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教育对分课堂应用文献计量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教育对分课堂应用文献计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教育对分课堂应用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对对分课堂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应用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对分课堂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72篇文献发表在39种期刊上,作者来自22个省市,研究机构以职业技术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为主,研究方法以类实验性研究为主,论文引文以中文文献为主,被引频次为10次以上的有6篇,受科研基金资助的28篇,研究对象包含不同学历护生、实习护生、护理教师和新晋护士,对分课堂干预方式分为3种,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6项。结论对分课堂稳步发展,政府十分重视;学术合作是发展趋势,但文献来源较分散;国外文献引用较少,国内缺乏深度研究,应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开展多学科研究。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护理教育;互联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护理教育体制更加完善,对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不断尝试各种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中微课、慕课、多元化教学、案例教学、PBL教学和翻转课堂等广泛用于人才培养。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结合传统教学与小组讨论的优势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1],又称PAD课堂,是将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对分,一半的课堂教学时间由教师讲授知识,另一半时间则由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2]。教师不再填鸭式地教授学生教材内容,而是将讲授和讨论分开,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3]。其目的是经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3个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以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沟通能力等。通过对对分课堂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旨在探究对分课堂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对分课堂”“护理”为主题、题名或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将题目、摘要、关键词中包含对分课堂和护理的文献全部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共144篇文献。使用EndnoteX9软件整理文献,删除重复或内容不符文献后最终获得72篇。

1.2研究方法

使用Date3.0数据园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与提取,利用Excel表格、COOC1.7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整理。阅读每篇文献,对以下各项指标进行标注与记录,并行描述性分析。(1)文献基本情况:包括文题、作者、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发表期刊、发表年份、发表文献量、引文情况、基金来源、文献类型等;(2)文献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干预方式和研究热点等。

2结果

2.1年份和发文量

学科文献的数量能反映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发展的速度和科研成果[5]。2016年,刊发对分课堂相关文献4篇,2017年刊发18篇,2018年刊发文献最多,共30篇,2019年有所回落,为20篇。

2.2期刊分布

纳入文献共72篇,排除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后的66篇文献分别于39种期刊,其中载文2篇以上的期刊有16种。根据期刊载文量进行排序,排在前10位的期刊为:卫生职业教育(7篇,9.72%),现代职业教育(5篇,6.94%),中华护理教育(4篇,5.56%),护理学杂志(3篇,4.17%),继续医学教育(3篇,4.17%),全科护理(3篇,4.17%),护士进修杂志(2篇,2.78%),护理研究(2篇,2.78%),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篇,2.78%)和护理学报(2篇,2.78%),其中核心期刊5种。

2.3作者及文献来源

72篇文献涉及作者160人,均篇作者数为2.22人。岳梦琳发文最多,有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文3篇。单篇文献作者最少1人,最多8人,由一名作者完成文献21篇,由两名或多名作者合作完成的51篇,合作率为70.83%。作者单位多为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医疗机构等,其中来自各大院校的文献63篇,医疗机构9篇。作者分布在22个省市,其中河南为13篇(18.06%)、山东和辽宁为6篇(8.33%)、广东为5篇(6.94%),研究成果显著。

2.4基金资助

72篇文献中28篇(38.89%)有基金资助,其中受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献1篇,为教育部关工委科研项目;受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17篇,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受市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2篇,如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青年项目;受院校科研基金资助文献8篇,如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立项项目。

2.5被引频次

72篇文献共引文1002条,其中,中文引文940条(93.81%),英文引文62条(6.19%)。被引频次是指论文自发表以来被引总次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献的学术价值[6]。72篇文献中被引用的论文33篇,引用3次以下的12篇,引用4~10次的15篇,引用10次以上的6篇,具体见表1。

2.6文献类型

72篇文献中,会议论文3篇(4.17%)、期刊论文69篇(95.83%),其中硕士论文3篇。文献研究方法丰富,以类实验性研究最多,为27篇(37.50%),其中自身前后对照10篇(13.89%)。另外,经验报告25篇(34.72%),随机对照试验13篇(18.06%),描述性研究6篇(8.33%),系统评价1篇(1.39%)。

2.7研究对象及研究热点

文献研究对象范围广,其中,研究中职护生11篇(15.28%)、高职护生13篇(18.06%)、专升本护生2篇(2.78%)、本科护生32篇(44.44%),研究对象为护理专业研究生、护理教师、实习护生以及新晋护士的各1篇(1.39%)。对关键词的提取和梳理可以从宏观层面描述一个领域的主题和热点[7]。72篇文献中,对分课堂出现53次、护理出现12次、教学模式出现11次、护理教育出现9次、外科护理学出现7次、自主学习能力出现7次、教学方法出现7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出现6次、妇产科护理学出现5次、教学改革出现5次,这些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2.8研究内容及干预方式

