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环境中场所精神营造策略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环境中场所精神营造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环境中场所精神营造策略探析

摘要:场所精神是基地环境、建筑空间和整体氛围的统一体。文章以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为解析案例,剖析了基于环境的文化建筑的场所精神创作手法和策略。该案例从基地环境出发,将建筑和环境以及文脉进行有机融合。基于场所精神理论并结合设计实践,作者通过文章阐述并提出了将建筑、场地环境以及文脉相结合构建场所精神的文化建筑设计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地景;环境;场所精神

引言

场所理论源自于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创立的现象学,后由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运用于建筑领域,从而创立了场所理论。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现象》中对场所描述如下:“场所是关于环境的一个具体的表述。它不仅意味着抽象的地点,而且它是由具有材质、形状、质感和色彩的具体事物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的特性’,而这正是场所的本质。总之,场所是具有特性和氛围的。”[1]诺伯格·舒尔茨进一步阐述了“场所概念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它是关于环境的一个具体表述;二是‘空间’的含义,它是作为组成场所的元素在特定地点中的三维构成;三是‘特性’的含义,它是一种不可简约的整体氛围,是所有场所中最为丰富的本质”[2]。空间的概念是抽象的,而特性是相对较为具体的,它即指整体的氛围,也与具体的事物所组成的整体相关联。诺伯格·舒尔茨所描述的场所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2]。其所描述的场所包括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而场所的结构自然也就包含了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两种。对于自然场所,地面是重要的空间界定体,地面的起伏和延展性,场所中,“浪漫式”就是以一种幻想的、神秘的、非规矩的面貌呈现出来的场所。而“宇宙式”则是有明显的秩序性和很规矩的几何关系,这与“浪漫式”正好相反。“古典式”正好处于两种之间,是“浪漫式”与“宇宙式”的综合体。大多数的博览建筑场所,如果按照舒尔兹的场所理论,应该归属于“宇宙式”。李道增在其著作《环境行为学概论》中提到其对场所精神的理解,他认为“场所的物质环境、建筑与空间的形象、尺度,加上生趣盎然的活动,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事件,综合构成所谓的‘场所精神’,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形成经过浓缩的城市生活的动人意象”[5]。场所精神也和场所结构一样包含着“方位感”和“认同感”两大要素。场所由空间和其所特有的属性组成,人们在认识一个场所时可以通过自身的视觉、空间感受以及其他的一些心理活动,来认识场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和特性,最终能够理解到其所蕴含的场所精神。方向感是人对场所空间的感觉,而认同感是人对场所的特性的感知。两者之间存在辩证的联系,只有在方向感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认同感,人们才会产生对场所的归属感。对于文化建筑来说,我们不仅仅是认识场所的空间,更需要我们能够领悟到场所空间中所蕴涵的精神上的意义,也就是舒尔兹所提到的“场创造出明确的方向和空间,如自然中的平原草地、高山、峡谷、沙漠、丘陵等不同的地势都有自己特有的领域。在其所界定的空间中,水体、植物、土壤等都有不同的颜色、气味、形式等特性,再加上不同地域的光线和色彩都不一样,这都给空间带来了特性,共同谱写出各个自然场的“特性”。而对于人为场所,空间的围合情况,就很直接反映出空间的性质。“在场所结构中,‘空间’构成主要包含了‘集中’和‘围合’这两种方式,即以一个物体为中心,形成向心的空间;另一种是周围建筑或环境围合出中间的空间,形成了发散性的离心空间。正是由那些具有形状、大小、质感、色彩等的具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场所的特性,而这正是场所的本质。”[3]空间是场所的基础,当空间中的特性表现出来并被人所感知,场所的特性也就有了被人们所认知的意义。

