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处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加、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致使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废料和建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会对四周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如何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是建筑行业能长远发展的基础,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明显的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保障,还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速度和效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环境污染;处理措施
0引言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飞快进步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现场分布在各个角落,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大量噪音、气体、灰尘等环境污染因素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严重,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施工的周期也在不断的增长,建筑中使用的大型施工设备在数量上和规格上都在增加,由此产生的噪音污染、尘土污染以及对周围土层结构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施工人员越来越多,生活垃圾也随着越来越多;建筑施工中所需求的物料不断增加,物料的堆放以此废弃物料的长期堆积给周围人们的日常出行带了极大的不方便等等。因此必须重视建筑施工对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筑施工单位要研究设计出有效的治理方案,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1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产生的尘土污染进行治理和防治
(1)房屋建筑施工现场需要使用固定的封闭的围栏,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尘土发扬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行人误入施工现场造成安全隐患[1]。
(2)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有洒水车定时进行洒水作业,以此降低灰尘度。
(3)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要采用路面硬化的措施从而降低物料运输产生的尘土污染,在设计车辆行驶路线的时候,要让车辆尽量通过硬化过的路径。
(4)对于水泥等小颗粒散装建筑施工材料尽量放入仓库,如果需要在室外堆放或需要进行运输,就要进行全面覆盖,以防止扬尘。
(5)对物料运输车辆要进行及时的清洗,防止对施工现场以外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裸露在外的土体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就要对其进行覆盖。
(7)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要定时定量的进行及时的处理,尽量使用集装箱进行吊装,必须设置专门的垃圾处理通道。
(8)严禁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垃圾焚烧,以避免有毒气体的产生和燃烧后的扬尘。
2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产生的噪音污染进行治理和防治
依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规定的在施工过程中噪声昼间(6:00-22:00)不得超过70dB(A),夜间(22:00-次日6:00)不得超过55dB(A)。房屋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噪音控制。
(1)大型施工设备是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噪音产生的主要源头,要想有效的降低噪音污染就要对其进行降噪音处理,要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避免因为设备故障产生巨大的噪音污染,这样还可以延长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效率,减少施工方对设备的资金投入[2]。
(2)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产生噪音的工程避免在夜间进行施工。
(3)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选择新型的经过降噪处理的施工材料。
(4)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积极的使用新的先进的施工技术,摒弃传统的产生大量噪音的施工技术。
(5)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积极的使用吸声、消声、隔声等降噪技术。
(6)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方必须制定符合法规规定的噪音排放标准的施工方案,严格规定施工时间和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以此达到降低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噪音污染的目的。
3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产生的水源污
染进行治理和防治房屋建筑施工中对水源的污染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可逆的破坏,是打乱自然生态平衡的主要方面,所以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必须进行水污染的防治和处理工作。
(1)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要远离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水源,避免施工污水污染周围居民用水的水源。当施工现场和居民用水水源距离很近的生活,施工单位要把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水排入沉淀池或隔油池进行污水隔离,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3]。
(2)施工中产生的泥水如果没有进行处理,不可直接排放到排水设施中,要对其进行处理、过滤、沉淀,然后才可以排放。
(3)房屋建筑过程施工中会使用到乙炔罐,针对乙炔罐使用产生的污水切忌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倾倒,必须把污水放置到指定的特殊容器中存放,然后在沉淀池里进行处理,以防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
(4)建筑工人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要集中处理,不能因为方便直接在施工现场随意倾倒和随处堆放。房屋建筑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以达到降低施工过程对水源污染的目的,要对施工产生的污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保证水质达到规定的标准。
4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进行治理和防治
(1)寻找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根源,在源头上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进行预防,这样既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可以降低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
(2)对固体废弃物要定点、分类合理的堆放,避免固体废弃物在堆放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有毒气体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
(3)要对固体废弃物进行仔细挑选,把可以继续使用的固体废弃物挑选出来单独堆放在施工中继续使用,这样既符合了绿色施工的要求,同时还可以降低施工单位的物料成本,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收益。
(4)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技术,避免因为施工不合理造成房屋建筑工程的拆除,以及避免大量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5)对于建筑工人产生的生活固体废弃物要建设专门的垃圾箱,通过市政垃圾处理部门进行统一的处理。
5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产生的光污染进行治理和防治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光污染的处理,现阶段的房屋建筑施工很少有人注意到光污染的存在。
(1)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房屋光源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然后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进行光污染的处理。
(2)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可以适当的选用智能型灯光,尤其是在夜间进行施工的时候要配备自动灯光控制系统,在施工安全的基础是进行灯光的美感设计。
(3)在光源的使用中要重视节能减排,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选择适合的灯源和灯光强度。
(4)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一定要确保建筑工人不会长时间的处在强光环境中,以免因为强光造成工人的视觉疲劳,这样会有效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5)房屋建筑施工单位要完善施工现场的照明系统,灯光的使用要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制定的标准,以此来最大程度降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光污染[4]。
6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中产生的能源消耗以及对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在全国总体能耗和总体环境污染中都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所以为了提高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必须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合理的制定和使用各项措施,从源头上降低房屋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在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同时在和谐统一中进行,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梁绍来.房屋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与处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2):112-116.
