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设计研究论文(6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设计研究论文(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设计研究论文(6篇)

第一篇:高校寝室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创新思维研究

[内容摘要」高校的学生寝室不仅仅是同学们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更是学生消化巩固知识、探求理解知识的地方,它不但需要能给同学们带来舒适的环境,更是为了给同学们一个独立成长的“家”。学生寝室的基本功能包括睡眠、学习、贮藏、社交等。学生寝室既要满足学生的私密性、公共性要求,也要在狭小的数人共居的寝室内尽力创造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私密性的空间。利用人性化空间布局改造来重新定义高校寝室,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人性化;环境设计;寝室;空间

高校寝室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是在根据现有高校寝室内部结构和整体风格的创新和改造,是增添个性进人寝室文化。利用色彩、造型、结构形式的变化,设计出适合各个不同个体的寝室,更要将高校历史文化增添进寝室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装饰出各具风格的寝室。创新高校寝室则是指对一个高等院校寝室内部结构进行变化和改造,运用色彩、造型、形式的不同,使寝室空间更具合理性、美观性和舒适性,创造出具有归属感、舒适感、私密感、领域感的寝室环境。

一、高校寝室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一)国外寝室空间设计研究

哈佛大学的规划办公室在1964年曾提出他们的政策是“指导性的有组织的发展”。约瑟夫•赫德认为:“校园的建筑及其规划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的未来难以预计,我们对学校的想象应如同城市一样,它们的发展形成一部分与过去有关,同时又与未来有关。我们的大学永远不会完成……”事实上,西方开始在教育理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会得到关注,强调因材施教和教育方法上的灵活。那么,相应地在进行校园寝室的设计上就强调个性化的原则设计理念,设计者也就是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将得以发挥,但也要遵循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认可的范围内自由创作。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人性化的管理,既可以方便了学生,又方便了学校的管理,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在需要什么样的舍友方面,加拿大和美国的大学已先行一步。对于宿舍的安排,加拿大的大学一般都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只需根据你的承受能力和住宿要求来选择,比如需要多大的空间,需要什么样的室友。

(二)我国寝室空间设计研究

我国对于寝室设计的研究相较西方国家起步较晚,更是硬性地强调对称的统一。直到最近几年,寝室设计才慢慢地放宽。大学校园中,寝室生活以及寝室文化多少是会影响每个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所以寝室是否符合大学生心意,是否能拥有舒适的生活空间、开阔的学习空间、个性的休闲空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国内高校校园寝室环境建设应同于时代的发展,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需要。通过改造寝室内部环境的设计,改进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发展。学生寝室的环境应该是一个健康、富有情趣和美的寝室环境,并且将极大地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寝室不仅仅是要满足学生休息、学习的要求,更要能让学生开始独立生活,使得学生能够融人集体环境。而现在,建立一种“开放校园个性化寝室、多层次发展布局空间、形成良好互动”的寝室文化是我国各高校现在努力的方向。同时要以学生的行为规范、心理活动为参照考查,提供同学们一个完善、安全、舒适的寝室空间,供他们学习、交流、娱乐、休息。

二、高校寝室空间环境设计创新思路

学生寝室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其作用远远大于课堂教育。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德育培养等方面,更是在引导学生独立人格上产生重要作用。住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对来说都是很有规律的,根据清华大学做出的研究调查,学生每天在学生生活区活动的时间长达12一17小时。学生阶段是人生中最具有行动力的活跃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的学生对于求知是特别渴望的,而且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所以他们的生活具有多样集中的特点。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需要随时学习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习团结合作,独立自主处理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能力是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现代学生的生活中除了学习之外,能不能拥有良好的休息空间、娱乐的文体活动空间、社交空间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来说,学生寝室是学习的第二课堂。学生寝室设计的优劣足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既要给学生提供创造舒适方便的休息空间,又必须考虑集体公共空间的需求,努力创造出个性突出、功能完善、层次丰富的寝室室内环境。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使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剧增,促使各种形式和各种规模的高等院校不断涌现。进人21世纪,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学校寝室的设计一直属于在低层次的层面上徘徊。虽然近两年来有一些改进和创新,但是大多数新建学生寝室在规划时还是采取单一的行列式布局,缺乏人性化的亲切感。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高校寝室由福利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学生寝室已经由单纯的住宿形式转变为学习、生活、娱乐等复合型形式,就更需要校园寝室规划的功能性和灵活性,否定学校寝室固定的刻板式的对称模式进行规划设计,更提倡自由灵活的布局形式。寻求适合各个高校不同的校园寝室人性化空间,并提出一套比较系统、合理、完善、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三、人性化寝室的创新设计方案

根据高校校园寝室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发展需要,宿舍空间环境需要体现出更多的开放性,要考虑如何在设计理念中添加人性化设计意识,创造出能对同学们的精神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并具有开放、融合的积极态度为空间布局。此外,笔记本和网络技术在寝室中已非常普及。空间布局中,硬件设施如何与装饰品、陈列品合理布置并且体现在功能性上是要重点考虑的。在此基础上可以满足同学们对于各功能布局的和谐需求,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现有学院寝室的基础上,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对校园寝室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做出提升:

