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工程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工程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工程设计

摘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也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生态的稳定和平衡,也不利于人们正常的生活,因此需要对环境工程进行设计,而环境工程设计往往会忽略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为此,文章先概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的关系,并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协同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协同发展

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当前,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了生态的平衡,环境污染也让人们的生产、生活出现了很多不便,甚至有些地区因为水污染,居民饮水都受到影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且针对评价制定相应的环境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概述

1.1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把控的机制。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在项目开发中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用科学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协调好人类生产生活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1]。环境影响评价其实就是一套评估的机制,它能快速、准确地评估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评估可以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的破坏。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科学理性的评价机制,对评价相关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完善环境影响相关工作的依据。一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发现影响环境的因素,就应针对这些因素进行规避,最大限度控制好这些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能帮助正确相关人员认识建设项目的特点,并且在考虑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正确引导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

1.2环境工程设计

环境工程设计是顺应人们需求的设计,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建筑质量与环境质量,并充分保证了环境质量与建筑质量,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在环境工程设计中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施工标准开展施工工作。环境工程设计充分融入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吸取以往的教训,对环境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综合工程施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天气变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从事实出发,真正做到层次分明的环境工程设计。

2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的关系

2.1环境影响评价可引导环境工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对工程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根本掌握工程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情况。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整改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完善环境工程设计。为环境工程设计中不达标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完善以及补充。环境影响评价为环境工程设计提供了好的引导方向。

2.2环境影响评价可优化环境工程设计

总的来说,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环境工程设计的优化。通过这套评价机制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的评估。这套环境影响评价,能及时发现环境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项目中的污染排放以及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严格的把控。通过严格的把控整改,相应的问题能够快速达到环境工程设计的全面优化。

2.3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相互融合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是相互融合相互关联的。环境影响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工程设计的情况。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评估。要做好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想要做出完美的环境工程设计,首先就需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秉着环境保护的思想才能将保护环境运用到环境工程设计中。

3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协同发展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识

想要促进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的协同发展,就要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2]。良好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识是工程好的开始。环境保护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相应的效果。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识。想提高环保的意识,首先,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得让人们引起重视,知道环境环保的作用,这需要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其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工作落到实处,要善于发现周围的力量,并且将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巨大的作用,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良好的环境仅仅靠评价是不够的,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要根据当地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相应监督工作。要真正地激发民众自觉遵守环境约定,只有监督好广大的民众,才能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经历了较长的工业转型时期,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只有逐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到实处。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时,要注重落实到相关部门及政府,尽量避免条理不清、分工不明的现象,防止法律漏洞的出现[3]。要确保法律法规具有完整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环境,且让人们受益;要严格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以切实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其工作的真实性。

3.3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事后监管工作

要想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和事后监管工作,就需要明确政府及相应环保部门的权责。环保部门要做好把控工作,严格地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审批,及时发现评价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整改,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另外,还需要各个部门联手进行事后监管工作,加大事后监督力度,对不符合环境生态平衡的项目进行整改,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禁止措施,若发现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的项目,就要进行整改,甚至是取缔。环保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以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运行。

3.4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导体系

要建立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导体系,就要安排相应的技术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索,要真正了解环境,在分析现阶段环境污染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导体系。例如,针对一些大型的矿山开采项目,技术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矿山的地形地貌,并制订出合理的开采计划,且要符合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等[4]。只有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导体系才能利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3.5提高环境工程设计的公众参与度和公众积极性

想要使得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更加完善,就要不断提高公众环境工程设计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工程的参与度,能够使环境影响评价变得更加全面与客观,并且使后期环境工程设计更贴合人们的需求[5]。让人们更加了解公众环境工程设计能够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发展。在提高人们参与度时,可以利用第三方媒体资源通过网上传播和社区普及的方式,让人们真正理解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激发他们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机制参与积极性。只有真正地让人们动起来,才能更加有效。

3.6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多方主体协调

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多方主体参与,多方主体协调,要注重合作。在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中,涉及多方面的主体[6]。在开展工作中,要协调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利益冲突,相关部门要制订好措施,拟好协调方案,妥善处理会发生的问题。

4结束语

现阶段全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迫害到自然生态平衡,且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追求工业进步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在环境工程设计中,要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重点,要不断细化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将机制中的内容变得更加详细和具体,在确保各方利益不冲突的条件下进行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浅谈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以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好的方法与举措,找到适应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的治理方法,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星宇.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关系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2):53.

[2]苏莉竣.对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关系的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8(27):137.

[3]陈干.对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关系的探究[J].区域治理,2018(13):45.

[4]余晶.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关系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1):100.

[5]刘龙波.浅谈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J].山西化工,2019,39(6):179-181.

[6]徐骏宇.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1):88.

作者:孟瑾鹤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