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滦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保护思考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滦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保护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滦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保护思考探析

【摘要】本文针对滦河流域内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河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水旱灾害频发、流域内水环境监测监管不完善、外流域供水受益方和保护方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提出强化需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大力开展污染源治理、严控入河入库污染物排放量、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提高防洪减灾整体能力、监测全流域水情况、流域调水的受益方支付生态补偿费等对策,以期为滦河流域水生态、水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修复与保护;对策;生态补偿

1流域基本情况

滦河流域包括滦河水系和冀东沿海诸河,北起蒙古高原,南临渤海,西界潮白、蓟运河水系[1],东与辽河流域相邻,总面积5.55万km2,其中山区4.81万km2、平原0.74万km2[2]。滦河流域地跨河北、内蒙古、辽宁、天津三省(自治区)一市,涉及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锡林郭勒、赤峰、朝阳、葫芦岛8个市(盟)31个县(市、旗)[3]。按行政区划分属河北、内蒙古、辽宁三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4.59万km2、0.79万km2、0.17万km2。滦河流域共建成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9座,小型水库418座;建成引水工程178处[4],设计引水能力16.83亿m3,现状引水能力12.63亿m3;建成提水工程308处,设计提水能力4.96亿m3,现状提水能力3.71亿m3;已建成大型灌区4处,有效灌溉面积达179万亩,中型灌区20座,有效灌溉面积达87万亩。引滦入津工程水源为潘家口水库,取水口在大黑汀水库,通过输水干渠经迁西、遵化进入天津市蓟县于桥水库,再经宝坻区至宜兴埠泵站,全长234km。年输水量10亿m3,最大输水能力为60~100m3/s。引滦入津工程极大缓解了天津城市居民的用水困难问题,也成了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水源[5]。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水平不同等原因导致流域内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河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水旱灾害频发、流域内水环境监测监管不完善、外流域供水受益方和保护方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流域内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发展的壁垒。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区域缺水与用水浪费并存

2.1.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现状供需分析表明,滦河流域现状多年平均供水量为37.99亿m3,缺水量为6.60亿m3,缺水率达到14.8%。其中,内蒙古多年平均缺水率最大,达到27.3%;辽宁基本不缺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津、唐山以及滦下灌区的用水需求将逐渐增加,直接加重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担负的供水任务,生活及工业用水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入海水量大幅度减少,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6]。2.1.2区域缺水与用水浪费并存流域内上游水源涵养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水灌溉面积小,农田综合灌溉定额偏大,农田灌溉用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下游工业多为高耗能、高耗水的冶金、能源、原材料等产业,部分企业缺乏监管,生产工艺落后,节水设施不完善,单位产品耗水量偏高,水重复利用率偏低[7]。流域内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偏低[8],部分城镇给水管网漏水率较高,居民节水意识不强,生活用水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

2.2污染物肆意排放,严重污染河道水环境

据调查,目前滦河流域主要污染物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城镇生活和生产垃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和垃圾三大类。流域内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较为滞后[9],虽然各区(县)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但是城镇生产和生活污水因无法有效收集,导致大量生活和生产污水直排入河,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更是无序直排,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收集和处理,大量的生活垃圾随径流进入河道,形成面源污染[10]。流域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库区网箱养殖数量众多,且分布分散,缺少废水和粪便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形成了明显的面源污染和集中污染,严重影响河道和库区水质。

2.3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2.3.1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受人类活动和近几十年持续干旱影响,流域植物群落退化,水源涵养能力降低,降雨径流关系变化较大,遇强降雨,洪水来势凶猛,泥沙俱下,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滦河中上游地区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广泛,侵蚀强度多为中度以上;随着流域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地表植被受损,保水保土能力下降,有雨时洪水泛滥,无雨时河道基流减少甚至断流,河流生态系统难以为继。2.3.2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流域范围内人为侵占滨岸缓冲带,造成滨岸缓冲带内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陆间的自然过渡带逐渐消失,植被物种单一,生态系统不稳定,生态机能几近消失;滨岸缓冲带的污染物拦截与净化功能削弱,污染物直接排入河湖,造成河湖水质污染[11]。由于上游经济社会用水量的增加,使得入海水量减少,河口过渡段面积缩小,河口的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存在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河口渔场外移等生态问题。

2.4防洪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小流域洪涝灾害频发

滦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及达标比例较低,防洪体系存在薄弱环节。滦河流域有防洪任务的河段治理比例仅为35.1%;治理达标比例为32.2%[12]。以青龙河流域为例:青龙河流域河流纵横交错,降雨量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86mm,年径流深达110mm,洪水特点是峰高量大,水流急,具有较强破坏性,形成大雨成大灾、小雨成小灾的局面。在有水文资料以来的50年间,出现20年一遇洪水4次,10年一遇洪水17次。1949年以来,洪水受灾面积12.5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54.5%,冲毁房屋8020间,死亡人口164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2.5流域水环境监管与综合管理不完善