(一)结构变化的归属感需求

如今的高校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而对于他们来说,进人高校才刚刚开始学习如何过集体生活。他们从未离开过家长的庇护,所以身边的同学们成为以后几年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同学们需要在身边人中获取认同、找到归属感,并能与他们产生良好的人际互动氛围。这样有利于正常健康活动。而从高校的角度出发,是要培养具备人际交往和群体化生活能力的学生,让他们能更好地融人社会。学校的快速发展,尤其以高等院校寝室的发展模式,硬性的设备和设施使寝室缺少温馨的感觉,让学生少了归属感。因此要提出寝室内部空间结构的变更和自由变化的可能性,划分寝室为三大功能区域:生活区域、学习区域和休闲区域。通过结构的自由改造和改良,创造属于我们学生独具个性特色的空间生活区。从寝室内部来说,完全可以根据具体居住的人数和居住的不同标准来做出布局的分配,并不应该仅仅只是根据单一的人数确定床位。北方高校寝室也应该在地区分布差异上进行不同的功能划分,南方气候潮湿,北方干燥,在生活方式和空间上就不能一概而论,将南方和北方所需求的居住环境进行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合并,才能营造出最为合适的高校寝室。研究生的单人居住单元可以按照紧凑的平面布置,在提供了单人私密性居住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空间的利用率。例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学生宿舍,内部整洁,军事化的学生公寓管理,设施完善但是缺乏设计感,我们可以从小部件开始进行改造,将功能分区划分出来。每个学院根据专业的不同特色相应地改造不同的风格类型,充分在学校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个性化的人为改造。功能决定一个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节奏感,如何在小小的寝室空间发挥最完善的布局安排、改善空间是我们需要努力解决的重中之重。

(二)色彩运用的舒适感需求

由于投资限制,在目前国内的高校寝室的大环境下,寝室建设在保温与隔离和绿色材料等方面所采用的措施相当不足。这远远达不到室内装修的标准。在应对季节变化方面,会导致卫生环境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同学们的发展和身体健康。高校为了管理的便捷,还将开放的阳台与走廊空间封闭起来,这会导致整体空间在布局上阻碍了采光通光。而绿色植物等装饰物的缺乏使得整体环境空间单调、没有创造性与艺术感,体现不出个性化特色。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更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个性审美要求,大胆采用撞色、互补的色彩变化,结合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寝室室内软装饰品来增添寝室舒适感,考虑寝室成员的性格特点,设计符合个性需求的寝室主题。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性都是无与伦比的,当然每一位同学对于色彩的应用也是各有所爱,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属于他们自身舒适的空间。始终认为每一个同学都是自己生活的艺术家,能将他们的喜好融人居住环境,是为了更好地给大学生们提供自己愿意并且自己动手改造寝室的条件,定期举办寝室软装比赛,提升每位同学对于不同风格的鉴赏能力,更有助于南方和北方,不同性格的相互交融。

(三)文化增添的功能感需求

寝室空间环境创新改良设计在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寝室功能性需求的同时,提出增加学校的办学特色,将校园文化加人寝室生活,将专业理念融人寝室生活,将个性发展渗人寝室生活。一个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累积的结果。学生寝室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学校发展、以其特色为主要载体,努力建设成为安全完善、人文相宜、校园文化浓郁的学生寝室空间。人性化空间设计,是希望融合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性格爱好,并且在深人高校后对于本校文化和同学自身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而进行的文化创新。我们每个人希望在校园中留下的肯定不仅仅是曾在这里学习过四年,而是我曾经是这个学校的一分子,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之一,也是大学生高校寝室亲自动手参与设计的人之一。我们可以留下照片,留下记忆,为作为参与者而自豪。

四、结语

本文对高校宿舍区的现状进行了深人调查和分析,从切身为了营造更好的寝室空间布局环境和真正改良大学生寝室现状的立场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方法,希望能够切实从学生实际需求改进寝室布局、结合专业特色设计寝室主题、把校园文化融人寝室生活解决现在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够从学生自身出发来自己动手改造寝室,将学生寝室作为学生第二个家为目的,为高校寝室的人性化空间做出贡献。希望能对改善大学生寝室生活状况有所帮助,为创造校园文明寝室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岳海浅谈高校大学生宿舍的人性化管理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2

2孟凡森王志坤浅谈高校大学宿舍人性化管理教育教学论坛2014日

3宋笑梦浅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6

4刘洋现代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研究湖南大学2。。410

5吴昆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呈现江西建材20143

6李萌陈书琴高校学生寝室家具的人性化设计创意研究包装工程201311

7何炳泉人性化的居住空间—我国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42

作者:周晨洁 白蕊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第二篇:室内环境设计涂鸦艺术研究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艺术文化,涂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出现无疑对现代室内设计行业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涂鸦的发展趋势上入手,并逐渐将室内设计与涂鸦艺术结合起来,让涂鸦艺术融入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展现出涂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优点,手绘涂鸦装饰设计的运用可以让人们以多种观赏的角度去看待空间环境设计作品,墙面的单调与涂鸦丰富的造型与颜色,使整个空间环境的设计表现力更富有情感与节奏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材料的浪费,迎合了轻装修,重装饰的时代口号。在个人的情感表达上,由于涂鸦装饰的丰富,给屋主带来轻松愉悦之感,提升了屋主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室内设计;涂鸦艺术;个性化;多元化

室内环境是现代人对家概念的一个基体,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场所。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在功能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提升空间的装饰性,传承屋主的文化内涵。在此背景下,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呈现出了个性化的设计表现形式,其中涂鸦装饰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文化,以一种全新的设计表现形式进入了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并且成为了一种潮流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它,它的出现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室内涂鸦装饰以特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呼应了整体空间的美感,突破了原始装饰的羁绊,使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张力与节奏感,也体现了室内设计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时尚化。

