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木作营造文化在建筑环境中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木作营造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与文明的同时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具有维护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对传统建筑的木作营造文化和建筑环境设计的传承融合,挖掘传统木作营造的延续意义,以期为在当代环境设计中传承木作营造文化提供新思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体现着深邃的中国智慧,在木作营造文化中尤其体现出了精髓,彰显出了人文内涵。生活在都市“混凝土丛林”中的我们,如何从传统木作营造文化里汲取深刻的人文含义?如何从匠人遗留下来的智慧营造技艺中找到融合创新的设计灵感?如何将传统木作营造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环境设计?这些都是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传统木作营造文化思想
1“道法自然”的营造文化
木作营造文化在我国道文化中意蕴深远,其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不断积淀。其中“阴阳五行”等学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宗教情怀中的“盛木为怀”和哲学辩证思想观的“天人合一”,都表明“木”从初始就应用于建筑环境艺术之中。中国人所追求的建筑环境空间的适宜性和适度性,都在“道法自然”的思想中体现了出来。其中,“金、木、水、火、土”中“木”于林于树,取之自然归于自然,是万物生命之“根”。传统的木作营造建筑在整体布局形式中遵循左为东,在道文化中东方属木,而木主春顺则滋生万物,这体现了木的重要性。一般认为人为世间万物之灵,而建筑环境多为人居,所以需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原则,故而选用木材料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就极其自然合理了。“道法自然”的营造文化具有多层次含义:第一,从外观形态的表层含义到深层思想的本质内涵,二者的相互融合,使传统木作营造以独有的营造技艺和艺术审美存在于自然生态环境中,赋予木作营造特殊的历史文脉与传承意义,以类万物之情传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第二,探寻中华传统文化内寓精神,将传统文化的内核融于建筑环境之中,传统木作营造建筑文化才能以其独有的方式展现出艺术生态魅力与生态美学思想,传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第三,传统木作营造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不仅体现在实用功能上,更体现在建筑营造形式上,以自然之美规范建筑环境的营建经典《皇帝宅经》一书就体现了这种思想。总之,“道法自然”生态学完美契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哲学智慧将万物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只是自然界中微小的组成部分,因此,应遵循天地之道和共生关系。纵观传统建筑的聚落选址、规划布局、营造样式、装饰材料,它们无不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逻辑。
2“返璞归真”的辩证意识
“返璞归真”的思辨哲学在木作营造建筑中运用甚广,从而促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域性文化和建筑空间形式。首先,从复杂的历史文脉流域中寻找出的木材料,其“自然无为”的特性既表达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辨理论,又蕴含了传统人文情怀。木材料的运用在这种联系中体现出永恒动态的生命力和经久不衰的循环价值。其次,世间万物都讲究意象和意境,中国传统建筑是古人依托自然环境产生的功能性产物,木作营造建筑的整体布局、建造形制、营造技艺和构建手段的灵感都源自自然环境。现代建筑使用的新型建材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宜现代的发展,但是尽可能地使用自然建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延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返璞归真”的辩证意识在木作建筑运用中,既要做到顺应自然的“因地制宜”,又要考虑到在现代新式建筑中的实用性。中国传统建筑不仅具有功能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凝聚了民族记忆和文化传承性。
二、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木作营造
