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生态人居环境建筑改造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园生态人居环境建筑改造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园生态人居环境建筑改造设计

[摘要]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设计建设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基于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形象特色以及其它文脉与文化、思想等方面特色进行传承的校园设计。硬质特色的发展变化却受软质特色的制约。文中通过对高校校园生态人居环境建筑改造的内涵、加建扩建、改造保护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高校校园的生态化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校校园;校园规划;人居环境;建筑改造;新老建筑

1.高校校园生态人居环境建筑改造的内涵

高校从历史中走来,并孕育着未来。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普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新建。在高校校园发展建设过程中,设计者也在逐步摸索,设计水平良莠不齐。在这个背景下,研究高校校园建筑形态变化,推导其发展规律,总结其思想根源,变得相当重要。西方有句名言:“罗马不是一日造成”。高校校园也不是一日造成。一所高校的历史愈是悠久,其传统愈是逐渐凝结于物化的校园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曾经把高校当作传统意识形态传承的主要媒介,宋代以后中国儒生也把书院作为儒家价值传承的基本媒介。而高校建筑作为高校校园实施教育的物质基础,也以各种形式参与了这类文化传统承接的过程。高校校园建筑比之其他的建筑类型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内涵的转变。人居环境所研究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生存的各种外部条件或要素的总体。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HumanSettle-ment)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1]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仅仅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某个侧面。加强区域、城乡发展的整体协调,维持区域范围的生态完整性等原则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之一。人居环境的建设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与可能,积极运用新兴技术的同时,融汇多层次技术,推进涉及理念、方法和形象的创造;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套符号意义系统,人居环境也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发挥城市规划理念一与人居文化的创造性,建设文化氛围浓厚,富有健康、活力的居住地域。人居环境在内容上包括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五大系统。可以再分为人工建筑物系统、生态绿地景观系统两部分。人居环境是人居住的,也是人管理的,更是为居民服务的,构成人居环境的三大要素:人类社会、人工环境、地域环境,即人、物、地(空间),人居于首要地位。人居环境建设包括五大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2]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注重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着重体现与人类居住和活动有关的要素,反映居民对住所及环境的主客观感受和需求。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是一个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人工环境系统,由城市居民以及与居住生活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构成,包括宏观方面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微观方面的住区环境等四大要素,共同构成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在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构成中,人处于核心地位,是人居环境系统发展的主体,人居环境要围绕人的需求,根据人类的活动特点和生活方式进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人居环境系统的基础。[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是人居环境系统的强大依托。社会文化环境是人居环境系统的内在本质属性。住区环境是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关键部分,深刻影响人类的情感和活动。旧建筑人居环境的改造与利用可以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历史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人居环境本身是一种保护与传承,赋予新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实现建筑人居环境的生命循环,高效利用,满足不断变化的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功能、景观的要求,并随着城镇人居环境的发展得以传承与延续。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的本质在于继承过去、创造未来。有生命力的文脉都是存在于发展中。高校校园建筑因其受用群体的特殊性—代表社会最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它不仅体现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4]而且还反映出特有的学术氛围,并直接影响着国家人才的培养。古今中外的高校校园都力图通过高校建筑的造型、空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如高校校园建筑中最富表现力的图书馆、教学大楼与行政大楼,它们往往位于开阔而显眼的地方,凝重而从容,象征着权力与威严,表现出学术的崇高地位。这些隐性的信息,不知不觉地为学生所接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通过一定方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建筑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人居环境中的硬质特色主要包括:体现在为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及其群落中的规划结构、建筑设计、建筑形态、建筑意蕴与风格、建筑价值等“硬件”的集合;高校校园人居环境中的软质特色主要内容为:隐匿于校园建筑形态之后的一种制约与影响建筑形态生成发展的方式方法、设计思想理念以及创作观念、价值观念、对建筑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软件的集合。对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硬质特色的传承,主要针对校园内部的发展变化、扩大及更新等,包括对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形式、体量、细部、建筑符号及可见的空间关系、建筑布局模式等方面的传承。但这种传承并非照搬照抄原有形式,而是有选择地提取原有建筑语汇,[5]并加以提炼、引申和变异,以达到高校校园人居环境新老关系和谐共生之目的。从高校校园人居环境有形建筑要素中的实体、空间与组群形态来看,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设计中的硬质特色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微观的建筑实体、中观的建筑空间、宏观的组群结构。

2.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的加建扩建

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在发展,其规模在壮大,设施在完善。一些校园在发展建设中,有些建筑单体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功能需求,那么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扩建加建,不失为既能继承与尊重历史又能协调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发展的良好举措。有很多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通过对老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的扩建加建等改造,取得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良好效果,不同时期、时代建起的建筑,生动地见证了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的发展过程与延续了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的历史文脉。