一、涂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从西方来讲,20世纪50年代,在伦敦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开始推许波普艺术,他们主张艺术的价值不必是广泛适用的,不应过分注重功能价值,应多注重消费者需求。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经济萧条迫使波普艺术的时代结束,随着波普艺术时代的结束,涂鸦作为波普艺术的附带品,在美国等地相继流行起来。涂鸦风靡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及欧洲的柏林和巴黎等城市,这种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旅行者的行为上,在旅游的途径地,用便捷的气体色罐或者可着色物体,在墙上等地写上类似于“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纪念语。因此同时,20世纪60年代和美国本土连在一起的纽约最穷的街区布朗克斯里的黑人开始在墙上涂写歪七扭八的帮派符号,混同着猥亵的图案。逐渐地,几个有绘画天赋的人出于对简陋的帮派标签美感的质疑,开始自己设计新标签,此后,这些帮派符号变得好看起来。之后大面积出现了对政府,对理想怀有主观态度的偏激表述,引起官方的干涉,社会开始争议,开始对涂鸦的艺术产生了质疑。再后来,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帮派画家开始认识到,墙是世界上最廉价、最实用的画布,他们开始行动了。从此,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涂鸦”诞生了。柏林人在20世纪70年代有效利用了涂鸦艺术创造了柏林墙,使之成为有政治、文化和有艺术影响力的公共艺术。随着时代演变,涂鸦出现了多种形式,3D涂鸦、光影涂鸦等都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追捧。涂鸦的主题也不再像以前出现语言暴力等词汇,而是顺应时代,以和平语言与图案为主。涂鸦于20世纪末传入我国,起初只流行于艺术学院中,随着HIP-HOP热潮的涌入,涂鸦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开始出现在北京。最初的一批涂鸦者,在大拆大建的北京胡同里找到了自己宣泄的出口,年代斑驳的北京胡同墙面上与颜色强烈的涂鸦形成了鲜明的艺术对比。由于涂鸦强烈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而逐渐延伸到了广告艺术设计和各种视觉传达艺术中,渐渐也蔓延到了室内环境设计中。在现代社会压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个性化”、“时尚化”的元素运用室内环境设计中,手绘涂鸦顺势也成为了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装饰表达方式。

二、室内环境设计中常用的涂鸦元素与表现技法

涂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早在远古时期就出现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原始人以矿物颜料在墙上刻画来表述当时的事迹。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房子越来越多,自然环境慢慢与城市隔离,在物质需求达到饱和状态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精神层面增大了追求,向着心理与艺术文化范畴的方向推进。室内设计的手绘涂鸦装饰设计的运用可以让人们以多种观赏的角度去看待空间环境设计作品,使整个空间环境的设计表现力更富有情感与节奏感。从空间上来讲,居住设计的设计特点就是增加空间感,作为一寸土地一寸金的今天,居室的空间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空间就是居室的最大财富,而设计师也将顺应要求,在符合实用性的同时,可以用3D涂鸦的表现方式在二维平面上营造立体空间,让观者从视觉角度有延伸空间感的视觉幻象,并有置身其中,从而增大了空间感的同时,也不乏趣味性。这种涂鸦常常出现在空间狭小的屋内或者沙发背景墙上,除了可以扩展空间,还可以使人感觉整体氛围宏伟壮大。从整体风格来讲,涂鸦可以烘托室内的整体气氛,在室内的设计中活跃整体空间的视觉效果。最常见的是对藤蔓植物的描绘,除了可以柔化空间的氛围之外,还让整体空间更接近了大自然。而涂鸦在对LOFT装修风格点缀元素的采用上,多为比较个性与夸张的图案或者字母等。在酒吧或者咖啡吧之类的涂鸦上,多采用比较随性自由的表达方式,也会采用一些抽象的卡通图案等做装饰来烘托室内整体自由慵懒的氛围。不同装修风格会采用不同视感的涂鸦,来作为整体空间风格的升华,给空间增添了活力,增加了空间的节奏感。贴纸涂鸦又以一种新型的姿态出现在了设计师的手中,贴纸涂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墙体的破坏,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贴纸涂鸦并不能具象的表达事物,多以抽象,意象的形式存在。从个人情感来讲,涂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对事物感性的产物,每一件涂鸦作品表达的是画者对社会,理想,乃至个人的情感表达,因此也造就了涂鸦的多样性。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加入的涂鸦,一方面也是屋主个人的内心情感体现与呼应,从严格的心理学角度来说,涂鸦艺术独特的感性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屋主的心灵和感官带来舒适感和亲切感,从而达到心情愉悦的境界,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今涂鸦也开始向着多元素并存发展并慢慢成为潮流。风格的定义被模糊了,旧的风格被重新探索成新的风格,但并不繁琐,相反的是越发的简约。而室内设计带来的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与破坏,引起了关注,现代设计要求充分节约和利用室内空间、运用环保材料,以及创造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作为一种艺术文化,涂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出现无疑对现代室内设计行业有着深刻的意义。伴随着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诞生,有着时代烙印的涂鸦,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吸取现代的艺术养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与提高,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大过于物质的追求,各行的领域都推崇着多样性,涂鸦也就顺应时代钻到了各个行业里。而室内环境的设计与涂鸦的结合,无疑是给室内设计的装饰性注射了一剂兴奋剂,除了可以活跃空间整体气氛,增加空间的节奏感外,每一件涂鸦作品表达的是画者对社会,理想,乃至个人的情感表达,在迎合屋主内心的同时增加了屋主的心情愉悦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水平上,用涂鸦做装饰也节约了资源浪费,既环保又适用。

【参考文献】

[1]刘建一.涂鸦:世界街头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秦华.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墙绘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0

[3]李杜风.涂鸦艺术在城市环境中发展的思考[D].云南艺术学院,2011

[4]王瑞芸.涂鸦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李本正.街头艺术的新命运[J].北方美术,2006

[6]陈琦.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7]杜丙旭.从平面到空间:室内跨界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王受之.时尚时代[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作者:吕文娟 方雅楠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第三篇:室内环境设计中生态绿化设计研究

摘要: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与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居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设计作为规划人们居家生活、合理分配室内空间的工程艺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室内设计的构成中,除了应用时尚性与艺术性的造型元素以外,要想进一步表现出室内环境的丰富文化内涵,只有把家居艺术与绿化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营造出和谐的室内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绿色;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居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规划人们居家生活、合理分配室内空间的工程艺术,室内设计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而在整个室内设计中,有别于造型元素与形式规律等一系列设计理念,生态绿色化设计作为具体规划房屋结构、装饰房屋内部的实用手段,在应用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说,生态绿色室内设计令原本冰冷的水泥建筑成为了人们居家的温馨港湾,使人们获得回归自然的体验。和谐的生态绿色环境可以缓解人们身心的疲惫和工作压力,营造一种真正放松心情的氛围。

