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文化重塑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乡村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在乡建热潮中乡村文化或多或少的在遗失或变味地重塑,文章基于环境设计专业视角,以西连岛村为例从地域文化保护、文化符号提炼、空间再造三个方面分析西连岛村文化重塑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西连岛;环境设计;文化重塑
乡村文化是一种源于乡村生活、不同于城市的一种文化,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章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中乡村文化缺失及不足的角度出发,分析西连岛乡村文化现状问题,针对西连岛乡村文化问题提出环境设计专业视角下乡村文化重塑路径,为乡村文化重塑专业介入提供参考。
(一)现状概述西连岛村面积约2平方千米,共1216户,居民3268人。乡村通过打造集滨海特色民宿、休闲捕捞、垂钓、海鲜美食、创意文化体验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渔家风情村。连岛村史馆是反映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全面展示了渔村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文化生活和民俗风情等内容,反映了连岛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2019年10月,西连岛村入选首批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为西连岛乡村文化塑造提供了相应支持条件。
(二)潜在问题村落“商业化”开发导致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西连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西连岛村民赢得相应商业机会,目前商业规范化管理欠佳。民宿空间尚无统一文化标识塑造,紫菜养殖及捕捞影响村容村貌,海鲜店存在拉客、宰客现象,存在以上潜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村庄区域划分及产业分布规划欠佳,多元商业形态、规范化管理不足使得乡村特色文化体现欠佳,虽具有特色但同质化严重,村民乡村文化意识及乡村文化塑造相对薄弱。
二、环境设计专业与乡村文化关系评述
(一)环境设计专业帮助乡村文化物态呈现乡村文化物态呈现及传递方式主要通过建筑、景观、公共小品及设施等,以上物质文化元素的传递相对直接明了,是乡村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可通过视觉、触觉直接捕获。大部分乡村物质文化元素未经过系统的设计与整合,呈现相对杂乱,统一性及整体性欠佳。环境设计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所涵盖内容是对乡村文化物态体现最好的诠释,本专业能够系统整合分析空间物质元素形成文化标识强、整体统一的空间环境,以上涉及的乡村物质文化载体是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科研研究方向上也是该专业主要研究点,环境设计专业介入乡村文化能够较好地将乡村文化通过其专长物态体现。
(二)乡村文化塑造需环境设计专业综合介入乡村文化塑造通过有形的物化元素及无形的精神文化传递,无形的精神文化语言需要通过有形的物化元素进行体现,将乡村的风俗习惯、乡民信仰、乡间道德伦理、当地特有的语言、艺术等通过设计语言汇总。物化元素的体现方式需要专项研究、综合设计,环境设计专业是介入物化元素有效传递文化内容的对口专业,所研究方向包含乡村建筑、景观、小品设施等,综合性及全面性较高。据乡村文化塑造内容及环境设计专业涵盖内容,乡村文化塑造需环境设计专业针对性介入。
西连岛村为滨海度假村,产业多元,乡村发展机遇较大,也极易造成乡村文化同质化及乡村特色化的两重极端现象。基于对西连岛乡村潜在乡村文化问题,从环境设计专业视角提出对乡村地域文化保护基础上的文化重塑,基于专业设计视角提出文化符号提炼重塑的乡村文化再造,基于空间文化动态变化现状提出空间再造的文化定格重塑。
(一)地域文化保护文化塑造的前提是基于原有文化的保护,可针对西连岛村进行整体调研分析,将现有文化进行分类汇总,将文化物质元素有效保护再造,非物质文化元素通过相关媒介载体进行间接保护传承。基于环境设计专业视角可将具有文化底蕴的物质元素进行保护基础上的再设计,增强其文化标识性。将非物质文化元素,如民间故事传说、民间艺术、乡规民约、风俗习惯、民俗节日等通过主题空间的形式进行物态宣传与保护,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
(二)文化符号提炼重塑每一个空间都有其特定文化符号,需要将文化符号提炼汇总,将符号放大化处理,增强其辨识度。西连岛村建筑特色相对明显能够提炼其相应符号,但在建筑应用的全面性及除建筑之外的空间形态中体现欠佳。在具体乡村文化重塑中可通过对西连岛村符号的提炼重塑,将符号应用于不同空间界面,包含建筑、景观、公共艺术小品及设施中,强调空间整体文化符号性,再塑空间可识别性,增强空间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
(三)空间再造乡村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动态变化,可通过空间再造的方法将相应物质文化元素进行空间定格。空间再造为文化交流学习及重塑提供空间支撑,是乡村文化内容的延展,能够反映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空间再造应体现其多功能性,有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室内外空间设计整合,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场所。多功能乡村公共配套空间再造应满足村民休闲、娱乐、阅读、交流的基本需求,丰富农民日常生活,活跃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此留住乡村文化,再寻乡愁,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谐发展。
四、结语
文化是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内质,文化引领农村风气,乡村文化重塑需要相关专业介入的同时还应注重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要在乡村强化伦理道德教育,重建乡村的基本社会制度。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经济扶持力度,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增强乡村居民对乡村的归属感。注重乡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注重乡村文化传承者的培养与教育。文章仅以环境设计专业的视角探析西连岛乡村文化重构路径,为西连岛乡村文化重塑中空间物质文化塑造提供思路,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供空间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潘力.“地方重塑”与美丽乡村建设[J].公共艺术,2013(4).
[2]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5).
[3]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4]刘翠.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04-20.
[5]赵淑清.再造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8(2).
作者:王芳龙 单位:江苏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