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设计心理学下的环境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设计心理学下的环境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艺术设计心理学下的环境设计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基本生活物质条件得到充足的保障。同时,物质保证也带来了不断增多的焦虑情绪和挑战,大环境下,面对紧张的高压工作与繁杂学习任务,人们开始越发关注内心精神世界的安置与宣泄。文章从设计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挖掘其在环境设计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环境设计;情感化

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

设计,指的是有目标、有规划的创造出满足人类情感或物质需求的过程。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它追求的不仅仅技术层次,也包含了艺术因素,设计浸透在人们生活中,为人的生活服务。设计心理学是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并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是将人们的思想、情感、意识思维进行归纳与总结,使其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随着科技与艺术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设计心理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开始使用。心理学重视和反映了人们的需求,所以不能被忽视,由于人类大脑的一些普遍原则,行为习惯,决定了人们对设计作何反应,并进行相互作用。马斯洛理论、奥卡姆剃刀原理、费兹定律、希克定律……这些耳熟能详的理论也是设计的好帮手,在设计中,心理学无处不在。心理学的原则和定律,对结合现实运用尤为重要,近些年在设计各方面都得以体现。它是一门边缘化的交叉性学科,无论在人的日常生活环境或是工作场所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设计更加注重借助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完善体验的目的。因此,作为一名设计师,更要加倍关注心理学原理,来创造优秀作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

2.1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

环境设计是一种复杂的实用设计学科,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建筑学、环境生态学、城市规划学、行为学等等。利用一定的原则或手法,对客观环境的整体空间进行艺术的划分和处理。它运用装饰布置、围合手段、布局摆放、光线照明等设计语言,以及小品、节点、植物等配置,使建筑物的内外空间满足应有的功能需求,并呈现出特定的风格达到营造特殊气氛的作用。空间环境是人们生活尺度与范围的无限延伸,一个整体的环境水平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人的感官体验、情感变化甚至是行为活动。因此,环境设计一直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定律。掌握人们的认知和情感变化对建立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极为重要,心理学在设计中必不可缺,表现人性化,贴近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2环境设计的心理学应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分析了人的基本需求后,提出了五大需求理论,也称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整体呈现金字塔形式。根据此理论研究探讨得出结论,环境设计使用需求可在各方面体现。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属于基础阶段,以经验为主。在设计中首先应保证有适宜人活动的充足光线及温湿度条件,在休闲场所合理的安置座椅供人休憩,景观小品应符合人体工程学。道路与植物布置要考虑其是否带来便捷与舒适,而不可过于拘泥表面形式美感。环境的周围应有明确清晰的指示与导向信息,它是给人提示的意符,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如何去做。即使身处陌生环境,也有足够的安全感。社交需求与尊重需求在设计中应重点分析,如广场、公园、休息厅等提供人们相互交往的空间需开放和愉悦的氛围,满足互动的需要。强调功能性的同时划出私密空间,使人自由支配个人领域,不受干扰。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求,即通过追求内心理想获得自我肯定,产生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情感的激发可利用某一物品或场景营造点缀,让人似曾相识,从而愿意片刻停留。它是对环境、回忆、和自我认知的肯定。当人看见在旅游过的景区购买的纪念工艺品会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照片也是这个原理。也许在这个景区拍摄的照片和购买的工艺品本身并不具备实用功能,当它勾起了人们的记忆和情感,便拥有了特殊的价值。在陌生空旷的场地若有提供人们休息的座椅、凉亭或以植物花卉半围合形成的安静空间,也会让人获得归属感,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样处理使得空间环境更加细腻,也值得进一步的品位与推敲。

3案例分析———以维普里市立图书馆设计为例

北欧风格主要围绕挪威、冰岛、瑞典、芬兰、丹麦五个国家展开,以其极富“人情味”的特点在功能主义基础上增添一抹崭新的色彩。在环境恶劣,资源也相对匮乏的背景下,返璞归真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始终贯穿在北欧设计的艺术语言中。以最具北欧设计情怀的阿尔瓦•阿尔托的维普里市立图书馆设计为例,由于芬兰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白天短,夜晚长,全年温度低。在设计中,建筑的墙体较厚,立面采用大面积玻璃窗,窗外美景尽收眼底,使人身心愉悦。阅览室利用顶部漏斗形天窗采光,保证自然光线的均匀漫射,灯光的温度还可以融化天窗顶上的积雪,确保采光的需要。其次配有辅助灯光,以备夜晚使用。灯光设备的巧妙运用使人们身处封闭的环境中,不仅能保证学习效率,心理也不会产生压抑、沉闷严肃等消极情绪,对人的心理感受形成最直接的作用。室内的装饰极其重视原木材料的合理使用,贴近自然,细致入微,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注。维普里市立图书馆是阿尔瓦•阿尔托将建筑设计成功拓展到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使得学习在人的心理上也成为享受,为北欧设计探寻出一条新的思考道路。如图1室内环境,图2建筑立面。

4结语

环境设计是以人的感受为主体的,以自然为基础的学科,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设计的综合应用中,应从人的认知、意识、行为倾向等方面作为主要把控手段,处理好感性思考与理性技术的互动平衡。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兼具心理需求,赋予人文关怀,优化设计,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改善生活品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03

[2]刘梦水.浅析北欧现代建筑设计之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J].建筑设计.2017.

[3]魏志芬,王玉洁.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

作者:杨艺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