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1精选阅读材料,重视教材建设
合适的教材内容,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资料不仅要求内容经典、翔实,还要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陈旧和适用性差的现状,我们选取一些介绍本专业前沿领域、发展动态的相关期刊(如Nature,Science,PNAS,TheISMEJournal,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WaterResearch,BioresourceTechnology,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JournalofEnvironmentalMonitoring等)论文作为专业英语的教材,内容涉及大气、水体、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微生物生态学、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期刊论文中包含了大量的科研前沿信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2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专业外语的教学目的是阅读专业英语文献资料,并能用英语与国外同行交流,最终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创新教学手段,提倡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1创新教学模式
从传统的的教学模式解脱出来,转变为教师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集讲解、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手段于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主要有: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由被动接收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同时构建出轻松、自由、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可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当前行业热点讨论:
在课堂上,紧密结合专业英语的实用性,组织学生对行业热点问题应用全英语进行讨论。学生在上课前针对目前某一热点环境问题,查阅并准备相关材料,在课堂上进行5分钟的脱稿英文陈述,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所陈述问题进行讨论,丰富了专业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提高了外语表达能力。
(2)分组讨论:
主要形式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学习、评估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达到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布置恰当的材料,让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广泛交流、畅所欲言,这使每个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会用英语交流。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走上讲台用英语做口头报告,这名代表由当场抽签产生,避免小组自行指定代表而其余同学有依赖心理没有用心准备。所有的学生对每个小组的报告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课堂上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之处,并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成就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表达的心理障碍。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
(3)专题报告:
教师应当客观地针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实际,给每个学生选定一篇英语专业论文,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资料,做出一个批判性评论(CriticalReview),并将评论以论文形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讲解汇报,同时安排学生担任会议主持人(SessionChair)。学生们通过这样的训练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了论文撰写与分析能力、尤其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1.2.2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就要注意灵活多样,避免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观看国际学术会议视频、环境题材电影、英文歌曲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自己体会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1.3科学安排考核
考核方式应该紧紧围绕课堂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制定,灵活多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成绩考核办法,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提高到总成绩的50%或更高。这种考核方式的能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的学习积累,要获得好的平时成绩,学生课余时间也浸润在专业英语学习中而不敢松懈,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单纯应试弊端。平时成绩综合课堂提问及发言的积极性、学生间的相互评估(口头报告、分组讨论等)、平时作业、出勤等方面进行考核。期末成绩可以依据学生提交的CriticalReview报告进行考核。这种综合考核方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2结语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重点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可以通过整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引入新型教学手段以及完善考核机制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作者:李军辉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