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工程英语教学的方法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工程英语教学的方法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工程英语教学的方法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提出突出教学重点、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及合理考核等尝试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互动

一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材主要包括水、气、固三大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和技术,环境管理,生态系统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能源等方面的内容。专业英语词汇较多、含义复杂,且组合词、缩略词较多。文章中长句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多数使用被动语态,表达准确、严谨、逻辑性强。每个句子包含的信息量大,加之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逻辑思维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使之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部分专业课与专业英语同步开设,学生尚未对专业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对专业科技英文文章的理解更费劲。对于初次接触专业英语的学生,尤其是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认为课程枯燥乏味,甚至有学生认为,专业英语的应用范围较窄,如果不考研、不出国就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学好专业英语。所以,从整体上说,学生自身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学习兴趣不高。

(二)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为专业必修课,一般安排在本科生第三学年,仅设置36学时,课时安排紧张。在有限的课时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也难以将教学内容消化和理解。因此,实现“学生较好地掌握词汇、语法、翻译技巧,提高科技文的阅读能力及专业相关的听说能力”这一教学目标难度较大。

(三)教学方法单一,考核体系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数老师按教材内容给学生逐词解释,逐句翻译,学生被动接收;老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在这种以“教”为主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中,学生的“学”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低,课堂气氛沉闷。对于课程考核,期末闭卷笔试成绩所占比例仍然很高(高达70%),而对于平时成绩的重视不够(20%~30%),从而使得学生易忽略平时的作业质量以及课堂表现。课程结束以后,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仍然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设计摘要的写作及文献的翻译错误百出。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及目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笔者在第一节课时对学生的意见调查结果(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传授翻译技巧;授课方式形象化,如灵活穿插英语视频、音频;积极与学生互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考核方式的调整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进行改进。通过创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掌握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具体来说,听:能够基本听懂环境专业方面的英文讲座、纪录片、新闻报道等;说:可以就专业知识进行简单的表达和交流,可尝试做英语报告;读: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能获取科技文章的重要信息;写:能够完成英文简历、英文文章摘要等的撰写。

(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考核方式合理化

教材涵盖的内容较为全面,在有限的学时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是很难的,且面面俱到反而让学生抓不住重点。因此,针对钟理编著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第三版)教材,合理安排课时,侧重介绍水污染的来源与种类、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及处理单元设备,固体废物及处理方法,大气污染及控制技术以及环境管理方面的内容。将生态系统以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及其绿色化学过程等相关内容作为拓展。精读泛读的文章选取得当,内容安排有的放矢,根据教学大纲划分必须掌握和理解、一般掌握和理解以及难点内容。在考核方式上,强化平时的积累,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增加至40%),防止学生为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题展示以及平时作业等;而期末的闭卷考试的题型也要趋于全面合理化(包括词汇、句子、选段的中英互译、阅读和工艺流程的写作等)。

(二)教学方法科学化、多样化、灵活化

(1)从以“老师教”为主体转移到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进行引导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促进学生自觉学习。采用双语教学,对于较简单的内容,用英文讲解,创造语境,培养听力;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则用中文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在词汇方面,讲解常用专业词汇、缩略词、名词化现象以及构词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例如,DO为DissolvedOxygen;对于构词法,例如,在oxide(氧化物)的基础上,加上前缀mono-,构成monoxide(一氧化物),加上前缀dio-,dioxide(二氧化物),加tri-,trioxide(三氧化物),如carbondioxide为二氧化碳,sulfurtrioxide为三氧化硫。在翻译技巧的传授方面,以典型的精读长句为例,引导学生自行划分句子成分,找到句子主干部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将句子的修饰成分提出来,按照中文习惯添加到句子中去;最后在理解前后文语境的基础上,组织成完整的句子,避免断章取义。由此,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翻译方法,掌握翻译技巧。教师根据学生的翻译情况,与学生进行互动,并给予点评,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对于课外任务,请学生课后自行阅读补充材料,学习新单词,并且思考习题;此外,布置课外专业文献检索任务,或安排学生从外文期刊中查找指定的环境专业相关文章并要求练习撰写英文摘要。(2)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鼓励和强化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集光、色、声、影于一体,能生动形象地传递大量信息。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根据课堂的内容灵活穿插图片,插播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增强课程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通过浏览北京雾霾天气的相关新闻及图片,引出PM2.5(Particulatematter)这个专业术语;在讲解污水处理技术时,通过视频介绍SolarBee公司开发的一种节能高效的好氧污水处理技术,使学生获取课外新知识;又如,在讲到气候变化的时候,播放TED演讲“做好准备去面对新的气候情形”;在介绍可持续发展时,播放TED演讲“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键钥匙”等,使学生在练习听力的同时,能够吸收国际新思想新观念。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外籍专家的学术讲座,既锻炼听力,又有利于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对于环境热点问题(如雾霾、白色污染等),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学习、评估的过程,使学生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达到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3)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课题教学”对于重要的教学单元,设置教学课题(如水/大气/固废污染防治、森林资源、温室效应、可再生能源等),要求小组完成文献资料搜集、汇总、整理以及PPT的制作,最后以抽签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脱稿汇报。“课题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锻炼了学生多元化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平台。对于课题展示的评分,实施集体参与评分制度。按照老师制定的评分标准,小组成员以外的学生以及老师给汇报小组评分,在小组汇报完毕后可进行适当的讨论和点评,使学生获得反馈,以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三结语

为更好地培养“专业+英语”复合应用型环境领域人才,实施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教学改革探索的总体思路是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教师适时引导。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调整考核方式,使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掌握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切实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效果还需不断地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敏艳.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19-120.

[2]徐进.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227-228.

[3]王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建构[J].教育现代化,2017,4(13):10-11+20.

作者:侯燕萍 熊建华 喻泽斌 单位: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