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糖尿病中的医辨证护理法研究进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糖尿病中的医辨证护理法研究进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糖尿病中的医辨证护理法研究进展

摘要: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护理对稳定血糖、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糖尿病足、改善肾病、改善抑郁失眠、提高生存质量6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简便、有效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综述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可造成眼、肾脏、心脏和血管等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以及衰竭[1]。在延缓控制糖尿病进程的护理措施中中医护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临床中应用效果较好,逐渐成为糖尿病护理发展的新方向[2]。本研究总结历年来中医辨证护理经验,从稳定血糖波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糖尿病足、改善肾病、改善糖尿病病人失眠抑郁症状、改善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6个方面阐述中医辨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中的最新研究方法,现综述如下。

1控制血糖的中医辨证护理

1.1中药内服法

中药内服以辨证使用中药代茶饮、中医食疗茶粥最为常见,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症情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中药调理,能有效增强病人脏腑功能,改善糖脂代谢。黄细妹[3]根据糖尿病病人的证型,辨证给予中药代茶饮,如上消(津伤型)以鲜芦根、金银花、天冬、麦冬、生地黄、玄参等中药泡水代茶饮。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包括血压、血脂均得到明显改善。沈琦等[4]采用辨证的中药膳食疗法配合情志相胜疗法,如上消病人食用桑葚芦根茶、大米桑皮粥、天花粉粥等,中消病人食用菠菜银耳羹、鸽肉山药汤、麦冬茶、沙参玉竹煲老鸭等,发现治疗组病人的血糖波动减小,整体控制良好,病人的满意度高。

1.2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以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足浴为主,不仅能有效稳定血糖,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胰岛功能也有所助益。方平等[5]给予糖尿病病人耳穴压豆,主穴:胰、内分泌、皮质下、三焦、渴点,中药贴敷吴茱萸、川芎、白芥子、细辛等量研粉,以醋调匀至糊状;选穴:脾、肺、肾俞、中脘、气海、关元。治疗组病人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有效改善。中医辨证外治护理能有效地调节肺脾肾等脏腑气血功能,使得津液生化有常,脏腑阴阳平衡逐渐恢复,从而促进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达到较理想平稳水平。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中医辨证护理法DPN作为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病情隐匿、预后差、长期危害严重等特点,可对病人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造成慢性损伤,常表现为感觉异常、四肢疼痛或麻木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肌肉萎缩或截肢,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6]。目前中医护理改善DPN最常见的是中药足浴、推拿按摩,并配合行之有效的膳食护理、情志运动调节,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和周围神经功能,进而缓解肢端疼痛、麻木、反射迟钝等症状。潘冰雪[7]对DPN病人实施中医护理干预,不同证型病人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煎水足浴,再行经络腧穴及足底反射区推拿按摩。2个疗程(28d)后干预组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症状、反射、感觉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李政玲[8]通过评定DPN病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观察中医辨证施膳、中医情志调适、中药足浴推拿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干预病人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3糖尿病足中医辨证护理法

3.1早期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外周血管和周围神经在持续高血糖的基础上出现微循环障碍,继而形成双下肢的炎性改变和深层组织破坏[9]。大约有15%的糖尿病病人病程中会发生足部溃疡,大约1%的糖尿病病人会被截肢[10-11]。王铮[12]予糖尿病足0级病人艾灸穴位、中药熏洗双足护理,治疗组的足部感觉异常(TCSS评分)和踝肱动脉压比值(ABI)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吴荣等[13]则采用中医健康教育、中药泡洗、足部按摩、中医食疗、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作用于0级糖尿病足病人,结果干预组病人的中医症候积分和代谢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3.2溃疡期糖尿病足

对于已有足部溃疡的病人,朱晓娟等[14]采用生肌玉红膏外敷加常规外科每日局部清创换药,治疗组病人的皮肤愈合天数为(15.3±2.43)d,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天数为(3.5±0.51)d,较对照组常规外科清创换药的愈合生长时间更短。还有戴椿等[15]使用中药药油(芝麻油1000mL,白芷300g,大黄300g,川芎300g)覆盖糖尿病足创面,能有效促进创面新生肉芽组织长出和创面缩小。

