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门急诊患儿留置针护理模式应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门急诊患儿留置针护理模式应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门急诊患儿留置针护理模式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门急诊患儿留置针延续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门急诊使用留置针输液患儿,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态度、操作规范、操作感受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留置天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急诊患儿留置针延续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明显,有利于提升护理综合质量,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门急诊;患儿;留置针;延续护理;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方式对于维护患儿留置针安全性意义重大,协同护理模式注重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患儿及家属积极能动性,引导患儿及家属参与护理过程中并发挥应有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护理的总体质量和留置针安全性[1]。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门急诊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门急诊患儿留置针延续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门急诊留置针患儿,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4.6±1.1)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4.7±1.2)岁。两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①患儿临床上因多次输液需要予留置针,病历完整。②患儿家属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②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③合并精神分裂症、躁狂、多动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儿。④合并尚未控制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的患儿。⑤配合程度较差的患儿。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常规护理即采用宣传手册的方法,为患儿家属留咨询电话提供咨询服务。协同护理注重患儿及家属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健康决策能力的挖掘,具体包括:①评估患儿及家属的留置针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②加强健康宣教。发放有关留置针的注意事项宣传画册,粘贴宣传海报并时刻提醒患儿及家属留置针的使用注意要点、维护要点、简要应急处理方式等。③考核。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技能技巧的考核,强化患儿家属记忆,现场展示相关处理方法。④随访调查。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定期了解患儿留置针相关情况,详细记录是否出现堵管等并发症并电话指导。⑤维护护患关系和谐。护理人员积极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相关疑惑,态度端正,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尽量做到图文并茂。

1.4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评估患者服务态度、操作规范、操作感受三方面,各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天数。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_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研究组护理服务态度、操作规范、操作感受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详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留置天数对比

研究组堵塞、渗液、压疮、感染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10.00%,对照组堵塞3例、渗液3例、压疮3例、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32.5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2=6.96,P<0.05);研究组留置天数(3.94±0.97)d高于对照组(2.32±0.54)d(t=7.87,P<0.0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用于辅助多次输液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减少多次输液穿针导致的疼痛不适和焦虑恐惧,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2]。门急诊患儿由于配合程度不高,活动度较大,留置针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4]。协同护理模式引导患儿及家属共同参与留置针的护理过程中,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同时护理人员花在留置针的时间缩短,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其他护理项目的提供,护理质量提升的同时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协同护理模式改变既往的护理模式,注重发挥护理人员倡导者、教育者、协调者身份作用,避免一味灌输枯燥乏味的护理知识而收效较少,充分调动患儿及家属的自主能力,更加展现出护理的连续性优势,节省人力物力,是符合现代化先进护理观念的一种护理做法。通过采用协同护理模式,留置针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有效的护理干预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留置针因患儿牵拉导致脱出或出血、渗液等,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日常睡眠体位等指导,同时通过电话随访及时解决家属相关的疑惑,避免家属在突发事件中慌乱操作不当导致的进一步损害,安全性更高[5]。留置针留置实践的延长也说明了护理质量的提高,相关不良反应减少,留置针可以停置更长的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成本和医疗资源,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参与协同护理的家属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可以明确患儿家属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就这些问题深入讲解,同时有利于保证患儿家属切实掌握留置针的护理技能技巧,确保留置过程安全[]。协同护理模式更有利于体现护理的专业价值,在协同护理的过程中确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有利于提升护理综合质量,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提高留置针利用效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平平.延续性护理用于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09):7-8.

[2]余美玲.协同护理模式在门急诊患儿留置针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4744-4745.

[3]牛春英,卢秋红.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8):165-166.

[4]乐玉珍,李健.运用微信对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6,14(24):2520-2522.

[5]王玮.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385.

作者:汪荣花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治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