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市环境设计的转变与提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工业革命后,城市飞速发展,人类快速进入城市化时代。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遇到各种纷繁错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且已成为关键性因素。本文基于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生态失衡日趋严重的背景,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从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入手,生态美学的设计理念呼之欲出。在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在原则上、框架上、内涵上均有所改善,不仅注重城市各项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更加注重城市的人文精神传承,注重城市整体长久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美学;自然和谐;城市环境设计
一、生态美学观念概论
生态美学的观念是一种复合观念,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交叉。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科,而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其中包含深邃的哲学观念;但是,在二者之间却找到特殊的结合点,形成生态美学,力图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十分的宽泛,其并不仅限于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生态系统,而是涵盖了人类整体生态环境的研究。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生态美学的理念早已渗透到城市环境设计中。在中国古代传统城市设计中,生态理念早已经浸润其中,力图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中国古代城市在设计效果上,始终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如唐代长安城整齐划一的街道、建筑等规划,其影响远及日本。西方城市设计在经历工业革命经济的发展之后,开始反思城市设计,关心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生态学悄然进驻到城市设计理念中,在西方城市设计中生态关注悄然觉醒。因人类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及对审美情趣的要求,生态学与美学渐渐结合,并应用在西方城市设计、布局、规划等理念中。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西方城市设计的主旨。
为了更好地建造自己的生存家园,人类在城市设计中发挥所长,展现喜好。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乱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基于此,人们深刻意识到在城市设计中要注重生态秩序的稳定,生态美学理念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逐渐受到重视。
(一)突出人本原则
人本主义思想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在人本主义的指导下,要求人解放天性,积极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城市发展中,人类作为城市主人公的身份并不会有丝毫改变。城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地一直是适应人类生存。“人本”思想至始终是城市设计中的主旨,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规划依然如此。在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设计依然以为人服务为根本。普通大众的生活需求、利益得失成为城市设计、规划的根本之道。
(二)强调自然原则
在城市设计、规划中和人类无休止的索取过程中,自然界已经开始了对人类的惩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再次引起人类的审视。在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布局、规划纷纷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自然的作用,谋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实现自然的有序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友睦共处。在自然界面前,人类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微弱的。自然界始终是人类生存的馈赠者。在城市环境设计、规划中,自然界始终应该被纳入人类的考虑中。在城市环境设计、空间构造中,人文景观必不可少,但是自然景观更有其独特之处。人类决不能因噎废食,因追求人文景观,而破坏自然环境。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应实现在注重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力图把自然山水的意境融入到人文景观,促使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完美融合。
(三)关注生态原则
在生态系统恶化的演变过程中,人类自身的生存也遭受着威胁。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类过分强调以人为本,过分地开发自然界,乃至蔑视自然界的恶果。在生态美学的视角下,城市环境的设计、规划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注已成必然趋势,实现生态系统的有序良性循环是目标之一。城市环境设计中,以生态美学为指导,其关注生态原则就是说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科学的环境评估指导下,规划城市、发展城市,具体表现在:第一,城市规模上与生态发展相适应。不以破坏生态系统为前提,盲目地扩大城市规模。在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范围内,有计划的规划城市。第二,在城市布局上与生态格局相匹配。不以破坏生态格局为前提,盲目的规划城市景观。在生态格局完整、连续的前提下,有计划的利用城市空间,谋求城市环境设计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在城市环境设计中,依然能够欣赏到自然地绿水、青山、农田等。
三、城市环境设计框架的转变与提升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设计框架的构造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良好框架的运用能够促使城市环境设计的系统化,实现城市设计中稳定、可复制性的发展。从生态美学的视角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的框架逐渐成熟,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以全局观念为主,力图实现整体发展;第二,以人本为主,力图实现广泛参与;第三,以实际为主,严格管理各项行动。
(一)整体发展
优秀的城市环境设计,绝对离不开对城市空间设计的精准把握。因此,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空间设计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城市环境设计的关键。因重视局部空间、环境的利用,缺乏对区域间联系的思考,忽视整体布局的考量,致使整体发展的失调。在生态美学的指导下,城市的整体布局逐渐引起重视。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加强全局观念,力图实现整体协调发展。首先,在城市框架的构建中,开始出现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整体结构。据目前研究,此种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容忍城市生态环境的制约。除此外,对于广大居民来说,能够最大限度的亲近自然,缓解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带来的压力。第二,为了生态链接的良性循环,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在城市框架上出现网络化设计,运用网络模拟城市绿地、山体、水域等生态空间的布局。第三,对于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开始采取TOD模式与城市慢行系统的结合。
(二)广泛参与