[2]苏华露.房屋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与处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1970-1970.
[3]谭芬芳.房屋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165(4):81+83.
[4]张棵材.房屋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的防治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12):182-183.
作者:张学峰 单位:日照技师学院
第二篇:乡村建筑环境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快速推进,让城市发展进程优先于乡村发展步伐,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差异大。文章从乡村建筑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点,通过对荆川村现存的传统建筑进行年代、质量,以及建筑风格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利用城乡规划技术与方法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与建议,以期为乡村建筑环境整治提升提供较为有效的参考实例。
关键词:乡村环境;建筑环境;荆川村
引言
2018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案》,乡村环境整治改善得到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其中,乡村建筑环境作为乡村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如何对乡村建筑环境进行改善提升更是成为了诸多学者以及前辈研究的方向。然而,在我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的过程当中,同时也产生和遗留了诸多的问题与困扰。在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的建设过程当中,大量的现代住宅建筑在乡村地区拔地而起,乡村环境得到巨大的改变。然而,与之相对应的乡村传统建筑却遭受着完全相反的对待,大量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乡村建筑被拆除,大量有着浓烈乡土情怀的传统建筑元素被破坏。同样,在许多有着“传统村落”之称的乡村和乡村旅游景区里面,并没有“传统建筑”,而是些为了在外形上形成与传统建筑相似的建筑面貌风格,新建的缺乏传统韵味的仿造建筑[1]。乡村规划建设中就如何新建房屋、在哪里新建房屋以及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环境有着较大篇幅的说明,但却忽略了对传统乡村建筑的保护,使得原有的乡村特色建筑风格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文章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现场踏勘,发现荆川村建筑环境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改善建筑环境的建议与措施,以期为实现荆川村的建筑环境改善提供助力。
1荆川村概况
荆川村位于渭南市富平县淡村镇,距离富平县11.5公里,淡村镇3.5公里,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即南韩组、南程组、东刘组、东村组、田家组、南权组。荆川村整体地势由南向北逐级降低,其高差约在50米范围内①。当前,荆川村内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72%的人口职业以“务农和打工相结合”为主,剩余28%的人口主要以务农为主[2](图1)。并且村内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村庄内中老年人口占据村庄内一半以上比重。荆川村内生态环境面貌保存较好,并拥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田园风光资源优势(图2),保存有较为明显的关中传统村落—聚落空间形态。荆川村建筑装饰风格独具特色,在墙面、梁柱、门窗等构件中以砖雕、木雕等形式进行装饰(图3),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3]。
2建筑环境问题
