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连海洋大学的环境科学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连海洋大学的环境科学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连海洋大学的环境科学教学改革

摘要: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本文在对国内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大连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实例,围绕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从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科研创新等方面论述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环境科学;实践教学;改革教育

作为认知过程,必须体现实践的主体地位和核心导向作用,因为“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措施和保障,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环保产业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环境产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报告(2013版)》指出,2010年环保产业从业人员总量420万左右,预计2020年达到1690万。环保产业未来的人才需求缺口巨大,这使环境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变得更加迫切。因此,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寻求一种全新的模式,以适应对应用型环保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当前国内环境科学专业现状

环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3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但一些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许多共同的问题:实验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实践教学内容更新慢,认识实习目标不明确、形式单一,缺乏联合培养、联合指导毕业论文的渠道及机制,办学及实习经费不足等。基于对市场、人才需求背景及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树立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突出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教学体系,是新形势下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急迫要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如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提炼专业特色和准确专业定位,强化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本文提出如下改革措施。1.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掌握核心技能,突出海洋特色,提升能力训练笔者所在学院围绕环境科学专业对实践技能的基本要求,开设必要的实验、实习、设计类课程,突出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的优势,在技能培养中添加体现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内容,如海洋环境调查、海水水质分析、海岸生态调查与保护等,填补国内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在海洋保护领域涉猎内容偏少的不足。在此基础之上,学院开展能力拓展类实践内容,通过综合调研、科研实验、企业实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2.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向相互作用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实践课程体系以教学大纲为核心,主要完成各实验基本技能的学习,无论是实验、课程设计还是实习实训,教学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综合实验、能力拓展实验等,以兴趣为导向,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团队形式进行,可以自行选题,亦可选择导师给定题目开展实验,实验过程由选定的导师进行指导;由教师讲授、提问式的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向小组讨论、小组设计、同伴教学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独立设计、计算机教学的个体化教学方法及现场教学、实验室学习等实践的教学方法转变。3.实践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以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实现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科学综合性强、发展速度快,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受教育者长期、稳定、连续地获得不断更新的知识,从而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扩大环境科学教育的受众面,加快知识应用的节奏。课程实验围绕教学大纲为核心,主要完成各实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原有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课外、电话、邮件、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将是现代教学中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践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将逐渐由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为主向课外、电话、邮件、网络、校外指导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转变。

三、实施方案与研究方法

1.实验内容改革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课程实验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如仪器仪表的原理、测量方法、操作规范、数据分析等;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设计、故障排除等。对原有实验课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改变原有各实验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封闭的状态;研究各实验内容,综合设置,形成既具有各课程特点,又前后呼应、层次清晰的一套实验课程,使之目的性更强、安排更为科学合理,内容上更加体现环保实际。此外,增设综合实验与能力拓展实验,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优势,将海洋环境问题分析与监测融入综合实验及能力拓展实验中,形成由公共基础系列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能力拓展实验构成的具有鲜明海洋环境保护特色的实用、完整、开放的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体系。2.实习内容改革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完成环境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原有实践体系中实习环节由实地参观的认识实习及综合技能训练的教学实习组成,意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综合分析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学生深入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的机会,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设置毕业实习,并可将之与毕业环节相结合。学校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企业培养人才、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并提供优秀毕业生。企业利用自身的生产设备、场地、资金等优势,为学校提供生产实习基地,为科技合作提供资金支持,优先接纳学生就业,提供科学研究的生产试验条件,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的建设性意见。3.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毕业论文(设计)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环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可以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结合实际,以揭示有关环境规律、解决现有或潜在的环境问题,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和风险为目的。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所涉及的内容都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范围。选题时,学生要考虑知识结构、爱好和毕业去向,选题内容应与当前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逐步减少理论研究型题目,加大实际应用型题目。选题方式可通过开设讲座、文献调研或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热点问题,提倡学生自主选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毕业论文(设计)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可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对学生继续读研深造及直接就业可起到积极作用。毕业论文(设计)与学生创新课题或大型竞赛相结合,有利于端正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态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结合,针对已确定了工作去向或继续深造的部分学生,可将其毕业论文(设计)与今后发展方向相结合。4.科研创新改革环境科学专业以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为载体,强化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中体现环境科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开设创新训练的专门课程。创新训练要突出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综合提升,注意对学生在环境科学专业实验、通用设备和专用仪器操作、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经济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国际交流等方面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包括国家、省市、学校、院系的资助项目,以及科研团队和学生的自选项目等。5.实践教学改革目标通过以上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学校最终建立一套兼具海洋特色,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完整性、开放性的实验/实习教学体系,使之可以满足“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具备基本认知能力、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具备环境保护理论探索、环境监测、技术开发、政策设计、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的综合集成能力与应用能力,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类环境保护人才的能力要求”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号,2012

[2]徐轶群,熊慧欣,王子波,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下的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5

[3]刘惠君,夏会龙,马香娟,等.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途径探索[J].科教论坛,2011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2015.

作者:景霓 王栋 郑丽娜 魏海峰 张俊新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