在城市中,居住着各式各类的人群,这些人群在城市需求上不尽相同。从时间上来看,有些人群是短期居住,有些人群是长期居住;从距离上来看,有些人群居住在城市中心,有些人群居住在城市郊区;此外,由于财产状况的不同,有些人群需要精致的住房环境,有些人群仅仅需要有一席容身之所。因此,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兼顾不同利益团体的需求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从生态美学视角下分析,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框架中考虑因素之一。在实现城市环境生态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建构成熟的公众参与机制十分必要。从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环境的整体设计中,对城市居民的关注,做到以人为本是至关重要的。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不应仅局限于形式,而应该落实到实处,真正的聆听民众的需求与建议,做到急民所急,切实落实民众的需求。但是,此种需求的满足绝非是盲目性的。为了做到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应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培养生态素养,完善公民机制。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环境框架的科学性,更能加深城市环境框架的广度与深度。
(三)管理行动
城市环境设计是一张未来城市建设的蓝图。城市环境设计最终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城市环境设计离不开对城市管理的规划。因此,城市管理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占据一定比重。在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的具体效用逐渐引起重视。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对实际效果的关注,促使在行动管理方面各加严格。首先,城市整体环境设计的结果展现在城市环境设计项目库内。在城市设计项目库的管理上要更加的清理、层次分明,通过关联性强的不同的城市环境设计项目的结合,实现城市整体环境设计的良性循环,构造生态城市。其次,为了将城市环境设计蓝图变为现实,需建立正确的城市环境设计导则。通过抽象概括的城市环境导则,增强城市环境设计蓝图在实践中的有效性。整体而言,从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框架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落实到具体实处,减少未来城市环境设计实践中的阻碍因素。
四、城市环境设计内涵的转变与提升
在生态美学的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的内涵有所提升。生态美学追求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基本,力图符合人类的审美情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城市各项基本功能,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等实现功能性的良性发挥。除此外,历史建筑凝聚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要格外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城市建筑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结晶,代表了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集体智慧。在城市发展中,城市建筑随着时间的演变,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焕发新的光芒。因此,可以把城市建筑视作人类文明的容器。注重对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延续,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中,绝离不开对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这一课题。从生态学角度看,城市环境设计中,历史遗留建筑占据很大比例,影响对城市的整体环境设计;从美学角度看,历史建筑是几千年来人类审美观念与情趣的遗留,具有深层次的美学意义。因此,在生态美学的视角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刻不容缓,关系城市整体环境设计的全局。
(二)城市政治功能的发挥
在人类早期社会中,尤其是中国古代社会,城市的崛起大都是因其政治功能。城市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或者地方的政治中心,逐渐兴起、发展。在古代,尤其是中国,政治性城市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绝大的比例。因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城市逐渐延伸出其他主要的功能,如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军事功能。在古代,亦有以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军事功能崛起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不仅出现晚,发展慢,规模小,而且少之又少。其中,以军事功能崛起的城市为次,且多分布在边缘地区,远离国家政治活动中心,真正完整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在近现代社会中,由于城市发展的失衡,以及国家整体发展的规划,出现了一批在政治指导下兴起的城市,如中国上海浦东新区的崛起。整体来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政治功能不再是城市的主体功能,但是因政治原因崛起的城市依然占据着一定的比例。
(三)城市经济功能的发挥
在近现代以来,尤其工业革命的兴起后,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体的城市迅速崛起。在城市环境规划、空间设计中,以经济功能的最大发挥为前提。在注重城市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时,只注重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利益,长期利益。在生态美学的视角下,对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经济功能有所提升。在经济发展上注重循环经济,力图实现城市经济功能的长期良性发展。从本质上讲,倡导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的体现。循环经济与之前的线性经济有本质区别,其主旨依然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城市系统内的物质,但并非无节制的、无计划的利用。循环经济对城市物质的利用,一切均以实现各项物质的循环利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城市社会功能的发挥
社会功能一直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城市的兴建是为人民所服务。城市的主人公一直是居民,居民居住在社区内。社区的规划、布局成为城市环境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居民人数的增加,社区的规划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社区的规划中,居民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需求。在城市设计中,对于社区的设计,要兼顾各方需求与利益。此外,城市交通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城市中,人类是不断移动的、交往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成为城市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在城市环境设计中,不仅要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且要做到交通规划的美观,使交通干线在整体上展现出一定的美学要求。
五、结论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位居民的切身利益。在生态美学视角下,对城市环境的设计不再凸显某类人的需求,不再以某种功能为主,而应该着眼于人类的长期发展,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展现出人类的审美观念,表达出人类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美)理查德•瑞吉斯特著;王如松、于占杰译.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周岚.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代讯.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框架与发展前景.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程相占.论生态美学的美学观与研究对象——兼论李泽厚美学观及其美学模式的缺陷.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作者:罗坤明 董丽娜 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艺术传媒与计算机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