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唐山骨质瓷绘画艺术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唐山骨质瓷绘画艺术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唐山骨质瓷绘画艺术浅析

[内容摘要]陶瓷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陶瓷艺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唐山是主要的骨质瓷产地,其手绘骨质瓷艺术产品在海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由于受到骨质瓷材料与市场的影响,其骨质瓷绘画风格工细饱满,并且唐山艺术家们在长期的骨质瓷绘画实践中使用特殊的骨质瓷绘制方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骨质瓷绘画艺术形式。

[关键词]唐山;骨质瓷;陶瓷绘画

随着唐山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陶瓷文化的不断积淀,骨质瓷生产技术日渐成熟,骨质瓷绘画艺术也随之呈现出非常繁荣的局面,生产出来的手绘骨质瓷产品日渐丰富。受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骨质瓷绘画技法逐步提高,领袖肖像画达到一定高度。唐山骨质瓷绘画艺术发展初期,由于唐山骨质瓷绘画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没有受到过系统的陶瓷绘画教育,所以很多手绘骨质瓷作品的表现内容是以临摹中国画、油画等绘画作品为主,从艺术语言角度来看,缺乏创新性。随着陶瓷艺术院校的培养以及一部分艺术家的跨界加入,单纯临摹的现象有所减少,并受到京津冀地区绘画艺术形式的影响,逐步形成具有审美意识的唐山骨质瓷绘画艺术特色。

一、独具特色的绘制方法

唐山骨质瓷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景德镇白瓷烧成温度在1300℃以上,骨质瓷烧成温度相对于白瓷来说较低一些,所以瓷质相对白瓷来说要“软”。色料绘制在两种不同的瓷质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绘画效果。在骨质瓷的瓷面上进行绘制,烧成后的色料与瓷面结合得更加紧密,画面效果更加润泽,感觉色料已经渗入瓷面里,类似于国画宣纸的绘画效果。唐山地区骨质瓷陶瓷绘画从业者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依据骨质瓷的瓷质特点,总结出一套特有的绘制方法。唐山地区陶瓷绘画者在骨质瓷釉上彩绘制工程中,习惯使用桃胶调制艳黑色料,俗称“胶色”。这种用桃胶调制的色料能附着在骨质瓷釉面上,为后期的渲染打下基础。桃胶的用量一般凭绘画师傅的经验来判断,如果用量过多就会在烧制过程中“爆色”,由于这种方法不容易掌握,其他瓷区很少使用。画面造型绘制完成后,不用将其烧成固定,而利用油水分离的特点,直接用油色进行渲染。唐山地区的油性色料的调制有别于其他瓷区,其更接近于国画的绘画方法,直接用樟脑油调和色料进行上色渲染。渲染工具一般使用海绵,染色效果工整细腻,色彩过渡变化丰富,与工笔国画的画面效果极其相似。这种用胶色进行底色绘制,用海绵工具进行渲染的方法在唐山骨质瓷绘画中运用非常普遍,并且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使用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烧成次数,使得大部分陶瓷产品一次就能完成,这样不仅节约了烧成成本,而且提高了绘画效率。

二、地域性的绘画审美意识

唐山地处北方,绘画从业者的绘画审美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素养的不同,与其他主要陶瓷绘画产区从业者的审美心理差异性很大,相对于南部景德镇瓷区的绘画审美特质更加阳刚有气势,但缺少柔美与诗意。

1.唐山地域文化审美特点

唐山早期以生产比较粗糙的生活用瓷为主,很少进行绘画装饰;后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出现了少量艺术瓷,但装饰相对简单,没有形成自己的绘画审美体系。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骨质瓷的发展,骨质瓷产业亟须对骨质瓷白胎进行绘制加工,以提高其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至此,骨质瓷绘画艺术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从业群体。当前,唐山骨质瓷绘画从业者主要是北方陶瓷艺术院校培养的学生和唐山骨质瓷生产企业选拔的优秀职工,以及小部分跨界艺术家。这些从业者大部分是北方人,具有典型北方人直爽的个性以及相近的审美情趣,喜欢使用浓郁的色彩、明快的色调来表现北方人喜闻乐见的绘画内容。绘制的骨质瓷艺术作品画面结合紧密,局部有图案花纹装饰,但很少单纯表现工艺图案,每件作品都有相对独立的表现题材,并且其工整细腻的画风深受人们喜爱。

2.京津冀文化艺术审美情趣的影响

河北省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曲阳定窑、邯郸磁州窑、邢台邢窑等著名窑口均在其境内。唐山地处河北省北部,陶瓷文化受到河北其他窑口的影响,在陶瓷艺术审美方面有一定相似性。唐山紧邻天津、北京等文化艺术中心,绘画艺术交流活动频繁,陶瓷绘画艺术受京津绘画流派的影响较多,并且骨质瓷绘画作品大多与诗、书、印相结合,具有明显的文人绘画韵味。

3.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唐山骨质瓷绘画作品主要销售市场在北方,销售对象大部分是京津冀地区的消费者,生产者依据北方地区的审美特点绘制画面,并不断进行调整,以求更多的销售量,所以市场的需求也促进了唐山骨质瓷绘画审美意识的形成。

三、工细写实的绘画风格

唐山骨质瓷绘画与景德镇等南部瓷区的绘画风格有明显差异,首先,在构图方面,唐山喜欢繁复的画面,南部瓷区偏重于简练的画风;在造型方面,唐山偏重于写实,南部瓷区偏重于写意;在色彩方面,唐山偏重于浓墨重彩,南部瓷区偏重于淡雅清丽。比较之下,唐山骨质瓷绘画有其独特的画风。

