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的作用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意义在于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根据。现今人类活动、工业污染等导致的环境问题已严重地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环境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挑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作为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能帮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了解到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污染物的排放状况,掌握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及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确定当地当前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状况等。为环境保护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攻坚、综合执法监管、安全生产、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并使其顺利展开工作,但监测水平、技术能力、检测方法、监测数据可信度等因素制约着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制约了环境管理水平提高。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引言
环境监测主要由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环境质量的测定和监测,包括物理、化学、生态系统等多项指标的监测。根据反映环境状况的指标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及时处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立预防政策。近年来,环境监测已成为环境保护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环节。环境监测的具体过程是,物理,生物,化学,医学,遥感,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监控,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价,人们的生活环境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制定地区为了保全环境提供的保护政策。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其环保意义也不容忽视。
1环境监测的概述
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的过程。环境监测的手段主要有物理(针对光、震动、噪声、电磁辐射等的监测)、化学(对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生物(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的测试)和生态(对区域群落、种群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等。目前使用比较多、方便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重量法、容量分析法(化学物理技术)。(2)物理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3)生物监测法。(4)酶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分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分析生物学监测法)。环境监测过程一般包括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境监测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报预测环境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从这一点出发,为了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健康有序推进,强化环境监测能力成为必要的条件之一[1]。
2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1)了解企业事业及其他生产经营者实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情况。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步骤,可以帮助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了解到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生产经营者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情况,包括环境保护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排放污染物的状况如“三废”排放是否达标,是否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环境保护工作是否纳入企业生产管理情况等,是环境保护工作落地的进程中不能忽视的环节[2]。(2)环境监测可以帮助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掌握各地区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情况。实施环境监测,不仅可以掌握不同功能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情况,科学评价治理效果和判定环境质量的好坏。还能够确定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趋势和规律,以及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与危害程度等。从而让环保工作者清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有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3)实施环境监测可以提高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效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深,免不了污染事故的发生,有特定目的实行环境监测,掌握第一手数据,可以为污染事故的判断和处理提供服务和技术依据。在污染事故中及时的发现问题、查明原因,然后快速的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必要的损失,让环境保护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大步向前[3]。
3环境监测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攻坚、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察执法、环境应急管理等工作提供有效数据和技术依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一系列工作的顺利进行。但监测工作中依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3.1监测结果无法完全反映环境质量现状
由于监测技术水平、管理存在漏洞、人为因素、监测任务量增多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准全不能得到保障。不同环境功能区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现象依然存在,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偶会存在弄虚作假,环境监测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导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问题突出,不能完全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制约了环境管理水平提高[4]。
3.2监测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跟不上
一些地方环境监测科技水平还相对落后,业务人员数量不够,业务知识水平不高,随着监测质量要求逐步提高,监测业务量逐步加大,导致在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的情况下无法保质保量完成监测任务。一些地方监测机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被安排到其他部门参与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及其他业务工作,一些地方监测站未开展工作或者监测业务外包给第三方,长时间的影响下技术工作人员越发的对监测工作不熟悉,再加上培训实战的机会少,导致业务能力水平下降,新进人员也没有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使得监测工作中障碍繁多困难重重。
3.3环境监测技术缺乏配套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也是决定着监测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要配套还要不断地更新调试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一些地方监测机构配备的设备设施达不到环境监测的要求,一些设备存在落后、老化等现象。一些地方自动监测系统尚未完全覆盖,有些在线监测设施存在缺陷,监测结果不能客观、准确的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状况。另外,监测车辆的缺乏,也导致有些工作不能及时开展。监测工作绝大部分必须现场进行,而且外出采样时,采样监测、监测仪器、采样工具和样品都必须使用车辆来运输,所以缺乏监测车辆,工作就无法进行[5]。
4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
4.1加强技术、数据、设备监督管理,提高检测/监测技术水平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监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监测技术管理机制的不足、数据质量的缺陷和技术设备管理的不完善。技术管理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应督促监测机构在发展中建立完善监测技术管理机制,不断的将机制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及完善,才能提高监测的质量,如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监测设备和技术,按相关标准不断完善环境监测站房及实验室建设;要按照统一的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明确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的记录责任与义务,规范记录事项和方式;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检修及处理,避免在监测中因设备故障使监测数据丢失,或因设备问题将监控数据进行错误记录等。
4.2实现环境监测技术配套硬件设备的更新
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设备管理系统也是监测中非常必要的工作,以规范化、效率化、科学化为方针来展开工作,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技术资源合理化配置,可以减少设备闲置和监测资源浪费的状况。设备采购阶段应组织本领域的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对设备的性能、性价比、使用维护成本以及技术设备的实际可操作性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使用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制定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实现设备的合理配置,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提升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效率,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6]。
4.3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综合业务能力
人才注入是环境监测行业能否科学有序发展的关键一环。管理水平、监测能力等说到底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作用,要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提上日程才能使监测事业稳定发展。一是加强监测队伍建设,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到技术人才缺乏或人员不够的工作岗位中,不断规范各个机构业务人员使用混乱的情况,尽量让技术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注重技术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培训和教育管理工作,安排工作人员积极跟进学习各项技术规范、各项法律法规、最新设备应用和最先进的技术操作等理论知识,让监测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各类监测技术规范、设备的操作规程等,进而按照标准顺利地完成预期的监测工作任务。三是可以上下联动开展长期性的技术交流活动,加强技术人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经验技术和心得进行总结分享,汇聚力量及时解决监测技术上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障碍,推进监测工作健康有序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大型的、先进的监测设备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必须配备专门的配套人员,落实监测责任,从而使得其能够有效的满足监测工作需求、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结语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项目竣工验收、污染防治攻坚、以及监督执法等领域,为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监测数据准确性、可信度,环境监测技术能力、监测设备、监测机构服务水平等各方面不同程度导致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环境发展。鉴于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有效应对对策,发挥监测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作用,加强技术、数据、设备监督管理,更新环境监测技术配套硬件设备,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改进生态环境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海平.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5):59.
[2]王战勇.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分析[J].智慧中国,2020(05):68-69.江科学,2020,11(10):114-115.
[3]赵轩,徐发辉,王烁,李炎锟,龚清,陈子杰.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3):148+150.
[4]丁一鸣,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管理前沿,2019(05).
[5]候怀志.环境监测技术问题及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7(2):135-135.
[6]李宝云.我国环境监测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164-165.
作者:刘桂 单位: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