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

摘要:我们知道我国的煤炭资源很丰富,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虽然近些年我国的新能源取得快速发展,但是煤炭仍然占据了很多的比例。但是开采煤炭资源会造成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做出矿区周围生态环境损害分析和防止对策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主要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煤炭开采对于周围环境的危害的种类,积极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防止对策

0背景

土地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珍贵的资本。耕地的有效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很多都是不能利用的土地。我国煤炭资源很多集中在有效的资源上,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一方面极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带来了极大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如何处理好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面临重大困难。因为我国的特殊的国情以及新能源发展存在的局限性,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不可缺失的资源。所以研究煤炭开采对于矿区的影响有哪些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就变得很有意义了,这样能够把危害降到最低,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分析

(1)水体的污染与损害。其中煤炭开采对于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影响最大的就是对于水源的污染。矿区污染水源主要有矿井水、洗煤废水、煤矸石淋滤水、矿区生活污水。大多数专家认为煤矿废水表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排放量大:据统计,全国煤矿每年排放污水22吨左右,其中工业废水3.2吨左右,洗煤废水5吨左右,煤矿类排放的污水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为11.4%。二是污水复杂成分:矿井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如煤粉、石油污染物、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有些矿山还排放高矿化度的井水和强酸性的矿井水。洗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悬浮油和絮凝剂,矿区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细菌和病毒。这些废水不仅严重污染了矿区周围的地表水水体,而且对水生生物造成了危害。他们还通过锑采矿和废水渗入的活动污染地下水,同时污染矿区土壤,破坏动植物。此外,研究表明,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破坏了矿区的地质结构,导致地下水流场发生变化,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简而言之,从煤矿废水的排放导致了水体的生态功能下降和土壤在矿区,动物和植物的种类急剧下降,甚至威胁整个矿业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的安全。(2)土壤污染与土地资源损害。煤炭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土地污染和土地资源损害的产生。在开发的过程中,可能会生产很多的有害元素。这些元素主要来自煤石风化、自燃、浸出、矿区大量粉尘、废气沉降和矿井水。有害元素会通过水循环来破坏土地资源,主要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进行扩散(导水砂层、地层裂缝、河流等),从未就会导致矿区及其周围地区土壤质量退化,最终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周围的农作物会被有害物质侵蚀,导致农作物产量减产,甚至会威胁人类健康。土壤一旦被有害元素污染,其危害性要比大气和水大得多,因为有害元素化合物会在土壤环境中长期存在,不易被发现。例如,土壤中毒性最强的镍等元素在生物放大作用下富集,最终沿着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3)大气污染。在采煤区,煤和煤石在运输和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燃烧产生的烟尘是矿区的重要污染源。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每年的煤石排放量为1.5-2亿。这些烟尘会进入到空气当中,在空气的循环运动过程中扩展到各个地方空气中,而且大部分尘埃是固体的小颗粒,人们吸入这些空气之后会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矿区周围很多人都患有肺病,这种肺病很难根治,因为肺中都是固体小颗粒,很难通过洗肺来治疗。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不仅会产生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温升高,还会产生酸雨等自然灾害,进一步破坏了我国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2煤炭开采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策略

(1)贯彻国家法规,科学管理矿区。我国对于煤炭开采越来越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规范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这一系列法规的颁布,要求中国煤炭行业的员工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从领导到基层、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管理体制方面,土地管理部门、煤炭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行政执法管理单位要积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权力、责任、利润等问题。同时要促进矿业的改革和创新管理系统的建设,切实保护企业和工人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保障周围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2)利用先进技术进行修复。矿区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因此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原因十分复杂,不同矿区的破坏程度不同。所以不能够简单地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因此利用某一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来修复和控制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不现实的,甚至是起到的作用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此在进行修复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析破坏的原因,然后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先进技术 ,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矿区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修复和治理。(3)因地制宜,科学进行矿区土地复垦。矿区土地复垦对象主要是塌陷的土地和被煤石、粉煤灰污染的土地。科学的补救应该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地面塌陷的程度来进行的。比如在浅层沉陷区可恢复耕作,可种植温室蔬菜、瓜类、水果等;对于常年积水区边缘地区和浅水或季节性积水区,可修建挖掘堤坝修建鱼塘;对于深水区要综合利用,如栽培水生植物、建立水禽基地等。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希望给相关工作者的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平平.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09):348-349.

[2]徐友宁,何芳,袁汉春等.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39-41.

[3]范英宏,陆兆华,程建龙等.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J].生态学报,2003,23(10):2144-2152.

作者:王栋 方海 单位: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