二、生态绿色对于室内设计的意义

当今社会,每一个工薪阶层对于住房都有着相当高的渴望与需求。然而,对于这一部分人群来说,购买住房仅仅是其生活开始的第一步,在此之后,室内设计、室内装潢等一系列的工作正等待着购买者去思考与完善。只是,面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目前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室内装潢上采用了尽量零装修的模式,将房屋整体的装修全下放给了使用者。这其中虽然存在有利于使用者的一面,但是同时也预示着整个房屋的室内空间需要使用者自己去构架与合理安排。不过,这同时为生态绿色设计带来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满足使用者的心理、情感需求。生态空间也被称为绿色空间,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营造绿色生态空间,有利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生态绿色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弥补室内原有空间的瑕疵与不足,尽可能地提高功能空间与灰空间的使用率与使用效果,在契合客户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地为客户开拓更多的使用空间。由此可见,生态绿色在整个室内空间设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室内设计服务于人的理念贯彻始终,令室内设计保持鲜明特色的同时也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

三、室内设计中生态绿色的营造重点

生态绿色理念的重要意义使其在整个室内设计中备受关注,下面笔者将就室内设计的生态绿色营造重点进行简述。在此之前,首先应注重的是室内设计中生态绿色需遵守的基本原则:一是要注重客户的需求,以原有房屋构造的缺陷为绿色营造的出发点;二是在审美观念上,达到各个空间的协调统一,不可太过突兀,也不可毫无新意。只要严格地遵守以上两点基本原则,室内设计的生态绿色的方向就可以被大体敲定,从而为更好地营造生态绿色,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绿色生态空间的发展呈现出重视人文元素的趋势。因此,生态绿色室内设计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功能布局。谈及室内环境,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室内环境的功能空间。这些功能空间主要承担了使用者休闲娱乐、休息放松的功能,甚至有些功能空间也是使用者的工作环境。因此在室内设计的生态绿色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对于此类功能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其在功能性上得到良好的展现,从而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其二,面积标准。室内空间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居住家庭的经济状况、人口情况、年龄性格,等等,具体情况来进行布局。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家庭,每人能够分配的空间就越小;相对地,兴趣爱好广泛、性格活跃度较高的家庭,其人均需要的活动空间较大。根据以上的不同因素,进行相应的安排布局,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其三,平面与立面的空间设计。将平面与立面空间进行融合设计,可以大大弥补原有空间安排与空间分配的不足,从而提高空间的使用率,提升灰空间质量。其四,绿色家装饰物安排。如植物、水景、绿色家具等绿色家装饰物的安排与使用,也是布局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可以说,好的设计布局,在家具的利用上可圈可点,可以大大提升绿色家装饰物除职能外的其他功能,从而提高绿色家装饰物的可用性,并且增加整个室内环境的变化性,提升室内环境的使用率。同时,光影材料的应用也是室内环境布局基础中的基础。一切生态绿色设计都是建立在材料的使用基础上的,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提升生态绿色的效果,从而提高室内设计的质量。

四、生态绿色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室内设计人文理念在功能布局中的体现

室内设计的人文理念是将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并应用在室内生态环境的布局中。图1是本次实例分析中功能布局的具体例子。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生态绿色重点都不是单一存在的,都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但是在整个主卧室的功能空间设计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其营造的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特征。屋内绿色植物的布置衬托出其布局上的简洁性,因此在房间的整体颜色布局中,选择了比较舒适、比较和谐的暖调暗色系为主题,来营造卧室内部安静惬意的环境,让木质色和植物在屋内成为室内布局的重要构成,避免影响卧室功能设计的整体性。可以说,在本次设计布局中,设计者抓住了房屋空间的功能性,给予了充分且合理的布局方案。

(二)生态理念的植入

生态理念需要在室内设计中获得合理的植入,例如在对室内面积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图2是关于面积标准的设计理念。通过构图可以看出,设计者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将家具的具体摆设方式囊括在了设计图纸之中。与此同时,还根据家庭成员中不同人的性格特点、爱好以及工作性质设计了不同的功能空间。最为显著的是,其考虑到使用者的工作或其他兴趣是否与绘画有关,因为绘画对于光线的讲究非常严格。只有在充足的自然光线里作画,创作者才能通过对色彩的合理感知,进而建构出更加完美、合理的色彩与构图,让绿色可以和室内的人文气息获得统一,进而创作出令其满意的经典画作。因此设计者在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后,将阳光比较充足、自然光线射入较好的房间作为画室来设计。

(三)美学价值的渗透

绿色设计的美学价值主要通过绿色的层次感和质地感来体现。图3的设计图是设计者对室内进行的平面设计。通过图纸可以看出,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平面原有的元素非常单调,即使加上色彩也不能完全地改变其单调的本质。因此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加入了传统的中式室内设计理念,并且在墙壁上增加墙体彩绘,再通过灯光的渲染与烘托,使整个设计变得丰富而具有多样性。这样不但可以舒缓使用者的视觉神经,同时,在房屋的整体布局中也可以起到相当良好的效果,为整个房屋审美风格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地域性文化特色和时尚元素的完美融入