通过对荆川村的现场调研与踏勘,发现现存的传统建筑所占村庄内总建筑比重偏低,且建筑中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通过对建筑中问题的分类与整理,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的建筑问题。荆川村村中所修建建筑年代差异较大,自1949年以前至今不等,多数传统建筑的修建年代久远。与此同时,久远的建筑建造年代也造成了村庄内现存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隐患(图4)。通过对现状建筑进行分类,可将现存的建筑分为以下三类。
2.1建筑屋顶形式改变,传统格局风貌缺失
荆川村内建筑多为现代形式的农村建筑,对于具有关中风格的传统民数量保留较少。然而新建的现代农村建筑多为平屋顶建筑,少数使用关中地区传统的硬山坡屋顶,缺乏具有荆川独特的传统民居特色。随着现代建筑在乡村的不断修建,荆川村传统乡村社会的韵味正在关中地域内逐渐消失,传统的建筑肌理与格局风貌也正在走向消亡。
2.2建筑立面色彩转变,村庄环境协调减弱
荆川村现状建筑墙面中主要呈现为以下特征:灰顶、白瓷贴面为主;点缀红色元素于门、屋檐等处。尤其是在新建建筑中,此现象尤为明显。而传统的关中民居则是“穿靴戴帽”,即灰色屋顶、青色墙角,但随着时代变迁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荆川村内的建筑民居中的墙脚色彩也由青色转为红色。墙体细部色彩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庄内部人工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进而导致当今的村庄比之以前的村庄多了一份可见性。同时,却也造成了村庄的宜居属性的减弱以及邻里关系的减淡。
2.3建筑细部缺失,传统建筑韵律消失
关中民居的重点装饰主要位于入口门楼、檐部、壁面、马头墙、屋脊、门窗及室内装修等部位[4]。这些具有关中特色的重点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细部,如砖雕、匾额、下坎、门枕、窗户木雕、墙面浮雕、漏窗浮雕等建筑构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现代建筑思想的广泛传播,传统的建筑构件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随之而来的是模式化的现代建筑、相似的建筑外形、雷同的建筑装饰、类似的建筑风格等都是现代化建筑所具有的特点。在对荆川村的调研中,发现其现状建筑中除具有相当历史年代的传统建筑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建筑细部构件之外,新建的现代化农村建筑中对于建筑细部的建造正在减少甚至是缺失。并且在现存下来的传统建筑中,同样因为传统建造工艺的遗失,造成了许多传统建筑的建筑构件修复工作的难以进行。缺失了这些传统的建筑元素,同时也意味着如今村庄建筑的传统韵律的消失。
3建筑提升策略
3.1传统建筑
荆川村内的传统建筑保留情况较为复杂,既遗留有保存状况较好的完整的传统关中民居,也存在着只遗留有部分建筑构件的传统建筑。针对不同的建筑受损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1)建筑修缮:对荆川村传统建筑中房屋质量较好或外观造型较好的建筑,通过维修改善的规划手段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部分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重建,或利用村庄内空置闲散用地进行插建[5]。依据原有建筑结构进行修缮,保留原有建筑特色与村庄整体风格。(2)屋顶修复: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以及饱受风雨,荆川村传统住宅民居中的硬山式或单坡式屋顶也已经有所损毁,因此对损毁的屋顶进行修复或重建,不仅可以提升建筑质量,还可以恢复传统建筑风貌。(3)墙面修饰:关中地区地处平原,雨量少,地下水位低,土层厚土质塑性强,因此作为维护结构的墙体除采用砖墙外,很多住房用土坯或夯土墙[5]。土筑墙在关中地区的农村中更是广泛应用。荆川村传统住宅建筑主要以土坯或砖土结构为主,部分建筑采用青砖等砌筑墙体加固墙基,最终形成了以土黄色为主的整体建筑风貌。为了与传统建筑风貌在墙面形成协调统一,以及保证建筑质量,在对墙面进行加固的基础上,以灰白色和青灰色涂料作为墙面的主色调,同时用青砖瓷片加以装饰,协调墙面整体色彩,增强景观艺术性[6]。(4)门窗修缮:关中传统民居住宅门窗多为木质结构,为提高建筑质量和艺术风貌,将宅院入户门更换成墙垣门,并统一宅院内部的房门色彩和建筑材料,使建筑整体风格相互协调。
3.2现代住宅