1.构图饱满

骨质瓷产品造型由于泥料的特性限制,很难生产出大件产品,一般尺寸都不超过80cm,而且器型越大成品率越低,这就造成骨质瓷产品器型越大价格越高,甚至成倍增长。骨质瓷坯体和白胎价格昂贵,在绘制过程中,绘画师傅非常重视画面的质量,逐步形成了唐山骨质瓷绘画构图饱满的画风。南方瓷区表现禅悟等内容、构图简洁疏淡的作品在唐山地区很少见。饱满的构图形式使人在视觉感受上有充实感,而且能利用有限的瓷面表现更多的绘画内容,充分体现了骨质瓷绘画的工艺性,并且逐渐成为唐山骨质瓷绘画构图形式的主流。

2.造型写实

唐山骨质瓷绘画在造型上崇尚“写实”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也考验了绘画师傅的画工,体现出他们高超的技艺,许多作品以“像”著称,表现的动物细致入微,特别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这种逼真、生动的绘画造型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抽象造型的作品非常罕见,只有一些跨界艺术家在骨质瓷上做尝试性的绘画探索,很难在市场上见到。

3.色彩浓郁

唐山骨质瓷绘画用色不同于南方瓷区的陶瓷绘画色彩,南方瓷区用色淡雅含蓄,有的只用一种色彩,如青花瓷等。而唐山骨质瓷绘画用色更加艳丽,色彩对比强烈,带有北方人的“豪爽气”,画面效果明快。色料多用艳黑、麻色、小豆茶、西赤、甲赤、浓黄、海碧、淡赭等陶瓷色料,色彩变化丰富。浓郁的色彩搭配展示出唐山骨质瓷绘画独特的魅力。

4.绘制工细

在绘画技法方面,较为工细的唐山骨质瓷绘画作品一般都采用国画中的勾填法,线条讲究,用笔细致、圆润、流畅,填色均匀,层次感强。如花鸟画、仕女画主要是采用工笔画法进行绘制,先分染后罩染,绘制一丝不苟,画风工细。唐山骨质瓷绘画也借用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通常借用油画来表现人物、动物和风景。其中,领袖像的绘制为呈现接近真实的效果,采用油画中明暗、光影的表现手法进行绘制。肌肤的表现力求体现质感,借鉴西方古典油画的技法,进行层层罩染,画面细腻、通透又不失厚重感;头发的处理也是讲求工细,先是绘制大的明暗结构,最后把头发丝一根一根勾出来,线条要有力度,同时也体现出领袖的风采;衣服的绘制既要表现出光影的变化又要制作出面料的质感,这些都体现出绘画师傅的专注与精益求精的精神。水彩画的技法借用也很多,主要是油与色料相混合,与水彩的水与颜料混合相类似,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体现出水彩的透明感。在画面颜色未干时滴入油,可以制作出水彩画中的水花效果。多种创新手法的融入使得唐山骨质瓷绘画更加工细、美观,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市场的需求也促进了这种画风的形成。手绘骨质瓷产品大部分是作为礼品瓷进行销售的,购买者大部分是普通消费者,有艺术品位的收藏爱好者不多。这些消费者普遍喜欢购买绘制工细、布局繁满的作品,文人画形式、逸笔草草的作品很难销售出去。在这种市场环境的影响下,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在手绘骨质瓷生产厂家的倡导下,逐渐形成了工细饱满的绘画风格。

四、世俗化的绘画题材

唐山骨质瓷绘画形式以中国画为主,绘画内容与题材受到京津绘画流派的影响,在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上表现多样,并各具特色,出现一批具有相同审美趣味的骨质瓷绘画艺术作品。人物画以表现传统仕女以及政治领袖肖像为主,人物造型写实,准确生动。在传统人物画方面学习徐燕荪、王淑晖等京津地区著名人物画家,以表现古装人物形象及中国传统故事题材,如《西厢记》《红楼梦》等故事内容。采用工笔重彩的表现技法,画面工整细腻,人物生动,面部表情及身体动态能表达内心情感。一般一个画面中有多个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相互依存,其动态体现出故事情节。人物肖像主要是领袖肖像的绘制,一些绘画艺术家以绘制领袖肖像为主业,绘制的形象有等历届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政治界知名人士。花鸟画题材多以北方地区普通大众喜欢的内容为主,并具有一定美好寓意,如“花开富贵”以色彩浓郁的牡丹花为表现对象,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以“百年好合”为寓意的荷花题材,以“多子多福”为寓意的石榴题材,以“福禄”为寓意的葫芦题材,都是唐山骨质瓷绘画者喜欢表现的题材。山水画题材大部分以表现北方太行山、燕山为主,风格雄浑壮丽。画面布局求全,有山,有水,有树木,有雅居,有文人墨客,整体山势与人物、建筑等小景相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景象。动物画题材也比较常见,主要以表现生肖动物为主,其中“虎”是艺术家们最喜欢表现的题材。北方人有崇尚“虎”的文化意识,家里喜摆放“上山虎”“下山虎”等以虎为表现题材的艺术品。北方人也喜欢鲤鱼,因为它寄托了“连年有余”“鲤鱼跃龙门”等美好愿望,同样成为唐山骨质瓷绘画表现的主要题材。

结语

陶瓷绘画艺术在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各陶瓷产区根据自身陶瓷质地与形式特点,绘制出不同风格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并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审美特征。唐山地区绘画从业者们依据骨质瓷特性,绘制出具有地域特点的骨质瓷艺术作品,唐山骨质瓷绘画虽然形成时间不长,但已经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并在多次全国性的陶艺评比中获奖,这种绘画艺术风格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随着时间推移,唐山骨质瓷绘画艺术必将大放异彩,成为中国陶瓷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余小荔.论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陶瓷.2004.1

2.邵长宗.论陶瓷绘画的基本内容与本质特征.中国陶瓷.2014.3

作者:郑兴我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