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主动脉夹层瘤护理急诊目标时间管理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主动脉夹层瘤护理急诊目标时间管理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主动脉夹层瘤护理急诊目标时间管理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的目标时间管理在主动脉夹层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急诊目标时间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指标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的目标时间管理在主动脉夹层瘤护理中的价值良好,能快速稳定患者的血压,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急诊目标时间管理;主动脉夹层瘤;护理效果

主动脉夹层瘤是一种不常见的致命性疾病,发病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为高血压[1]。此病发病急剧,患者的胸、肩、背等部位会突发剧烈、持续且难以承受的疼痛,伴随面色苍白、大汗、气促等症状,严重患者会出现休克、虚脱,甚至影响患者的其他系统[2]。此病的治愈率较低,若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会危及生命,给急诊护理带来巨大的压力与难度[3]。目标时间管理于1954年于美国被首次提出,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功为标准,通过合理设定或划分时间,高效完成任务的现代管理方式。在临床中,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出事率高,而急诊护理常常缺乏时效性导致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为了提高护理有效率,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本院给予部分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目标时间管理,发现其护理效果好于急诊危重患者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8~85岁,平均(50.13±5.64)岁;其中升主动脉瘤9例,腹主动脉瘤9例,降主动脉瘤12例;病程1~9年,平均(4.12±1.65)年;舒张压(110.54±15.76)mmHg,收缩压(180.43±13.46)mmHg。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7~86岁,平均(50.33±5.74)岁;其中升主动脉瘤8例,腹主动脉瘤11例,降主动脉瘤11例;病程1~10年,平均(4.56±1.62)年;舒张压(111.46±15.48)mmHg,收缩压(182.46±12.48)mmH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高。本次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进行。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配合度高;②所有患者符合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主动脉疾病诊断及治疗指南》[4]中主动脉夹层瘤诊断标准,并经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诊;③患者的认知、感官、听力、语言等能力正常;④所有患者均伴有高血压。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意识模糊、昏迷患者;③肝肾功能异常患者;④恶性肿瘤患者;⑤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⑥药物过敏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使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如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急诊目标时间管理(急诊科护护士需先进行相关培训):接诊后1min立即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及吸氧护理;5min内完成患者疾病的初步诊断;10min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检查心电图,给药(降压等处理);30min内完成床边胸片检查,将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心率为60~80次/min;45min内完成主动脉CTA检查;60min内完成专科会诊,后将患者转入专科病房[5]。具体操作:①接诊后,护士要立即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将患者置于安静的环境下,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资料;注意患者的血压变化,若左右两臂血压相差20mmHg,需要重点予以注意;呼叫医生立即诊治,完成基本的初步诊断。②为患者开通2条静脉通道,按医嘱抽血,如有必要,开通绿色通道。③护士在患者接受各项检查及医生诊断时要给予其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的情绪,以免情绪波动较大影响检查结果,或增加血管压力,加重病情。④患者发病时疼痛剧烈,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血管容易撕裂,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与镇静药,给药后5~10min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1次评估,若镇痛效果未达理想状态,及时报告给医生,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强效镇痛药,如有必要,可以使用麻醉药。④给予患者降低、稳定心率处理,给药5min后测量1次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指标;15min后对药物效果进行评价,若药效未取得良好效果,要及时报告给医生,快速给予患者联合降压药,让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在最短时间内降到理想值;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后,让患者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安静配合诊治;若患者的血压突然大幅度下降,表示患者的主动脉夹层瘤破裂,需要立即给予患者输血及手术治疗。⑤护士妥善备好呼吸机、简易呼吸球囊、插管车、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物,为尽早进行主动脉CTA检查和患者的入院做好准备;为了避免患者在过床时用力导致血管壁压力升高、瘤破裂、发生猝死的风险,要4人抬床。⑥患者的主动脉CTA检查结果出来后,护士要立即通知专科医生会诊,后及时送入手术室或入院。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监护、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完成初步诊断、心率控制60~80次/min、收缩压控制100~120mmHg、完成CTA检查、完成专科会诊、收入专科时间,时间越短表示护理方法越好。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概率越低表示护理方法越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护理后较护理前下降幅度越大表示护理方法越有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用时越短表示患者恢复越快,护理方法越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sx±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统计

观察组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33%;对照组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

2.2两组患者完成各指标时间比较

观察组(n=29)各项指标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n=2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续表1。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指标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均有下降,观察组(n=29)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n=24),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主动脉夹层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此病病情危急,预后较差,患者主动脉存在较大的破裂风险,抢救治疗难度大,因此,在进行救治的同时必须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的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不够规范化、标准化,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不利于患者的诊治[6]。急诊目标时间管理能让护士知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对患者的疾病引起重视,让护士在患者各个时间段的症状、体征、药物效果等有强烈的监控意识,精细化、准确化患者各个时间段的护理措施,让急诊科与辅助科室的配合、联系更加紧密,尽快完成病情初步诊断、各项检查、会诊、入院等流程,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7-8]。尽快完成初步诊断,完善各项检查结果,能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立即开通2条静脉通道,能让药物尽快输入,能防止体位改变使血管被针头刺破的情况出现;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稳定其情绪,防止血压波动大,避免血压升高、心率过快影响治疗;给予患者镇痛、镇静处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疼痛等症状,让其以平和、稳定的状态进行治疗;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密切关注药物的效果,一方面能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若是药效发挥不充足,能及时予以处理,可以防止患者的血压、心率过快发生猝死,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做好各项抢救设备、药品的准备,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尽早进行CTA检查及会诊,能快速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尽快手术或入院;有效的护理能对患者的抢救起到强大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挽救生命,改善预后,使患者尽快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加快下床活动。因此,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血压低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急诊的目标时间管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快速降低患者的血压及死亡率,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林松青,李健武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17(04):621-622.

[2]冯丽萍,武丽娟,等.28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护理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2):152-154.

[3]王根亮.浅谈主动脉夹层瘤病人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0):344-345.

[4]张娟红,苏娜.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1):187-188,196.

[5]杨玲利.时间管理在急诊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8(17):241-242.

[6]苏秋霞.急诊科护士早期鉴别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方法及安全护理管理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06):58-60.

[7]卢俏娟,韩励.急诊的目标时间管理在主动脉夹层瘤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5):111-113.

[8]李战会,宋丽伟.主动脉夹层病人给予急诊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0):1290-1291.

作者:张培培 韩国杰 柴宇霞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