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罗文熙的绘画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罗文熙的绘画艺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析罗文熙的绘画艺术

摘要:关于罗文熙,由于文献记录和流传作品甚少,其人、其艺都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本文通过零星搜集的有限材料概述其生平、师承和绘画艺术

关键词:罗文熙;晚清民国;陇上画坛

素有“十里桃乡”之美誉的兰州市安宁区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一批善事丹青的文人墨客。仅晚清民国时期,就涌现出有“桃园诗人”之誉的王三祝、善书“擘窠大字”的刘鉴涵、甘肃早期舞台美术家孔寿彭以及长于传统山水画的李复春和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俱佳的罗文熙等名噪金城艺坛,甚至成为在甘肃近代书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代表人物。由于他们所处地域和所处时代动荡等因素,留存至今的绘画作品寥若晨星,而罗文熙作为这一时期陇上画坛的佼佼者,其人、其艺更是不为世人所知。

1罗文熙生平简述

罗文熙[1](1899~1966),字净尘、近岑、敬臣,号仁寿山樵、伏龙山民,兰州安宁堡人,能诗善画,以花鸟画见长,早年爱业于清末翰林刘尔炘①,学画于花鸟画名家曹蓉江②;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任教于榆中县新营镇、木塔巷、下西园等学校;1934年任职于国民党考试院甘宁青铨叙处;1946年在安宁堡小学举办个人画展,时逢黎雄才赴敦煌临摹壁画客居兰州之际,在安宁堡写生期间专程参观了画展,并赠一帧作品以作纪念;1960年国画作品《菊花图》入选“甘肃省庆祝建国十周年美术展览”,并在甘肃省十年建设成就展览馆(甘肃省博物馆)展出;同年,依据地方志、家谱留存文献和乡里长者的回忆,在安宁堡仁寿山下绘有反映当地风貌的纪实壁画《仁寿山贤胜图》(现无存),20世纪80年代朱宗成等人绘制的《大明安宁堡图》(现存)即依此而作。罗文熙晚年交游,邓明在《兰州谜家刘子荫先生》③一文中提到“1961年,刘先生(刘子荫)一度为兰州玻璃厂画玻璃花瓶,画写意山水、花鸟,画一个瓶挣一角钱。一同作画的还有段梦九、高雪风、杨扶辰、罗净尘、李鼎元等画家。张玉如④先生为《荫庐谜存》题诗,云:‘小行书写绿丝栏,月斧云斤斫肺肝。画到玻璃光五色,莫将鸡犬问刘安。’正是这段生活的写实”,亦可窥见这一时期兰州画家的群体经历。

2罗文熙绘画师承及作品赏读

罗文熙绘画艺术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极为丰富,笔者有幸阅览的传世作品中包含山水、人物和花鸟鱼禽等题材,表现技法涵盖工笔、没骨和写意,艺术历程涉及民间绘画、宗教绘画、明清传统绘画和本土绘画流派的传承,再到晚期富有生活情趣水墨大写意作品。2017年4月“安宁桃花会”期间,由亲属发起在安宁堡仁寿山举办“罗文熙家族书画作品展”,共展出罗文熙、罗祖德、罗学德、罗隐德、李鼎元等人作品100余件。展出罗文熙30余件作品主要以细笔山水、写意、没骨花鸟为主,还有几件从民间收集的专门为村民绘制的刺绣和剪纸“花样”,这样全面而集中的展示实属难得。其中《雪景》《悠江古树》两幅细笔山水画可谓工致至极,是典型的“林泉高致”式传统文人山水画作品。《墨荷》《墨牡丹》《鹊梅》《耄耋图》《芙蓉双雀》等传统写意花鸟画作品能明显地看到对曹蓉江笔墨的传承。曹蓉江作为清末民国前期兰州本土的职业画家,誉满甘宁青,并于1932年受甘肃学院(现兰州大学)院长邓春膏的聘请,为学生讲授花鸟技法,所以有“甘肃美术教育的启蒙人物”之称。其门下弟子除罗文熙和侄子曹陇丁,还有高雪风、蒋勋丞、孔寿彭、李海舟以及善画山水的段竹坞等,[2,3]他们的绘画艺术可谓“同源异彩”,都取得不小的成就。展览中有详细年款的3件作品为晚期写意花鸟,分别是作于1952年的《菊花四屏》、1956年的《向日葵》(见图1)和1959年的《母子图》。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旧文化人”的罗文熙,艺术表达也迎合了新的时代,多画生活常见之物,既传承古意,又具时代特征。画面中充满朴素天真的生活趣味,无论从题材或笔墨语言都受到齐白石艺术风格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没有哪位画家比生活了近一个世纪的齐白石更为人熟知,即使是偏远的西北地区受齐白石的影响也甚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甘肃有一支直接或间接师法齐白石的书画家群体,如齐白石弟子刘冰庵、贺志伊、赵西岩、韩不言,以及传承齐白石艺术风格的高雪风、曹陇丁、李云山、刘万里等人,共同构成这一时期甘肃本土美术创新和发展的核心群体。所以我们不难理解罗文熙晚期作品中简约而生动的“齐派艺术”呈现。安宁区文化馆藏《“八仙祝寿图”帷帐》(1944年作),绢本设色,高42厘米、横345厘米,是一件笔法细腻、设色淡雅的人物画巨制,左右两端分别钤有“仁寿山樵”“舍精养神”两枚白文方印和“仁寿山樵”随形白文印、“罗氏净尘”朱文方印。用工整的隶书缀写“安宁堡祖师殿民国卅三年三月三日制”,可知是一件应同乡信士相邀专门绘制的宗教绘画作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是研究甘肃晚清民国时期人物画艺术和“八仙”题材宗教绘画传承的重要实物资料。近年来,民间收藏热潮涌起,带动了书画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由于对系统艺术史和美术修养的缺乏,大部分人都关注一些中国书画史上的重要人物,而忽略了在很多富有艺术特色的画家和一些地方画家的研究,这些画家同样是浩瀚的中国传统绘画文脉的传承者。所以,研究罗文熙绘画艺术,有助于完善和梳理晚清民国时期甘肃绘画的脉络,更有“前承芳古、彪炳后来”的意义。注释:①刘尔炘(1864~1931),字晓岚,号果斋、五泉山人,善书法,兰州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任翰林院编修,后辞官返兰,主讲五泉书院,著有《果斋日记》《果斋别集》等书。②曹蓉江,名兆镜,字月如,号蓉江,又号也和尚,师从聋道人刘锡龄,兰州人,生于清同治年间,逝世于抗战前。③邓明.兰州谜家刘子荫[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2e325a0102vcep.html及2012年刘宗昆整理的《荫庐集——纪念刘子荫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一书,王文本撰写的序言里亦提到三年困难时期兰州画家群体这段经历。④张思温(1913~1996),字玉如,号千忍老人,甘肃临夏人,曾担任甘肃省文史馆副馆长,其著作主要收集在《积石录》《张思温诗选》《张思温文集》等书中。

参考文献:

[1]…朱延有.桃乡轶事[M].安宁堡文史资料室,2003:140.

[2]…尚艳芳.民国时期甘肃美术历史考察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

[3]…邓明.邓春膏先生与甘肃学院[J].档案,2015(12).

作者:赵端品 单位:兰州市安宁区文化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