1“因地制宜”的环境营造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且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诞生了多种建筑营造形式。南有干栏式建筑、北有窑洞、藏羌有碉楼、苗族有吊脚楼、侗族有鼓楼、黎族有船型屋、汉族地区有合院式和天井式民居、客家则有土楼和围屋等地域建筑形式。虽也有个别建筑类型及形态比较接近的建筑,但由于历史文化和地方审美情趣以及工匠的习惯做法不同,或因地理和文化的关系,最终形成了不完全相同的建筑样式,但所有的传统建筑形式都是依据民族特性并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因地制宜”营建的。在建筑环境设计上,讲究因地制宜和因材施用,受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双重因素的复杂条件影响,合理的构造形式和精巧的工艺都体现了古代科技中古人的智慧和传统匠人的艺术审美情趣。如,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船型屋的营建形式就是这一说法的有利证明,黎族先民就地取材搭建民居建筑,船型屋因形似倒扣的船形而得名(图1、图2)。其建筑屋顶“倒扣”的半圆拱造型用茅草、木材、葵叶等天然材料编织搭建而成,由于海南气候炎热,并常常伴随台风侵袭,半圆弧的屋顶造型可有效引流雨水、助于排流,建筑的架空木制结构也有防湿、防瘴的作用。泥土、木材混制形成的墙面具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不仅拆建方便,自然销毁后也可回归于自然。“人本自然”思想在“木”营造建筑环境设计中主要体现为采用天然原生态的建筑材料。海南黎族船型屋的营造材料充分体现了木材料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船型屋属于典型的乡土建筑,其建筑外观、搭建营造技艺和材料都是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观念的体现。“因地制宜”的空间营造通常依据地势布局,力求将建筑空间和山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移步换景的效果。“因地制宜”的环境营造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且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诞生了多种建筑营造形式。南有干栏式建筑、北有窑洞、藏羌有碉楼、苗族有吊脚楼、侗族有鼓楼、黎族有船型屋、汉族地区有合院式和天井式民居、客家则有土楼和围屋等地域建筑形式。虽也有个别建筑类型及形态比较接近的建筑,但由于历史文化和地方审美情趣以及工匠的习惯做法不同,或因地理和文化的关系,最终形成了不完全相同的建筑样式,但所有的传统建筑形式都是依据民族特性并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因地制宜”营建的。在建筑环境设计上,讲究因地制宜和因材施用,受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双重因素的复杂条件影响,合理的构造形式和精巧的工艺都体现了古代科技中古人的智慧和传统匠人的艺术审美情趣。如,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船型屋的营建形式就是这一说法的有利证明,黎族先民就地取材搭建民居建筑,船型屋因形似倒扣的船形而得名(图1、图2)。其建筑屋顶“倒扣”的半圆拱造型用茅草、木材、葵叶等天然材料编织搭建而成,由于海南气候炎热,并常常伴随台风侵袭,半圆弧的屋顶造型可有效引流雨水、助于排流,建筑的架空木制结构也有防湿、防瘴的作用。泥土、木材混制形成的墙面具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不仅拆建方便,自然销毁后也可回归于自然。“人本自然”思想在“木”营造建筑环境设计中主要体现为采用天然原生态的建筑材料。海南黎族船型屋的营造材料充分体现了木材料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船型屋属于典型的乡土建筑,其建筑外观、搭建营造技艺和材料都是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观念的体现。“因地制宜”的空间营造通常依据地势布局,力求将建筑空间和山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移步换景的效果。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西方现代建筑的介入,以及传统营造技艺多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世代传授,中国传统木作建筑营造技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机械化适用的当下,建筑材料多采用人造合成的新型材料,人们每天面对的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感受不到自然生态的魅力。木作营造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将绿色原生态的材料运用到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为现代建筑材料增加人情味和温度,使其回归到自然质朴的表达状态,达到人与现代建筑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古人崇尚自然,木营造材料源于自然、体现自然,建造之后融于自然,最后回归于自然。因此,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材料相结合,以自然材料为基础,融合现代多元建筑形式,表现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生态和自然融合的理念是合理的追求。
2木作营造的装饰构件
