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初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初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在《环境科学概论》现有教学方法体系中引入基于环境问题或事件的环境项目PCM(Project…Cycle…Management,…PCM)教学方法,驱动学生主动分析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环境问题的诱因和影响、完成解决该环境问题目标所需的手段,培养学生优化选择环境项目组件和环境项目设计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性、分析能力、设计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等,推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革新。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项目;项目周期管理

《环境科学概论》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先导必修课,在引导学生认识相关环境问题和掌握基本环境知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目前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以老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后作业和小组报告等辅助形式。虽然《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但是大部分学生参与方式属于被动的信息搜索与汇总[3];而且该课程的教学以给学生介绍环境问题为主的方式进行,鲜有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并给出粗略的解决方案。所以在《环境科学概论》现有教学方法中引入让学生讨论如何解决相关环境问题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探讨的设置

调整《环境科学概论》原有授课框架,添加实际环境问题或事件解决方案探讨部分。新添加部分可以设置在每一环境问题介绍完之后,比如水环境问题介绍完毕后,可以引入几个典型的实际水污染案例进行解决方案的分组探讨;也可以在所有类别的环境问题介绍完毕后,选取各个类别的典型案例进行分组探讨。内容设置完成后,我们基于什么样的方法开展解决方案的探讨呢?

二环境项目PCM教学法

我们为一个实际环境问题或事件建立一个环境项目,这个环境项目的作用就是如何可行高效的解决对应的环境问题。而项目周期管理(ProjectCycleManagement,PCM)方法能帮助解决环境项目的规划、管理与实施[4]。每小组学生针对一个环境问题建立一个环境项目,利用PCM方法来完成该环境问题的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分析、具体问题分析、目标分析和项目选择,然后基于项目设计矩阵(ProjectDesignMatrix,PDM)和业务计划进行项目的规划,最后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环境项目小组实施规则

分析阶段以卡片树方式进行实施,小组成员在一张卡片上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陈述,陈述要具体和精炼,要避免抽象和一般性的陈述。小组成员写完陈述后要进行讨论,一致认可的陈述卡片留下,期间不能询问卡片陈述的作者。

四环境项目PCM的详解分析

由于环境项目的实际时间跨度问题,在《环境科学概论》课堂上不引入业务计划和监督与评价阶段部分。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

为一个具体环境问题建立一个环境项目时,利益相关者分析作为初始分析需要获取哪些个人、组织、机构等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这个环境项目,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比如哪些是利益获得者,哪些受到负面的影响,哪些是决策者等,同时要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特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解决一个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保人士单独可以完成,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才可以解决。

(二)环境问题分析

环境问题分析以因果关系树(问题树)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诱因和影响分别以树根和树枝的方式进行设置。首先确认一个环境事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然后分析该核心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逐层递进完成因果关系树的设置。通过环境问题分析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和系统地了解一个环境事件的诱因和影响。

(三)目标分析

目标分析是为了阐明问题解决后所处的状态,以手段和目的树(目标树)方法进行分析。将因果关系树最底层的负面的陈述转变为正面的陈述,逐级向上推进。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如何筛选可实施的措施和手段完成可实现的环境目标。

(四)项目选择

环境项目选择要在目标树中找到可行和具有竞争力的项目组件,并将这些组件圈出。理清圈出组件的目标和实施方式,删除不可实现组件,最后依据筛选标准确定最后的项目组成。筛选标准通常包括资源可利用性、风险、时间、成本效益率、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等。这部分锻炼学生如何制定一个可实施的最优的环境项目。

(五)PDM

PDM以4×4矩阵来展示环境项目的框架和设计,详见图1.首先将目标树圈出部分按照层次依次转换到PDM矩阵第一列中。根据设置的先决条件、输入、重要的假定、验证办法和客观可证实的指标,以纵向逻辑Z型上升方式完成环境项目的总目标。这部分可使学生对一个项目的实施所需相关要素的逻辑组合有一个综合的认识。

五结束语

在现有《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框架体系基础上引入基于环境问题或事件的环境项目PCM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们参与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学生通过设计环境项目不仅可以对环境问题深入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如何解决该环境问题所需要的要素和方法流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艳,董彬.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学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23):57-58.

[2]岳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3):16-19.

[3]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陈海.“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56):57-59.

作者:杨巍 宋俊年 单位:吉林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