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德育的融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德育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德育的融入

摘要: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在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学生具有诸多反社会化的行为和情感需要教师引导。所以培智学校美术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科自身,还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社会生活需要贯通起来,不仅让学生可以掌握学科知识,还能让他们的行为和情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德育;智力障碍学生;美术教学;绘画手工

引言

智力障碍的学生表面上看,好像不懂感恩、不懂珍惜、不懂友谊、不懂爱和付出等,其实是由于智力的缺陷导致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不够,经常出现一些消极的情绪和不正确的表达。在特殊教育学校,很多时候教师处理的比较多和棘手的问题都是情绪和行为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驱除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树立积极向上、健康正面的形象。众所周知,智力障碍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弱,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在培智学校是很难开展的,只有把德育融入学科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学习情景中学习,才能得到正确的运用与表达。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素质大部分是在学生阶段形成的,尤其是像我校这种寄宿制的学校,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这对我们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基本品德素养;当然也是有不利因素,学校生活单纯,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对就比较匮乏,所以教师就要创造条件,将德育教育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设置多样化的德育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体系[1]。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以培智学校新课标“绘画与手工”中“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心”的智障生教育理念为依据,将绘画手工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生学习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让他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把德育教育融入绘画手工课中,实际上有诸多可行性的依据,如现在有很多正向性寓意的绘画作品,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可以了解到作品背后所包含的积极意义。另外,富有美感的绘画作品可以净化心灵,引起观画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构建德育教育

道德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抽象,对缺乏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难度是相当大的。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需求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来拉近生活与美术教学之间的距离,进而对学生的先备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最终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2]。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还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战场的作用,善于发挥美术课传授技能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同时,将德育知识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出现,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要有足够的教学敏感,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一)习惯的养成我校是一所托养性质的学校,学生的吃、穿、住、行都有专门的人员照料,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被照顾的习惯,就连丢垃圾、收拾碗筷之类的小事都要交给身边手脚勤快一点的同学来做。美术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课程,责无旁贷地要在日常的课程中将优良的行为习惯贯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行为教育[3]。例如,在教学“我是收拾小能手”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平时做过什么劳动,教学生通过记忆描绘劳动的场面,然后鼓励学生努力去发掘自己的潜能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是无比光荣的事情。结合本校的特点,笔者与负责内务的教师一起组织“卫生小能手”评选大赛,让学生在劳动中激发创作潜能,并在劳动中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再如,在教授“蔬菜印画”一课时,笔者把学生平时吃的蔬菜带到课堂上,对于我校认知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很多蔬菜他们都是不认识的;甚至很多学生只吃肉,不愿意吃蔬菜,更不知道这些蔬菜是农民辛苦劳动种出来的,浪费现象也很严重。鉴于此,笔者首先用一首《蔬菜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蔬菜拥有促进身体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所以我们要好好吃饭不能挑食,更不可以浪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种蔬菜的纹理形状,再教学生如何将蔬菜好看的纹理印制到画面上。

(二)思想品质的塑造我校学生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和身体残疾,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上一般都比较被动,缺少追求和进取心;生活上也是倾向于被照顾的心态,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危险意识。在实际的观察和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抗压能力差、自卑心理严重等。为了让智力障碍学生正视自己的缺陷,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而形成一种快乐的、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培智学校应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我校有很多学生喜欢画画,但是缺乏恒心,经常一张画画到一半就放弃,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也是这样,缺乏自信和恒心。鉴于此,笔者给学生观看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优秀画作的同时,给学生分享了他的励志故事:他不断尝试,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绘画,一生创作出500多幅作品,终于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然后教学生努力克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缺陷,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智力障碍学生大多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垃圾分类的概念,即使知道垃圾要分类,以他们的知识储备也不知道该怎么区分。为了让学生真正树立环保意识,做好垃圾分类,笔者协同语文教师一起做好垃圾分类普及教育。在美术课堂上,笔者用“环保绘画”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通过PPT照片欣赏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室、走廊、楼梯道、饭堂、宿舍等学生生活学习场所随地可见的生活垃圾,让学生深切认识到随地丢垃圾、不注意卫生、不注意环境保护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启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这样的校园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们这样做对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又要按照政策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提出要求,让学生在思想和认识上都得到升华,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在课堂评价中构建德育教育

教学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不仅可以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还可以将品德教育渗透进来。具体做法是: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美术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作品给出专业性的评价外,还要及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进行评价,如A同学向B同学借东西的时候有没有使用礼貌用语,C同学用完美术用品有没有及时归还,D同学课堂绘画作业完成后有没有将桌面收拾干净,并把垃圾丢到垃圾桶内等,在时间的允许范围内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一评价,如果没有时间,教师可以在课下的时间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做得好或不好的地方。当然,评价也可以多样化,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客观评价,帮助学生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礼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用教师的教学素养影响学生

智力障碍学生虽然在智力、注意力上不及普通学生,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说完全滞后,智力障碍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教师特别信任和依赖,所以教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榜样的作用众所周知,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课下,教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规范教学语言,在教学示范中保持桌面整洁,示范完成后要收拾好桌面的垃圾;指导学生作画的时候,应尽量运用正向积极的语言,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做学生的榜样。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时刻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武装自己,继而感染自己的学生,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培智学校的绘画与手工课中融入德育教育是有一定难度的,美术教师不仅需要克服多方困难,更要协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起并肩作战;要有敏锐的觉察能力,必须要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实时按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积极地发掘美术教育中的德育元素;从习惯、思想品质塑造等方面着手,将学生必备的思想品德素质要素进行整合,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保障德育教育的前后连贯性;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智力障碍学生已经纠正的行为和情绪问题也会反复出现,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走进学生的生活,用自己正向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促进学生品德的稳定发展,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智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是“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心”的智力障碍学生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特教教师,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待人处事之道,教学生学会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让他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进而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2(11):73.

[2]姜烈芳.培智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9(11):56.

[3]熊卫华.浅谈对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体会[J].才智,2016(11):33.

作者:彭艳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