自然生态环境都为设计都带来了丰富的元素、灵感。地域的文化特点以及现代时尚元素也可以引入到绿色生态室内设计中。例如图4设计者就把我国江南的地域文化特点引入到了室内设计中,由此可以看出,绿色家饰物做为整个空间设计布局的重要元素,其在空间规划与空间构架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其将原本单调的客厅打造成了气派而充满韵味的知性空间,并且通过合理的安排使整个房间内设充满了情调与韵味。可以说,绿色家装饰物如植物、绿色家具等的选择与布设完美地体现了设计者的审美品位,也体现了整个设计的丰富内涵。另外,在原本单色系的木质家具之中,设计者选择了符合中国江南水乡风格的小桥流水作为单调色彩的“调味剂”,其绿色盆栽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不但不会破坏房间的整体风格,还为房屋“内设”增添了一抹靓丽色彩。通过图5可以看出,采用绿色生态小盆景,结合良好的光影效果,配合恰当的地面材质,可以在整个室内设计布局上,形成完美的统一空间,并且调动起了各个元素组件,在整个室内环境中营造了相当良好的气氛。可以说,光影搭配与材料的选择,将整个室内设计布局发挥到了极致,打造了完美的居家空间,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图5的设计者结合了房间内部其他元素的整体特点,运用了棕色木质地板与暖调色系灯光,营造了古朴典雅的居家环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室内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绿色理念,可以大大改善室内环境,为居住者打造安逸、舒适的居家环境。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都市中,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令其身心俱疲。因此,打造一个温馨的居家港湾,令其可以更安心更随性地生活,是每个室内设计师都应遵守的原则。只有认真聆听用户的声音,合理应用生态绿色设计理念,寻找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室内设计方案,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傅.脉络立场视野与实验——以建筑教育为基础的室内设计教学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2]刘少帅.室内设计四年制本科专业基础教学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3]罗燕.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4]林燕.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4.

[5]刘传志.形态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6]许多姿.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7]张青萍.解读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8]董赤.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王磊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第四篇: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现代医院建筑和医疗环境的要求也逐渐变多,医疗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设计体系,“现代医院”的设计概念随之产生。现代化的医院建筑不仅要体现人性化、舒适性、功能化的特点,而且还要与先进的医疗技术、高水平的医疗环境卫生相匹配,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关键词:现代医院;医院建筑设计;医疗环境

在我国的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各类建筑也逐渐向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于一身的设计方向发展。医院是抵抗疾病、维护身体健康等与人的生老病死有着密切关系的场所,其建筑及医疗环境的优劣自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基于此,从现代医院建筑和医疗环境两方面的设计做出了浅要的分析,对现代医院的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由于以往的医疗水平并未对医院建筑功能提出相应的要求,所以医院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未形成独立的设计体系。自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医学日益成功地将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患者疾病的诊疗及治疗的过程当中,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医院建筑提出了全面而又系统的要求,进而促使医疗设计体系自成一体,“现代医院”的设计理念随着产生。

1.1现代医院的建筑布局设计

从现代医院的发展情况上来看,医院的专业分科逐渐精细化,学科综合性也越来越强,医疗设施及医疗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化,强调对病人的综合性治疗,这就要求不仅要从生物学角度还要在心理学及建筑、医疗环境等各方面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与康复条件,促进了现代医院建设设计灵活性、适应性特点的发展。现代医院的建筑布局设计可以采取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的设计模式,门诊部和医技科室以多水平方向铺设,采取低层密集布局方式,进而可以使得门诊部患者可以迅速的离散,减少交叉干扰;医技科室可设置于低层,来满足医院空间、流线、改建或扩建等方面的要求;住院部因为护理单元定型,所以多采取单元重叠的设计方法,向多层或高层发展,进而为绿化用地留出多余的空地。另外,从我国以往的医院建筑设计中所采取的混合式布局,即门诊部、住院部、医技部三个部分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形式,对我国现代医院的建筑设计仍有着借鉴意义。这种形式的设计既方便各部门的改建、扩建工作,又有利于建筑结构组织的采光和通风,自然就可以在建筑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

1.2现代医院建筑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医院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服务性原则,对患者健康的保证作为第一发展要求。患者进入医院后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其对医院的信任程度,信任程度的高低间接地对医院的形象产生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医院接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患者队伍的日趋扩大使现代医院服务功能越来越细分化,在建筑设计上也有了一定的要求。首先建筑设计的功能化要明显,对医院行政部、住院部及治疗部等进行明显的区分,让病人到医院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迅速定位到所要咨询的方向;其次,由于现代医院常设置在人口稠密的市区内,交通拥堵。所以医院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留有方便的交通环境。一方面可在医院内设立地下停车场,满足患者停车需求;另一方面,开辟一条紧急的救护通道,以便及时的对遭遇安全危险的患者进行诊治。最后,医院建筑内部的设计也要体现以服务患者为本的原则,如设立扶梯、多部电梯等满足走路不方便的患者,在医院大厅或接待室安装多个舒适的座椅,为等待就诊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等。

2现代医院医疗环境的设计

医院建筑设计其中也包含对医疗环境的设计,因为良好的医院室内外环境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情,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进而对病人的早日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对医疗环境的设计对现代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1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当前医院建筑内空间整体用白色背景做铺设,可能会让患者联想到死亡。所以为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室内医疗环境,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所以在医院建筑内部的色彩运用方面也有所创新和改进。例如门诊部可使用冷色点的颜色,进而缓解人多嘈杂的医院内部环境,让患者心情稳定、平静;在医院走廊、楼梯间缺少光线的情况下,可利用暖色使之有“阳光感”,让患者感到亲切、舒适;手术室内,墙面和顶棚等可采用与红色血液为互补的绿色作为背景,减少病人手术前的紧张感,使患者更为放松;在病室可采用不太明亮的单色调,为患者打造一个安静休息的氛围……现代医院建筑内环境的设计不需要复杂的工程与技术,也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却可以对医院环境所成的气氛,进而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带其影响作用,所以医院建筑环境设计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2.2建筑室外环境设计