1场所精神与建筑营造

“场所精神(GeniusLoci)是古罗马的一个概念。根据古罗马人的信仰,每一个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正是这种被称之为‘守护神灵’(GuaraianSpirit)的灵魂,赋予了人和场所的特性和本质”[4]。舒尔兹认为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都有其特定的精神,并将其分区“浪漫式”“宇宙式”“古典式”三种典型意义的场所。在人为所精神”,只有上升到这一层次,我们才能真正透彻理解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场所精神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正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场所精神由场地的物质环境、建筑空间的形象尺度以及其中的文脉或者说是历史文化背景所构成。环境、空间、和整体氛围成为了场所精神最为重要的三要素。在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这个案例中设计者试图将建筑结合环境塑造场所精神。

2.1历史文化背景

根据《史记》记载,大约5000年前,在涿鹿发生了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三个重要事件: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合符釜山。经过阪泉之战黄帝和炎帝结成同盟,再经过涿鹿之战蚩尤部落融入到炎帝、黄帝部落之中,最终三个部落在釜山结盟,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统的华夏民族,并在涿鹿县境内建立了中国早期的城池——黄帝城。涿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发源地之一,因此有“千古文明开涿鹿”之说。整个涿鹿县境内遗留了大量关于黄帝、炎帝、蚩尤的历史遗迹和传说,目前包括了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炎帝营、釜山、桥山等众多关于三祖文化的遗址。这是该案例的特色文化背景,或者说是文脉特征。

2.2场地的自然环境特性

场地的自然环境特性给场所精神的建造确立了基础。基地在河北省琢鹿县境内三祖文化园区内,园区现建有三祖堂、中华合符坛等关于三祖文化的场所。建筑基地濒临阪泉之战和琢鹿之战的古战场,北面轩辕湖,南望合符坛,东临三祖堂。周围场地平坦,一马平川,远处可见燕山和太行山余脉。基地南面还有一棵千年黄帝杨。基地周围环境优美,烟波浩渺,绿树成荫,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场地东面有一处千年古泉黄帝泉,传说为黄帝部落饮水之处,泉水流出注入基地北面的轩辕湖,一年四季湖水的水位有较大变化。基地附近的黄帝城陆续出土大量陶片和石器包括石斧、石环、石凿等。总体而言,基地不仅位置优越,而且具有浓厚的历史感,给打造一座历史文化主题的博物馆提供了先天条件。