自然的木材料经过匠人加工和雕琢形成了建筑构件,其中汇聚了人类智慧,赋予了建筑灵动性。无论建筑格局如何分布,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木”营造建筑的装饰构件都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进行布局营造,展现建筑艺术美和生命活力。此外,建筑雕刻技艺从技法和形态上展示出了传统木作营造建筑本身的艺术美感,也赋予了我国传统木作营造建筑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建筑自成体系,斗拱、榫卯、飞檐等构建形式既精细又复杂。中国古建筑从材料上看,以木结构为主,位于屋檐之下、柱子之上,纵横穿插的木块斗拱构件,极具东方建筑特色。其中榫卯作为一种连接方式,在构架设计与营造中有两点需注意:其一,需要根据构件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受力分析其结构关系;其二,为适应建筑的材质特性,构件的具体尺寸会随之产生细微的差距。《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的建筑标准规范用书,其中提及建筑尺度和比例,古建筑的重要特征便是遵循严谨合理的比例尺度关系,不仅是局部构造,建筑平面布局和立面比例也力求内在和谐,这是建筑保持统一风格的重要原则。其中,中国山西古代建筑具有“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类型齐全、形式优美”的特点,以木结构建筑为代表的古代建筑和相关营造技艺是山西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在山西古代木结构建筑中,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和应县木塔等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其中应县的佛宫寺木塔,其木作营造构建中斗拱相连、榫卯相接,不使用任何金属外接构件,是年代最久远的木塔建筑。总之,中国疆土辽阔,从北及南,不同民族和地域都曾采用木构件进行建筑营建。木构件作为木作建筑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功能性和装饰性都十分重要。
三、木作营造文化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传承融合
“新”与“旧”的融合统一从“旧”的传统建筑可以分析出木作营造文化的传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建筑外观形态、营造技艺、木材料。第一,在建筑外观形态上,从“营”(设计)和“造”(建造)的双重含义进行分析,其兼具艺术性、技术性和民族性。传承原生建筑样式,再生改造新的外观形式,不是破“旧”立“新”的完全推翻,而是“新”与“旧”的融合统一。如海南传统黎族民居建筑金字屋,传统屋顶造型为金字形,由檩条和藤条相互捆扎形成相交的网格状的骨架排列形式(图3)。相对应的新式应用是海南槟榔谷休憩车站等候区,其外观造型鲜明,在“旧”形式的基础上融入“新”形式,保留金字形屋顶形态,并叠加使其具有层次感,增加了灵活性和丰富度,保留“旧”的屋顶茅草覆盖形式和编织样式,巧妙地进行了“新”“旧”建筑形态的融合运用,在传承传统建筑形态的同时,也适应了现代设计发展的推陈出新,完成了“新”与“旧”的融合统一(图4)。第二,营造技艺。利用木材料和地方建筑材料相搭配,在构造形态上契合当地民族地域特色,技艺遵循传统营造技术。第三,木材料的运用。不仅表现在建筑外观形态上,更将木材料的自然属性和建筑肌理相融合,体现出了环境设计中的文化归属感和历史传承延续性。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探“新”“旧”设计融合的灵感,可以实现有效的融合创新,延续木作营造生命元素。随着“新”“旧”设计在创作中的集结,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多元化。2实现木作营造材料和现代材料的融合营造材料作为建筑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环境设计中视觉语言的体现,也是建筑营造的情感表达。木质材料无论是材料的自身属性,还是视觉呈现效果都是对传统营造建筑文化的艺术加成。现代建筑中对木质材料的运用从相对多元的角度进行功能和造型的创新融合。木材料有着独有的自然亲和力,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不可忽视。现代建筑材料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共生必然能创造出既有温度又科学合理的生活环境。如借用黎族传统民居建筑船型屋的半弧形屋顶样式,运用重复的设计手法进行层次叠加,保留原本的自然茅草和木材质,并加以新式的现代建筑材料,同时粉刷墙面,增加色彩丰富度的同时也自然过渡延续了自然原生材质的肌理感,形成了自然材料与现代材料相融合的建筑外立面(图5)。综上所述,在大力提倡建设生态环境的当下,木作营造建筑和木文化可以为城市人居环境、乡村环境建设提供更有利的借鉴点。传统木作营造材料和现代材料的融合,不仅能体现中国传统木作营造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也彰显出了现代设计的艺术特点,促进了当代环境设计顺应时代需求的发展进程。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合加深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融。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也应重视木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陈启仁,张纹韶.认识现代木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韩孟琪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