2.1平面上的加建或嵌接

(1)空间围合:扩建以及加建建筑采取空间围合的手段,是使新旧建筑和谐统一的有效手段。新老校园人居环境建筑通过空间的围合及庭院的营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有效地整合了室内外空间和区域小环境。如多伦多大学伍兹沃斯学院,随着学院的发展,[6]原有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内大量相邻的维多利亚式的房屋已不再适合,扩建方案在修缮利用那些老房子基础上,将新建的学术空间与之连接在一起。项目包括教室、办公室、报告厅等,通过一个“L”形设计把新的建筑与基地现存的训练厅和一个日托所连成整体,并在中心围合了一个开放的庭院,环绕庭院的拱廊使这些入口得到统一。新建筑与原建筑亲密自然地集合起来;(2)形体均衡:建筑水平方向的扩建加建要注意建筑整体的体态均衡,尤其是扩建建设量较大,甚至超越原有建筑体量时,应合理组织和调整新老之间的布局关系,避免造成尺度失衡、布局不均等状况。清华大学图书馆历经多次加建扩建,却能在历史的变迁中充分展示其不朽的艺术魅力。除外观造型方面能够对历史建筑尊从回应,也在很大方面得益于体量控制和空间布局上的成功。第一次扩建由杨廷宝先生将20世20年代建造的图书馆,由原来的2114m2扩充至7934m2,建筑平面由原来的“T”形增建后大体呈“L”形,使老建筑成为新建筑的一个侧翼,并使建筑中部抬至4层,成为主要入口,左右两翼(均为两层)外观对称。扩建后,新老建筑浑然一体,衔接得天衣无缝,并且更加壮观和优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老馆1—1920年代墨菲设计、2—1930年代杨廷宝设计、3—1990年代关肇邺设计的基地上进行第二次扩建,再扩20000m2,其体量则远远超过了前两次老馆建设的规模。关肇邺先生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规划设计理念,[7]其平面体量不仅考虑与原馆的协调与配合,而且平面上新、老馆共同形成对大礼堂的围合状,体量高度控制在低于礼堂5m左右,以4层为主,将5层的中庭后退,对大礼堂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以大礼堂为轴线,左右体量均衡协调。并且为了体现对老馆的尊重,新馆的主入口向后退至从内院进入,既避免了与原图书馆主入口争夺形象,体现出谦让之情,同时体现出非对称布局富于变化却讲求协调的园林式意境。

2.2向地下发展

向地下方向发展的扩建与加建建筑,尽可能地减少对原有建筑环境的破坏和改变,亦不会影响原有建筑体的彩光通风等问题,是更加有效地尊重与保护原有建筑措施手段。扩建建筑的地下部分可使建筑功能得以延伸,也可以是连接两个相邻建筑的交通枢纽。[8]可以有效整合和组织整体空间。美国爱克斯学院初建于1902年,1914年在旁侧独立建立一栋新的中心,均属有历史意义的建筑,1930年和1952年的两次扩建均为水平贴建。第五次扩建置于1902年与1914年建的两栋建筑之间。设计者将新扩建部分沉入地下,充分保护早期建筑的历史原貌,并从功能上将原来分离的两幢建筑有机地联系起来,又使原有建筑保持良好的自然采光与通风。新扩建部分则采用顶部采光形式。各期建筑连成整体,同时在形象处理上,既有相似的母题,又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

2.3向高空发展

在功能合理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高空发展可以节约土地使用面积,提高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密度等。同济大学老图书馆的扩建是同时向水平、地下和高空方向发展的建设实例,而其向高空发展的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形态,尊重与契合了原有的建筑形体,并形成了鲜明的高校建筑特色。表达了设计者对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特有的理解。[9]同济大学图书馆早期建于1960年代,第二次是1980年代在老图书馆内院扩建地下2层、地上8层钢结构双塔式阅览室。1990年代又在后面扩建了新阅览室,并与旧阅览室以长条形天井相隔。[9]并在2004年在长方形内院中改建了椭圆形的阳光大厅(见图5a)。图书馆向高空的拓展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它以内院为依托向上形成双塔悬挑式结构,并形成45角扭转。新的扩建完善了图书馆的使用功能,整合了其内外空间环境,并丰富了它的整体形象,使其具有标志性形象特征。

3.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的改造保护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源之地,高校校园人居环境里往往都保留有一些历史建筑人居环境。这些旧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具有深刻的美学、文化与历史价值,有的不仅仍在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0]而且在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的文脉特色形成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已经成为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形象与文化精神的象征。高校校园人居环境中的传统建筑是高校建筑形象文脉最直接的表征。它们往往是高校人居环境发展历史的见证,对于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是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形象文脉的一种传承方式。这些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往往年代久远,有些已经不能满足功能需求以及年久失修,甚至损坏严重。[11]对于这类建筑若采用拆除重建的办法,势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会给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的文脉带来极大的破坏。要尽一切可能完整地保存下去,可以通过修复、加固等措施,使其焕发不朽的生命力。