滦河流域监测站网体系尚不完善,调度与预警系统尚未健全。水环境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水生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环境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流域水环境监察与督查管理体系等尚需完善。引调水工程归属地与受益方分属不同地区,存在跨行政区管理问题;蓄水工程水面利用及周边环境管理监督存在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的情况。多头管理、无序管理、监管空白等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流域内水环境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

2.6滦河源头既要向外流域供水又要涵养保护水源,任务繁重显失公平

滦河内蒙古段是滦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这一区域生态涵养能力和污染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着下游几个重要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尤其是城市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因此作为滦河源头的内蒙古段是保障下游城市供水安全的第一个环节。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是引滦入津、入唐工程的源头,而承担水源地保护工作主要责任的却是水库上游的承德市[13]。受益方与保护方不尽一致,显失公平。

3对策与措施

3.1强化需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

针对滦河上游的水资源节约利用和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的现状,必须全面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强化需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辽宁省主要是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源头节水,保障青龙河进入河北水量;内蒙古主要对农牧业现有灌溉设施进行改建,提高输水管网质量,减少输水损失,降低管网漏损率,扩大供水能力,节约水资源。同时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的涵养、保护和综合治理。

3.2大力开展污染源防治行动,严控入河入库污染物排放量

3.2.1治理面源污染,降低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在滦河流域上游地区,采用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一体化处置技术,将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时压缩转运、统一处理;逐步减少分散式畜禽养殖数量,鼓励兴建规模化养殖场,对养殖产生的废水、粪便等集中收集制作成有机肥料;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充分利用空间形成立体化、系统化养殖与种植,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制造肥料,整体减少污染物产生量。3.2.2通过点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提高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能力通过采取配套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设施工程、兴建农村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提升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净化处理和偱环水利用工程,配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设备等点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提高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能力及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循环用水率。3.2.3大力整治污染源,保护饮用水源以潘大水库和于桥水库为重点保护对象,取缔、搬迁污染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结合河道治理、底泥清淤等措施控制入库污染物总量。划定落实水源地保护区,加强水源地监控与管理能力。3.3通过采取多样性的措施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针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差异,采取不同措施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在滦河支流的清水河与水龙河以及引滦入津的蓟县内兴建河湖水体生境改善项目,在滦河的上中游地区及天津境内发展流域湿地生态修复、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项目,在滦河中游干流和支流开展河流生态保育项目等,通过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改善河流水质、保障生态流量、维持生物多样性。

3.4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提高防洪减灾整体能力

在内蒙古滦河干流出境河段、辽宁青龙河出境河段等有较大影响区域的跨省河段通过加固堤防、修建护岸等措施以提高防洪能力,及时疏浚泥沙淤积以提高河道泄洪能力,通过开展沿岸缓冲区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项目缓解洪峰,减少洪水泥沙量,保证防洪工程长效运行。

3.5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监测全流域水情况

建立滦河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实行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监测全覆盖,通过云平台传输、大数据比对分析等技术,快速、准确地掌握流域内水质、水量、水位等信息变化情况。

3.6外流域调水的受益方应支付相应的生态补偿费

实行滦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全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调配。调送至外流域的水源,受益方应将调来的水所产生的收益分一部分给水源地以及上游的水源保护地作为生态补偿费用,为水源地的涵养和保护买单。

4结语

通过对滦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思考,提出在滦河流域上游强化需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大力开展污染源治理,严控入河入库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多样性的措施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发挥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作用,提高防洪减灾整体能力;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监测全流域水情况;外流域调水的受益方应支付相应的生态补偿费等对策,以期为滦河流域水生态、水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洪翠,戴乙,罗阳.滦河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总体方案[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12):67-70.

[2]朱晓春,王立明,刘江侠.滦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J].海河水利,2015(1):6-8.

[3]刘明喆,张辉,谭林山,等.滦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环境保护,2016,44(16):50-53.[4]田元.滦河流域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3):15-16,69.

[5]江文渊,张征云,张彦敏,等.于桥水库流域生态安全评估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8,37(4):68-72.

[6]康军林.辽河环境治理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8):40-43.

[7]张力斐.唐山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8,40(2):158-159.

[8]李仁杰,郑茹楠.新乡市延津地区水资源现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7):45-46.

[9]张慧,高吉喜,宫继萍,等.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形势、问题与建议[J].中国发展,2017,17(2):3-9.

[10]刘艳明,张大伟,咸国盛.中心河流域综合整治思路探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8(12):13-15.

[11]林田野.基于清水河治理保护及处理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1):17-20.

[12]李向阳,王晗,廖华春.东江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研究[J].人民珠江,2015,36(1):6-8.

[13]戴乙,王佰梅.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地保护的思考[J].海河水利,2018(1):7-9.

作者:林田野 单位:辽宁省建昌县水利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