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问题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开展自然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监测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有效方法和基础途径,通过对各种样品的分析,从而达到对污染源科学有效的监测与管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以及监测标准站建设都得到不断提高,实验室样品监测的数量和种类也日益增加,这就让废液处理问题成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污染。对此,该文首先从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主要来源和特点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实验室废弃处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问题;对策
环境监测即是指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应代表值进程进行测定,明确其变化发展趋势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1]。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持续推进,各种污染物排放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发凸显。因此,必须要借助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生态环境质量的实际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有效控制污染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依据。这就需要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大量收集各种样本,长期积累各种监测资料,为生态环境质量的科学预测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2]。而实验室在分析样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废液、废气或固体废弃物,而随着分析样品数量的增加,这些废弃物也会持续增多,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再次污染,从而导致对环境的更大伤害。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优化措施,才能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对生态环境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1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来源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在进行样品分析时,常会使用化学试剂,实验室废液即是指常压常温状态下所产生的所有液态废物,主要包括无机废液和有机废液,如碱性废液、酸性废液、含有废液、重金属废液、细菌废液、卤素废液、废清洗液、病毒废液、样品剩余液以及废溶液等[3]。各种废液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1剩余的分析样品
送到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样品基本上都来自受污染的环境中,通常样品数量都要多于实验用量,这些样品不仅包含复杂的化学成分,而且也含有各种重金属物质。因此,在收集、分类和处理方面都有着较大的难度,部分实验室只是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就将其直接排放到下水管网当中。而实验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各种样品的分析,若剩余样品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或者操作处理得不够规范,都会导致实验室废液污染,从而对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2预处理环节中产生的废液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在进行土壤、废水等样品分析时,通常都需要经过消解、萃取等相应的预处理操作,期间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废液,这类废液绝大多数为酸性物质,有着较高的浓度,且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必须要经过预处理后才能分类收集。预处理所产生的这些废液通常会包含各种危害物质,要想保证废液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要根据废液的具体成分,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废液处理的有效性。
1.3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
实验室在分析样品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液,包括滴定后溶液、显色测定的剩余液以及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样品分析时产生的废液等。随着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样品分析的种类与数量的日益增多,实验分析所产生的废液数量也不断增多,并且具有不小的危害性。对于这些样品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可使用pH试纸来确定其酸碱性,随后通过简单的预处理后,对这些废液做好分类收集,再对废液进行二次处理,将废液沉积在“沉淀室”,借助杀菌催化剂或过滤等方式,实现对废液的有效处理。
1.4残余或过期标液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会使用原子荧光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法以及液相色谱法等各种监测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而这一过程中,都需要配置一定标准比例的溶液,这些溶液不仅具有较高的浓度,却也有着较强的毒性,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过期或剩余情况,就需要根据标液的种类和元素,将其分别收到相应的废液容器当中,并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来妥善处理。实验操作往往会使用大量标液,因此对残余或过期标液的有效处理,是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实施废液处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4-5]。
2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特点分析
2.1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生态环境监测站需要负责对所管辖区内各种污染物排放液的样品收集,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样本采集项目以及业务能力的持续增加,实验室样本废液的构成成分也愈发复杂,废液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实验室废液的处理难度。例如:实验室针对样品当中有机物污染参数COD进行检测时,通常都会将重铬酸盐当作氧化剂,将分离出来的铬离子直接排入废液中,同时在一些实验环节中还会添加一定的含汞溶液,导致废液中的汞离子大大增加,致使废液的有害性进一步加重。
2.2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成分较为复杂,大多含有铅、汞、银、铬等重金属离子或者是酸碱物质,由于废液密度较大,不仅在流通运输输送过程中会大量沉积于管道当中,对生态环境检测站点的地下管网形成严重的腐蚀破坏,而且一旦这些未经过化学处理的实验室废液排放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势必会造成二次污染,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
3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工作人员环保意识薄弱
生态环境保护的效能,具有长效性和持续性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看到明显的成效的,这也导致一些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有了片面的认识,认为实验室废液不经过科学处理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7-8]。因此,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实验废液随意摆放的情况时有发生,废液处理的时效性相对较差。再加上部分实验室缺乏科学完善的废液处理管理机制,致使废液处理工作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当中,无法有效保障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处理成效。
3.2废液成分复杂
为了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采集样品的组成成分,在实验过程中通常都会使用各种的化学溶剂,这就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的化学溶解开展相应的分析处理,并合理预测出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的各种衍生反应,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最小范围。但是实验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导致无法从类型众多的化学废液中精准分析出各种污染物的成分,进而增加了后续处理过程的复杂程度。
3.3废液处理的管理难度较大
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工业废水也提出了更高的排放要求。对此,很多工厂、企业都需要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站来实施采样监测,并且各种新型的监测项目也持续增多,这就导致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类型也愈来愈多,废液处理的管理难度也因此不断增加。同时,由于能够处理实验室废液的专业机构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废液处理起来价格高昂,实验室普通废液的处理价格已经达到25元/kg。而对于毒性较大的一些实验室废液,处理费用通常都是以“克”来进行计费的;再加上废液的实际运输价格也比较高,这就导致部分生态环境监测站无法实现对废液的有效处理,有的实验室甚至直接将废液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导致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4对生态环境和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