现代医院的医疗建筑逐渐走向庭园化建设路线,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向往自然的本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在门诊部分设立庭园,把它作为室内候诊空间的延续,能够有效缓解室内拥挤嘈杂的状况,进而改变封闭环境下给人带去的沉闷、枯燥、忧郁的心理状态。住院患者可以在庭院中散步、做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因为绿色本身就能够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给人耳目一新的作用,所以患者在庭院内的活动可以使其从沉闷的医疗设备环境内走出来,来感染室外环境的鸟语花香,自然就能放松,进而苦闷、紧张、害怕的心理情绪就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缓解了。

2.3卫生环境的设计

由于现代医院容量大,加之其设置在人口稠密的市区,所以患者数量较大,也由此加大了医院卫生环境的管理难度。基于此,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时要注意对卫生环境的设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环境。因为病人常是细菌或病毒的携带者,患者人流量大,他们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或在接触医院空气中的医疗污物、尘埃等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所以解决交叉感染问题是医院的一个重要任务。第一,医院建筑环境布局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不同科室的交叉,采取多尽端的组织结构形成庭院式的布局,严格避免科室线路的互相穿越,进而减少不同类型患者间的接触。第二,要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医院内预防空气传染的有效措施是要进行定期的空气消毒工作,其中注意室内环境的通风也是减少空间细菌和病毒的有效办法。由于我国在长期内还不能组织大面积的人工净化空气的设施,所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自然通风的功能,促使空气对流、强化空气交换仍是一种既经济化、又具有可行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患者较为稠密的候诊区间,建筑设计上要尽量财务外廊或单元式的候诊形式、促进空气的对流。建筑医疗环境设计要尽量注意南北走向,加强建筑内的通风、采光情况。

3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是为医疗事业服务,规模庞大的动态发展变化的组织机构,而医院的建筑必须与其相适应,根据医疗行业的变化发展趋势不断做出调整。现代医院建筑和医疗环境设计结合医院发展的整体发展要求,并根据“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服务患者”的设计理念进行全方面的统筹规划,进而使医院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维昭.在限制下寻求突破—深圳市妇儿医院妇产科住院大楼建筑设计.城市建筑[J].2005(9):49-50.

[2]刘国祥.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和系统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4,11(1):25-27.

[3]匡莉.医院成本决策中若干重要的成本概念及其实例分析[J].现代院,2004(4).

[4]李亚,黄锡璆.现代医院建筑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03).

[5]王昌焘.中国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新趋势[J].建筑学报,2003(7).

[6]郑磊,陈文峰.浅析现代医院病房楼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外建筑,2012(06).

作者:郭丽莉 单位: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第五篇:建筑光环境设计中Radiance应用

摘要:对建筑光环境分析软件Radiance进行介绍,从Radiance软件的原理、算法和应用进行论述,介绍了Radiance软件在建筑光环境设计和采光评估的应用,推动Radiance软件在国内建筑光环境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Radiance;建筑光环境;采光评价

0前言

随着对碳排放、全球变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关注,天然光作为支持人类活动和身体健康的绿色光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筑环境中利用天然光,不仅仅是利用可持续能源保护环境、节约有限资源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创造健康、有效地工作和居住空间的考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中,建筑光环境设计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建筑设计师的重视和关注。由于受到太阳和天空两个“光源”与建筑的造型和物理性能,室外的环境和室内条件的相互影响,在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精确设计和评估建筑天然光环境质量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设计师仅凭经验或传统的计算方法,既花费大量的时间,又很难做到精确的定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建筑光环境设计和研究领域,传统的计算尺、计算图表等手工计算方法已退出,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采光模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绝对的主流。建筑软件的采光模拟应用,主要在几个方面:(1)建筑采光系统(窗户、多层玻璃、玻璃幕墙、百叶窗帘等)的光学性能分析模拟;(2)对建筑采光性能的评估和采光指标的计算;(3)对建筑天然光环境的仿真模拟,对比不同建筑方案采光设计的优劣;(4)采光和照明能耗的计算,用于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领域。

1Radiance软件

目前,国际上可以进行建筑采光分析的软件有几十种,这些软件的应用对象、计算方法和适用性各不相同,如Radiance、AGi32、Daysim、Ecotect、SkyVison、Velux、EnergyPlus、3DMAXDe-sign2012、Dialux、Adeline、VE、ESP-r、Relux、Lightscape等软件。众多软件中,Radiance软件是最早、最权威的建筑采光模拟软件。2004年,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针对建筑采光领域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网上调研表明,超过50%的人选用Radi-ance为计算核心程序的软件[1]。在建筑光环境研究的前沿领域,Radiance更是独一无二,国际上建筑光环境模拟研究的相关论文,80%以上是基于Radiance完成的。Radiance软件主要在UNIX或Linux系统运行,采用命令行输入,没有简单方便的操作界面,因此在国内,运用Radiance软件进行建筑采光模拟的人员很少。文中介绍Radiance软件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希望更多的国内建筑光环境设计人员和研究学者了解和应用Radiance软件。Radiance是GregWard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LawrenveBerkeleyNationalLabora-tory)开发的光环境模拟软件,采用反光线追踪算法,是当前国际上权威的光环境分析工具。目前版本有De-sktopRadiance(Windows系统下,2002年停止更新),基于Linux系统或macos(苹果操作系统)下的Radiance4.2版。主要介绍Linux系统下Radiance软件的应用。

1.1算法

Radiance软件是基于辐照度缓存技术,采用蒙特卡洛采样和反光线追踪算法,实现对物理真实环境的模拟。反光线追踪算法有别于传统由光源追至计算点的算法,先确定计算点,由计算点向光源进行反向光线追踪,在有限次数的反射追踪后,遇到光源就进行计算,没有遇到就归零,实际只计算可见点的辐亮度,无需计算不可见点,可大幅降低计算量[2]。采用的辐照度缓存技术,对间接照明的计算点进行全面计算,然后在表面上对计算的结果进行缓存和插值,可以调整计算点的密度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可大幅提高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1.2软件架构