72篇文献中,分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进的4篇(5.56%),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有57篇(79.17%):外科护理学11篇,妇产科护理学8篇,儿科护理学6篇,实训操作和社区护理学4篇,中医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和护理学导论各3篇,病理生理学、护理英语、传染病护理学和临床教学各2篇,精神病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和基础课程各1篇;评价课程应用效果的4篇(5.56%);对分课堂经验总结3篇(4.17%);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能力的培养4篇(5.56%)。干预方式:有28篇文献采取病例引入、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教师提问和以“亮考帮”形式进行总结;有11篇为通过互联网、对分易教学平台、微课、即时通信软件、微信公众号和QQ群等方式进行学习;有7篇文献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学习成果经PPT汇报或情景排练等形式展现。

2.9评价指标

对分课堂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6种:(1)学习成绩,包括考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和出勤率;(2)教学满意度;(3)学习态度,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体验和学习习惯;(4)自主学习能力;(5)综合素质,如自信心、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智力情绪等;(6)批判性思维,包括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等,其中以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的文献最多。

3讨论

3.1对分课堂稳步发展,政府十分重视

对分课堂是我国护理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护理领域刊载文献记录从2016年开始呈现稳步发展势头,且文献收录期刊等级较高,核心期刊有5种。对分课堂除了应用于本科护生外,中职、高职护生也是其应用对象,因此,《卫生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期刊收录文献较多。另外,基金资助是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代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对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近40%的文献受基金资助,说明对分课堂日益受到重视。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创新型教育模式受教育领域和国家政策的支持;(2)对分课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等;(3)对分课堂通过使用对分易教学平台、微信、QQ群等通信软件,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便利。

3.2学术合作是发展趋势,文献来源较分散

学术合作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种主流方式,对分课堂文献合作率为70.83%,合作度为2.22。期刊中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是衡量期刊作者合作程度和协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献合作度越高,合作效力就发挥得越好[8]。从发文单位可以看出,医院较少,医学院校居多,主要集中于职业技术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但地域和机构较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研究区。合作作者多来自同一机构或单位,跨机构合作较少。因此,对分课堂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发展需要各机构交流合作,不断进行跨省甚至是国际间的信息交融和学术成果展示,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

3.3国外文献引用较少,国内缺乏深度研究

引文反映作者的科研态度、检索文献的能力以及对科研动态的了解状况,是体现论文起点深度的科学依据[9]。72篇文献中,93.81%的引文来自中文期刊,且引用文献重复,表示国外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研究对象只局限在中职、高职和本科护生中,对护理专业研究生、实习护生、新晋护士以及护理教师等群体的研究较少,可参考文献太少。今后需要提高研究者的检索能力,深度挖掘对分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对象、应用效果以及学生评价。

3.4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开展多学科研究

文献的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10]。对分课堂目前应用于17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微视频、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的辅助下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灵活性、便利性和可扩展性的优点,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教学与互联网有效结合,使其变成学生查阅资料和完成作业的重要工具[11]。由于网络教学要求较高,大多数院校资源有限,后期还需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立多媒体制作中心,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微课程资源库,为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提供资源。

参考文献:

[1]庞伟毅,王程强,刘慧,等.对分课堂在医学课程应用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J].教育现代化,2019(77):266-268.

[2]朱婷.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经济师,2019(11):195-197.

[3]周雪,冯吉波,薛栋艳,等.基于对分课堂的护理本科安宁疗护教学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9(20):71-74.

[4]邹银婷.“对分课堂”在高职社区护理的应用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1):67-69.

[5]瞿佳,宋雅云.我国个案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21):96-98.

[6]陈菲儿,赵志芳.我国术前焦虑护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23):26-29.

[7]崔博,傅荣,徐任菊.2000年—2016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护理研究,2018(12):1916-1919.

[8]王倩.2005—2006年《档案与建设》文献计量分析[J].档案与建设,2008(7):7-10.

[9]李璐良,赵琳琳,王成林,等.护理学本科专业PBL教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5(23):2870-2872.

[10]魏敏,牛妞,傅巧美,等.我国淋巴水肿护理的文献计量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7):1-3.

[11]董博,卜秀梅,宋艳丽,等.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9(17):3071-3073.

作者:慕家邑 尹燕雯 柳韦华 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