3.1加固修复

清华西区建筑群被公认为是清华精神的体现,代表了清华校园的历史。西区中的清华学堂、大礼堂等建筑大多是采取了保护与修复的做法保留其原貌(见图6),加固其结构,完善其功能。

3.2改造修复

对损坏较严重建筑可采取改造修复的措施,对历史建筑我们尽量保留其外观形象,对其内部进行改造修复。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原为1921年俄国办学建校原址,属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人居环境,[12]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后作为学生教室使用。由于其内部木质装修,加上管理不善,一次意外遭遇火灾,损毁严重。在其整顿修缮中,主要是对其内部结构的改造与重建,重新规划作为小博物馆使用,以及对外立面的修复复原。

3.3复原再建

高校校园人居环境中有的建筑曾经在高校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精神文化内涵对于弘扬高校校园人居环境优秀传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以致无法修复,对于这类建筑可用传统的材料和结构依原貌重建。如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本已失去了实际功能,中被拆毁。1991年又有校友捐款复原,[13]作为清华的精神象征被一直保存下来。复原设计的建筑人居环境,其原汁原味常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任何考虑不周和对原有建筑人居环境改动或创新举措都会面临极大风险。

4.结论建议

在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设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对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自身特色以及其它方面文脉与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传承的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设计。将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中的硬、软传统与继承理论与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设特色紧密结合,高校校园生态人居环境硬质特色改造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特色存在两个方面:有形的硬质特色、无形的软质特色。高校校园人居环境中的硬质特色主要包括:体现在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及其群落中的规划结构、建筑设计、建筑形态、建筑意蕴与风格、建筑价值等硬件的集合;高校校园人居环境中的软质特色主要内容为:隐匿于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形态之后的一种制约与影响建筑形态生成发展的方式方法、设计思想理念以及创作观念、价值观念与对建筑人居环境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软件的集合。软质特色的存在依托于硬质特色的表达与展现,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硬质特色的发展变化却受软质特色的制约。(2)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实体、建筑空间、环境以及整体组群结构等方面的传承方法。指出校园人居环境的特色传承应包含以上软质特色部分内容的传承。并就二者的性质对其传承方式作以比较,比较了它们在载体制约性、显隐表征性、来源对象性等方面的区别。(3)分析与揭示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的逻辑关系以及内在特质,三个层次之间存在制约关系,低阶特色必受中阶特色制约、中阶特色必受深层特色制约;各层次之间存在关联性,每个层次间各种理念、方法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兼容的;软质特色兼具评比性与非评比性,随着软质特色抽象度的提高其统摄性越高,内容涵盖量也越大,识别性也就越低,也就越难评价其优劣;(4)校园人居环境软传承的动态过程的融合性:校园软质特色的传承是一个内容较为复杂的系统,来自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内部的与外部的;来自中国古典的与国外的;既有来自建筑领域的,也有来自其它文化领域的。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软质特色是一个兼容并收的内涵,并且它不受载体制约,通过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软质特色的传承使外来文化、思想与自身历史、特性相融合;使建筑艺术与其他文化相融合。(5)由浅入深,层层挖掘,揭示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创作中阶层制约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解析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创作的内在规律,融入哲学、艺术等方面思想将其理论完善。(6)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设中对深层理念与表层符号的硬、软特色传承,摆脱硬质特色传承所导致的历史性与现代性格格不入的困境,有助于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找到良好的结合点;使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规划设计之精髓得以传播与拓展,唤醒校园人居环境设计者更加重视对高校校园人居环境本质内涵的延续继承;为创造具有高文化品位的现代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形象找到良好的切入点;(7)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的发展继往开来,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的建设仍在持续,设计的探索从未完结。在我国大规模投入建设的热潮下,冷静总结与思考更有利于明日的工作。揭示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筑创作中阶层制约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解析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创作的内在规律,并融入哲学、艺术等方面思想将其理论完善。(8)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中的硬、软传统与继承理论与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建设特色紧密结合,对高校校园人居环境硬质特色传承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探讨高校校园人居环境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实体、建筑空间、环境以及整体组群结构的传承方法;对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软质特色传承的研究,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软质特色中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低阶(重理的设计手法)、中阶(偏情的创作思想)、高阶(持道的价值观念)。(9)设计与认知共轭性,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可以引导公众的审美意识,而反过来,公众的审美的反馈,也是建筑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公众意愿的方向努力。设计实施与公众认知过程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二者具有多层次、互逆的系统性、动态性、对立性以及相互作用性,具有共轭性。

作者:查晓鸣 单位:四川省简阳市建筑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