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内部审核工作经验,简单论述了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流程,阐述内部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开展好内部审核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核;流程;内审员;有效性

为保证管理体系按照文件和准则要求运行,促进管理体系规范有序的运作,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当对管理体系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独立的内部审核活动,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持续改进。

1内部审核的定义及流程

内部审核(第一方审核)则是指由环境监测实验室自己开展的审核,是其进行自我评价、完善、改进的重要手段。内审的一般流程:审核策划→审核启动→文件评审→审核准备→现场审核实施→审核报告→审核完成→跟踪验证活动。详细流程见下图[1]。内审实施要做好以下几点:(1)高层领导应重视和支持内审,并接受内审员审核,是顺利有效进行内审的保证。(2)内审前做好时间安排,全部人员都要参加,不得因任何理由不参与,努力配合各项内审活动。(3)质量负责人要履行职责,指导和支持内审组工作,做好资源保障。(4)配置合适内审组、选择内审组长。(5)不断提高内审员素质能力,内审员要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每次内审工作。(6)内审要有始有终,做好内审后纠正、跟踪、验证活动,提高内审有效性。

2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层对内审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关注

内审是环境监测实验室所有部门、工作人员向管理层反馈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有些管理层对内审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关注,以致内审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2.2内审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易陷误区,造成负面影响

内审员事先未能自觉学习评审准则、体系文件、业务知识及相关规定,自认轻车熟路,准备不充分,仓促开展内审工作;现场审核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无法发现深层次的、根源性的问题;内审员对内审依据、程序和方式等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审核不能紧紧抓住关键点,偏离了内审目标,致使工作效率不高,不能按计划开展工作。

2.3内审实施计划不全面,不能完全涵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

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内审就是审核实验室检测和相关业务部门,而没有涉及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等管理层,未涵盖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全部要素和所有部门。环境监测实验室应详细策划内审计划,明确审核的范围、依据、频次和组成人员等内容。

2.4跟踪验证程序缺失,不符合项重复出现

虽然有些环境监测实验室内审准备工作做得很到位,但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仍满足于表面纠错,跟踪验证程序执行不到位,没有举一反三,导致类似不符合项重复出现,严重制约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部分实验室对内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碰到外部审核时,套用历年的内审记录补充迎查材料,导致更严重的质量问题。

2.5内审记录内容空洞

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不能提供内容合适、充分体现准则要求的检查表,内审员无法做出适当的记录。

3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质量及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3.1充分发挥内审员作用是做好内审工作的保障

(1)参谋作用。内审过程中,内审员根据审核证据客观判断,形成审核发现确定不符合项,受审部门及时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妥善处理不符合项,消除影响。现场审核结束后,如受审部门对不符合项可能存在疑惑,内审员可以出示审核证据,帮助受审部门针对不符合项找准原因,采取得当措施进行改正。内审员针对受审部门针对薄弱环节适当提供些改进意见,帮助审核部门尽快研究出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实施后,内审员对纠正措施进行评审、验证,如不认可,说明不认可原因,帮助受审部门继续改进。环境监测实验室内审过程中,内审员不单单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更像是“参谋”,为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出谋划策。(2)纽带作用。内审过程中,内审员与实验室内部成员广泛接触、交流。既能把组织成员对管理体系运行方面的建议和要求反映给管理层,也可以把管理层关于质量方针、政策和管理意图等传达给实验室成员,在管理层与其他成员之间起着纽带作用,把上下都串联起来。(3)榜样作用。环境监测实验室内审员一般都不是独立设置的,本身在实验室基本都从事分析工作或综合评价工作。内审员通过专门机构培训考核后取得资格,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管理要求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平时能够以身作则,严格按照管理体系要求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充当榜样,是维持管理体系良性运行的骨干力量。

3.2合理运用内审技巧,提高内审效率

内审员在现场审核过程中要少讲、多看、多听、多问、多查。内审计划规定的时间有限,内审员要控制好现场审核的节奏与进度,抓住关键证据。审核证据仅能运用看、问、听、查等手段来获取,只能通过提升效率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内审员要选择合适的对象提出正确的问题。现场提问应具体化且有针对性,向具体负责该行为的部门或个人询问,必须目的明确、观点清晰。与检验检测机构人员交谈时要注意适当的交谈方式,顺向、逆向、启发、引导等方式都是有效的,特别要注意倾听、观察,尊重对方陈述。

3.3做好现场审核证据收集是确保内审质量的重要环节

内部审核是对体系的评价,重要的是审核证据的收集。审核证据的收集应按体系评价的一般方法,客观、全面、充分地收集。内审一般一年一次,检验检测机构的证据很多,内审员不可能一一查到,只能通过抽样方法进行,因此抽样选择的样本要有代表性。审核中由于时间和人员的关系可以进行抽样,但只对相同类似的场所、项目、过程、设施、设备、文件、记录等进行抽样,通过所抽样本分析推断总体情况,应确保抽样的代表性和随机性。要避免抽样检查的评价风险。内审记录中要反映抽样情况和由此得出的判断。采用过程方法收集审核证据。任何事情都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检验检测也不例外。任何检验检测活动都包括委托、采样、样品流转处理、设备使用管理、分析、报告等过程。因此将检验检测活动作为过程来管理,能很好的分析检测过程,控制影响检测过程的各种因素,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审核时按过程进行,则会使审核进行得更有效。

3.4采用合适的内审记录,保证内审质量

内审记录记载了内审过程、内审员的活动、审核证据,依靠这些证据审核组才能作出审核结论。作为内审结果之一,内审记录很重要,能表明审核中获得的审核证据,内审的成效,通过这些记录能看到审核中查了什么,怎么查的,也看到查的结果。只有内审记录才能证实内审的有效性、评价的准确性。

3.5合理利用常见不符合项,高效完成内审

(1)方法标准查新不及时,法人、最高管理者、授权签字人等变更后未报备或未及时完善手续。新标准新方法已实施,但实验室能力表未更新;作废标准方法未及时变更;授权签字人超范围签发报告。(2)超出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的范围开展项目分析或超适用范围使用分析方法。总铬、VOCs采样,使用的检验方法不在资质认定范围内;无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能力,但进行低浓度颗粒物采样。(3)数据追溯证据链完善性有待提高。监测数据很难追溯到仪器工作站,或仪器工作站数据存储与监测报告关联性不高。原始记录信息不全,未见仪器测试原始谱图;采样原始样品个数和交接记录不符;外发报告未附监测点位;废气中其他烃类物质和非甲烷总烃结果逻辑不合理;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前处理与原始数据不一致。(4)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分包控制程序执行不到位,管理较随意,未履行手续。分包评审信息不完整,分包方佐证材料档案管理不完善;出具的监测报告中没有对分包项目进行标注;分包项目未见分包评审、分包合同、分包方资质。(5)标准物质、试剂管理不规范,标识不清;缺少相应检测设备、前处理设备,或配备量不足、不符合规范要求。(6)错误使用固废检测方法开展土壤检测;现场测定项目未见仪器使用记录;pH分析样品超期且校准不规范;生化培养箱的校准温度非日常使用温度;采样点位标识与实际状况不符,环境监测点位不具体;噪声执行标准与采用测定方法不符。(7)互相干扰项目未做有效隔离;检测报告中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定电位电解法现场测定原始记录、以及标气校准记录;天平、移液枪、砝码未检定;未正确使用仪器状态标识。

4结语

环境监测实验室只有在有效进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后,才能对自身遵守法律法规、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才能对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的年度质量报告,向社会提供的自我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参考文献: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2017,10,16.

作者:尹小红 单位:阜宁县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