2.3结合环境的设计策略

场地中这些极具特色的历史和环境元素,决定了场地的整体特性,因此应该考虑人工建筑怎样融入其中,共生共融,共同打造出统一的场所精神。对于历史背景方面,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展示的是几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的事迹和三祖的相关文化。建筑造型首先结合了历史文脉,建筑的总平面采用三角风车形构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代表黄帝、炎帝、蚩尤三祖。风车状的三边沿着地形边线,分别从三个方向向上延伸极具动感,模拟三祖带着各自的部族分别从三个方向驰骋而来,并在此征战;而三边沿着逆时针旋转围合出中间的正三角形中庭空间,寓意三个部落的汇聚和融合呼应了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和合符釜山的典故。玉猪龙为中国远古时期抽象的龙图腾形象,其形似圆环。建筑的正立面石材采用阴刻的玉猪龙图案,并雕刻篆体馆名。整体建筑采用动态的造型手法,赋予了建筑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仿佛在诉说一段历史。而对于场地环境特征的识别上,周围环境远山近水,气场独特,怎样在不破坏基地环境的基础上打造出和环境共融的建筑是设计者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者着重将建筑和地域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尝试将建筑隐入环境之中,化作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尽量减少建筑体量对环境的影响。地景式的造型手法无疑是处理建筑和环境关系的最优选项。设计者采用大开大合的造景手法,将建筑局部埋在地下,以降低建筑的整体高度,避免过于突兀。同时,建筑的体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切分。而将建筑整体切分成三个实体块,大大削减了建筑的体量感。三个建筑体犹如磐石从大地之中冲出地面,以俯冲动感之势,模拟三祖分别带领千军万马从各方奔驰而来,在此征战,汇聚交融,将地景和建筑寓意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第五立面和场地进行一体化处理的建筑屋面犹如从大地之中延伸出来,形成开放式的建筑第五立面,强化场所感。建筑的色彩为土黄色,和大地的颜色接近,而建筑的形体为斜坡式,与远处的山形接近,整栋建筑和周围环境有机结合,一气呵成,化作一体,形成大气磅礴的地景场所。建筑之外,场地景观也采用了地景式的造景手法,倾斜的草坡、自然延伸的斜坡、散落的石块共同营造了朴实自然的大地景观。景观和建筑形体的一体化处理,突显了场所精神。自然光影的融入,强化了场所氛围。三个实体块是主要的博览空间,三个体块之间采用玻璃连廊连接。三个体块围合的中庭空间名为合符庭,呼应了合符釜山的典故。中间有一圆形的合符桥,象征三个部落的融合。站在合符桥上,低头看到的是一层高的地下中庭空间,抬头仰望可以看到一个悬浮的环形吊灯。这个灯形如玉环,上面为三角形状的纹理,呼应建筑三角形的母题图案,犹如抽象过的龙鳞纹理,包括建筑主入口石头上雕刻的玉猪龙形logo都是龙文化雏形的表达,原始龙文化和三祖文化息息相关。中庭顶部天窗是三角形的钢构架,钢构架的疏密和深度控制着进入中庭的光线和阴影面积,也控制着中庭的氛围。立于中庭悬浮的合符桥上,当阳光通过三角形的玻璃桁架洒落在粗犷的石头墙面上和中庭空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5000年前,听到了三个部落征战的呐喊声,听到了中华一统华夏民族融合的欢呼声,听到了石器时代部落居民打凿石头的建造声,空间氛围被激活,场所精神蕴含其中。室内外场景交融也是设计者考虑的一个重点之一。整栋建筑有三个玻璃入口,分别对景黄帝城、合符坛、三祖祠。由于三个建筑体块间是通过桥廊连接,当游客通过连廊的时候,可以通过建筑体块之间的玻璃缝隙遥望对应的景观。对景手法的运用,激活了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的联系,让游客在游览建筑的时候能够在内部展览空间和外部景观空间中转换,达到移步换景的作用。从室内朝外观望,能够形成一幅连续的画面,犹如画框将不同的场景带入室内空间。此外,每一处对景都对应一处主题景观,使得建筑展厅的展览主题能够和对景的主题形成呼应。对景的运用能够主动引导游客的视线,将视觉焦点化作展览流线中的一部分。室内的玻璃幕墙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景窗,有横向的、有竖向的,有开阔的也有狭小的,景框的设置能够让游客从室内的不同角度观赏外景,给予参观者不同的画面感受和场所感受。在地域特性之外,更需强调建筑的文化特性,建筑的整体质感应该和文脉、场地环境特性一致。该案例的主题博物馆表达的是5000年前石器时代的事件和文化,因此建筑的造型和表面肌理理应反映出石器时代的气质特征和时代风貌,应该具有强烈的质感。远看建筑造型犹如三块冲出地面的历史巨石,粗犷神秘,吸引游客入内探索;近看建筑表面布置满经过人工打凿凹凸不平的石块,模拟巨石经历风吹雨打,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室内中庭负一层墙面布满了绒状黑色条纹石材,人工打凿的凹槽参差不齐,强调一种自然感和历史感。室外的景观护坡墙面采用廉价的钢板,经过酸洗和雨水冲刷放置数月后形成一种锈蚀的效果,呼应建筑立面粗犷的质感。从建筑体量到室内细节再到景观都采用古朴气质的质感,使室内外建筑的气场得到统一,强化了整体场所氛围。

3结语

场所精神理论是现象学运用于建筑领域发展而来,其对文化建筑创作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项目正是运用场所精神理论来进行设计的案例,其着重从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出发,采用叙事的建筑手法建形,采用环境结合的理念来筑场,并以粗犷的肌理和纵深的建筑空间来造势,构建场所精神和场所氛围。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诉说历史的丰碑,也不仅仅是一件雕塑感强烈的艺术品,更是一处表达家国情怀的精神家园。通过该案例,作者提出将建筑与场地环境和文脉相结合构建场所精神的文化建筑设计策略。

作者:盘育丹 叶青青 陈纵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