4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护理法

4.1早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早期以微量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出现渐进性肾功能损坏,晚期出现严重肾衰竭,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6]。中医辨证护理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有突出优势。有研究表明,通过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中医辨证的膳食护理、情绪运动指导能有效缓解病人的肾病症状如水肿,能有效改善病人的24h尿蛋白、肾功能、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冯惠娟等[17]将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普通西医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中医护理组采用中药食疗配合外治方法,如肾阳虚者给予肉桂、狗肉和韭菜等;脾肾两虚用黄芪、山药等;腰膝酸软、心悸者针刺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和脾俞,饮用枸杞子水、黄芪茶饮;水肿针刺命门、肾俞、脾俞,饮用白茅根水。结果中医护理组糖尿病肾病干预疗效更好,Scr、BUN、24h尿蛋白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

4.2中晚期糖尿病肾病

刘洁[18]对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实施耳穴贴压配合温水泡足、足底按摩护理并配合膳食调理。2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血压降低更明显(血压作为糖尿病肾病病人的主要症状,难以控制,血压的升高无疑加重肾脏负担,损伤脏器功能),同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抑郁失眠的中医辨证护理法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并发症多、病程长,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是导致病人出现焦虑、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9]。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症在糖尿病病人中患病率高达11%[20]。抑郁情绪可进一步引发病人睡眠障碍,使病情更为加重[21]。刘红[22]采用耳穴贴压、中医食疗配合八段锦运动干预糖尿病抑郁病人,其生活质量(DMQLS)评分、抑郁状态总分(SDS)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单纯接受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学认为,“七情”可致病,也可“治病”,张玉会[23]研究表明,根据病人情志异常的原因,采用中医辨证情志调护,包括静志安神法、移情暗示法、以情胜情法、呼吸减压法辅助病人疏导情志,保持情绪平稳安定,能够减少因情志异常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其中“以情胜情法”源于《内经》,是以五行相克为理论依据,用一种情志纠正另一种情志所致疾病的方法[24],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如见大怒者可用悲惨往事提醒病人,劝其息怒,但不可使其过于伤感;如见过思者,可提起微怒的事,使其弃思等。张艳媚等[25]对2型糖尿病失眠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情志护理,并通过耳穴压豆、足浴点穴帮助病人睡眠。2个月后病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由此证明,在缓解糖尿病病人失眠症状上中医护理成果明显。中医学认为抑郁、失眠分别属于中医“郁证”和“不寐”范畴,可通过情志调节、耳穴贴压、中药足浴点穴、太极拳八段锦、膳食等方法得到改善。

6改善生存质量的中医辨证护理法

糖尿病作为一种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26]。中医辨证护理涉及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能在缓解糖尿病病人症状的同时,舒缓病人焦虑情绪,增强病人体质,更能引导病人享受生活,提高生存质量。宋玲娣等[27]给予2型糖尿病病人辨证的中医施护,中药代茶饮、针灸推拿和气功疗法,同时调理病人饮食和情志。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价,其中观察组病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杨泉等[28]则予2型糖尿病病人中医的移情法、以情胜情法、呼吸减压法舒畅病人情志,结果治疗组病人在健康调查问卷(SF-30)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机体疼痛、生活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状况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康燕[29]通过评定糖尿病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家庭融入感、社会融入度及心理情绪等指标评分,得出经过中医药膳、中药足浴、中医穴位贴压等中医护理干预的病人,较一般护理病人得分更高(P<0.05)。

7小结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其发病主要由于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劳逸内伤,纵欲伤肾;嗜食肥甘、醇酒厚味;心情不舒,精神抑郁等导致肺、胃、肾等脏腑的气阴亏虚、燥热炽盛;其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30]。现今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作息已与古代大不相同,证型分类也较为复杂不典型。临床上护理糖尿病及伴有并发症的病人应当同时实行中医辨证护理,从整体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药内服外用、中药药膳能养护五脏,能针对不同症状处以不同方案,使机体各系统恢复协调平衡;针灸推拿能疏通经络,双向调节,加快血液循环,使机体阴平阳秘;中医情志调理能使病人怡情悦性、胸襟开阔,进而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拳术运动能舒活筋骨,气血调达,经脉通利,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这样多方面作用于机体不仅能稳定糖尿病病人血糖,更能改善并发症症状,进一步巩固中西医治疗效果。中医护理带来的正面效应能使糖尿病病人逐渐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提高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对于控制病情、延长生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丽菊 陆璐 方美 雷渊秀 单位: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