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延续护理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应用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延续护理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应用现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延续护理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应用现状

摘要:综述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在疾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其应用形式包括手机应用软件(APP)、云平台、大数据分析、远程监测等服务内容,分析其法律、应用、多学科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及建议,旨在为移动医疗信息化在我国延续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延续护理;移动医疗;护理信息;综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影响居民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1]。同时,传染类性疾病如艾滋病、肺结核等防治依然严峻,职业病和地方病长期存在。为缓解医疗资源的压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医疗领域,拓宽了医护人员的健康服务形式。《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指出,推进网络医疗信息整合,提出创新服务模式[2]。互联网、通信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推进护理信息化、提高护理工作品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互联网也成为病人及家属相关健康信息的重要来源[3]。移动医疗是通过移动医疗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的一种模式,如在疾病监控、自我管理、健康促进、提高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4]。

1移动医疗的概述

关于移动医疗没有明确的定义,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ealthcareInformationandManagementSys⁃temsSociety,HIMSS)将移动医疗定义为: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掌上电脑(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等,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5⁃7]。移动医疗概念的提出象征着电子医疗开始从传统的桌面健康平台转移到无线移动医疗平台。移动医疗的形式包括手机应用程序(APP)、云平台、远程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高度信息化、高速、高效、低医疗费用和更多个性化服务的特点[8],为疾病的延续护理提供了新途径。

2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延续护理主要由医院承担,通过常规延续护理模式(如上门随访、定期复诊等)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病人是一个整体,单一的回访不能有效解决病人身心、营养、照护、康复甚至多病共存的健康需求[9]。因此,多学科、跨团队协作对病人采用全程无缝对接的移动医疗信息化延续护理服务成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钟彩棠等[10⁃11]研究表明,病人出院后对延续护理需求较大,43%病人选择移动网络平台,28%病人选择电话随访。Wang等[12]研究表明,使用移动应用程序作为慢性病病人的干预措施可以使病人感受自己疾病处在安全状态,且医护人员实时关注着他们病情。移动医疗信息技术在慢性病、术后应用较为广泛,产后及儿科等专科领域应用较少。Black等[13]研究采用电话随访远程监测心力衰竭病人的血压、心率等症状,有效降低了病人的再入院率,提高了生存质量。孙鸿燕等[14]研究对肿瘤科182例病人或家属使用APP的情况进行评价,其中92.31%的病人下载APP并积极使用软件,7.69%家属下载APP并使用,使用APP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未使用者。

2.1APP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前,APP作为移动医疗的主流形式被运用到疾病的延伸护理过程中[15⁃18]。王朋朋等[19]研究发现,在延续护理中使用APP软件时医生与病人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交流;建立健康档案,再由组建的APP延续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延续护理管理,以编写高血压相关知识、APP内容发送、随访观察的方式管理病人,可以使病人获得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指导。岳爱学等[20⁃21]研究借助微信或公众号平台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病人健康相关行为及疾病认知水平进行干预,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艾敏等[22⁃23]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居家护理APP对糖尿病病人进行饮食控制,结果显示应用居家护理APP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

2.2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胡婷婷等[24]研究表明,基于云计算的医疗平台实现了有限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可提供实时动态的医疗服务,可实现医院⁃社区⁃家庭信息共享互联,满足病人的个性化延续护理需求,实现糖尿病有效管理。王琳等[25]研究建立“云病房”管理心律失常病人,包括建立便捷式心电图监测、电子医疗记录数据库;通过“云病房”可提供54979次的回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及时发现需再入院病人,病人满意度为100%。孙宏梅等[26]研究利用信息平台对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结果表明信息平台可以提高病人的哮喘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

2.3远程监测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远程医疗为利用移动技术在医院出院和常规临床随访之间的过渡期远程监测病人恢复提供了机会,该应用将为以病人为中心、成本效益高的出院后护理方式的转变提供初步证据[27]。夏炜妍等[28]研究发现,物联网远程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可以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薛召等[29]研究利用远程随访管理系统对30例肝移植受者提供出院后2周的居家延续护理服务,结果表明病人对远程随访管理系统的接受率为81.08%,应用掌握率为100.0%,护理团队和肝移植受者对视频交流方法、延续护理模式、咨询或指导内容的满意度均较高。

3效果评价

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在疾病延续护理中的评价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日常活动能力、影响因素、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一项Meta分析显示,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等多项量表评价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水平,借助网络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30]。杨燕等[31]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平台的持续护理可以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如导管排出或导管相关感染。王笑笑等[32]Meta分析研究综合评价了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定期复查、规律用药等7个方面,分析发现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提高了脑卒中病人的锻炼、复查、用药和控制烟酒的依从性,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4存在的问题

4.1信息安全

保护信息安全是所有移动医疗平台面临的问题[33],且现阶段的移动APP、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平台等研发公司都是商业公司,通过医疗信息平台的诊疗如何保证用户个人隐私,数据是否存在泄露的风险,加强该领域的监管尤为重要。我国已成立了移动医疗委员会负责相关事宜,但仍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就平台中的信息安全、用户权益、权威性评价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34]。

4.2功能应用

移动医疗信息平台的研发要求研究人员需要了解一些具体的医学知识,而临床专家和病人的参与会给研发带来很多好处[35]。但此方面的研究较少有报道临床专家直接参与移动医疗平台设计[36],未能结合各类患病人群的特点,导致应用未能贴合实际,方案设置不够合理,缺乏针对性与使用,干预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延续护理工作质量。建议结合各类人群护理形式、内容等方面,探讨更为合理的理论模型,使其应用设置更为合理,以期达到干预效果[37]。移动医疗信息化的有效性研究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较单一,仍需大样本、多中心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在病人延续护理中的效果。因此,建议提供移动医疗应用环境、提高病人使用依从性、大样本探究有效性是病人移动医疗信息发展的关键问题。

4.3多学科协作

多学科合作对提高延续护理质量起着关键作用[38]。但国内移动医疗延续护理小组大多以科室护士为主导,缺乏相应的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程序员等其他专业成员合作。马欣蕾等[39]借鉴国外多学科合作的成功经验,组建专业的医护团队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提供基于微信平台的院外延续护理。建议提高护士专业素养,加强相关信息化知识的培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学科合作。未来研究需要开发符合目标人群需求的移动网络信息平台,注重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并做好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为病人提供有计划性、连续性的整体护理。

作者:肖雅婧 邵圣文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护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