目前,Radiance版本是Radiance4.2,有50多个命令模块。由于Radiance软件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其各个模块可直接运行,数据可以在模块间自由调用,如图1所示。

1.3天空生成

天空生成是建筑采光模拟最为重要的环节,Radi-ance提供了gensky和gendaylit两种天空生成程序模块,gensky依据CIE标准天空模型生成天空亮度分布,gendaylit依据Perez全气候天空模型生成matlab等软件,对计算的照度或亮度值生成图表,或天空亮度分布。Gensky命令通过源文件中的函数skybright.cal来定义天空亮度分布,skybright.cal采用CIE标准天空模型公式,可以生成四种天空亮度分布,包括了CIE全晴天、CIE全阴天、CIE均匀天空和部分有云天空。Gendaylit命令依据Perez全气候天空模型生成天空亮度分布,包括了全阴天到晴天的所有天空情况。

2软件计算

2.1数据计算

建筑采光的模拟往往涉及到采光评价指标(采光系数、照度、亮度)的计算,建筑采光评价是通过对采光数据的分析实现的。Radiance软件通过rtrace命令模块,计算建筑采光数据。rtrace命令对八叉树文件(octree)进行计算.rtrace模拟计算的难点在于计算网格的确定,需要针对不同的指标,生成合理的计算点文件(.pts格式)。

2.2图像模拟计算

Radiance软件能够实现照片级的图像渲染,生成高清动态图像(.hdr文件),通过对建筑天然光的真实模拟,评估建筑采光方案的优劣,如图2所示。

2.3采光分析

Radiance采光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结果的处理、图像的分析和眩光分析三部分内容。数据结果的处理主要是用Excel、二次导入相关的分析软件(ecotect、sketchup等),生成可视化的分析结果[4]。图像的分析主要是对渲染生成的图像,进行亮度扫描,获取图像(.hdr;.pic格式文件)中的亮度信息,生成伪彩图,分析建筑的光环境.始终处于最科学合理的范围,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眩光分析是在Radiance软件中采用findglare、glarendx等命令,依据八叉树文件和渲染图像,生成眩光分析文件(.glr格式文件),可以确定建筑天然光环境中的眩光点位置和亮度信息[5]。

3光环境设计应用

Radiance软件在建筑光环境中的应用,主要在建筑的概念设计阶段和方案深化设计阶段,实现采光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高度整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筑采用复杂构造遮阳材料性能的仿真与模拟;(2)建筑遮阳板布置及选型,如图3所示;(3)室内遮阳活动窗帘或百叶的优化设计与控制;(4)在零能耗建筑设计中,对动态采光指标如DA(采光量)的模拟计算;(5)新型节能玻璃在建筑立面设计的布置区域和形式;(6)节能建筑设计中,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能耗计算分析,如图4所示;(7)对于建筑在全年时间内眩光产生区域及影响的评估;(8)建筑空间布局设计中,应用Radiance模拟分析,如何有效将天然光引入建筑室内,如图5所示;(9)绿色建筑的认证(例如LEED认证),应用Radiance软件进行采光质量的评估,如图6所示。4结语Radiance软件是建筑光环境分析的最权威工具,希望通过此文推动Radiance软件在国内建筑采光领域的应用。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未来应用Radiance软件进行建筑光环境设计必将成为趋势。

参考文献

[1]ReinhartC.F,&GalasiuA.(2006).ResultsofanOnlineSurveyoftheRoleofDaylightinginSustainableDesign.NRC-IRCReport,2006.

[2]Mardaljevic,J,Climate-BasedDaylightAnalysis.CIEDivision3,October2008

[3]Ward,G.,R.Mistrick,E.S.Lee,A.McNeil,J,SimulatingtheDaylightPerformanceofComplexFenestrationSystemsUsingBidirectionalScatteringDistributionFunctionswithinRadiance,Leukos,7(4),April2011.

[4]Cater,K.,A.Chalmers,G.Ward,DetailtoAttention:ExploitingVisualTasksforSelectiveRendering,EurograhicsSymposiumonRendering,June2003.

[5]Ward,G.,TheRadianceLightingSimulationandRenderingSystem,ComputerGraphics,Orlando,July1994.

作者:李卓 王洪珍 单位: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第六篇: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思考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综合体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影响着城市综合体的整体空间品质,还体现整个综合体的文化品位和现代感。本文对我国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进行分析,提出现有设计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改进措施。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引言

我国的城市综合体(HOPSCA)一般引入国内外服务业品牌,建立建筑群,功能多样,将酒店餐饮、商务办公、购物娱乐、公寓住宅和停车休息区等集为一体,投资大且带动能力强,相比一般建筑,城市综合体具有更高的服务品质,面对风险有着更强的抵抗能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城市综合体有利于实现具有城市特色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因而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项目。

1城市综合体及其外部空间环境

城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是指综合体与城市衔接的地带。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综合体的第一印象。城市综合体是城市的特色功能区段,通常位于新建城区的中心位置,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车流、人流可以再较短的时间内聚集起来。

2城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中的道路系统、广场和中庭是综合体集约化后的交通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经过与地下、地面和空中走廊等高层次的空间体系,共同组成城市综合体的交通流量,与城市的交通紧密联系起来。综合体具有庞大的人流量和物流量,这就要求建筑物的外部要具备适时疏散人流、物流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为人们提供集散场地。同时,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是城市与综合体的过渡区域,其设计要适应城市的整体环境。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要通过对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均衡配置功能来满足自身需求,使城市综合体可以紧密地纳入到城市的体系中,实现城市交通组织的高效和便捷,缓解交通压力。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要丰富多变,可以灵活运用空间,实现地下、地面、天桥等多重空间的紧密衔接,形成建筑群的交通转换空间与公共休闲空间的有机结合,组建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综合体的功效最大程度的发挥。