荆川村新修的现代住宅建筑整体质量较好,建筑风貌以及建筑类型比较统一。从资源集约、经济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原则进行考虑,对其进行较小部位的细微调整,主要是对建筑的墙面以及门窗进行细微调整,从而调整现代建筑与传统民居建筑之间的协调性。(1)墙面改造:对于建筑立面质量较好,但墙面色彩与传统建筑立面主体色调不相协调的住宅,为使得村庄建筑风格达成统一,则主要是通过调整建筑立面材质和墙体色彩的方法达到统一的建筑风貌。而对于红砖砌筑而未经任何装饰的现代民居建筑,即主要通过用水泥找平后再粉刷灰白色涂料,用朱红瓷砖砌筑墙角。并且为保证整体建筑保持干净整齐的立面效果,将外露在墙体之外的雨水管道和电力电信线路作隐藏处理。(2)细部改换:对村内村民自行建造的风格杂乱的门窗、墙雕等建筑细部进行统一更换,将门窗统一更换成由朱红色粉刷的木头材质构建的门窗。对于现代建筑中的砖砌墙雕,则更换成具有荆川村特色的木制墙雕。同时,将住宅建筑中的其余建筑细部作同样的更换处理,使达到风格统一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荆川村现状建筑环境的调研与分析,可以得到目前荆川村中的乡村建筑细节部分的整治与改善仍缺乏有效的修复措施。“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对于现存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对现状的现代化民居建筑的改造,尚缺乏细节部位等方面的考虑。传统乡村建筑环境的重塑以及乡村建筑传统风格的回归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中较为缺乏的一环,然而乡村传统建筑却又是最能体现乡村传统意蕴的关键一环。文章以乡村建筑环境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荆川村内部遗存的传统建筑的修复和改善,以及对现状建筑细节部位的改造,为传统乡村建筑环境的营造提供更为明确、清晰、有效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作者:王思雨 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第三篇:社会环境变化对建筑形态影响
【摘要】四合院是我国住宅建筑形制的代表,历史悠久,其形态一直随社会环境而改变。以北京南锣鼓巷改造提升项目为例,研究其建筑形态受到社会变迁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过程,结合实地调查、测绘与文献查阅方式,探究社会环境变迁对人民生活需求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建筑形态变化,从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平衡、人民生活需求与建筑形态变化之间的演变过程出发,为南锣鼓巷片区提升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变迁;建筑形态;住宅;四合院
0引言
建筑反映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是决定建筑形态的主要因素。我国传统四合院受儒家思想、封建礼制、伦理教化和宗法制度等影响,处处体现传统的伦理礼制,尤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1元朝及明清时期的四合院建筑形态
1.1元朝时期
北京四合院呈院落布局和“工”字形平面,以南北各两排房屋为倒座与正房,东西各一排厢房形成围合。
1.2明清时期
北京四合院在继承元朝形制的基础上,取消“工”字形布局,以“正房为核心、外套院落”组合方式取而代之,南北中轴线布置倒座、垂花、正房和后罩房,沿轴对称排列厢房、耳房等,明确区分内外院,并由围墙、院门等限定空间。北京四合院由此形成一套成熟的规格形制。
2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四合院建筑形态
2.11840—1911年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掀起“西学东渐”洋务运动,以求改变落后与被动的政治局面,传统文明古国由此向现代化迈进,西方文化也逐渐流入中国。在不同文化理念碰撞、交融下,形成独特的“中西合璧”式文化,西方生活模式逐渐被接受,传统建筑形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变化的需求,故“中西”式四合院建筑风格逐渐形成。
2.21912—1948年
民国时期,驻守北京的高层官员和学者不少有留学背景,思想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购置四合院后,从外立面到内在功能进行“西化”,被京城百姓当作范本争相模仿。改造打破传统四合院原有的等级形制及模数限制,建筑显得随意、自然。同时,在生活设施方面,增加厨房、室内卫生间,明确生活功能用房,而传统的回廊式庭院、曲径通幽、山水相依的造园手法逐渐被西式几何图案景观布置手法取代。在此期间,战乱频繁、物资短缺,普通百姓生活水平较低,为满足生活需求开始加建并出租房屋,四合院租客越来越多,居民住房面积越来越少。20世纪30年代前后,北京房产租赁现象普遍,独门独户四合院的居住性质发生变化,在传统院落的基础上形成“多户聚居”的居住模式,更有不少专靠租房营生的人,被称“吃瓦片”。由于人口数量增长,家庭结构变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从而使其在物质上对居住功能需求产生极大变化,在精神需求上倾向于向西方文化学习,故新的建筑形态逐步形成(见表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四合院建筑形态
