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促进作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促进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促进作用分析

摘要:环境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艰巨而且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而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的前提,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仪器探测、现场采样、污染分析等多项内容,都是污染治理的必要参考和数据指导。本文从环境监测的形式与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并简单阐述了环境监测的技术发展策略。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治理;促进作用

1引言

环境监测是指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所进行的各种测定,可以对环境污染成分、污染程度以及造成影响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进而对环境污染实施有效干预,达到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环境治理的工作方式与时俱进,同时,环境监测高效率高精度的开展,更需要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应用。在开展环境治理时,要了解环境监测的方式和特点,认识环境监测的意义和必要性,这样才能加强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发挥环境监测的促进作用,实现监测技术的创新。

2环境监测的形式与特点

2.1环境监测工作形式

(1)监视性监测:这种监测形式是针对排污企业而实施的,通过取样分析的形式,确定污染物种类等具体信息,是有目的地对工业园区、重污染企业等进行环境监视,并防止其为躲避追查而隐秘排污,这种监测形式会使污染治理更高效而又针对性。(2)定点性监测:污染发生后,要对污染区域进行固定监测,获取污染成分数据、扩散情况,以此评估污染危害,并制定应对措施等,是一种事后监测手段,也是测定地域污染指数最常用的监测方式。(3)研究性监测:主要是为了科学研究的目的而进行的样本采集和数据分析等,这种监测方法需要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对各个步骤的精确度和严谨性要求较高,研究性监测一般是为国家或者地区制定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和政策等提供参考。

2.2环境监测的特点

2.2.1研究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在短期内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产生严重的干扰,还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长期的影响。环境监测的研究性是针对环境污染事件为环境治理提供资料源和研究数据。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时,需要提前掌握环境污染的基本信息,包括污染源、污染成分、污染程度及范围等指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更好的治理成效,这就是环境监测的研究性发挥的作用。

2.2.2监督性环境监测的监督作用,主要是对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排放方式以及污染物中所含有的一些具体成分进行监督。总体的环境评估会被具体划分成不同的内容,同时还要对各个环节展开综合管理。环境监测的监督性主要是通过对长期固定污染源监控的方式,获得动态有效的综合性分析结果,避免由于固定时间和特殊因素影响导致短期监视结果出现误差。此外,环境监测还可以提供大气、水体、土壤以及其他环境的污染状况,监督环保部门工作成效和不足,从而为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向提供依据,提升环保工作的效率。

3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3.1是环境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的同时,污染成因也具有了、多样性、复杂性特点。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前提和准备,能更快速、直接地获取污染数据,根据污染物类型确定治污措施。例如某一区域发生重金属污染,通过环境监测可以查明具体的重金属污染类型,然后追根溯源,查找并控制污染源,并对已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此外,环境监测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污染问题的监控和治理上,而且在生态环境的恢复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通过开展持续性的环境监测,还能够帮助区域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助推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重新建立,提高环境治理的质量。

3.2对环境评估的参考作用

在城市建设或者经济发展时必要需要项目建设,而有些项目建设又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比如房地产项目会造成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等,工业园区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失衡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环境评估的重要价值就得到了体现。在工程项目实施前,根据环保要求进行环境监测,为环境评估提供详细的数据,并对环境影响作出预测,这样就能提前采取相应措施有效规避环境污染,并起到了监督、指导城市规划工作的作用。

3.3推动治理方式的高端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向着全自动、信息全面、范围广、样式多以及全面综合化等方向发展。更先进、更高科技含量的环境监测设备广泛应用,提高了监测工作的效率和结果的精度,也推动了环境治理方式的科学高效高端发展。以往传统的环境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样本采集、实地监察等工作,环境监测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野外监测也会伴随突发性风险,而新型技术、精密设备的运用,可以规避天气、气候、地形地貌等的不便因素,实现全天候监测和数据的实时传送,大大降低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困难,方便了监管人员动态掌握目标区域的环境情况,解放了人力、节省了物力和财力。而现阶段的环境治理工作,都是以监测结果和技术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视频监控、计算机分析等技术,为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决策帮助,保证了环境污染的早发现、早治理。

3.4促进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提升

环境监测是环保监察部门的有力武器和“得力助手”,有助于环保部门根据各区域环境状况制定政策法规,强化监督管理。为防治环境污染,我国出台了严厉的法律制度,对违规排放企业从重处罚,但强压之下仍有部分企业为追求一己之利顶风作案,采用更隐蔽更难侦查的排污手段,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而此时,环境监测的信息技术、3S技术、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能够“悄无声息”地搜集环境违法证据,实现7×24小时的“监视”,对环境污染企业形成严密监督网,并据此来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处罚,倒逼高排放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在开展环境监督管理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通过环境监测的数据,各地域可以了解当地的环境状况,调整环境保护政策和方向,环保工作的顶层设计更科学实用。

4环境治理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策略

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要根据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检测技术,推动环境治理更有效地进行。首先,无论是检测污染源还是进行分析研究,样品的采集与保存都是重要环节,要提升样本采集的科学性,使样本不受环境影响、避免二次污染,并要进行科学保存。其次,要积极研发应用新技术,科学技术是最强大的治理方式,环境监测技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应对发展中产生的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方法。再次,要继续推动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完善,推进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摒弃旧的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建立更动态灵活的监测机制,拓展监测领域,培养专业的优秀人才,全面提升监测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提升人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卢雪清,程绍萍,陈永川.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5):131~133.

[2]雍厚辉,贾祥焱,张庆松.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相关问题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8):60~61.

[3]马丽娜,买帅.城市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8(3):171~172.

[4]靳菲.浅析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应用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7(10):154.

作者:郭喜伟 单位:河南省平舆环境监测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