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重彩绘画论文:重彩绘画教学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黄武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在现代艺术活动中,逻辑思维对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相反,反向思维、非理性思维在艺术活动中被艺术家运用得十分广泛,有的甚至利用反向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作为开发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手段。“艺术的思维不受客观现实的制约;不以客观现实的逻辑性为依据,它具有浪漫的情调和独立的审美价值。”[1]课程涉及的形态再造,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写生变化”,而是在传统重彩绘画或现代重彩大家作品中的某些图像元素的基础上再次创造和应用。其意义是使学生了解现代重彩绘画的形态构成,熟悉现代重彩绘画的语言规律。通过对传统图形的创新和对经典的研究,进而理解形态再造的审美内涵,也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现代重彩绘画的语言规律
(一)构图与构成
中国传统重彩绘画在构图中多采用散点透视、平列式对称、焦点透视、鸟瞰式等多种方法综合构图。在描绘同一建筑群时,一部分用平列式表现,一部分用鸟瞰式表现;在描绘人物时,则根据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位置和大小。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永乐宫壁画等。总之,传统中国重彩绘画的构图是生动的、自由的。现代重彩绘画在继承传统构图方法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西方绘画的构成意识。即通过点、线、面、色彩的不同排列和组合,形成视觉和审美的愉悦感,是纯粹的视觉传达方式。现代重彩绘画中的装饰风格明显,带有程式化、平面化、空间化、形式化的特点。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马蒂斯对构图也有精辟的理解:“构图,就是画家为表达自己感受把各种不同因素用装饰手法按画家的意图安排的艺术。”[2]
(二)线条的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对线条的要求十分严格,很多时候以线条的运用作为评价绘画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中国传统绘画也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线条的运用和表现也进行了总结,如“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屋漏痕”、“铁线描”等十八描。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对线条的重视,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艺术魅力。西方现代绘画大师克利则从中国书法和绘画中得到灵感,创造了带有象形文字和线条的画风。他称自己作画是用线条漫游,把线条比作生命悠然游历于空空荡荡的二维空间,而它的足迹则造就了生动、天真、幽默、快乐的绘画世界。[3]现代重彩绘画的线条运用是自由的,带有个人强烈的风格。如丁绍光重彩作品中委婉流畅、金光闪闪的线条;李明伟重彩作品中粗粝奔放、韵味十足的线条。线条已成为现代重彩绘画名家个人风格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装饰造型
无论是远古的岩画、彩陶纹饰、敦煌壁画、民间艺术还是现代各种不同风格的重彩绘画,在造型表现上大都带有装饰风格。从视觉角度来看,重彩绘画造型注重画面点、线、面的构成关系,形体的重叠、排列等造型经常出现。在情感表达方面,则着重表现天真、稚拙、自由、单纯。不为自然客观的形体所束缚,对物体特征进行强化和夸张,以表达对真实事物的内心感受。
(四)色彩运用
中国传统的重彩绘画在色彩运用方面,在不同的领域有着独特的处理。如汉代漆画偏爱红黑二色,对比强烈;唐代壁画和青绿山水则金碧辉煌、大青大绿,显得富贵大气;宋、元、明、清受到审美文化的影响,文人画用色清雅,抒发胸中意气。但民间绘画色彩浓烈,装饰感强,如武强年画、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等。西方古典绘画的色彩以写实为主,色彩表现主要模仿自然色彩,忠实于自然。而西方现代绘画则将科学的光学原理结合东方的装饰色彩表现,产生具有主观表现的色彩传达。现代重彩吸收了传统重彩的赋彩处理,融合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色彩表现,其特点是主观的、自由的、浪漫的、象征的、非理性的。[4]
(五)材料和肌理
材料和肌理是绘画的一部分,无法分离。肌理是一种表现语言,通过材料和技法来表现,不同的材料和技法有不同的肌理表现形式,带有画家的主观意识和情感。中国传统的重彩绘画材料大致有毛笔、宣纸、绢、墨等。现代重彩绘画则在传统纸张的基础上增加许多自制的纸张。此外,还运用了丙烯、水粉、矿物颜料和金银等贵重金属。技法在继承传统如水墨晕染、双钩填色等之外,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法,如揉纸法、托墨法、拓印法,等等。
课程实践与分析
现代重彩绘画课程是装饰艺术专业课程,是通过对中国传统重彩绘画和现代重彩绘画经典作品的分析、解读和再造,应用到现代重彩绘画的创作中。对今后的装饰艺术课程,如壁画设计、装饰绘画和设计都是重要的课程。
(一)教学目的
1.理解现代重彩绘画的形成和发展。
2.掌握现代重彩绘画的语言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重彩绘画的语言规律。教学难点:用现代重彩绘画的语言规律创作作品。
(三)课时安排
理论课10课时;点评、交流10课时;动手实践80课时,共100课时。
(四)教学过程
5课时。讲解中国传统重彩绘画的形成与发展,重点分析中国传统重彩绘画的语言规律。讲授方法:教师讲解3课时,师生互动交流2课时。
5课时。讲解现代重彩绘画的形成与发展,重点解释现代重彩绘画的语言规律。讲授方法:教师讲解3课时,师生互动交流2课时。
20课时。选取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汉代画像砖以及中国民间美术等中国传统经典图案绘制装饰黑白画,其中2课时为教师点评和分析学生作业。
20课时。选取林风眠、丁绍光、李明伟等名家重彩画作品进行临摹。临摹方法:局部临摹。使用常规的国画、水粉颜料、高丽纸、毛笔等材料和工具。其中2课时为教师点评和分析学生作业。
45课时。要求学生将前面绘制的黑白画稿和名家的创作风格相结合,创作现代重彩绘画作品,材料和工具不限。
5课时。教师点评、分析学生的重彩作品,总结教学过程和效果。学生每人用3-5分钟谈学习体会,并在课后上交一篇6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
在教学上,课程的目标实施首先要对中国传统重彩绘画和现代重彩绘画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
敦煌壁画分析:早期的敦煌壁画,风格粗犷,以大笔绘制,线条和色彩融为一体,造型整体,不强调细致刻画。多用石青、石绿、石黄、赭石、墨等颜料,色彩搭配合理。在构图上采用散点式和平列式的构图,装饰性强。通过对敦煌壁画各元素的重新组合,使学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关注传统图案和传统色彩的现代应用。
云南画派重彩作品分析:云南画派,特别是丁绍光的作品融合了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装饰情趣。其作品造型元素多来自中外传统壁画和民间美术,人物装饰变形优美。线条大多以金色勾勒,色彩华丽,在现代重彩绘画中风格鲜明,雅俗共赏,深受人们的喜爱。[5]通过对云南画派重彩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传统图案与现代构成的结合,关注传统文化素材的积累和装饰造型的应用。[5]
李明伟重彩作品分析:李明伟的作品题材多为江南水乡、桂北民居和静物花卉。在表现形式上将东方独特的审美意蕴与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成相结合,画面往往营造出诗意般的意境和耐人寻味的墨色交融效果。肌理细腻而自然,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线条粗粝古拙,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线条,更富节奏感,更富感染力。鲜亮的色彩与传统水墨交相辉映,中西浑融,意味深远。通过对李明伟作品的分析,使学生重视画面的构成规律,重视线条、肌理、色彩等各要素的表现。
现代重彩绘画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技能技法训练课程,还是文化学习和思维方法的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