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大体包括实验化学反应产物和化学试剂使用后的剩余部分。若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较少的化学试剂,并且反应步骤较为简单,就不会产生过多的有毒物质。那么后续的废液处理,其步骤也就相对简化,可以实现无害化处理。但是针对一些具有较强挥发性和致癌性物质或毒性较强物质实施无害化处理时,就必须要重点关注化学实验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磷酸、强酸、强碱或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成分,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被直接排放于自然生态环中,肯定会严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并且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危害,同时也会严重威胁到周围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5实验室用于废液处理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深化发展,种类繁多的工业产品不断涌现出来,这也导致实验室废液的种类更加丰富,废液数量持续增多。对于新出现的一些特殊废液,由于部分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并没有相应的收集存储设备,因此无法实现对这类特殊废液的有效收集和保管,只能任其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就大大增加了周围环境的安全隐患。另外,部分环境监测站虽然配备了用于专门收集实验室废液的存放桶,但并未进行统一分类,这就导致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废液处理缺乏及时有效性,对废液收集装置难以实现有效利用。
4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的解决治对策
4.1建立健全废液收集处理机制
建立健全废液收集处理管理机制是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得以安全环保处理的基础保障。首先,应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教育,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提高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增强环保工作意识,保质保量地完成实验室废液的收集、处理等工作。其次,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还应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对实验室废液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完善,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废液收集、处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据可循。除此以外,主管部门还应针对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收集、处理的经费使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管理机制,确保实验室废液的收集、分类整理和处理经费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从而保证实验室废液处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4.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实验室废液排放处理等相关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将他们开展实验室废液收集、分类整理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来看待和实施废液污染的科学防治。随着国家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持续增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除了要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工作核心,不断创新研究实验室废液再次利用的课题项目,通过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来加大废液排放管理的工作力度,而且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工艺交流会等方式来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专业的培训机构深入学习[9]。
4.3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管理
加大对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实验室废液的排出数量和质量,对实验室废液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这对于废液处理质量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来说,生态环境监测结构在开展实验室废液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实验情况,科学分析废液的组成成分,并根据实验室废液的具体特点,秉持废液处理的相关工作原则,严令杜绝将类型不同的实验室废液混合在一起经常存储,从而导致衍生出新的污染物。同时,要加强对具有较高浓度和毒性废液的管理力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废液的不同性质,选择将其存储在相对安全的容器当中,并做好隔离处理措施,将外界环境因素对实验室废液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后对实验室废液进行集中回收和处理。另外,在样品采集处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验室监测的具体需求量,对样品采集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并将实验室当中的废液含量控制在最小范围。
4.4优化完善实验室废液处理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检测站应适当增加实验室废液处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并根据废液处理的实际需求,优化和完善实验室现有的各种废液处理设施和设备,从而确保废液处理的工作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受实验室工作性质的影响,实验废液的产生不可避免。因此,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不仅要对实验室废液处理的各种设施设备进行优化完善,还应对实验室废液进行科学处理,根据废液的实际属性,选择科学合理的废液处理方式。比如:针对实验室氯仿溶液和四氯化碳溶液,可以利用两种溶液沸点的差异性,通过蒸馏法成功地将两种溶液进行分离并妥善保存;再比如:针对有机废液,可通过生物降解的方法或活性泥吸附法来妥善处理这类实验室废液。
4.5构建实验室废液监督管理体系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接受宣传教育和系统培训,应逐渐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废液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避免超标的实验室废液进入生活污水排放系统,实验室应设置单独的废液收集排放系统,并进行严格的指标筛选,同时配备相应的网络监测设备,对实验室废液处理工作开展动态监测,并及时将实时数据上传至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部门的网络。除此以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应不断强化实验室废液收集、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实施问责制,并将其纳入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当中,通过制度对实验室废液收集和处理工作行为加以约束。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样品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实验的废液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对实验室废液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可以让实验室废液监管体系得以进一步优化、完善;同时,还应针对实验室废液的排放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并有相关执法部门加强对废液排放的监督检查,对环境监测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液进行调查取样,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液追究问责,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都能得到无害化处理。
5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废液,如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任其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势必会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针对实验室废液处理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对当前实验室废液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从而确保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液处理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作者:高峰 单位:陇南市武都生态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