3.11949—196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人口增长明显,大量农村新工人“农转非”进入城市,发生人口迁移。人口压力攀升导致住房面积的需求大幅上升。由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提倡艰苦朴素,并未引起私搭乱建现象。随着新政策出台,旧政权时期的大量房产被没收,四合院住宅“由私改公”,实行“以租养房”和“充分利用”的方针。
3.21966-1977年
1966年,我国社会陷入混乱,建设停滞。该时期的中国,无论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受到重创,四合院住宅院落的垂花门、游廊、檐廊等被改建或拆除,内部除狭隘的交通空间外,几乎被搭建和加建的建筑占满,建筑模式面目全非,传统建筑空间形式难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惊中外,大量受灾群众涌入北京,人口数量急剧膨胀至历史最高点,中央号召“全民抗灾、救灾”,大量临时性“抗震棚”应运而生。同时,为解决住房紧缺问题,在民众中掀起私搭乱建的“自建房”热潮,某些临时建筑演变为“永久”性质。此类建筑造型简陋、无章无序、拥挤混乱、无政府统一规划设计,严重破坏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和院落规模形制。以南锣鼓巷福祥胡同15号院为例,据当地居民述说,福祥胡同9-17号院曾是连通大院,居民称为“金王家府”,为清朝时期朝廷掌管的金库。其中15号院1949年后曾被文工团所用,在20世纪60年代受损严重,出现多处私搭乱建,至今仍有不少加建之处(见图1)。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口数量与居住面积比例严重失衡,传统居住环境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由于居住面积过小,居民私有观念增强,前期的集体观念被取代,渴求更多私人空间,故不断加建扩建占据更多的四合院庭院。政府为应对人口膨胀,缓解“房荒”现象,推广“接、推、扩”的应急措施,允许四合院内住宅接长一点、推出一点、扩大一点。
41978年至今的四合院建筑形态
1978年以后,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迅速增长,北京四合院呈现极端的2种现象:①人口置换有经济实力的住户开始外迁,留下无力外迁的低收入人群,此时的四合院沦为低收入人群聚居地;②重新翻建部分在改革开放中先富之人购买旧四合院,怀着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重新翻建。新旧结合的建筑形式满足新时代新需求,呈现出与杂乱无章的北京四合院截然不同的建筑形式。以福祥胡同23号院与13号院为例,在改革开放前后,与23号院连通的外部曾改造为厂房和办公楼,而23号院内部为原厂长居住,随着家庭人口增多,生活需求增长,不断改建和加建,并出租部分房屋增加日常收入。与此不同,13号院于20世纪90年代形成二进四合院格局,后被现在的业主购买,由专业设计师进行设计改造,融合现代与传统建筑元素,呈现新旧融合的建筑形态(见图2,3)。
5结语
北京四合院建筑形态的发展与变化是历史进程的证明,随着社会环境变迁,人们生活需求、文化审美意识的变化,四合院建筑更新改造也从未停止,四合院衰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空间形态与不断变化的居住生活模式、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旧的空间形态不再适应新的生活需求。在社会变迁下,我们应尊重历史客观发展规律,遵循社会需求变化,以重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之间的平衡,满足居住主体的生活需求变化为原则,尝试引导和辅助居民自发性修建,从而达到规划与保护的目的,使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式得以延续。以南锣鼓巷福祥胡同的四合院建筑为例,基于社会变迁、居民群体结构变化以及生活需求变化等内因,反映北京四合院建筑形态的发展过程,以期为未来北京传统四合院的规划保护与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作者:林柏楠 忽文婷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