3我国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综合体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城市综合体缺乏与城市整体空间的联系。我国现有的许多综合体过于关注室内设计而缺乏对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或是由于过于寻求外形的现代感而没有关注与附近景观的相互融合,造成对城市整体景观的破坏。②城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缺乏亲和力,缺乏地域性文化内涵,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宗旨是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方便的生活空间,因此外部的空间环境设计要注重人们的需求。但是就我国现有的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来看,放眼望去是不能踏足的草坪,不够舒适的休闲广场,不实用的高级雕塑,或是对国外经典设计的盲目抄袭,难以达到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也造成了城市综合体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的缺乏。最后,屋顶的空间没有有效利用。我国的城市综合体仅仅有少量的屋顶没有被闲置,大多数的综合体屋顶还是“没有被开发的大陆”。

4我国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的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从综合体的交通、使用功能,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及其立体化、参与性、绿色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建议。现阶段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中景观绿化设计的重要性并未得到重视、景观设计存在方方面面的不足,并且理论支撑匮乏。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实事求是,做到对人的心理、行为两方面的考量,设计风格融入地域特色,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使得所形成的景观在艺术化、自然化方面实现升华。

4.1保证交通功能和使用功能

城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应保证其交通功能:合理的组织人流、物流等,考虑各个商业店铺的地上、地下卸货区和卸货时间等。如果与城市的主要街道结合,结合部位要设置“港湾式”停车区,尽量减少地面机动车的行走范围,减少机动车与人流交汇。城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承担着城市公共空间的责任,其设计要保证可以提供使用者购物、聚餐、散步、游玩等所需要的场地和空间。一个商业性的综合体是否成功不仅仅依靠商品,商品以外的公共空间也是决定商业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中要尽量使其交通系统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其环境景观也要成为城市公共景观的一部分,模糊城市空间的边界。

4.2注重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城市空间的大背景出发。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要紧跟城市总体规划的步伐,从城市的空间环境角度分析,建立综合体与城市的联系,使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与城市的大环境融合在一起。从城市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开始,就应当吧外部的空间环境设计融合到城市整体规划之中,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规划,防止建筑与其外部空间环境明显的分隔现象的发生,最终设计出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

4.3将外部空间环境立体化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建筑呈现高层和超高层的设计趋势,同时交通体系也呈现出立体化的设计,这就要求城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符合这种立体化的趋势,多层次的利用土地、空间,提升外部空间环境的质量。如图1,佛山九龙国际家居广场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的立体化设计,在此项设计中,多层次的利用了土地和空间,有较高的外部空间环境质量。引入连廊、阳台将商业、办公空间与绿化平台、屋顶花园相连,形成多种形式的交流、休憩平台,营造出多层次的立体空间。

4.4注重绿色建筑的设计

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加大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保护环境,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应对气候环境变化、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人员应注意充分利用低矮的建筑屋顶,采用建筑墙面绿化,使城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环境可以最大程度的营造出更多的绿化,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环境。设计手法亦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例如佛山九龙国际家居广场综合体设计中将商墅一、二层商业通过连廊连系,并通过人行天桥的设置将办公楼与办公楼间相连。连廊的设置方便了两个片区之间的联系。裙房部分全部设置骑楼,与当地气候相匹配,方便人们使用。立面则采用遮阳百叶,遮挡西晒,美观且实用。

4.5注重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中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中的景观绿化设计要注重景观功能的复合性,设计中要设置合理的滞留和复合空间,营造不局限于观赏层次的景观绿化设计,将景观绿化拓展至可以将休闲散步、餐饮聚会、文体娱乐等功能集于一体,增加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的吸引力,解决其吸引力不足的问题。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的景观绿化设计还要注重开敞空间的设计,提高其可达性,让人们可以置身于景观绿化区内。开敞空间由自然、非自然空间共同组成,是综合体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如图3~4所示的城市综合体,其外部空间环境的景观绿化设计注重开敞空间的设计,促进景观绿化区内的人机互动,人们可以在绿化区内休闲散步、举办聚会或各项娱乐项目,大大提高综合体的活力,对促进交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景观绿化设计的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

4.6注重外部空间环境的参与性

城市综合体是综合多种城市特征的建筑群,因此其外部空间环境要可以符合不同层次人群的使用要求。例如大型户外广场:一方面可以作为公共景观、提供休闲与大型活动场地,同时也能成为连接综合体各个功能的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整体产品的附加值。城市综合体是为人们提供社交、休闲的场所,要让人们真正的参与进来,就要让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具有动态美感,使人们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参与到外部空间环境中。

4.7将城市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

一个城市的特征很大程度上由城市景观体现,而城市的大规模改造和建设中使城市中许多富有文化特色,体现城市历史感的景观被现代化的景观代替,使城市逐渐丧失原有的文化特色。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建筑的保留,深入的了解城市地域文化习俗,善于从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提炼传统特色元素,与现代化环境设计手法结合将城市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如提取名人轶事、历史事件、民间工艺或民俗风情等特色,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提升人们对综合体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5结束语

城市综合体是现代综合业态的概念,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项目。而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又是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其设计并不仅仅是绿色植物的景观塑造,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要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注重与城市整体空间的联系和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遵循功能、地域文化特色、人性化、参与性、体验感等的设计原则,注重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中景观绿化设计,通过抽象或具象的手法将地域文化特色运用到设计创作中去。打造有个性、有活力的外部空间环境,实现功能多样化、可达性高的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岁丰,蒋涤非,刘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株洲市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0(3).

[2]孙大明,邵文?,邵怡,等.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深绿色”设计[A].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3:170~180.

[3]时俊霞.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研究:以沈阳万科城九期项目为例[J].中外建筑,2012(12):83~87.

[4]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黄神继 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