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施

摘要:随着艺术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档次。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工学结合,对接行业企业,解决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难题,最终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制

1问题的提出

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是因为没有将高职院校的特色体现出来,有的是因为在模仿一些其他院校的教育特色,有的是因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社会岗位的需求出现了脱节的现象。面对以上的问题,室内设计专业怎样才能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制定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法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公共空间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软装设计与应用》《照明设计》《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景观设计》《草图大师》《室内外效果图设计3DMAX》《室内外表现技法》《室内工程制图》《创造性设计学》《室内设计原理》《模型制作》《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与装饰材料应用》《网页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综合实训》校企合作等内容。由于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较比本科院校低,一部分学生为对口升学和单独招生没有专业基础,学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制定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充分的调研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具体岗位对人才的技术技能的要求导致教学体系实效性差且不够完善,所以学生严重缺乏设计师思维,对整个项目的设计流程不清楚,无法预计到困难出现时该如何应对,在就业时会存在由学校学生角色转换为企业岗位角色过程比较慢,缺乏对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了解,方案设计能力比较弱,设计审美能力没有形成成熟的系统,无法站在甲方的角度创造价值,所以说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教学理念如何定位?教学方式如何改进?以及如何完善?一系列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2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功能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环境艺术设计高技能人才?

怎样培养环境艺术设计高技能人才?这两个问题应该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项目工作室既有利于培养高技能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又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建立培训或者是实训制度,完成一体化的建设,在工作制度的角度模式当中,对接企业,实现工学结合。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增强“工作室制”的实践性[1]。第一,属于“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模式。“工作室制”属于现代高职教育的一种实践教育模式,是在“理论与实践同步”的理念当中延伸的。“工作室”不仅是课堂,也是企业。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也是知识的应用者。对于高职的教师来说,不仅是讲解者,也是引导者。第二,属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满足技能型人才的岗位操作能力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构建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创设载体,形成真实的工作情境,在“做中学”的模式上,促进职业能力的进一步延伸。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懂得设计,还需要了解设计工艺,识别材料,懂得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性素养。并向着“能设计、会管理、善工艺”的发展方向实施延伸[2]。

3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分析

3.1实践教学设计

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工作室的方式,不仅可以把企业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学生的课堂管理,还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例如,建立景观设计工作室,主要承担《室内工程制图》《景观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景观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实训教学。室内设计实训是主要承担《公共空间设计》《人体工程学》《照明设计》《装饰预决算》《草图大师》《室内外效果图设计3DMAX》等课程的实训教学。材料与构造实训室主要承担《室内设计与装饰材料应用》《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模型制作》等课程的实训教学。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的需求,提高教学项目的实践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和知识素养结合起来,力求在一个真实性的教学当中,完成督促、检查工作。另外,学生在实施项目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与任务,提高自主性和团结性。在互动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态,在“以赛促训”的方式当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接着,还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性,统筹发展,构建教学设计[3]。以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信息与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构建一个专业教学群来带动相关专业方向的工作室,通过对岗位专业能力的分析,以岗位认职标准为依据,用导师制模式、项目任务驱动推动教学,用实际的项目流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设计师思维。既可以作为学生、教师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又可以让教师开展横向的课题研究、对外交流。也可以让大二、大三的学生利用实训室的设备和技术开展创作活动,参加设计比赛、做设计汇报交流等。或者根据各个实训室的优势进行社会性服务,例如,为售楼中心做模型、绘图、培训设计员等。

