩子,课后如果不是为了应付教师指定要交的作业,是不会去画什么扎辫子和蝴蝶结的女孩的,他更愿意画他喜欢看的焰火、佩琪的房子、云朵和火星撞地球。其实,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年轻的心,要勇于接受新事物,不要宁古不化,也不要害怕变化和革新。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趋于多元化,他们看得多、听得多,如果教师不能将新鲜的内容带入到学习中,孩子会觉得无趣而丧失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右脑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DB/CD].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朱婷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