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广场景观环境设计与行为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广场景观环境设计与行为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广场景观环境设计与行为探究

摘要:以环境行为学为基础理论,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跟踪记录怀化市五溪文化广场在一天不同时段内,活动人群的数量、年龄、位置、活动方式的变化,分析广场不同空间环境与人的活动的关系,提出广场设计中值得关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广场;行为;活动

1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在园林城市建设等政策的指引下,城市广场修建之风盛行,但是各大城市广场的建设总是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本研究采用使用状况评价法(PostOccupancyEvaluation,POE)和五W法(when—who—where—why—what),在不同时段进行实地考察,以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形式,通过调查分析五溪广场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使用需求,研究影响广场使用的因素,对其建成后的广场使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2五溪广场简介

怀化市五溪文化广场位于怀化市城东,占地21.33hm2,其中水域面积4hm2,分为中心广场区、人工园区和自然生态园区3大主要部分,以中心广场区为中心,老年人活动区、儿童娱乐区、青年活动区和水上娱乐区,背倚民俗风情园和江南风情园7大功能区块。整体布局轴线分明,交通脉络清晰,通过五溪柱、五溪人物墙等人文景观的设计,展现湖光山色、五溪民族风情。

3行为研究

3.1行为活动与时段分析

人对空间有公共性、私密性、领域性等需求,行为特征的不同来自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扬•盖尔[1]将人的户外活动总结为强制性的必要性活动、个人的自发性活动、依赖他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3种形式,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带来了广场功能角色的变化。

3.2必要性活动

11∶00~12∶00和17∶00~18∶00的五溪广场人流较少,主要是穿过广场回家的上班族和上学族,此时广场主要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来往的需要,与广场的环境质量基本不产生直接联系。

3.3自发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极大程度受到广场景观环境的影响,如晒太阳的人们更愿意集中就坐于向阳的矮灌木旁,也更偏向于在阳光下的坐凳,夏季相反。这说明多样性的社会活动对环境质量有着极强的依赖性,良好的广场环境是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2]。

3.4社会性活动

6∶00~9∶00的人群主要以老年人群为主,青壮年人群为辅,老年人大多数为周边退休居民,在广场河畔晨练、打太极、运动健身、锻炼身体;青壮年大多利用周末与节假日晨跑锻炼等,周边居民在五溪广场的晨练活动和晚间活动已经发展为一种固定模式的社会性活动。

3.5行为特征分析

(1)抄近路:草坪和地势空旷的地方尤为突出,日常来往的人群都会选择走直线穿过草坪到达对面。(2)边缘效应:调查发现,广场的边缘地带,特别是不同功能区块的连接处,人群种类更多,活跃程度更高,人们驻足停留时间更长。处于广场边界地带的人群往往能够带动广场氛围,多样化的人群活动也远高于广场其他区域。(3)“人看人”:以广场坐凳使用频率为例,位于视线通透、有景可赏区域,并且有树木、建筑、矮墙等作为倚靠的坐凳,因其最大限度增加视野开阔性,营造空间的安全感,所以使用频率最高。(4)亲绿性和亲水性:广场人群在遮荫纳凉、休憩散步时,会潜意识地向有大片绿色植被和大片水域的方向走动,这在夏季尤为突出。

4总结思考

4.1尊重行为习惯,还原人性化场所

广场设计中,应尊重人们如边界效应、人看人等行为特征,结合地方人文要素和环境要素,为人群提供一个人性化的场所;也可以通过项目评审、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使用者对广场功能、空间的诉求并予以满足。

4.2塑造有活力的各类空间

公共空间和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共存的互动关系,空间类型越丰富,所承载的活动形式越丰富。如广场空间的边界与围合,在户外公共空间中,人们的行为特点更倾向于停留在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中,这样的空间既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感,又方便参加活动。

4.3兼顾日夜活动

受欢迎的广场不仅白天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各类活动,晚上也应该吸引人们的聚集,营造不一样的别样风情。

参考文献

[1](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许露.南京北极阁广场人的行为与环境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09(20)

作者:刘松 李陈贞 倪艳林 周小兰 单位: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