3.2实践教学实施

第一,需要项目下发。按照企业的要求,将学生合理的分为3~4个人一组,之后,团队需要保持良好的向心力。第二,需要项目调研,让学生“认识材料、熟悉工艺、擅长绘图、丰富美感、设计技能、懂得营销”。在项目任务发放了之后,以能力为目标,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就需要下达分析项目,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的设计材料,结合项目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这些包含了建筑的环境情况,建筑的构造形态,室内设计的布局,管线需要安装的位置等主要内容。第三,需要实施项目讨论。这里主要探究的就是空间区域的划分,风格的确定等主要内容。第四,项目的分工部分。在小组长的合理分配下,确定风格,合理的实施进度安排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第五,项目的设计部分。这个时候,小组需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理的分工,完成方案的构思、修改、定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和客户沟通,在不断地修改和优化过程之后,绘制出对应的空间效果图。另外,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及时的探究方案,适当的参与其中,引导学生确定对应的方案[4]。第六,项目的完成部分。学生需要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及时修改方案,完成项目的设计计划。第七,项目的汇报部分。每一个小组当中,需要选派一个学生,对自身的设计情况实施规划,介绍合作的情况,还有设计过程中的思路和设计理念。第八,这个部分主要是项目的评价部分。使用PPT的方式,将设计方案呈现出来。然后,将教师和企业的设计师、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多元化的评价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语言的表达能力。

3.3实践教学评价

高职的院校当中,使用“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不仅创新了教学的方式,与此同时,也创新了考核的方式。在这里使用的是过程考核和汇报考核的方式,在校企结合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评价制度。教师在考核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团队平时的表现,在过程考核的时候,提高评价的力度。获得第一名的团队,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学分也可以得到对应的提高。例如,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信息与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专业,先构建了校企合作工作室的组织构架。通过课堂多媒体理论教学、方案交流探讨、校内实训室和模拟项目校企合作综合实践等,提升学生设计师思维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学生能从“理论—实训—创作”一体化教学中掌握设计师综合思维能力,独立完成环境空间设计项目。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理念当中,实施“共赢、共建、共享、共生”的校企合作方式[5]。接着,XX高职院校,在室内设计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当中,归纳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行业的发展规律,以能力为主线,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展现课程的建设目标。如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居住空间、商业空间设计及陈设布置,餐饮娱乐空间设计及陈设布置,绘制计算机室内设计效果图,绘制室内设计施工图,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设计等主要内容。从专业课程的开发角度看,XX高职院校,以工作室室内设计项目为载体,根据设计师的标准,制定对应的课程标准。在这里XX高职院校使用的是《住宅建筑空间与艺术陈设设计》教学。在课程实施的时候,以“工作室”为实践教学的载体,在“任务驱动、行为导向”的理念当中,将锦华装饰有限公司驻校工作室的设计项目引入到课堂当中。完成工作室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6]。另外,XX高职院校还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构建专业教师教学准入机制,教师教学实验奖励机制,培养机制,着重培训结果考核。为教师开放平台,开阔视野。在此项目的引导下,就业率连续3年为100%,企业的满意率也达到了98%,实现了招生就业“两旺”。通过“一线三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本质上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且在“和成•新人杯”大赛当中,获金奖2个、银奖2个[7]。部分产品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激活了教学课堂。

3.4开放工作室设备管理

开放工作室,建立电子门禁系统和摄像监控体系,有效实现工作室的合理开放性,让学生真正走进工作室。工作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情况建立设备运行维修、维护记录档案,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建立实训室责任制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8]。

3.5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例如,景观设计工作室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团队互评以及设计师自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的评价打分。知识掌握占30%、技能运用占20%、设计成果汇报占20%、团队合作意识占20%、工作态度占10.0%。表现特别突出学生可酌情加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9]。

4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模式的构建,主要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高职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当中,适应企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时性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相关的行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工作室”的教学实践当中,统筹规划,建立“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从见习生转变为企业员工,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开放式教学工作室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合理利用专业工作室教学设备,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高的学科,通过工作室项目实践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以及课题的研发。

参考文献

[1]刘艳红,徐颖.装饰专业工作室制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3(35):188-189.

[2]陈婷婷.工作室制模式在高职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234,236.

[3]倪蕾,吴海燕.关于“双创”背景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8):66-67.

[4]余辉.产品艺术设计专业“1353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工业设计,2019(6):38-40.

[5]谭秋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6):111-112.

[6]许爱军,蒋新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21-25.

[7]谢舰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2):51-54.

[8]肖婷.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美术大观,2010(1):162-163.

[9]周保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包装世界,2012(1):62-63.

作者:牛书娇 张萌萌 单位: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