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医疗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产生,医疗建筑与环境越来越受到使用者(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关注。本文从空间利用、采光通风、节能减排、绿植景观、导向标识这五个角度出发,探讨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的优缺点,并进行针对性分析,希望能给我国相似地区的医疗环境建设带来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医疗建筑;环境设计
0前言
新加坡国土面积为716.1平方公里(世界排名197名),总人口约547万人(世界排名114名),人口密度达到7615人/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3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有阳光就够了。”新加坡这座小城,利用阳光、风等上帝赐予的财富,通过环境设计的手段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始终在绿色节能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在新加坡这样一个人口密度高、资源短缺、幸福指数低的国家,凭借强烈的能源危机意识、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短时间内将其打造成绿色的“花园城市”,医疗保健体系达到亚洲第1名、全球第6名,[1]拥有8间公立医院,以及包括肿瘤、心脏、眼科、皮肤、脑科和口腔护理在内的6家专科医疗中心。其中邱德拔医院已经获得15个新加坡和国际的设计奖项,包括著名的新加坡总统设计年度大奖、新加坡建筑师设计奖和年度建筑奖;黄廷芳医院获得新加坡绿色建筑最高级别奖“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是新加坡最大的国立医院之一,拥有31个病区,900张床位。
1新加坡医院设计
新加坡位于北纬1°20′,具有持续炎热、潮湿的气候与丰富的年降雨量。年平均温度年平均值26.6°C(每月平均温度有1.1°C左右的温差,昼夜温差从23°C到34°C)。年平均相对湿度80.4%(最高值82%和最低值79%)。因为新加坡只有716.1平方公里大小的国土面积,气候条件在不同地区区别不大。新加坡还有两个轻微变化的季风季节:东北季风(11月至5月)和西南季风(5月至9月)。新加坡炎热和潮湿的气候决定了需要合并减少建筑热负荷等生物气候和被动策略的优化建设方向与合并遮阳篷保持自然通风热舒适的医疗环境。
1.1立体花园式——邱德拔医院
邱德拔医院的前身是亚历山大康复中心,在新加坡义顺地区的一个巨大的湖边。为保持其园林式康复空间的传统,拼接其独特的环境优势,英国RMJM建筑事务所萌生出营造“花园医院”的一个构思。让患者在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中,在医院与社区的融合中忘记他们是在接受治疗。为了达到这样一种融合的目标,邱德拔医院不设围墙,社区居民可以进入医院享用美食广场、商店、操场,甚至屋顶菜园,居民可以到医院锻炼,下课的学生可以到医院公共空间复习功课,让医院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全方位立体绿化覆盖到下沉庭院、花池、露台、阳台、屋顶花园,并且病房设有花台。大规模的下沉庭院中心舞台引入光和绿色植物;铝制的遮阳篷和轻型货架提供耐候性,同时庭院、屋顶花园和全高度玻璃承受慷慨的采光和通风。“花园中的医院,医院中的花园”就是市民给邱德拔医院的最高评价。自2010年项目竣工以来,新加坡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环境优美的邱德拔医院获得了病人86%的满意度。在1万1000多名受访病人与看护者中,邱德拔医院也是最多人愿意推荐的公共医院之一。
1.2建筑与景观的融合——黄廷芳医院
2015年6月30日正式投入服务的黄廷芳医院以及裕廊社区医院位于新加坡西部裕廊东地铁站旁,是一所拥有700个床位的综合医院,与毗邻的拥有400张床位的裕廊社区医院共同组成了裕廊医疗集团。医院临近地铁站,被商业建筑环绕,嘈杂的场地位置是黄廷芳医院最大的挑战。于是香港HOK与新加坡CPG集团决定采用由内而外的设计方法,以病人为中心。尽可能地多创建花园空间,尽可能在病人窗外景观上发挥创造性,尽量为病人及员工减轻来自道路和周边的购物商场的噪音。于是“让每一位患者都拥有一扇窗”的概念应运而生。每张病床都紧靠窗户,并且可以看到外面的绿色植物,这样的设计相信可以帮助病患更快的恢复健康,这也是在众多公立医院中唯一采用这一设计的医院。
1.3细节决定品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成立于1985年,是新加坡最大的国立医院之一。医院总体分三期建设,目前拥有1200多个床位。已投入运作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医疗中心就坐落在肯特岗地铁站上方。值得注意的是,国大医院与其他医院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精妙的细节化设计:医院入口连贯的雨棚系统在多雨的新加坡显得特别的重要。虽然空间并不“高大上”,但这个条形使大堂显得亲切、实用、舒服。卫生间的设计尤为自豪,室内外地坪是平的,方便人员行走而不会因此而摔倒,当然地面排水组织也非常合理和充分。
2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特点
通过对以上三家医院的针对性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的特点:紧凑的规划布局、严谨的建筑美学、完善的医疗工艺、先进的设计理念、多元的共享空间、生态的景观体系、高效的信息系统。在空间利用方面,邱德拔医院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来创造绿色医疗环境。它的每一层楼都布满了绿色,使人放松和振作。医院由三座大楼组成,围合着一层以及地下一层的下沉式庭院;黄庭芳医院独特的扇形楼面布局保证了医院的每个病人,无论住在哪种类型的病房,其床位前都有自己的、“面向花园”的“专属”窗户;国大医院入口连贯的雨棚系统以及架空层的利用对于炎热多雨的地区值得借鉴。在采光通风方面,邱德拔医院病房楼的朝向利于“捕捉”盛行的北风和东南风,使进入室内的风速达到至少0.6m/s,给病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温度,同时减少了60%的空调使用能耗;黄廷芳医院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分析日晒、遮阳、通风气流和比较风流动模拟病房。在节能减排方面,邱德拔医院在东、西两面安装了严格设计的外部遮阳篷,使用了高性能玻璃窗和最佳保温隔热的不透明外墙。在绿植景观方面,邱德拔医院建筑外立面的景观墙布满了使用滴管过滤系统的气生植物,形成室外卫生间的私密屏风,室外的浅水植物为生态池塘提供了主要的水循环过滤系统;黄廷芳医院开启“一床一窗且一花台”的模式,让病人参与到种植花草的过程中来,形成了健康的、阳光的活动氛围。在导向标识方面,邱德拔医院采用清晰、明快、醒目的指示标识;黄廷芳医院的门诊房间号的字特别大,而且有不同的颜色,确实方便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就诊;国大医院护士站与候诊区标识清晰、色彩鲜艳明快,而且用色彩标识食物的健康指数。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曾自豪地将新加坡的医院建设总结为,“在确保人人都享有必要的医疗照顾的同时,我们并没大量地耗费资源,也没有让病人等待过长时间。”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将有限资源无限利用、引领绿色建模新潮流的一个优秀典范。新加坡的医院传达给我们的启示不仅是对于传统医院定义的更新,也是对传统绿色建筑与景观的更新,这使我国医疗环境设计领域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与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对我国华南地区的借鉴意义更大、影响更为深远。医疗环境不仅仅起到一个治疗装置的作用,同时应该和现代医疗技术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那些人类本身就具备的“治愈力”,这一设计理念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崔磊,段建军,王玉嘉.对新加坡医疗保健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建筑技艺,2014.
[2]曹云.立体绿化为城市打开一片遐想空间[N].中国绿色时报,2014.
作者:戚芳妮 胡朝晖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